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机能带弹着舰吗?

我在灯火阑珊处1


一说到航母,那么大家注意的不仅仅是航母本身的性能,还有航母的核心攻击力---舰载机,舰载机是航母的战斗力,没有舰载机的航母就不具备战斗力,那么,如果在一场战斗中,一架舰载机的弹药仍然有剩,它是否能降落在航母的甲板上?会不会在降落之前丢掉剩余弹药?

在二战期间以及冷战前中期,飞机是禁止携带剩余弹药降落的,美军航母有一些飞机进行带弹着陆,结果导致阻拦索无法使飞机停下来导致各种事故,飞机侧翻进海还好,如果飞机在甲板降落的时候引爆了携带的各类航弹火箭弹的话,会对甲板造成很大影响,而一艘航母如果无法起飞舰载机的话,这艘航母就不具备战斗力了,对航母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且带弹着舰也有很多血与泪的教训,所以飞机在降落之前都会扔掉剩余的弹药,不光是舰载机,陆基航空兵也是如此。进入现代以后,是不是还这样做呢?

现代的舰载机,携带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制导导弹以及制导炸弹,这些精密的武器随着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先进,价格也随之直线上升,一枚无制导的MK82炸弹都要5000美元一枚,更别提那些制导导弹了,也正是由于先进制导武器越来越贵的原因,禁止带弹着舰这个禁令才渐渐放开。

但是舰载机还需要注意阻拦索的承受能力,带个几吨弹药回来是绝对不行的,所以现代飞机在着舰之前也会丢掉一些低端炸弹,制导导弹这些武器一般都会带回来,降落的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飞行员的素质过硬,降落技术熟练,前些日子歼-15舰载机也有带弹着舰的画面,里面就说明了降落的难度。所以舰载机现在一般都是可以带弹着舰的。


水镜晓先生


舰载机肯定是可以带弹着舰的,只不过有一些紧急情况不允许这么做而已。首先要明白舰载机带弹和不带弹的区别。舰载机着舰时从时速几十公里一下子降到零,巨大的动能全部依靠拦阻索吸收,即便是美国航母的拦阻索也是有承载上限的;而飞机的动能和速度、重量成正比,因此飞机着舰时有个重量和速度的上限,有时候为了降低拦阻索的负荷不得不抛弃弹药甚至是燃油减轻舰载机重量。

在航母展开军事演习或者正规作战之前都会有地勤人员检查拦阻索状态,得出评估帮助决定是否允许舰载机带弹着舰;此外舰载机着舰都存在一定的意外风险,尤其是作战中受损的舰载机控制设备、气动外形遭到损害都会导致舰载机控制性下降,飞行员高度紧张的精神也增加了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而一旦舰载机着舰出现事故机身上的燃油和弹药都会引起大面积的火灾、爆炸,对后续舰载机的降落造成影响。因此,一般在作战状态下都不会允许舰载机带着弹药着舰。

还有一个特殊原因是要求飞行员尽可能将弹药带回去的。现代化海战中舰载机弹药都是精确制导的技术性弹药,一枚空空导弹的造价都在几百万美元以上,精确制导炸弹和巡航导弹更是天价武器装备,因此很多国家都舍不得浪费这些弹药,除了在演习中尽可能将剩下的弹药带回航母之外,在作战中的技术性弹药也要尽可能带回去。而在二战、越战、朝鲜战争期间美军航母舰载机主要以火箭弹、炸弹为主,这类武器廉价且库存充足(二战剩余物资)飞行员一般不会冒险带着弹药着舰。


利刃军事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一般的时候还真不太注意。舰载机在二战时期是不允许带弹着舰的,而随着精确制导弹药的大量普及,和弹药成本价格的极度上涨,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也允许舰载机带弹着舰。


我们先看在没有精确制导弹药的时期,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作为打击兵器,而舰载机在没有精确制导弹药出现的时候,通常都是挂载航空炸弹。这种炸弹通常都是安装上引信之后,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安全性变得极度的低,带弹着舰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航弹安装了引信就是极度危险的家伙

