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队1:0战胜比利时队,姆巴佩再次上演拖延时间闹剧,如何评价他的行为?

流星看球


继上场对阵乌拉圭球队2:0领先在比赛第66分钟上演假摔故意长时间不起拖延时间战术奏效后,本场对阵比利时的世界杯半决赛姆巴佩故技重演比赛进行到91分钟45秒时法国队1:0领先,法国队在比利时角球区附近获得前场界外球球发到姆巴佩脚下,姆巴佩在底线角球位置盘带拖延时间最后在防守球员干扰下球出界了,这时候姆巴佩从界外捡起皮球就在大家都以为姆巴佩会把球扔给比利时的时候,姆巴佩竟然玩起了一个篮球的背后运球将球甩到了场内,等到比利时球员过来捡球姆巴佩竟然还故意用脚将球踢远不让比利时球员快速捡到球,姆巴佩的这个动作也是当即引起了比利时球员的众怒,姆巴佩当即被比利时球员推倒在地,按理说比利时球员推倒姆巴佩该吃黄牌但裁判却给了姆巴佩一张黄牌,看来裁判也对姆巴佩这种拖延比赛的方式感到不满。




我承认姆巴佩有那么两下子不然大巴黎也不会1.2亿欧元转会费从摩纳哥将其收入帐下,本届世界杯姆巴佩在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也是大放异彩,但是姆巴佩接下来比赛中的种种小动作却显示出了他低劣的球品。拖延时间是没问题但你不可以为了拖延时间啥都去做,博格巴格列兹曼等最后都有拖延时间但他们的拖延时间的方式是对方球员也可以接受的他们利用合理的控球来拖延时间,然而姆巴佩却弄出来耍流氓耍猴的动作来拖延时间,裁判给黄牌一点也不为过,关键是这种行为真的败人品。而且当时姆巴佩的这种行为说的不好听极有可能引起双方球员的冲突,姆巴佩这种行为完全是无厘头没有必要的。


奇思妙想君


法国队1:0战胜了比利时队,成功挺进了世界杯的决赛,本场比赛人们除了记住了打进制胜进球的乌姆蒂蒂,也同样再次记住了小将姆巴佩,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的进球和他的速度,而是他的一些略显不成熟的小花招。

首当其冲的就是他最后时刻拖延时间的做法,通常在比赛最后时刻,领先的一方都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拖延时间,大多会选择把球往底线带这种做法,但姆巴佩这招却着实让人打开眼界。对方要发界外球时,他把球抱了起来,然后好一个滑手丢球,还丢了那么远,再带上两步,让对手感到在被侮辱智商!终于遭到了孔帕尼和维特赛尔的愤怒回击!也遭到了主裁的黄牌警告!不过好在进入半决赛的球队黄牌清零,因此他不会错过决赛!相信他本人也非常清楚这一规则,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除此之外,他还在维尔通亨面前做杂耍动作戏弄对手,在世界杯半决赛这样一个严肃认真的舞台上,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去做出这种带有挑衅性质的举动,非常不成熟!当然,考虑到他只有19岁的年纪,并非不可以理解!


联想到同乌拉圭的比赛里,姆巴佩夸张倒地后又神似内马尔的夸张的表演,再结合本场比赛的拙劣表演,让人不禁感叹,这是用实力在向世界证明自己是内马尔的好兄弟啊,深得内马尔真传,套路竟如此相似,只不过,姆巴佩的演技尚需雕琢!

调侃归调侃,吐槽归吐槽,希望19岁的潜力无限的姆巴佩能够端正比赛态度,不要被一些不良的比赛习惯而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如果认可我的说法,就请为我点赞吧!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如果拥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交流。

达子说个球


谢谢邀请。先说结论:拖时间也该有个度,姆巴佩这样完全是耍无赖,不但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也会让法国队在决赛还没开始就被裁判“另眼看待”,可谓害自己害队友!


