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可以比银行的定期利率高是什么原因?

不争才是争


银行的业务主要就是赚利差。以某个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再以一个高于这个水平的利率放贷出去,从中赚取利差。

而我们要研究为什么农信社的定期利率币银行高,就可以从这两方面下手。

首先,农信社的知名度没有一些商业银行高,那么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也比较大。再者农信社一般到设在一些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的网点都少的可怜。那么能存钱的人,平均的资产也比较低。这都使得他们吸收存款的难度高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只能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吸引储户存钱。

在农信社贷款的人的资金用途都主要用于发展农业,而农村贷款的高风险性质,风险越高,收益越大,贷款利率也就这样上去了,毕竟银行也不能做亏本买卖。

还有一种就是消费贷款也比较多,而能到农信社贷款的人。大多数也是信用状况不匹配大型商业银行的用户。这群人的信用记录一般,把钱借给他们风险也比较大。所以定的利率也高不少。

那么既然如此我们还能把钱存在农信社吗?小白认为是可以的。

目前还没有存在倒闭的银行。而农信社是农行分出来的,也是国家的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倒闭只会转制,都转制成农村商业银行。

如果根据银行的破产法的话,存款规模控制在存款保险基金保障范围内(50万)。银行破产之后,保险公司会给储户赔付。从这一点来看,也无需太过担心。


小白读财经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农村信用社是小型的金融机构,与国有四大行不能比,国有四大行有大型国有企业存款、财政存款,一般你小额的储户真的是爱来不来,所以四大行制订的利率都是在央行的基准利率上稍微上浮一点点,而农村信用社之类的小型金融机构来说,你本身规模又小,如果再像四大行那样牛逼,那么谁会来把钱存在你这边呢?尤其是要吸引资金稍微大一些的客户。

还有,农村信用社主要是投资于三农领域耗用资金量大,一般十多个亿投下去,都没什么水花,所以农村信用社对资金的需求很急,它们当然开出比较高的利率来吸引你来存款,不过再把定期利率提高,也最多是在基准利率上浮40%,如果你是要存大额存单的,那就可能还会高一些,这个大资金的议价空间还是有的。

细心的人可能会经常发现,每到月末、季末、年末,中小金融机构都会提高利率,或者你存款时奉送上食油、大米之类的奖品,这就是变相提高存款利率。这主要是我国央行要定期考核金融机构。

比如MPA考核、资本充足率、坏账拨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指标,而大型国有银行到时候都可以有办法解决,但是中小型银行却经常陷入流动性问题之中。而流动性则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业务发展之基石,所以,正是因为对资金的渴望,所以农村信用社开出的存款利率也会相对高一些。


不执著财经


大家好!我是相知何必曾相遇。不请自到,也来说说农村信用社比银行定期利率高的原因。


一、感恩回馈。近百年来,广大民众节衣缩食,积极储蓄,既支援了国家建设,又促成了农村信用社从无到有,由弱变強。如今,农村信用社有钱了,又赶上利率市场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高息回报社会,也是人之常情。

二、同业竞争。近来年,由于中央情系三农,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各家银行纷纷抢占市场,网点下伸。农信社为保住阵地,也须利率高于他行。





相知何必曾相遇


作为银行来讲,从成立之初,不管经历到任何阶段,科技发展多么迅猛,存款、贷款永远都是其经营之本。的确,正如题主所讲,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确实比其他大部分银行同期同档次的定期利率高。

有着国务院组成部门时间最长的“掌门人”周小川行长即将卸任,周行长力推的利率市场化和一篮子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可谓对中国金融改革空前。改革前的定期利率各商业银行都必须执行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利率是个点,而市场化改革以后,存贷款利率是一个区间,在区间内各商业银行自行定价,定期存款的区间上限是基准利率上浮40%,而四大行一般都上浮20%,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一般上浮30%,而农村信用社是“一浮到顶”,执行上浮40%。

为什么农村信用社能够做到“一浮到顶”,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存款资金渠道狭窄。说到底,是因为存款规模小,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吸引存款,因为四大行有财政、机构资金和大型央企、地方国企和大型民营企业的存款,资金来源相对较广,而股份制银行的存款来自于大型上市公司,城市商业银行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且结算相对落后,大部分存款来自个人和一些中小企业,故而必须“一浮到顶”增加竞争力。二是贷款利率也高。农村信用社之所以能做到“一浮到顶”,原因在于其资金的利润也高,信用社的同期同档次同产品的贷款利率比大部分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率高,但优点是贷款审批时间短,所以贷款利率高却依然有自身的竞争力。

以上两种原因就使得农村信用社的定期利率高于其他银行。


蓝色的草666


其实呢,我们国家的利率管制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全面放开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每家银行想定怎样的利率就能定怎样的利率,人民银行已经不再进行控制了。但是现在大部分银行的做法还是跟以前一样,参考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进行上浮,一般在30%左右,这就是我们平常常见的各大银行所给出的存款利率了。

那么为什么信用社会给得更高一些呢?直接原因很简单了,就是为了吸收存款嘛。信用社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很多方面比不了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所以它通过增加利率,减少费用,吸收了一大批储户。实际上如果全国不同地区的信用社存款加起来,是远超这几大银行的。再加上信用社是区域性的,也不是上市企业,经营成本比较低,收到的监管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它们也就给得起这么高的利率。

