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是三品官,一品、二品是什麼官?明清時期就沒有一品官?

這種問法出自“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錯誤理解。 首先中國就沒有宰相這一官名。一般說的宰相應該是一種差事,並非有官職的差事。除了兩漢以三公為宰相,明清大學士為宰相,其他朝代常有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平章事就是一種掌握機要、議事、書寫敕制的官員。無衙門、無屬官,一般在中書廳堂聯合辦公。

其品秩一般不會高於三品,同中書門下三品平章事,就是低於三品官的宰相。當事者位卑權重,爵顯位高者權輕,是一種制衡手段。權重可以做事,但是名分低,高爵厚祿養著一些老臣功臣,但是不給太多實際權利,這樣來造反的可能性就低很多。這也是吸取了魏晉南北朝和隋朝時期的教訓,當權者位高權重,影響力又大,容易形成門閥,這一時期朝代變化很多都是統治者內部鬥爭導致的。

比如隋文帝楊堅本身就是北周貴族,後來取而代之,楊堅取代的北周宇文氏是西魏八柱國的一支;唐朝李姓也是李淵的祖父李虎開始就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封唐國公,唐朝的國號即從此而來。由此看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由位高權重者掌握權柄容易造成統治階級動亂,皇權失落。

唐朝官制,中書省為決策機構,起草皇帝的詔令,門下省為審核機構,審核詔令,皇帝的詔令必須蓋有這兩個機構的印信才正式有效。其長官為中書令與侍中,行宰相職。尚書省統領六部,為執行機構,不屬於宰相。唐朝的宰相職務的一般都是二品,一品的都給予功勞很大,地位很高的大臣,但他們的職位都已經有職無權了。

宋朝的官制承襲唐朝,但宰相職務上的官員很少有正職的,多為副職,級別為三品。 清朝時的官品就高多了,雖然承襲明朝的官制,皇帝直接治理,不設宰相,內閣大學士俗稱宰相,電視劇中“索相”、“明相”就是一種通俗的叫法,官秩一品,而且各地總督也是一品。

唐時期的丞相制比較複雜。與納言同時存在的還有“文昌左相”,高宗時期也有“左相”。都是尚書省長官。然而玄宗時也曾以門下、中書長官分別改稱左,右相。另外就是九品中正制和京察最上等“上上”保留給孔子。其他中華文化圈內不存在正一品不授人的情況。但作為最高榮譽的“太師”“尚父”確實極少授予,而且大多是退休或死亡人員的榮譽。

歐陽修曾經這樣評論道:“唐世宰相,名尤不正”。高中歷史教材所採用的“三省分工”之說,其實只在唐朝初期很短的一段時間裡實行。而且,高中教材沒有告訴我們的是,唐朝中期以後,不僅尚書省長官漸漸消失了,六部尚書也不再是實職,而成為加銜了。(《劍橋隋唐史》和《唐朝高層文官》兩部書,可以作為了解唐朝官職的途徑。當然,作為治史的用途,第一手的資料是《唐六典》)。

唐朝宰相制度混亂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宰相職務的不正式性。以唐高宗 唐玄宗 唐德宗為界 四個時間段宰相職務(而不僅僅是名稱)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說“名尤不正”。唐代宰相權力也並不是固定的,掌權規則屢經變動。這種混亂自宋朝集權之後有所改變,尤其是元豐改制是重要的時間節點。從宋以後宰相制度逐漸向先秦西漢靠攏,回到宰相攬重權,直到被取消。皇權相權合二為一。

到了明朝最開始大學士無品級,一般是兼六部尚書。我覺得無論哪個朝代,設計這種無品級但是有實權的樣式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從文官集團分權強化皇權。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都是,同平章事,方便任免。明的大學士,清的軍機大臣,都是一個思路。分掉文官集團的權力,宰相是很多是對的;三省長官都是宰相是不對的(但也不是錯),因為尚書省長官不授人,副長官後來也成了擺設。

