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侗族牛粪宴又到底是什么?

看鉴地理


侗族传统生态食品系列之牛瘪,百草汤,你要被别人误解到什么时候

侗族传统生态食品系列之牛瘪,你要被别人误解到什么时候。越被误解越强大,遍地开花的牛瘪店,足可以证明你的生命力,黔东南的人顶起。

我是一个土长土长的黔东南人,更是从小生活生长在黎从榕这个吃牛瘪盛行的地区的。 小时候,父亲他们上一辈人喜欢吃牛瘪,自己确实望而远之。但随着年岁渐长,对食物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觉,慢慢地尝试去吃牛瘪。结果在少年的末端,也喜欢上了牛瘪,觉得味虽苦,回味无穷;名难听,名不符实。

每当在网上有些莫名其妙的人称牛瘪火锅为“牛粪火锅”,气便不打一处出。不管你们是别有居心,哗众取宠赚取流量还是故意丑化,但是在命名之前还是要掌握基本的常识的。确实,牛瘪的制作与食用方法不是很大众化,但是它在我们这个地区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了,自有它的奇妙之处的。世界那么大,你能知道多少;如果你不懂,就不要乱讲,否则就是自取其辱。

首先瘪不是粪。如果谁称“牛瘪火锅”为“牛粪火锅”,我觉得他的知识浅簿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瘪”是侗语音译,意指是“从胃里经过反刍的半消化物”。普及一下知识,反刍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主要针对羊以及牛等反刍动物,它们的胃分为四部分: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牛瘤胃的容积为最大,约占四部分胃的80%。我们所取用的牛瘪也大部分从瘤胃中取出,这里面的消化物也都呈现出牛羊食用的草与树叶经咀嚼后的粉碎状态。说得简单一些,我们所采用的牛瘪或羊瘪也就是利用牛羊之类反刍动物将树叶与草叶进行粉碎并在胃里适当发酵罢了。粪是指大肠里的废物,只能排泄作为肥料使用的。如果将瘪与粪混为一谈,我只有称他进化或消化速度太快了,食物在胃里就形成粪了,到大肠已经变成肥料了,他的菊花就是他种植的盆景,呵呵。有些人自以为是,觉得自己高贵,不尊重别人的习俗,甚至鄙视别人的习惯,其实就是浅簿与无能。燕窝不也是燕子的口水分泌的,上面还粘了许多羽毛,吃什么吃呀。

其次我们这边的牛羊的饲养条件大部分都是放养状态的,任其在山间田角采食干净的草与树叶,渴了饮用山泉水。我们常称牛羊瘪为“百草汤”,就是牛羊的食性很杂,里面的有很多都是中草药。黔东南的生态环境是很好的,在乡下,想要污染都没有工厂冒烟。农村很穷,但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也很富有。其实讲句难听的话,在乡下吃的东西远远比城里吃的东西品质高。网上有网友总结得好呀,农民吃剩下的,才流进大城市。

我们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也是很认真细致的,检视胃中的食糜的状态,然后取出放入桶盆中,加入适当清水进行搅拌,以溶解其中的草液。然后装入用细纱布做成的布袋,进行挤压过滤。挤好的牛瘪,加入适当苦胆,可以调味,清热解毒。

准备好,切段的干辣椒、姜片、花椒、干桔皮等类香料,尤其要有茣茱萸(俗称垂油子),用火烧焦后捣碎待用。在锅里放入适当菜油,将香料逐一放入炒香,再加入牛瘪或羊瘪。煮开以后,再放入牛瘪,烧开入味,加入茣茱萸粉,再放入切好片的牛肉就可以食用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牛瘪火锅

有人这样形容牛瘪:未煮之前臭草味,正煮之时牛粪味,入口之初微苦味,饭后才知菜香味,倒也是恰如其分。在黔东南,如果你不是贵客,你还没有资格享受真正的牛瘪火锅,这是我们待客的上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请以宽容的态度接受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不管你喜不喜欢,习不习惯,我们要互相尊重与体谅。你以牛羊为贱物,牛羊以你为贱人,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福,不要乱指手划脚,不外乎如是。

文中图片均为笔者亲自拍摄,比那些道听途说或哗众取宠的更为真实可信。我本人也是无瘪不欢,吃着吃着胃口不错,你不喜欢不要紧,但不代表别人不喜欢。


独行者老潘


“牛粪宴”叫法,应该是对一道贵州美食的误解,这道菜叫做“牛瘪”,侗族音译,理性翻译过来,“百草汤”的意思。


有人把“牛瘪”直译成“牛粪汤”,是不对的。“牛瘪”确实是牛吃进去的草料,杀了从胃里掏出挤出来的汁液,看那形状,跟牛粪差不多少,起码外行看不出来哪跟哪般。

稍有生理常识的会知道,“牛粪”的定义,是吃进去的草料,经过消化吸收后的渣滓。再说到牛肚子内部,牛有四个胃,先把草料吃进去,再反刍,四个胃里倒腾过来,草料才加工成了可以吸收的材料,进入小肠把营养吸收,吸收不了的往下交给大肠,大肠吸收水分后排出体外,才是牛粪。