本身这样的炸弹其引信都是那种触碰和近炸的。当舰载机降落航母甲板时候,很容易因为舰载机的下降冲击,直接引爆航弹。毕竟舰载机通常会以200米/秒的前进速度,和7-9米/秒的下降速度来着舰,这完全是一种将战机硬拍在航母甲板谁让,其冲击力是陆基战斗机的好几倍。



子母弹更危险

而且一单这样的航弹爆炸,那么损失的可能就不只是带弹的舰载机了,可能还会有航母上其他的舰载机和舰载设备。会给航母带来更大的损失,这一点上来讲,舰长是不允许带弹着舰的。这些航弹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到海里,以免发生自在。

F-14战机机翼下挂载的空地导弹

精确制导弹药的来临,让战争彻底改变了大基数弹药的时代,现代的空空导弹,空地导弹,都可以做到几乎80-90%以上的杀伤程度,大大提高了弹药的精准度,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弹药,和战机的出勤率,降低了战机的战损率。
阵风M3翼尖上的“米卡”
导弹

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端也出现了,那就是越来越高的采购成本,高科技也意味着高价值。一枚导弹,从几十万美元到上百万美元,这样的武器弹药,要是像航弹一样,回来都扔大海里,再有钱的国家,就是美国也有点玩不起啊。


舰-15挂载的空空导弹训练弹

所以像这样的的武器弹药,只要不给导弹通电,加载数据的前提下,通常都可以在保险稳定的前提下,会被带回。可是如果是实弹,并且已经对导弹进行了任务数据加载,那么这样的弹药就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通常是抛弃,只有某些个别情况会带回。



淡然小司


要求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弃弹降落。

说起这件事情,这倒是让我记起来件事情就在前几年吧美国人的舰载机,在澳大利亚执行军事演习任务的时候,由于舰载机即将降落,当时舰载机所携带的两枚炸弹没有地方放,因此,舰载机选择将两枚炸弹直接扔到了澳大利亚,也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里面引起的,当时国际环保部门的注意。

有人就会问了,带着炸弹起飞之后,然后再回来这样不就可以节省炸弹的价钱吗?炸弹也是要钱的呀,为什么美国人精打细算,却在这个地方一直执着于将炸弹扔出去呢。

首先我们得说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是极其危险的。飞机必须跟航空母舰成一定的角度低了,飞机会撞上航空母舰的尾部形成大爆炸,如果飞机飞低了,飞机的挂弹,可能会与航空母舰,它的边缘形成磕碰,这样的话又会诱发炸弹的爆炸。

可能在白天的时候看航空母舰飞机的降落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情,但是一旦到了晚上飞行员驾驶着飞机拆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整个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火花,这不是航空母舰自己所产生的,而是飞机在降落的时候,由于适应着路与航空母舰的舰体产生了摩擦,所以形成的,这些火花。

在零八年那个时候,美国航空母舰发生了一次极其严重的事,就是美国一架预警机在降落的时候,由于降落的位置与原先的航道发生了偏移,直接导致飞机的机翼切割了,在旁边停放的飞机,然后整个甲板上面20几架飞机发生了连环爆炸,导致整艘航空母舰,差一点被毁,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时候航空母舰上面还存放着大量的炸弹,那么这艘航空母舰不用去交了所有人在飞机发生爆炸的那一刻,第一个优先选择就是跳海。

事实上,我们把目光投向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中途岛海战,日本的航空母舰为什么一击就沉,原因便在于日本人在鱼雷换炸弹,炸弹换鱼雷战个死循环过程之中把大量的可爆炸物,可易燃物品堆放在了甲板上导致美国人一枚炸弹就把一艘航空母舰给炸沉了。

因此我们发现美国人即便是在航空母舰这样繁忙到已经无可附加任何一寸土地都已经显得极其可贵的地方仍然放置的一支部队专门管理弹药,但要直到飞机前往弹射器这一段距离之前,管理炸弹的人员要一直待在飞机的旁边,把飞机的把控权交到指挥弹射器的人员手里才能够算是任务完成。

