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荒、股市跌,经济紧缩,低增长年代我们的钱怎么办?

今年下半年怎么投资?很多朋友都特别担心未来环境,觉得现在好多P2P理财都是骗子,A股又节节下跌,本来想去港股冲一冲,结果今天一天在香港上市的就有8家新公司,连不懂股票的人都觉得它市场扩容速度太快了,那么以后的投资怎么办?哪些行业会有比较好的投资前景?

降低投资回报预期,别自己为难自己

本栏目主持人陆新之指出,其实我们在2018年这个7月份,要学会习惯过一个“新常态”,也就是正常日子,没有两位数的增长,没有每年两位数的利息,没有每年两位数的房价增幅,而是进入一种稳定的增长的周期。

这个周期是不是日子就没办法过了?其实不会。像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它们早就经历过这种经济GDP增长只有2%、3%这样的一个状态,像日本更多的是“失去的20年”,其经济增长幅度很小,但是它的通货膨胀率也不高,所以老百姓仍然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消费水平,还是能过日子的。

传统产业与古典互联网公司也能生存,一动不如一静

那么是不是很多传统行业都没法做了?包括有的互联网公司排队等着上市,但是排了两三年现在还看不到出路,令人十分忧心忡忡,不仅让人像八十年代初那样,发出著名的问题——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其实换个角度看,未来真也没那么可怕,传统产业也好,或者是一些古典的互联网公司也好,它虽然已经不是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大家过一个安乐日子,保持稳定茶饭是没问题的。

人民币适当贬值,只是说我们出国的成本比以前高了,但是它本身还是可以协调,比如以前出国去10天现在去8天,以前出国每天花3000,现在每天花2000。也就是现在消费很难升级,但是我们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管理一下自己的预期,日子并不说难到没法过。

没有人承诺你一座玫瑰园,也没有永远狂飙突涨的经济

有一句诗说的好——我从未承诺过要给你一座玫瑰园。阳光普照之后,总会下点儿小雨……所以,人一定不能只学会跑,还要学会走,过去十年我们可能习惯了经济狂飙突涨,习惯了红旗漫卷出西风,习惯了房价每年涨,其实大家可以向A股的股民学习一下。

A股从2015年7月份就已经遭受股灾,有一个暴跌,A股股民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周期,最近A股行情又跌回了2015年夏天的水平,这个周期特别短,给人们的心理压力也特别大,但是回头看A股的股民,他们虽然有些人发奋剁手,说以后从此都不干了,但是一根阳线改三观,三根阳线的时候,就又都冲进去。当然,入市A股这是属于高难度动作,风险很大一般人就不要效法了。

幸福跟财富不是正相关,管理好欲望就是快乐的基础

人其实就不应该带着一个投资高回报的心态过日子。过日子也好、工作也好,有一个正常的收入,有一个正常的增长,能够维持生活的需要,还能维持一个增长的趋势,它其实就是快乐的所在。

当然陆新之主持的节目一贯是讲求理性建设性,而不是心灵鸡汤,只是在讲投资要量力而为,当没有一个高的标的,没有高回报率的时候,当经济本身不是大年、不是高歌猛进,它就是赚不到钱的时候,我们不妨拿着现金再等一等,机会有时候是跌出来的。

A股上证指数5600的时候肯定不是机会,但是当它跌到2638点的时候,可能就有很多机会,而这可能有时候就是需要半年一年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而不是想着每天的投资都一定大涨,这其实是难为自己,也难为这个市场了。

经济大环境不太好,但这些行业还是值得看好

从行业来讲,确实行业也有离钱近离钱远,有的行业增长概率更高,比如过去十年可能是房地产,过去前五年可能是金融,但是房地产进一步进入一个去杠杆的主浪潮、主基调的情况下,未来3到5年它也不好过。

未来3到5年,本栏目主持人陆新之指出,更值得看好的是教育、医疗,还有包括大概念上的文娱产业,当然这些产业本身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它的需求足够大,它带来的市场机会也很多,因为它是有真实的需求,你只要比竞争对手做的好一点,就可能有戏。

但是如果还是做服装、做家具、做电器,那将面临的就是市场放缓、需求下降,到时候就算你做的比同行好很多,可能未必会有多高的增长,这是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2018年7月份给大家的,投资心得、就业方向和财富安排的重点:

第一,现在不是一个大举投资的好机会,大家可以守一守,机会是憋出来的。

第二,从行业来讲,我们应该选择教育、医疗或者文娱产业,这样一个增长性更快的行业。对于传统产业其实一样可以做,但就是不要对它有一个更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