牛瘪不是牛粪,还有科学论证。取用的不是大肠里的玩意儿,而是小肠和胃袋里的正在消化、还未吸收的草料,植物的精华都在里面,并未变性。如果提前有意的喂食一些治病的中草药,叫它“百草汤”实至名归。所以,牛瘪历史上就是侗族人传统的“侗药”,跟我们“中药”一个性质。这个药平常吃了,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就是用来吃的药物,一样的“药食同源”。

“牛瘪”的制作,非常直观,牛胃里掏出草料,挤出汁液,过滤去渣待用。那厢里把牛肉烤个七成熟切片。再大锅起油,下进干红辣椒、鲜花椒、鲜姜片、材柚子炒香,倒进牛瘪,再倒进牛肉,烧开过程中撇去浮沫,给盐调味,牛肉煮熟了再给牛胆汁,成菜。

所谓的“牛粪宴”,就是这道菜,当然也可以做成火锅,没有锅底什么的,只有牛瘪。还可以蘸料一样享用,熟牛肉蘸着牛瘪吃。


普济


前面诸位说的是用牛胃中的胃容物挤汁做菜,称为牛瘪,跟牛粪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看了哥介绍的羊瘪(真的有并且很多“羊粪”),你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央视财经频道《走遍中国》还是《北纬30º》倒是忘了。一位美女记者去采访,当地人杀羊款待,说是有一道当地久负盛名的美食要记着品尝。于是记者全程拍摄了羊瘪的整个制作过程,当羊瘪做好后首先请作为客人的记者尝尝鲜。也许是盛情难却或是出于“职业道德”吧,美女捏着鼻子抿了一口,看其表情惨不忍睹,好佩服记者的敬业精神!

当地人为什么对羊瘪情有独钟?自始至终都没有听到说是有多么的好吃,只是说这个东东对身体有好处,好像有吃了能百毒不侵的意思。理由似乎也较牵强:羊吃的草中很多属中草药,这些还未完全消化的残渣才是草药的精华!

文字描述不足以让你清楚的了解羊瘪,如果有洁癖就到此为止不要往下看了:

食材准备就绪,没洗,更没挤里面的东东喔

下锅,干煸


开始漏粑粑出来了


继续翻炒,“香”味四溢


差球不多了


捞出肠子,加水继续烧



肠子切段,回锅烧开即成


撒点葱花。滋阴补肾、老少皆宜,来一碗!


顺礼成章LSL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6c7d9335e9aada7035c1ea4e5f9ead8a\

看鉴地理


这里提到的牛粪宴,肯定说的就是用牛瘪做的菜了吧,去了一次贵州,既吃了牛瘪火锅,也吃了牛瘪干锅,那味道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也许正是因为那窜鼻的味道,才会让很多外地朋友不喜欢,也是称之为牛粪宴的原因了吧,当然我也不喜欢那个味道,吃不惯啊。

第一顿,我是在贵州的凯里吃的牛瘪干锅,一端上来我就被那个味道顶住了,一下子放佛什么都吃不下去了。同桌的朋友说,大家还是先尝一下味道,然后我再告诉你们这是什么做的吧,所以我才鼓起勇气尝试了一把,里面的食材很多,牛肉,牛杂之类的,放了辣椒香菜还有一些香料调味,我觉得都是想用这些香料来掩盖牛瘪本身的味道吧。吃了一口我就不想再吃了,实在是受不了那个味道啊。此刻想了半天,也想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种味道。

第二顿,是我们去榕江县宰荡村加所寨,那里有动听而又唯美的侗族大歌,热情而又淳朴的侗族村民和孩童。听完歌,村民用牛瘪火锅来招待我们,还说这是听说我们要来,专门为我们准备的,锅里咕嘟嘟的煮着,那股味道又窜上来了,村民还告诉我们说,这些新鲜的牛瘪,味道更纯粹,锅里面主要是牛肉,也是加了不少调料在里面,但是依然无法掩盖那股窜鼻的味道。同行的一位朋友超喜欢这一口儿,还说这个牛瘪火锅的确比之前吃的那个要新鲜的多。不过这样的美味,我真是无福消受了。

专门去翻出当时拍的照片,大家看图感受一下吧。

说了自己的两次经历,下面就和大家说一下牛瘪是什么东西吧?当我听朋友说完之后,终于明白他当时为什么要我先吃后说了,我想如果我开始知道了它是什么,估计我就不会尝试第一口了吧。牛瘪,是黔东南地区一种奇特的食品,他们称之为“百草汤”,虽然作为外地人的我不喜欢也不能接受,但是可以说牛瘪是卫生,科学,而又可口的菜肴,也正是因为它在当地人眼里认为是一种独有的美味,并且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所以才会被当地人视为待客上品。牛瘪的制作工序其实挺复杂的,宰杀牛的时候把牛胃及小肠里面未完全消化的东西,取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颜色呈黄绿色,用这个液体加入牛胆汁,已经各种香料一起在锅中煮沸,文火慢熬,开锅后将表面的的泡沫以及杂质撇掉,然后过滤,最后加入食盐,葱蒜辣椒之类的,就可以作为锅底进行涮煮了。

也许正是因为牛瘪食材选取的特殊性,才会有一股让当地人喜爱,外地人不能忍受的那股味道吧。


皇城吃主


问题:贵州侗族牛粪宴到底是什么?

