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迷为何这么多人热爱意大利队?

哥舒夜带刀


中国的意大利球迷确实很多,一方面是意大利国家队的原因,一方面是意甲的推广。

只要是强队,并且成绩相对稳定,总会有大量的球迷。意大利,虽然最近几届大赛的成绩下滑明显,甚至没能进入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但是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绩还是非常好的,不管是世界杯还是欧锦赛。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央视开始转播世界杯之后,意大利就是那个时代里的传统强队,给国内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还是1994年巴乔忧郁的背影,都让无数老球迷至今难以忘怀。虽然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意大利没能本土夺冠,但是整个赛事举办的非常成功,主题曲《意大利之夏》也成为最经典的世界杯主题曲之一,传唱至今。

1994年世界杯决赛,巴乔的忧郁也是那个时代永恒的记忆。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顶着“电话门”丑闻的巨大压力,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夺得冠军,实属不易。

尽管最近几年意大利国家队成绩下滑,而且非常不稳定,连续几届大赛都在打酱油,但是意大利的球迷还是非常多的。

意甲对于意大利足球的推广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原因,上个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欧洲联赛的时候,意甲,德甲,西甲,就是最早进入中国球迷视线的联赛。特别是意甲,曾经被誉为小世界杯,整体竞技水平非常高。

一时间,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等俱乐部在国内可以说吸粉无数,使得意大利足球在中国的球迷基础进一步扩大。米兰双雄的没落让人非常遗憾,但是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的欧冠决赛,两支意大利球队相遇在决赛中,AC米兰和尤文图斯一度都是欧洲豪门俱乐部中的豪门。

不过最近几年意甲的水平确实也下滑的很厉害,传统强队米兰双雄更是匪夷所思的掉到了欧洲联盟杯的行列,甚至都打不上联盟杯,而新兴的强队们欧战成绩也不是很给力,除了尤文图斯,似乎都在梦游,但是意甲的群众基础毕竟摆在那里。

意大利足球和意甲的衰落,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有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原因,也有联赛培养青年球员模式的问题,但是意大利这样一个连地图都像是踢球的国家,足球应该不可能长期沉沦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必定会迎来新的巅峰!


徽南城意


说到黄种意大利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米兰著名球迷保罗-亚特兰蒂尼,此人真名孙凯杰,是江苏卫视《不见不散》节目编导。孟非曾经说,他有个同事叫保罗,但他从来不跟别人说他的中文名孙凯杰,跟全世界介绍的时候都说自己叫保罗,但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他还介绍自己出生在意大利热那亚,而且在热那亚有个具体的门牌号,他在圆桌上从来不吃主食,只在方桌上吃主食,简直就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意大利人。

中国球迷群体中,像保罗这样热爱意大利的还有很多。总结起来,他们喜欢意大利大概有以下几点:

1、意甲联赛曾经是世界第一联赛,在中国火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央视最先引进了意甲联赛,当时意甲正是小世界杯时代,国际米兰、AC米兰、尤文图斯等俱乐部至今在中国依然有很多的拥趸,这些意甲球迷自然而然就成了意大利球迷。比如喜欢意大利的保罗,他就是AC米兰死忠。

2、球星效应。意大利出了不少享誉世界的足球明星,巴乔、马尔蒂尼、卡纳瓦罗、托蒂、皮埃罗等等,这些球星在中国的拥趸自然就成了意大利球迷。现在里皮和卡纳瓦罗在中国执教,相信一些广州恒大球迷和天津权健球迷也会选择支持意大利。

3、意大利队是一支传统强队,拿过4次世界杯冠军,意大利之夏、巴乔射失点球、06年捧杯等画面已成为世界杯的经典。意大利足球在世界杯上,有失意的泪水,也有夺冠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圈粉无数,很多中国球迷爱上了这片忧郁的蓝色。

4、颜值。意大利国家队内帅哥云集,在06年世界杯的时候,意大利队甚至被称为是男模队。超高的颜值,吸引了很多女性球迷的关注。


足球部落


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借助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举办,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资本进入意甲,欧洲与南美的顶级球员纷纷投身意甲,创造了意甲的空前繁荣,竞赛水平、观赏指数超过其他联赛。第二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家庭中电视机的普及,受到电视媒体教育的新生代球迷诞生了。这些球迷甫一诞生,扑面而来的正是中央电视台的意甲转播,就像刚出壳的小鸡,看到谁都是妈妈。