给法国队招黑的,是19岁的天才少年姆巴佩。在伤停补时阶段,比利时获得界外球,姆巴佩假装自己没拿稳球,把球又从场外拨回场内,还煞有介事地继续带起球来,比利时中场维特塞尔情急之下还推了他一把,连裁判都看不下去了,虽然维特塞尔推倒了姆巴佩,裁判的黄牌却只给了故意拖延时间的后者。



这也是姆巴佩连续第二场比赛引发巨大争议。上一场对乌拉圭的1/4决赛,他在毫无对抗的情况下用“插花脚”后脚跟传给队友,随后又在和对手轻微接触的情况下夸张地捂脸倒地,险些引发双方球员集体冲突,自己因此吃到黄牌,还遭到外界的口诛笔伐。



在领先的情况下,又是在世界杯半决赛这样的关键场合,在比赛最后阶段拖延时间本无可厚非,但姆巴佩的做法还是过了头。故意把球丢回场内,还自己往前带,这样的行为近乎公然泼皮耍赖——同样是拖时间,他的队友博格巴靠自己本事盘带控球,就不会引发任何争议。


球技和人品当然不必划等号,外界之前将姆巴佩包装成一个球商情商都很高的球员,并不是姆巴佩自己的意愿,回归自己的本色,那是姆巴佩的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准备好了吗?



这代价是法国队即便昂首挺进决赛,舆论持续热议的却是他姆巴佩不登大雅之堂的行为,是队友出色的表现被遮蔽光芒,在接下来的决赛中,姆巴佩也会像他的巴黎圣日耳曼队友内马尔那样,受到裁判的“区别对待”,当他遭遇那些可判可不判的犯规时,裁判心理的天平已经提前偏离了姆巴佩这一边,甚至可能让全队的努力就此付诸东流。巴西对比利时的1/4决赛中被疑似漏判的点球,姆巴佩应该了解一下。



靠小聪明、小动作在球场牟利,很多公认大师级别的球员,也不乏这样的行为。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甚至还把一个明晃晃的犯规,美化成了一段“历史佳话”。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至少还会顾及公众的感受,不会像姆巴佩这样明火执仗。马拉多纳则是靠惊人的天才和统治级的球场表现,才撑起一个“天使魔鬼”于一身的人设,姆巴佩呢?虽然有对阿根廷的出色发挥,有本场半决赛禁区内后脚跟传球的闪光,但和马拉多纳比起来,还差得太远太远。



以19岁的姆巴佩之前接受采访时的对答如流、和球迷合影后瞬间收起精湛的假笑来看,姆巴佩不是一个懵懂无知的人。在球场上选择为了利益而挑衅相当部分观众的眼球,是他的冷静选择。


麦卡结论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耍无赖,同样必承其“重”。只是,如今彻底抛开伪装的姆巴佩,真的清楚这样做的代价吗?


我是麦卡,资深体育人,段子老司机,为您解读体育背后的故事


麦卡


法国队1:0战胜了比利时队,挺进了决赛,本场比赛乌姆蒂蒂打进制胜球。而在对阵阿根廷的比赛时,一人独造3球的小将姆巴佩,再一次被人们以另一种形式记住。这一次不是因为他的速度和进球,而是他的又一次“表演”。

本场比赛伤病补时阶段,法国1:0暂时领先,于是便想尽各种办法拖延时间。小将姆巴佩在比利时队准备发界外球时,故意装作球从手中滑落,而且是向前滚了很远很远,姆巴佩还把球往前带了几步。比利时队的孔帕尼和维特赛尔对姆巴佩的行为,十分气愤,两人一起冲向姆巴佩,维特赛尔一把将其推倒在地,两队因此差点造成冲突。当值主裁也对姆巴佩故意拖延时间的表演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张黄牌以示警告。

姆巴佩这样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上场法国队和乌拉圭队的比赛中,姆巴佩就有一次很夸张的假摔动作。他在和对手轻微的碰撞之后,姆巴佩倒地不起,连打了几个滚,还双手捂面装作很痛苦的样子,乌拉圭队员也因此对其进行了围攻。


姆巴佩这样做真的很败人品,博格巴是利用自己的盘带控球拖延时间,而姆巴佩则选择了这样拙劣的手法。两场比赛,两次弄虚作假,已经完全暴露出了姆巴佩身上的缺点以及他的不成熟,姆巴佩这样的行为让球迷对其人品产生了怀疑。

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姆巴佩能够端正态度,不再耍这样不成熟而且败人品的小花招。


看台远端


旗帜鲜明反对所有谴责姆巴佩的答案。姆巴佩此举不但毫无罪过,甚至在拖延时间的行为中也属正直!

