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实的曹真有多厉害?

一个人的历史


历史上的曹真到底有多强,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曹真: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曹真是当世名将,并不是演义里面的那么没用,名将是军事家中战术最高的称号,相当于统帅。那么我们来看看当世名将曹真的事迹:

汉中破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起兵攻汉中。曹真以偏将军率领所部,与都护将军曹洪、骑都尉曹休、雍州刺史张既等击破刘备别将吴兰于下辨,被拜为中坚将军。九月,随曹操亲征至长安,被授予中领军一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斩杀曹军统帅夏侯渊。曹操十分忧虑汉中战事,遂任命曹真为征蜀护军,后督徐晃等于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曹操从长安率军进入汉中,但其后却无法击破刘备,遂决定放弃汉中。曹操命令各路军队陆续退出汉中,又令曹真到武都去迎接曹洪所部回屯陈仓。

镇守河西: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位魏王,以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追录其前后功勋,进封东乡侯。当时曹丕开始置凉州刺史一职,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人张进挟持太守在酒泉反叛,率军阻拦邹岐赴任。曹真遣费曜进军讨平张进的叛乱。后回洛阳,升至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

黄初二年(221年)十一月辛未,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破胡告檄传到洛阳后,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南下败吴: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兵分三路,南征孙权,命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领中路大军攻打南郡江陵县。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令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夺据江陵中洲,彻底包围江陵城。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在城边立起楼橹,向城中放箭。但吴军守将朱然指挥得当,曾攻破两个营垒。大军围城六个月,吴军粮谷将尽,城破在望,但疫疾大起,孙权重新遣使纳贡,魏军撤退。之后曹真又转为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力挫诸葛:

太和二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曹叡于是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诸军驻于郿,曹真派左将军张郃进军援救,于街亭之战中大破马谡,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赵云、邓芝的偏师,增援部队开进陇右,诸葛亮为避免遭受夹击,于是退兵。起初,安定人杨条等劫持官吏据守月支城响应诸葛亮,曹真军至安定,杨条对其众说:“大将军亲自来了,我愿意尽早出降。”遂自缚出降。于是陆续收复三郡。

战后,曹真认为诸葛亮必攻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修筑城池。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攻打陈仓,郝昭早已有备而战,诸葛亮不能攻克,同时蜀汉军队兵粮不足,致使诸葛亮无功而还。曹真因功被增加食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汐水柔情


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名将曹真的话题。其实,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以此为蓝本的影视剧,曹真都被塑造成一位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武夫,在政坛上被司马懿玩得团团转,在战场上则被诸葛亮连番戏耍,作为备受倚重的皇室宗亲,真是给曹家丢尽了脸。然而在历史上,曹真非但没有如此不堪,反而是一位智勇兼备的名将,作为诸葛亮最强劲的对手,曾力挫其两次北伐,委实难以对付。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曹真是曹操的族子,因其父曹邵替曹操募兵时遇害,后者因可怜曹真年幼丧父,便将其收为养子,并让他与曹丕一同生活。曹操非常喜欢曹真,对他刻意栽培,使他最终成为三位养子中最成才的一位,较之只会涂脂抹粉、谈玄说理的何晏,及低调谨慎、籍籍无名的秦朗,能力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曹操在征战期间,经常将曹真带在身边,等到他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便让他担任虎豹骑的将领,以执行突击和远程奔袭的任务。从履历上来看,曹真统帅虎豹骑,曾参与过讨伐灵丘黄巾军、长坂坡之战、汉中之战等战役,在曹操军事生涯的中后期,立下赫赫战功。



曹丕代汉建魏后,曹真历任镇西将军、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军队首脑之一。公元221年,诸胡联军在河西发动叛乱,曹真奉命平叛,一举平定河西,并重新打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此战,曹真“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见《三国志·魏书》),一举名扬天下。


讨平河西后的第二年,曹魏兵分三路南下伐吴,曹真奉命与夏守尚、张郃、徐晃攻击江陵,将江陵包围得水泄不通,军事效率极高。可惜曹真在江陵遇到的对手,恰恰是以善守闻名的朱然,大军围城半年有余却迟迟难以攻陷。正在此时,东吴重新向魏称臣,曹真奉命撤军,江陵就此解围。战后,曹真再升任中军大将军、给事中。