1988年巴斯滕、古利特和里杰卡尔德聚首AC米兰。


1986年红黑军团濒临破产,贝卢斯科尼收购米兰立刻投入重金打造球队。他不顾他人反对聘请少帅萨基,萨基注重攻势足球,这在防守当道的意大利足坛可谓一股清流。萨基性格执著,永不服输,为人死板,独断专行,甚不合群,但是贝鲁斯科尼深信自己的判断,决定把一切赌注都压在了萨基身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接受了萨基的购人计划,其中就包括荷兰三剑客,决心要大干一场,真正的诠释红黑的深刻含义。

1987年古力特登陆意甲的首个赛季,就率领米兰获得了意甲冠军,特别是主客场分别以4:1和3:2两次战胜直接竞争对手那不勒斯,两场比赛古力特都发挥优异,全面压倒马拉多纳。


87年底,古力特成为第二个获得欧洲金球的荷兰人,同时,他也是米兰队史上继里维拉之后的第二个获奖者。

马尔科.范巴斯滕虽然同年加盟AC米兰,但他第一个赛季的表现却远远没有同胞那么亮眼,而且就在欧洲杯开赛前夕还受伤了。如果不是荷兰国家队主力前锋基夫特首战状态太差,巴斯滕有可能就此泯然众人。第二场对阵英格兰的生死战,巴斯滕的发挥堪称惊才绝艳,用一个帽子戏法报答了米歇尔斯的信任,这位天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半决赛补时绝杀主场作战的西德,决赛以零度角爆射和古力特各下一城力克前苏联,以名垂青史的方式登顶欧洲杯!

欧洲杯结束,荷兰国家队另外一个天才里杰卡尔德最后一个加盟AC米兰,与古力特,范巴斯滕两位同胞一起组成了历史上堪称最为著名的三人组合——“荷兰三剑客”。同年,三人包揽了欧洲金球奖的前三名。 接下来的日子,是米兰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在萨基,卡佩罗两位名帅的先后指挥下,在巴雷西,马尔蒂尼,安切诺蒂,科斯塔库塔等意大利队友的辅佐下,AC米兰开始了横扫欧陆的表演,短短几年时间,荷兰三剑客先后卫冕欧洲冠军杯,三次征服素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尤其是空前绝后的联赛58场不败,另外包括两次丰田杯,一次欧洲超级杯。凭借如此表现,巴斯滕独得三次欧洲金球奖,成为克鲁伊夫,普拉蒂尼之后的第三人。


红油历史观


原因很多,这里讲几条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

一,意甲联赛是国内最早直播的欧洲顶级赛事,很早就拥有了一大批拥趸,群众基础好。


二,意大利盛产高颜值球员。巴乔,内斯塔,因扎吉,托蒂,吉拉迪诺……如此颜值与才华并重的球队,拥有大量女粉丝不足为奇。



三,硬实力。作为世界足坛的顶级强队之一,四夺世界杯冠军,一次欧洲杯冠军,在崇拜强者的中国理所当然拥有大量球迷。


四,意大利足球防守反击的打法迎合了一部分球迷的胃口。这种足球理念类似于中国人讲的后发制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很多中国人将这种理念奉行为行动准则。



五,中国人对悲情英雄的推崇,94年巴乔的泪水融化了万千中国球迷的心,不少从此爱上意大利,矢志不渝。



中国球迷喜欢意大利队的原因还有很多,因为一个人,因为一场球,甚至一个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忠诚度高!一旦喜欢上意大利,很难再改变。


清秋绮梦


在198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次对世界杯决赛进行了直播,中国观众得以和全世界球迷一起在第一时间感受足球的激情和魅力。那场在伯纳乌进行的决赛中,意大利3-1战胜西德,第3次加冕世界冠军。塔尔德利的怒吼已成经典永载世界杯史册,也成为了中国球迷对意大利足球最初的记忆。

