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1个姐姐凑钱给弟弟结婚?

娱乐热点新动向


这个新闻是前两天看到的,当时很多评论说弟弟凭什么用姐姐凑钱买房结婚?自己工资干嘛去了?是不是还要让姐姐买车。更是有不少女同胞直接说这样的男人没骨气,没责任心,我肯定不嫁。我就很不理解了,平时满嘴的仁义道德孝顺的人,怎么看到这却都不约而同的喷了起来,其实说白了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首先这是人家的家事,人家姐姐多,愿意出这个钱,碍着你家啥事了,姐姐先给钱弟弟买房结婚,你怎么就知道弟弟以后就不会还,不会感恩?你怎么就知道弟弟就是没责任心不上进坑姐的?

其次,人家姊妹12个,弟弟最小22岁,说明他父母至少65以上了吧,农村家庭养大12个孩子已是非常不易了,肯定也没什么积蓄给儿子了,试问现在22岁结婚买房的,有几个是完全靠自己的?我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五都不太可能!哪一个不是父母给帮忙付首付,更有甚者还要父母还月供。父母含辛茹苦养大12个孩子,现在没法帮村小儿子了,作为姐姐的,拉一把弟弟有错吗?

再者说,题中第一次说11个姐姐出钱23万帮弟弟买房结婚,后面又说32万,就按32万吧,平均一人不到3万,老话说的好十人抬一好抬,一人抬十难,一家三万块,基本每个家庭也还能承受的起,为什么就不能相互帮一帮?

最后再说一下,为什么人家姐姐要帮弟弟买房结婚呢?难道你们女同胞不知道原因吗?如果那个女孩子要是愿意同男孩子一起奋斗打拼共同买房,我想也没这话题在这给你们喷了,不过这样的女孩子好像真不多了。男喷子多是因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那种嫉妒心在作祟,女喷子多是因为现实社会女多男少把女的抬的太高忘乎所以。反正我只是看到了人家一家血浓于水亲情和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一直在奔跑19


我是本镇人,我有发言权。一,关于重男轻女论。中国五千年传统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发展到现在,城市越大越对新观念改变快,后来城市普遍接受了生男生女一个样,而农村依旧没有男孩是短处,这种旧观念依然存在。自从计划生育宣传几十年,社会也文明、文化也提就,经济也发展了,现在农村对生男生女也接受了。二,关于姐姐帮弟弟,那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说明人家家庭和睦相处,本来父亲给儿结婚是任务,可姐姐们有道德,父母抚育她们成人,姐姐为父母分忧何乐不为?什么叫不忘初心?这就叫不忘初心。国家还扶贫了,姐姐帮弟弟结果有什么不可?中华就是重情重徳的国家。可恨的是改革最大的缺失拜金主义,国人无徳无情,特别城市人,这是最危险的问题。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细胞,应该向人家学习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和和睦团结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三,关于结婚开支。中国男女比例失调,越闭塞落后的地方结婚花钱越多,他家还算少的了,因为当地虽是乡村还不算落后,有的更落后的市、县结婚花费更多,彩礼五花八门。


观天下讲真话


现在的安徽农村(我只知道安徽,别的省区不清楚),仍然是重男轻女,而且很严重,不要到儿子誓不罢休!(因计划生育,有的女儿生出来就送人了)哪怕前面已经有三个闺女!现在的局面是,男多女少,已经有不少农村男孩找不到对象。女人哪怕是二婚三婚的,都挑着小伙子嫁,同时,彩礼可一点也不少!据我所知,一般需要当地县城一套房,最少是两室一厅的!(我们界首市房子最高已经8000多一平米,最低也得6000,一个县级市啊),而且必须全款,如果不全款,每月按揭由男方老人承担!一辆车(不低于10万的),干礼188888(现金),其余装修家具首饰什么的都不算!大概算下来,一个男孩结婚怎么也得140万左右,一个农村人,哪有这么多钱?全家举债啊!到处借钱!这种现象导致多少男孩根本没有机会结婚,条件不好的连介绍对象的都没有。这些都是安徽农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将来能得到改善吧。


一缕红尘-


那11个姐夫真可怜,娶了扶弟魔的老婆,自己都不一定能买起房,还得给小舅子买房。

那个嫁给弟弟的女的真可怜,生出男孩还好说,敢生不出来肯定得继续生,要是反抗婆婆肯定会说:“想当年我生了11个才盼来一个儿子……”而且有十一个把弟弟当儿子的姐姐,那就是十二个婆婆啊!

这十一个姐姐真可怜,记者问弟弟以后怎么打算的时候,他说的是“以后会对姐姐好”,而不是“我一定想办法把钱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