由於後者幾乎只有“在墓誌銘裡讓官品稱呼得好聽一些”的作用,它在明清政治制度史中幾乎毫無價值,相當多的政治制度史書刊甚至完全不提它。清代軍機大臣確實沒有品級——軍機處本來就是一個類似於“總理事務”一類的組織,雍正帝並未打算將其作為一個常設機構。軍機大臣也確實多由大學士兼任。至於其目的,目前尚有爭議。

“抑制內閣、強化皇權”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說法,這就是加銜制度後遺症……總督可以有兩類銜,一類是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一類是兵部尚書/侍郎,這方面制度多次更動。到乾隆年間有一定程度的釐清,粗略可以理解為,總督默認只有“兵部侍郎兼右都御史”銜,為正二品;任命總督時,吏部要題請是否加兵部尚書銜,若得旨允行,則這個總督就是“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銜,此時他就變成了從一品。換句話說,兩種不同的加銜,對應總督有兩種不同的品級。我不知道茅先生當時看到的是什麼情況,但官制本身是這樣的。

比如:佟國維的姐姐是康熙帝之母孝康皇后,故康熙帝在位時給佟國維以“舅舅”的稱號。這已經不是親戚關係的表現,而是一種稱號;佟國維在表述自己銜號的時候也得加上“舅舅”倆字(即便這樣看上去不無“自己管自己叫舅舅”之嫌)。從表面上看,隆科多是佟國維之子,雍正帝是康熙帝之子,這個親戚關係可以順下來,輩分還說得過去。但“舅舅”畢竟不單是一個親戚關係的問題,已經是一種稱號了,沒有世襲的道理;而且佟國維死後康熙帝也未將“舅舅”一號再賜與人。故而雍正帝賜隆科多以“舅舅”之號,可能政治目的更多一些,親戚關係只是一個形式。

而所謂吏部天官起初是不可以入閣的,因為兼任大學士的吏部尚書權力無邊,威脅皇權。但是明中期開始,嚴嵩,徐階,都是首輔兼任吏部尚書的。另外大學士與六部並不矛盾,很多大學士都是以六部尚書(至少是侍郎)身份入閣的,比如高拱禮部尚書入閣,張居正吏部左侍郎入閣 ,入閣時候加個少保之類的銜,而且依舊需要分管六部。

其實內閣成員掛各部的尚書或者侍郎都不是實際掌部的,就是說不實際管理部門事務的。管理實際事務的尚書另外有人的,也叫吏部尚書或者禮部尚書。所以你看明史可能會看到同一時期有兩個吏部尚書或者禮部尚書的。閣部官的實官就是五品大學士,其掛的侍郎、尚書銜都是加官,是可以享受品秩,但並非實際的部堂官。以部堂官入閣的非常罕見,但也不是沒有,如高珙以兼掌吏部尚書,孫承宗兼掌兵部尚書。而你舉得例子張居正,他的吏部尚書就是加官。再如除外的督師也加尚書銜,如袁崇煥加兵部尚書銜,但並不是實際的兵部尚書。總結起來而言,侍郎,尚書除了我們知道的六部實際的部堂官之外,還作為加官給臣子的,給臣子的加官,肯定先給侍郎,再給尚書,再給三公三孤了。這也就是你看到的掛三公銜的都有尚書銜。

工部尚書不一定就是管工部,很有可能管其他部門。具體內容皇帝會分配,這就是行某某部事,在清朝的說法,就是管某某部事。同樣六部尚書,工部尚書地位最低,同樣是從一品,左都御史地位還要低,所以級別不變,一般會是左都御史,工部尚書,然後其他部的尚書這條路線競爭。吏部尚書的確實權很大,但不是地位最高的。明朝很長一段時間首輔的職位是禮部尚書。話又說回來,進內閣了,會有分管哪一片的工作,很少會具體管部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