如果炸弹在飞机降落的时候仍然挂在在舰载机的肌肤下面的话,那么对于飞行员而言,这也是一种压力,因为你屁股底下就坐着炸弹,而且降落的时候很容易发生事故。如果这个时候你幻想着这枚炸弹在你降落时候出现一点点意外,开始爆炸了,你的心理压力就会增加,这样的话你降落的,成功的几率将会大大减低,并且极有可能造成事故因此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除非是珍贵的,或者说特别小的那种导弹,比如说用来制空用的空空导弹,特别昂贵的激光制导炸弹,其他的比如说惯性制导炸弹,或者是普通的炸弹,你别给我带回来,全部给我扔掉,扔的越干净越好,省的带回来之后,美国人的专门的炸弹部队还需要把炸弹从飞机上再拆下来,然后再运到整个航空母舰的舰底。


漩涡鸣人yy


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悬念还是因为“上世纪”了。

而如今的结果就是舰载机也是可以挂弹着舰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挂架”技术上的进步,更牢靠了,有着更高的可靠性系数,能经受住了舰载机着舰(也就是舰载机硬生生的砸在墩在甲板上)的冲击载荷。

所以我们用图说话了

虽然辽宁舰上的镜头里着舰的这架挂载可能还是“模型弹”,但这也是对带弹着舰的测试了。

所以现在舰载机的着舰,对带弹与非不过多考虑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武器弹药都是“精确制导”,高技术下的高成本,这舰载机升空后,弹药没用完,就直接投海喂鱼了?这实在不经济实惠,就算是美国海军也是烧不起这类钱的。

所以,没用了的弹弹还是得带回来的,不能再像过去“铁疙瘩”常规炸弹的时候,用不了就丢海里。

当然图中的电子战“咆哮者”,弹是用完了,带着更值钱的吊舱飞回来了。

“咆哮者”的上一代,已经退了役的“徘徊者”。这些舰载机着舰的时候,电子战吊舱、副油箱等,当然都得带回来,不能丢的。不过也是,没什么火工品,也是相对安全的。

另外,如今舰载机可以放心把没用完的弹药带回来,一方面是因为“挂架”够稳,扛得住颠簸;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如今的弹药技术上的进步。

如今的弹药技术下,战斗部的炸药也更“钝感”了,即便是掉了,也还是很抗撞击的,不会一下“撞爆”了。这背后的“钝感炸药技术”功不可没。

另外,目前舰载机着舰,成功与否,除了靠飞行员的技术外,有了更多的“自动着舰”技术手段的支持,事故率更低了,这也是给带弹着舰增加了安全系数。不过,紧急情况下,或者说恶劣气象条件下,这翼下的“蛋蛋”必要是还是该丢就丢的。


拦阻着舰


我就问你,要是不能带弹着陆,起飞一次导弹什么的都得扔了?那样的话就没有航母战斗群了!谁也撑不住啊!

喷气式战斗机上舰战斗机降落的时候,对于甲板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可以说就是结结实实砸下去。

要是固定的不牢的话海军会让飞行员带弹着陆吗?那肯定不会,万一你着陆了,但是导弹或者炸弹拉着挂架一块下来了,然后吧唧一下,砸到航母上。要是不出事也就算了,出了事儿的那可是大事。美国没少因为这个而吃亏,所以说是非同一般的警惕。

上世纪因为挂架技术上不过关,所以为了保护航母安全性。战斗机不允许携带质量太大的导弹着陆,也就是说,甭管你多贵多先进,只要你超出的着舰的要求量你就乖乖给我扔掉。,当然了,近距的空对空导弹还是允许留着的,省一点儿算一点儿吧。

但是怎么说呢,毕竟是导弹呀,那可是都是大把大把的钞票。海军可舍不得,所以呢,他们也在督促着相关部门完善挂架的设计。

总不能降落了一次就扔一群,那亏不亏啊。要是战斗状态也就算了,毕竟战争还在还是别担心钱了。真是一大群的钱就没了,而在和平状态下,没有国家受得住这一种级别的经济损失,就是美军也扛不住啊。

所以嘛。现在的美军战斗机已经处理了这个问题他们现在是可以带着导弹着陆的。

当然了,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并未颁布他们是否已经进行了实弹降落科目训练,但是就算他是训练,但也表明了航母是有能力带弹着陆战斗机的。


