1岁多的宝宝爱打人 怎么办?

生活中,有的妈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1岁多的小孩子,话还说不利索,跟其它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动不动就动手打人。家长这时候往往缺乏应对方式,要么当面呵斥指责,要么带着孩子离开,也有的听之任之,拉开架让孩子们继续玩,但是孩子爱打人这件事却屡禁不改,一度让妈妈们很苦恼。

我们要解决小宝宝打人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探究一下小宝宝为什么要打人,然后再根据情况解决小宝宝的打人问题。

1.缺乏沟通表达能力

1岁小宝宝正处于情绪敏感期,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因为距离过近、玩具被拿走等感到被侵犯,因此会产生各种情绪,比如愤怒、伤心、害怕等,同时由于缺乏沟通表达能力,急躁的小宝宝更倾向于本能的用攻击手段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解决方案:如果妈妈判断小宝宝打人是因为产生了负面情绪,没有办法表达,可以尝试找出原因,帮助宝宝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妈妈可以这样给孩子说,是不是因为哥哥拿走你的玩具你生气啦?生气了我们可以暂时不跟哥哥玩了,等不生气了我们再找哥哥玩好吗?如果妈妈能够心平气和的帮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学会表达之后,自然就很少再攻击别人。

2.家长的不当引导

1岁小宝宝也没有善恶的观念,他的行为更多的是遵从简单的反馈和模仿。有些父母或老人在带孩子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溺爱给孩子一些不良的反馈,比如小孩子刚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小心打了一下大人的脸,大人会表现出夸张的表情或者全家人哈哈大笑,孩子会觉得打人很开心。小孩子摔倒之后嚎啕大哭,有些奶奶为了哄孩子开心,会一边打桌子、打地面,一边念叨,让你磕着我家宝宝,处于泛化阶段的宝宝会认为这样报复会减轻伤害,在与其它孩子相处过程中受到委屈也会用报复的方式减轻自己受到的伤害。

解决方案:如果小宝宝平时什么人都打,多半是因为平时的不当引导引起的,一定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正确引导,孩子打自己的时候尽量不要夸张的表现,也不要教孩子这种报复性的打人。在孩子打人之后也要及时告知孩子,打别的小朋友,小朋友会受到伤害,温柔坚定的制止孩子的打人行为。

3.吸引父母的注意

1岁多的孩子还很恋父母,一个人玩或者跟其它小朋友玩的时候,如果父母长时间忽视孩子的存在,对孩子的反应不做出回应,很可能会就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打人或者伤害自己。

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多主动陪孩子玩一会儿,及时对孩子的呼唤做出反应,尤其是对于一些反应强烈的宝宝。

其实宝宝爱打人的原因可能不止以上三条,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父母都应遵循以下原则: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温柔对待,引导为主;不要让孩子在打人中得到好处;不要呵斥、打孩子;不要给孩子下“爱打人”的结论;不要激励孩子的报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