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國盛事:五位詩人相約游長安大慈恩寺,成就四首名作

詩國盛事:五位詩人相約遊長安大慈恩寺,成就四首名作

大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一個天清氣爽的秋日,大唐五位詩人杜甫、高適、岑參、儲光羲、薛據,相約遊覽長安晉昌坊的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為新進士題名之處,且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遊覽之後,五位詩人每人寫了一首詩,除了薛據的詩佚失於歷史風雲中,其他四首均成名作,流傳至今。詩國盛事,與此媲美者有幾?

詩聖杜甫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崑崙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邊塞詩雙子星之一高適

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高適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

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

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

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宮闕皆戶前,山河盡簷向。

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千里何蒼蒼,五陵鬱相望。

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

輸效獨無因,斯焉可遊放。

邊塞詩雙子星之一岑參

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田園山水詩代表詩人之一 儲光羲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儲光羲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雲垂。

地靜我亦閒,登之秋清時。

蒼蕪宜春苑,片碧昆明池。

誰道天漢高,逍遙方在茲。

虛形賓太極,攜手行翠微。

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

靈變在倏忽,莫能窮天涯。

冠上閶闔開,履下鴻雁飛。

宮室低邐迤,群山小參差。

俯仰宇宙空,庶隨了義歸。

崱屴非大廈,久居亦以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