可以看出这个f8f战斗机的降落的时候,机翼下方总共挂了五个东西。要是不允许,那么这个飞行员早被枪毙了😜😜😜


当然,如果是这个战斗机的话,我怕航母就不愿意了,万一被续了咋整

这么多架战斗机排了个队列,要是不让挂弹着陆。那美军估计吐血啊。拍个宣传照,太他妈费钱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关于舰载机能不能带弹着舰,这事还是要看情况。通常不是实弹,仅仅是训练弹着舰,大家都不怎么紧张,但是一旦着舰的军舰是带着实弹的。呵呵,兄弟们,打起精神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早期舰载机携带的都是铁炸弹,不是触发引信就是延迟引信之类,而舰载机以200多公里的速度着舰,拦阻索巨大拉扯力,一不小心就会让挂在机腹下的铁炸弹以20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飞出去,基本上谁碰上谁完蛋。所以早期舰载机带着铁炸弹基本上是不给着舰的,全部要求丢了炸弹再来。

后来有的同学说,使用了精确制导炸弹就安全多了,就可以带弹着舰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虽然随着挂载导弹性能的不断改进,现在已经不怎么使用铁炸弹了,先进的制导导弹不会一碰就炸,但是带弹着舰也是看情况的。比如天气海况条件、战机受损情况、导弹是否通电等等。比如实弹演习带的实弹和战场上回来带的实弹就是两回事;危险性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上,战场回来的导弹都是通电的,这种导弹带着着舰风险很大。上图中F-18着舰,导弹就这么自己飞出去了,幸亏没发生事故。战时航母对于带弹着舰还是十分谨慎的,一不小心一艘几十亿美军的航母加上甲板上的战机就这样被毁了。舰长绝对不会答应的。

不过F-18在设计时就把带弹着舰作为设计指标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F-18携带副油箱、导弹着舰的图片。主要是现在的导弹太贵了,实在丢不起了。不过战时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霹雳火军事


早期舰载机在带弹着舰时,由于拦阻索的制动,会导致弹药掉落,造成重大事故,因此美国海军的F-18舰载机在着舰时,会先将未用完的弹药扔到海里,为此曾经还和澳大利亚发生过纠纷,现在的F/A-18E/F舰载机就充分考虑了带弹着舰这个问题,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以及复合材料的使用,解决了“大黄蜂”不能带弹着舰的问题。所以,现代舰载机只要载弹量在最大允许着舰质量以内,是不需要在着舰前扔掉机上弹药的。


老何157501439


个人认为现在可以带单着舰的,不过也要考虑最大着舰重量,如果超重还是要丢弃部分重量,以前都是要把载弹丢掉才可以着舰的,以前由于发动机功率小,要考虑着舰不成功需要复飞所以要把挂弹丢弃,现在的舰载机功率完全支持载弹复飞,当然如果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迫降时还是要把载弹丢弃的。

其实真正载弹着舰的时候并不多,如果是起降训练或者测试飞机性能,挂载的实弹都是没有战斗部的,不会因为事故引起爆炸,如果是打靶训练当然要打完才会降落。


飞翔1497437


这个我并不清楚,但是如果说在战时舰载机要要在天上警戒就必须要到带空空导弹,警戒完成后要着舰那么飞机上挂在的对空导弹不能说不管有没有人都打出去然后空载着舰吧,带弹着舰可能是指的是威力很大的武器,比如钻地弹,航弹,反舰导弹。应该说带弹着舰是允许的,但是反舰导弹这类威力大的武器可能不允许带弹着舰,何况这个反舰导弹一般都只有挂在飞机的肚子上,空空导弹可以挂在飞机翅膀上,不用担心着舰的时候那股下坠的力把飞机翅膀拖下去撞到甲板。带弹降落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反舰导弹这类武器有可能是由其他飞机挂载,然后需要出动的时候在起飞,起飞啦就要用掉,要不就是飞机翅膀下一边一枚导弹,着舰的时候就要高度警惕,绝对不能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