1989年,央视开始播出意甲,而当时的意甲正处在最好的时代,被称作“小世界杯”的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联赛,世界足坛上最引人瞩目的球星们基本都在意甲效力,意大利俱乐部的实力更是冠绝群雄。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罗马、那不勒斯、拉齐奥、佛罗伦萨、桑普多利亚、帕尔马等球队就从那时起走入了中国球迷的视野,中国观众从此也多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


来胜兄弟


因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五大联赛,率先是播意甲,1988年央视就开始播意甲的比赛集锦,其后是录播,到1994年就直播,那时候现在深受欢迎的英超才刚诞生,还没有进入中国大陆。

加上那时候赶上AC米兰荷兰三剑客辉煌时代的,国米德国三驾马车,那不勒斯有马拉多纳,所以意甲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联赛,所以给当时中国球迷留下很好的印象,而且又刚好赶上了1994年世界杯,意大利在巴乔领导下的非常出色地走到决赛,遗憾夺得亚军,但对意甲和意大利的爱,就结合在一起。

当然英超起来之后,加上意甲的衰落,特别是南方,更多地已经转变为英超球迷。


球道人


谢谢!事实我体育项目中最喜欢足球,可没有条件,看的很少,不过我可以回答一下!意大利是古罗马文明的摇篮,文明启现了,竟争激烈,对抗加剧,那怕有一点希望都拼争下去,从不代慢,有很强的斗志力,看了让人心朝澎湃。黄健翔早该下课了,不懂中华文明,中国人是何等聪明,一看就会,一学就透,鬼精、鬼精的,虽然体质弱,担也有强项,要扬长避短,弄出自己的一套打法,就象太极一样,中国足球队还是有希望的能打败世界一流强队,挤进冠、亚、季军行列中,还中华应有的地位。


兔吐2



与其说那么多中国球迷热爱意大利队不如说他们爱的是意大利足球。意甲联赛应该是中国球迷最早解除的欧洲顶级联赛,1989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开始通过录像播放意甲联赛,由于央视在当时中国巨大的影响力,意甲联赛也成为球迷的主要收看选择。再加上当时意甲联赛正处在鼎盛时期,球星如云,意甲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球迷基础,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等著名球队有着众多的球迷,此外,像罗马、那不勒斯、拉齐奥、佛罗伦萨、桑普多利亚、帕尔马等中小球队在中国也有不少支持者。尤其以70后代表,大多数是看意大利甲级联赛长大的。意大利足球可以说影响了一两代人对于足球的理解,周日的联赛转播,周二和周三的球报和足球报伴随多少人的童年和青年时光。因为对意大利足球的喜爱和中国队无法参加世界杯的原因意大利国家队便成为许多中国球迷在世界杯等大型赛事中的最爱。



爱体育的橱柜


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电视逐渐进入万户千家,时逢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联赛领袖全球,二者相撞即产生了跌宕的情怀。那时的球员特点鲜明个性十足肆意洒脱,球王、三剑客、三驾马车、忧郁王子……意大利的球员又多是帅气十足,那时的意大利俨然是现代职业化足球的中心。现在的球员更讲究纪律和战术,大面积职业化的后果就是更加商业化和功利化,千篇一律,而今的精神食粮丰富性又远多于三十年前,生活节奏在加快,球迷更加分化。还有那就是青涩的初恋永远都值得不经意间的珍爱和回味罢。


药圃


比我岁数大的人,大概是90年世界杯的时候看的足球,我们那时候电视只有三个频道:中央一,中央二和省台,那时候每到周六下午休息时,中央二都会重播意甲的比赛,我也就是那时喜欢的米兰,爱屋及乌,因为那时喜欢的球星都是意甲的,自然也就偏爱意大利,这么多年了,米兰我一直喜欢,97年因为比埃尔霍夫,我喜欢上德国队,那时纯粹是追星,但是意大利队一直在我心中,但凡有意大利队的比赛,都会额外的多关注一下,这是一种情节吧,直到2002年,意大利世界杯出局那天,看完比赛后我竟然哭了,我才知道原来意大利才是我的本命!马尔蒂尼,内斯塔,托蒂,皮尔洛,加图索,因扎吉……往事历历在目,我想每个喜欢意大利的70、80后们,大概也是跟我一样,有着这么一种情怀吧!——致我们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