四年后(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临终前任命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为辅政大臣,寄希望宗亲与能臣相互牵制的同时,能合力辅佐太子曹叡。明帝曹叡登基后,晋升曹真为大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司马曹休。


228年,诸葛亮率蜀军主力出祁山,袭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同时派赵云为疑兵以吸引魏军。曹魏震动之余,由明帝亲自坐镇长安,派张郃抵御诸葛亮一路,派曹真抵御赵云一路。两路魏军不辱使命,张郃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成功切断蜀军粮道,而曹真则在箕谷击败赵云,随后与张郃合兵收复三郡。就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战后,曹真预断诸葛亮必将很快再来,而且必将攻取军事要塞陈仓,为未雨绸缪计,果断命令将军郝昭驻守陈仓。当年冬天,诸葛亮果然率军再来,经散关围攻陈仓。由于曹魏早有准备,蜀军围攻二十余日竟无法克取。此时,曹真派遣将军费曜率军驰援,明帝也派张郃赶来迎敌,诸葛亮闻讯后,只能退军至汉中,就此二次北伐失败。



为了展示魏国实力、转守为攻,曹真在230年提出三路伐蜀计划。七月大军出发,而在此之前曹真已晋升为大司马,成为魏军最高军事首脑。这项攻蜀计划野心勃勃,一旦实施起来,极可能提前30余年灭蜀。然而困于暴雨连绵、蜀道艰险,大军出发仅仅两个月后便半途而废。当年九月,三路大军受诏撤军,曹真无奈返回洛阳。


虽然曹真没有完成伐蜀大业,但他两次挫败诸葛亮北伐,一次主动进攻,在跟诸葛亮的较量中取得完胜,较之专以“龟缩大法”对付诸葛亮的司马懿,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曹真返回洛阳后不久便罹患重病,并于次年薨逝,谥号为元。曹真病逝后,同时配享武帝曹操、文帝曹丕庙庭,能获次殊荣者,在曹魏开国元勋当中不过两人而已(另外一人是司徒王朗,至于司马懿,只是配享武帝庙庭)。与此可见,曹真对曹魏政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史砖家




罗老《三国演义》主要表现出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集团则极力揭露鞭挞。演义中为了强调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位英杰对垒的激烈,而把曹真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的功绩转寄予司马懿,而曹真的实力却被大大的弱化,面对诸葛亮屡战屡败,最后在征蜀过程失败后因为诸葛亮的信活活气死,从而,曹真也成了读者眼中的笑柄,更有“曹萌萌”之称。


历史中的曹真,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战功累累,最著名的功绩就是大败东吴和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公元228年,诸葛了组织了第一次北伐,曹操遣曹真为都督,于街亭大破马谡,同时曹真在箕谷击败由赵云、邓芝统领的偏师。诸葛亮为避免受见面夹击,只好退兵。战后,曹真料到诸葛亮必定攻打陈仓,于是命将军郝昭、王生驻守陈仓,备战诸葛亮。第二年春天,诸葛亮发动第二次北伐,果然率先攻打陈仓城,由于郝昭备战多日,诸葛亮久攻不下,同时军队兵粮不足,只好退兵。公元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元侯”,配享魏太祖庙庭。


晓天下历史


在《三国演义》里,曹真被塑造成了彻头彻尾的无能之辈,很多曹真的能力都被安到了司马懿的身上,在正史记载里,曹真是曹家出色的人才。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对于曹真有如下记载:

视如己出,虎豹扬威

曹真字子丹,是曹操同族兄弟的儿子,曹操起兵后,曹真的父亲曹邵招募兵马,被本州的官员杀死。曹操哀怜曹真从小就成了孤儿,把他收养与儿子们同等待遇,让她和文帝曹丕住在一起。


有一次随曹操出去打猎,被一头猛虎追赶,他转身射虎,老虎应声而倒。曹操喜欢他的骁勇,让他率领虎豹骑兵,带兵到灵丘县讨伐叛贼,攻克了灵丘县,被封为灵寿亭侯。以偏将军的身份在下辩进击刘备的部将,将他们打败,被任为中坚将军。