那么银行们都被信用社给比下去了,为什么不像信用社一样也提高利率呢?事实上,银行也早就开始提高利率了,不过这些高利率产品大都门槛比较高,或者是以其他新的存款形式,普通的定活期存款还是跟行业保持一致的水平。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这几大银行的储户都比较稳定,趋利性并没有那么强。提高利率毕竟是需要成本的,如果银行判断提升利率对其自身带来的利小于弊,当然就不会提高利率了。

就酱。


银行二三事


如果利率不高,那么就无法吸引到客户。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相比较银行而言,非常小,基本局限于某区/县或者某市。区域越小,客户数量越少,收入有限,所能提供的服务有限,因而能够吸引到客户的方式方法也就很少。不像工农中建这种大行服务门类齐全,也不像招商民生中信浦发等银行特色突出,再加上各地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农村信用社的客群非常有限。既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服务,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那么就只好用高息揽储了,毕竟如果没有存款,银行真是可以关门大吉,回家吃鸡了。

除了较高的利息以外,各种逢年过节送油送米送话费送自行车送手机送优惠券的活动,农村信用社也是搞的如火如荼。我老家的农村信用社甚至大年初一就开门,各种送礼品,然后营业厅爆满,客户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存钱,毕竟很多客户就吃这一套,这一套也确实非常有用啊。

那么,农村信用社用高利率获得存款之后,如何创造收入以抵消如此高的负债成本呢?其实很简单,把钱以更高的利率存到其他银行就可以了。毕竟同业存单或者协议存款的利率要比普通存款利率高,哪怕高1个点,只要资金量够大,也足够养活农村信用社,能够活下去。另外,很多农信社也会发行理财产品,但其本身并没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者团队,那他们的理财怎么投资的呢?很简单,委托其他银行或者非银金融机构进行投资,自己稳坐钓鱼台获得发行费用就OK了。

想赚钱其实很简单,只要有渠道。农村信用社这种有浓郁地方背景的金融机构,尽管无法做到业内翘楚,但靠着这块信用社的牌子,也可以活得很滋润。不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下沉,农村信用社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欢迎留言讨论吐槽,我是司南立冬,后续更多走心分享!


司南立冬


这个可真不一定,农信社的存款利率确实比国有银行以及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高一些,但是并不比地方银行高、且要低于民营银行,所以说农信社的利率在全国所有商业银行当中也就是中等偏上水平。

农信社利率浮动较大

大家都知道每个地市的农信社都属于独立法人机构,可以自行制定本行存款挂牌利率,而全国这么多的地市,保不准会出现有的地市农信社存款利率很高、有的地市农信社存款利率偏低这种情况。


如上图所示,这是邢台农信社的存款挂牌利率表。大家可以看到,其3年期及以下的定存利率相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0%,3个月、半年、1年、2年以及3年的利率分别是1.54%、1.82%、2.1%、2.94%、3.85%;5年期的定期存款央行并没有规定基准利率,该行执行的挂牌利率是5.4%,远高于市场利率水平!

而上图所示的农信社存款利率就不是很高了,左边的中国银行存款利率其实是央行基准利率,而中国银行实际执行利率要比这个利率高,此农信社三个月、半年、1年以及2年的存款利率分别是1.4%、1.65%、1.95%以及2.5%,与邢台农信社的一比就显得偏低了!

利率高低主要受市场化影响

自2015年以来,央行没有对存款基准利率再次进行调整,各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市场化自行上浮或者下降。农信社相比国有银行以及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其规模、知名度、认可度以及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弱势,为了抢占市场只能执行更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再加上农信社网点主要分布在农村,其客户群体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为了吸引存款,制定更有优势的存款利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综上所述,农信社的存款利率相比国有大行、全国股份制银行来说,确实要更高一些。但是,相比地方银行来说,其优势并不明显;和民营银行对比的话,更是稍有不足!


银行小学生


先举个例子:假设你在沙漠行走了三天,口渴难耐,如果在没有水的话,可能随时都会挂掉,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他有一瓶水,平时的这瓶水的价值仅2元,但此时对方狮子大开口,要你2万元/瓶,你买还是不买?显然,你肯定会买。

银行的盈利基石

在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为息差,也就是贷款的利率减去存款的利率,这中间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存款!只有吸收了存款,才有资金放贷,从而产生息差,获得利润。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就是沙漠中的那瓶水,失去了存款,银行也就失去了生存之机。

农信社高利率的原因

假设两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相一致;A银行为国有大行,网点遍布全国各地,ATM机密密麻麻,支持的商户也多,使用便捷;B银行为农信社,网点及ATM机子只在本地才有,一出本地,基本两眼抓瞎,使用有诸多不便之处。此时让你选择存款,你会选择哪家?相信只要不是眼瞎,都会选择国有银行A。

如果大家都选择了A,那么农信社就无法吸收到存款了,这时就会出现我们第一点所说的失去了盈利的基石,最后的结果就是破产倒闭。为了避免这个结局,那么农信社就只能拿出变通的方案来吸引存款,无疑利率是最有效的办法,在高利率的情况下,很多人就可以忍受其他相对的不足,这就是农信社利率其他大行的利率高的原因。

总结

农信社的高存款利率一切都是为了吸储,当然农信社不是慈善机构,高利率吸收的存款,最终会以更高的利率贷款出去,这也是农信社的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国有大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