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的洲际导弹一般射程为1万多公里,号称可以覆盖全球,可是地球周长是4万公里,是怎么做到的?

浅如清梦


题目问的很好,地球周长约40000公里,但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战略导弹就可以称为洲际导弹,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数学上讲,既然地球是一个很标准的球形,那么要想从基地发射、有能力抵达全球任意一个角落,洲际导弹的射程应该在20000公里左右才对,因为地球大圆的一半长度就是20000公里。

但是首先,有能力使用洲际导弹的国家,都是大国、至少是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国土面积都不会太小,更不用说还有弹道导弹潜艇这样的海基发射平台,对这些国家(其实主要就是中、美、俄、英、法这五常)来说,洲际导弹的射程要求就可以降低一些,完全可以选择距离目标更近的国土、水域来发射洲际导弹。

苏联地图,可见国土辽阔的国家在导弹基地的选择上有更多自由,如果从一个阵地发射时打不到目标,可以去离目标更近一些的地点设置导弹阵地

其次,所谓“覆盖全球”并不是字面意思,就比如南极洲,在地球最南端,而五常国家无一例外的都在北半球,那么五常装备洲际导弹的时候,难道还要考虑射程覆盖南极洲、南冰洋吗?

显然用不着,根本没有人类定居的地方,导弹打过去也没意义,这进一步降低了洲际导弹的射程需求。

南极洲及周边海域,人类世界最后的一片净土,人口都没有的地方,洲际导弹更没有理由非要去光顾

第三点,目前世界的地缘态势,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寥寥可数,即便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很少,所以各国在研发洲际导弹时,根本不需要真的“覆盖全球”——毕竟那些连核弹、弹道导弹都没有的国家,即便离自己再远,也没有什么威慑的必要啊,反正自己的洲际导弹能飞越大洋、把核弹头扔到潜在对手头上就可以。

那么从这一角度考虑,各大国的洲际导弹只要能在北半球飞来飞去、能飞到其他大国上空就可以,公认的射程门槛也就只有8000公里左右了。

全世界核武器分布图,深绿色为五常、红色为五常之外的核武器拥有国,很显然,对有核国家来说,洲际导弹的射程能从本国境内出发、覆盖图中绿色和红色的国家即可,并不需要真的全球可达

那么8000公里左右的射程,对洲际导弹来说,是否够长?

比照一下世界各国首都的距离数据,北京距莫斯科5875公里、距巴黎8214公里、距伦敦8280公里、距华盛顿11144公里,可见对我国来说,洲际导弹打击美国的射程要求最高,但注意这只是首都间的距离,如果从我国东北地区发射洲际导弹、飞越北极上空打击北美大陆的目标,8000公里射程就绰绰有余。

当然,在保证最低限度威慑的基础上,洲际导弹的射程越长越好,我国在装备射程8000公里的DF-31A同时,也保留射程13000公里的DF-5A/B,就是给美国量身定做的重型大杀器,打击纽约、华盛顿无压力,呵呵~

——

炎黄军武只写原创,请走过路过的朋友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炎黄军武


地球的周长是4万公里,地球上两点之间最远的距离也在两万公里左右,那为什么说射程一万公里的洲际导弹可以覆盖全球呢?

因为地球是圆的,即使朝相反的反向发射导弹,都可以到达目标,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当然前提是射程足够,这破有点南辕北辙的感觉。不过这还是不可以覆盖全球。

但洲际导弹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啊,人类可以让洲际导弹动起来。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的陆基洲际导弹发射车可以在靠近远东的海参崴一带发射,也可以在东欧平原最左侧发射,这样可以从两个方向打到美国



事实上在冷战时期苏联就用这招对付过美国,当时美国在阿拉斯加部署了大量的预警雷达和反导导弹,苏联的洲际导弹如果从阿拉斯基过来,被拦截的概率很大。苏联人脑筋一转,因为地球是圆的,于是苏联人将洲际导弹调换了方向,让洲际导弹从南美洲打过来,就很好的减小了洲际导弹遭美国拦截的问题。

而且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最核心的是海基核打击力量,利用核潜艇的隐蔽性和续航力,将洲际导弹整合在核潜艇上,这就间接的增加了洲际导弹的射程,四大洋都变成了潜射导弹的发射基地,所以覆盖全球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陆基发射井模式的洲际导弹,这种导弹体积大射程更远,不过仍然难以覆盖全球,只要能覆盖其他拥核国家的全境即可。

依照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研制出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根本没什么问题,但没这个必要。因为洲际导弹即使能消灭企鹅和北极熊又有什么意义呢?


青年视纪


纠正一下概念,洲际弹道导弹的覆盖全球,不是让其能够绕地球飞一圈,而是具备从自己国家的本土或领海海域任何一点可以攻击到全球其他国家或者任何一点的能力。泛泛而论,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安全需求不一样,导致其自身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球打击能力也要求不一样。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具备射程8000km就已经是足够“使用”了,可以在其本土范围内发射,打到全球其他可以威胁其国家安全的国家国土上。但是未必是能够非常“任性”的达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比如法国,从其本土发射到俄罗斯境内(欧洲部分)的目标,空间距离不过5000km,因此,早期法国研发的弹道导弹M-45射程只有6000km,这就形成了有效覆盖能力。

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的目标,M-45的6000km就无法覆盖了,需要配置的核潜艇进行水下机动航行,尽可能的接近目标区域,然后在发射。当然这种方式的应用就比较尴尬,容易被地方发现。因此,后续的M-51型核导弹(下图)射程提高到了12000km以上,这样的射程下,法国的核潜艇就可以“安全”的待在本土领海海域下面,从容的进行发射,该导弹可以打击全球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境内的任何一个目标,实现了全球覆盖能力。

对于超级大国而言,8000km的射程太小了,一般起步价都是12000km,这样的射程能力,可以让其核潜艇,特别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全球部署、全球待命、全球打击。一旦发射核攻击事件,敌方就不会知道这些超级大国的核潜艇所在何处,从而需要面临其核打击或者核报复的风险。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获取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


老鹰航空


从你的问题可以得知,地球上最远的点相距不过两万公里,而且财富、人员集中在北半球,南美洲南部都是荒漠,南极洲就更没有必要打击了。第二有核弹的大国面积较大,都有中美俄都有较大的面积,机动距离大于5000千米,实际上黑龙江发射导弹,约过北极射程一万即可覆盖美国核心区,至于英法俄在新疆都不用洲际导弹即可全覆盖,实际上潜射导弹只要有五千公里的射程就可以全球覆盖。陆基导弹射程一万多是为了弹道灵活,便于突防,海基是为了便于突破反潜网,不至于到敌人家门口晃悠。第三英法的主要对手中俄美和他们距离较平均,其实他俩只要远程导弹就可以打击潜在对手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