不得不承认,这一个比较“有味道”的问题,因为这道汤和牛粪有一定关联。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在吐槽这道汤能不能喝!这道汤按照当地说法应该叫作“牛瘪汤”或者是“草汤”!在侗族和苗族居住地区,这算是一种待客汤品。

牛瘪汤怎么做呢?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在牛被宰杀前,先给牛饲喂一些山上的中草药材,然后将牛宰杀。牛被宰杀后,将牛肠胃里面还未完全被消化的草料掏出来,然后挤汁配合其它材料一起熬煮。牛瘪既可以做汤锅,也可以做干锅,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当然,在牛瘪还未完全熬熟时,肯定带有一些特殊的味道,不过加入调料等材料熬熟后,味道还是很美味的!

村郎喜欢民风、民俗、民事、希望大家点个关注点个赞!


村郎三农馆


把这道菜叫做“牛粪宴”是非常不严谨的说法,同时也是对它的严重误读。

这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一道地方名菜,主要在黎平、从江、榕江等地,叫做“牛瘪”,而不是传闻之中牛粪做成的火锅。

这是当地的传统美食,只有在最尊贵的客人上门时才吃的一道菜,还叫做百草汤,就是牛肚子里的新鲜草汁在胃里腐熟而成的,挤出里面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其他香料煮沸过滤后即可食用了。据说有养胃健胃的保健功效。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最营养美味的食品,也是招待尊贵客人的美味佳肴。

有一年去从江,看到几位乡亲坐在路边上吃,同行的朋友很好奇,走过去看看个究竟,乡亲们就热情地招呼她去,还一起喝酒,划拳,开心无比。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这是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美食智慧,我不吃,但是一定会尊重他们的饮食习惯。


黔作女


黔东南的东南部从江、榕江、黎平三个县是侗族、苗族、壮族等民族的聚居区。各种特具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风味菜很多,而牛瘪和羊瘪是最具黎从榕特色的地方菜之一,红肉更是当地的特色菜只有贵宾才吃的到。

黎平汽车站出站口沿大街的路两边饭店门口都挂着牛瘪、羊瘪的招牌,外地人肯定不懂牛瘪羊瘪是什么意思。牛瘪其实和西南地区其他地方的火锅没有大的区别,西南山区吃这样的火锅荤素菜都有了,冬天就着炭炉吃起来祛湿烤火都有了。为什么火锅叫牛瘪呢?就是火锅汤料里放了牛消化道里的绿色汁液,这和牛粪还不是一回事。据侗族朋友说牛瘪清热解毒,有一定会的养生效果,牛瘪火锅是黎从榕当地各族人民喜爱的一道菜。




无锡风向标户外


首先真的不用太大惊小怪,关于这个“牛粪宴”还有媒体甚至用更博眼球的“牛屎宴”做报道,其实就是一个“故意误解”的噱头,这些菜其实就是用牛瘪做的料理,跟牛粪、牛屎完全就是两回事。

【牛瘪是什么?】

牛这种反刍类的动物是有4个胃的,而牛瘪就是牛胃和小肠中正在消化,还未吸收完成的草料和植物而已,虽然看上去有点不好接受,但是跟牛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正因为如此,这些未被吸收的草料、植物精华也被称为“百草汤”。

【那么牛瘪宴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用牛瘪做的菜了,比较传统的就是牛瘪火锅。把牛的胃和小肠中未消化的材料取出,然后挤出其中液体留用,在其中加入牛胆汁、花椒、生姜、陈皮等等香料、佐料。然后大火煮沸,转文火慢炖,撇去浮沫和杂质,然后过滤回锅在加入食盐、葱蒜、辣椒、藿香川和石菖蒲这两种中药,就可以刷牛肉吃了,越煮越香。也可以用处理好的牛瘪加上调味作为蘸碟,用煮好的肉蘸着吃。

相比较类似的食物、饮料也有更重口味的“猫屎咖啡”、“象屎咖啡”啊,那个可真的是从屎里面收获的咖啡豆啊。

希望能够解答你的一点疑惑,记得帮忙点个关注和赞啊!


哑巴美食家


无知!还牛粪呢!看你说的那话就知道你不怎么聪明!牛瘪,是贵州黔东南州一道美食,是杀牛前,把牛喂上一顿上等的青草,然后在青草将消化未消化时,把牛宰杀,从牛胃里取出的稀糊状物滤出的汁液,里面含有青草素及牛的胃粘膜液,用这种汁液做汤底料,再加入牛肉做成火锅,实在是难得的佳品!很多有胃病的人,吃上几顿牛瘪就好了!

如果你非要理解成牛屎,那我也不勉强你,我说你吃的饭就是等于你吃屎,你信不信?因你吃的饭只是你尚未消化之前的屎,等你消化好了就是正宗的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