讨蜀伐吴,有功之臣

曹真随从曹操到长安后,兼任中领军将军。当时夏侯渊在平阳关阵亡,曹操很担心,任曹真为征蜀护军,指挥徐晃等人在阳平关打败刘备的将领高详。曹操亲自来到汉中,带领全军撤出,又派曹真到武都郡迎接曹洪等人回到陈仓县驻扎。


文帝曹丕继王位后,任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梁州诸军事。根据他前后所立功劳,爵封东乡侯。张进等人在酒泉反叛,曹真派遣费曜讨伐并打败他们,斩杀了张进等人。

黄初三年回到京都,文帝曹丕任曹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曹真与夏侯尚等人征讨孙权,进击吴军牛渚的营寨,攻克了它。被转任为中军大将军,加授给事中职务。黄初七年,文帝卧病在床,曹真与陈群、司马懿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明帝曹叡即帝位,进封曹真为邵陵侯,升迁其为大将军。

平定三郡,伐蜀之谋

诸葛亮围攻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叛相应诸葛亮。明帝曹叡派遣曹真都督各路军屯守郿县,派遣张郃进击诸葛亮将领马谡,大破马谡军。安定郡民杨条等劫掠官吏百姓,聚首月支城,曹真进军包围了他。杨条对他的部众说:“曹真大将军亲自前来,我愿意尽早投降。”便把自己捆绑出来投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全都被平定。

曹真认为诸葛亮鉴于进攻祁山的失败,以后必定从陈仓县出兵,便派将领郝昭、王生据守陈仓,修筑陈仓城。第二年春天,诸葛亮果然围困陈仓,因为曹军有防备而不能攻克。



朝廷给曹真增加封邑,加上前面所分共两千九百户。太和四年,进京朝见,升任为大司马,允许他佩剑穿鞋进入宫殿,朝见天子时不必小步快走。
曹真认为“蜀军连年出兵侵扰边境,应该讨伐他。分几路军一起进击,可以大获全胜。”明帝曹叡听从了他的计策。 曹真发兵西进时,明帝亲自为他送行,曹真在八月从长安出发,进入子午道南下。司马懿沿汉水而上,两支主力约定在南郑会师。其他的各路军马有的从斜谷道进入,有的从武威郡进入。正好碰上大雨,连下三十多天,有的地方栈道被洪水冲断,明帝曹睿下诏让曹真撤军。

不忘旧情,仁者慈心

曹真年轻的时候与同宗族人曹遵、同乡人朱赞一起侍奉曹操。曹遵、朱赞死的早,曹真特别哀怜他们,请求从自己的封邑中,分出一部分分给曹遵、朱赞的儿子。



明帝曹叡下诏说:“大司马曹真具有叔向抚恤已故朋友儿子那样的仁慈之心,笃守着晏婴虽长期穷困也始终不忘老朋友的处事原则。君子成人之美,准许分出槽曹真的封邑赐给曹遵、朱赞的儿子关内侯的爵位,封邑各一百户。”

位高不骄,有功不傲

曹真每次出征时,总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军中赏赐不够,他就把自己家财拿出来,士卒们都愿意为他效力。后曹真有病回到洛阳,明帝曹叡亲自到他的家中看望他。曹真去世,加谥号为元侯。儿子曹爽承袭了爵位。



明帝曹叡追念曹真的功绩,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实践忠诚节操,辅佐先祖两代皇帝,在朝廷内部不因自己是受到尊崇的皇亲而骄傲,在朝廷外不轻视慢待地位卑下的平民,可以说得上是能够满而不溢,保持高位,有功劳仍然有谦虚的品德呀!现在加封曹真的五个儿子曹義、曹训、曹则、曹彦、曹皑全都为列侯。”起初,文帝曹丕曾分出曹真二百户封邑,封曹真的弟弟曹彬为列侯。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三国演义》里面不仅诸葛亮被神话了,司马懿也被神话了。比如曹真就成了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存在,还好有《三国志》的记述,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真正的曹真。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