大致回顾一下整个事件。第92分钟,法国1-0领先比利时。此时姆巴佩不慎将球带出边线,身上没有背牌的他并未将球交给比利时人,而是选择若无其事地持球盘带。

没有背牌这点相当重要,因为,从姆巴佩的行为上来看,这次拖延时间本质上就是一次战术犯规。

所谓战术犯规,指的是在体育竞技比赛中,合理利用竞赛规则,主动采取犯规的手段以保证本方获得比赛最后胜利的战术。姆巴佩选择无视哨声继续持球,很显然他知道这样的行为一定会吃到黄牌。最后裁判也对他施以了惩罚,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争议。

而从战术犯规的定义看,这自然不能跟球员的道德挂钩。说一个人球品差,要从其行为的动机和结果两个方面看,比如动机上为诈取有利判罚的假摔及演戏,或结果上导致对手受伤的草率行为及鲁莽动作。

这类战术犯规其实很常见。例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苏亚雷斯比赛最后时刻用手挡出对手必进球也属此列。这无关道德,他们的唯一动机不过是保住球队晋级的希望,结果上也没有节外生枝,听任裁判判罚。

而为何说姆巴佩在拖延时间中也属正直呢?拖延时间可以采取很多方式,如慢吞吞换人,迟迟不发球,以及长时间卧草等等。这些行为与姆巴佩的区别是,前者存在侥幸心理,需要主裁对情况进行判断。而姆巴佩算是直白告诉裁判,给我黄牌吧,我在拖时间,这是一个战术犯规。


001体育APP


法国队战胜比利时挺进决赛,乌姆蒂蒂证明了自己。姆巴佩在最后时刻故意拖延时间引发争议。要知道法国队是本届世界杯所有球队里第二年轻的队伍,像姆巴佩,博格巴都是年少成名,他们天赋异禀,但还不够成熟。


姆巴佩在法国队打乌拉圭队时秀了一下自己的拙劣演技,打比利时又故意拖延时间,在世界杯这样庄重的舞台上,像是在玩游戏。这也再次暴露出姆巴佩不成熟的一面。这不仅是对比利时队的不尊重,也是对世界杯舞台的不尊重。

姆巴佩被外界认为是未来可以比肩C罗,梅西的超级球星,自然他也受到了额外的关注。之前淘汰阿根廷队,姆巴佩和梅西送别时,媒体一度认为姆巴佩是高情商的代表。姆巴佩也是受到外界的一致赞扬。



但姆巴佩在接下来连续的表演,似乎又把他打回了原形。姆巴佩的行为确实应该受到谴责,但他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球迷媒体也应该多一些宽容,如果能够知错就改还是好球员。


浮夸了球


法国队胜利了,是战略的胜利!也是球队上下齐心,努力拼搏的胜利!法国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了!

姆巴佩为了赢球,又开始了拖延时间的表演,表面看起来有点失球品。

但是,这些都是姆巴佩成熟的表现。为了赢球,姆巴佩也是拼了,无所谓名声,无所谓球品,虽然才19岁,却对人生真谛搞得这么清楚,只要是胜利了,过一段时间,谁会想起来你赢的稍微有点难看呢。

拿冠军了,大牌球队的老板们说不了就喜欢姆巴佩这样的,为了赢球采取一些小技俩的球星呢。

何况,姆巴佩的攻击过人,轻松摆脱,都是世界级的。这也是公认的!

还有,这场数,姆巴佩杂技般的后脚跟准确秒传,更是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的惊艳之作。体现了姆巴佩的绝世功力,虽然没有造成进球,也属顶尖之作。


总体来讲,姆巴佩堪称世界第一了,不光是技术好,还有着赢球的决心,也有着自己的一些拖延时间的小技俩。让自己不光成为顶级球星,更有让自己成为媒体焦点的能力,成为话题焦点的能力。谁能说,这不是姆巴佩的目的和能力所在呢?

期望看到姆巴佩率领的法国队的更加惊艳的决赛表演!


睿思天下


姆巴佩最后阶段拖延时间的行为属于非常正常的战术选择,即便做法和方式略显夸张,但也不至于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吧?



现在网络上的道德帝实在是太多了,总是以自己都做不到的道德标准去评判别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说出来一堆大道理,好像自己永远是道德模范一样。

姆巴佩这个球在这个时间节点,一定是要拖延时间的。他把球甩进球场内,干扰比利时队发界外球,然后自己还跑上去带着球走了几步,试图继续阻延对手的发球时间。这样的举动确实不好,也被比利时人推倒并吃了黄牌,但仅此而已了。

看看网上的各种评论谩骂,感觉偏激和无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比姆巴佩跟恶劣的拖延时间方式多得是,也没见这些人去声张正义。怕是自己赌球因为法国队赢了,赔钱了才会这么气急败坏吧?


体育侃侃侃


姆巴佩为什么这么做,最简单的解答就是为了赢球,或者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

姆巴佩还未满20岁,这是他的第一次世界杯之旅。之前,他对阿根廷的表现已经是现象级的,已经足以引起全世界球迷的注意。

他的这种行为其实有些像小孩子用哭闹或者一些小的恶作剧引起家长的注意,让家长始终关注自己。

如果是法国队的球迷,可能会觉得他这么做是为了球队胜利考虑,从而选择视而不见,甚至原谅他的做法。反之,如果是对手的球迷,当然会觉得这种做法多少有些无理取闹,甚至“龌龊”。

如果是中立球迷,对于用这种小伎俩拖延时间也是不齿的。因为他不但破坏了比赛的流畅性,降低了比赛的观感,且对于比赛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磨损。

足球是圆的,不到比赛结束那一刻,比分都是不确定的。相信这也是足球比赛,体育比赛能够吸引大多数球迷最基本的关注点。而现在有球员在耍一些小手段来破坏这样的“美感”,不可容忍。

不过,就像我一开始提到的,姆巴佩才20岁不到,你可以定义他的足球生涯还处在“学步”期,有样学样,好坏暂且放一边吧。

如果姆巴佩的目标是“球王”,他必须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从其他已经成名的球星身上去摘取他应该学习的东西。

并没有为他洗地的意思,谁年轻的时候还没浑过呢,知错就改吧。

最后,如果姆巴佩所在的法国如愿捧得今年的世界杯,那么他凭一己之力摧毁阿根廷防线的镜头将会被铭记。而他的这些“表演”,应该也是影响不到他在后世球迷眼中的地位的。


RunX跑先体育传媒


就在人们因为姆巴佩的行为吵翻天的时候,有媒体就此事采访到了他,姆巴佩的解释为:“他们(比利时人)有他们的想法。如果我冒犯了他们,那么我要道歉。我进了决赛,就这样。”一时间这几句话又惹得群情激奋——这是道歉?这就是挑衅!拖延时间其实是比赛中领先一方的球员经常采取的行为,姆巴佩的行为看起来有些荒唐,但是站在法国队的角度又无不可。更何况,他已经吃到了黄牌。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反应如此激烈呢?

说到底大家关于姆巴佩争议的症结,就是一个此前处处显示出良好品质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行为,到底配不配得上外界对他的期待的问题。或许如果做出假摔和拖延时间的人不是姆巴佩,这件事很快就被其他的新闻热点盖过去了。问题是,他是姆巴佩,他是最近被捧得最热的新星,在某种程度上,他被赋予了公众人物的使命,于是部分对他有期待的人会对他的这种行为失望、会觉得打脸、会认为自己一时眼瞎,于是赶紧骂回来表示自己并非有眼无珠;而对他本来就不爽的人,更可以用这些攻击他的人品问题,戳穿他情商高的弥天大谎、撕掉他伪善的画皮……

不过说到底,姆巴佩只是个足球运动员,即使被认为必须为了社会影响而有义务维护公众形象,这一切也都要排在比赛的胜负之后。作为一个被舆论捧起来的人,他也要承受被舆论贬低的副作用,这就是代价。不过对于一个19岁的年轻球员来说,经历这些未必是什么坏事。如果此前表现出的“高智商”都是本性使然,他也自然懂得如何应对外界的一切指责。如果只是刻意的产物,倒不如把本心彻底释放,最关键的是,继续保持在球场上的一往无前。做一个会踢球的道德标杆或许不错,但是做一个有瑕疵的球星也未必是件坏事。更何况姆巴佩的行为距离“失德”还远着呢,比起球技之外的评价,年轻的他注定有太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