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胃留給了淮安區,將歲月留在了駙馬巷

淮安區

一個生長傳說和神話的地方

一個生長婉約和豪放的地方

一個在古運河上書寫浩浩漕運史的地方

一個造就興漢大將哺育開國總理的地方

。。。。

在淮安區這個人傑地靈的歷史名城,不得不提駙馬巷,它和鎮淮樓一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駙馬巷,這個因總理故居而馳名中外的市井老街,巷道悠悠,青磚黛瓦。狹長的青石板路,見證著它走過的歷史滄桑。排排的明清時期屋舍,隱現在現代建築之中,厚重又顯生氣。

駙馬巷原名望仙巷,因明惠帝朱允炆在此巷內為駙馬都尉黃琛建造了一座駙馬祠,故改名為駙馬巷,一直沿用到今天。

駙馬巷,伴隨我們成長的地方,周邊千變萬化,它一直沒變,一直都在那。

譚記小吃,店裡的每一處都是舊時的模樣,幾十年來,它一直在用它獨有的味道裝載著每個人的記憶。

菜單上還是那些經典的小吃,深刻人心,簡單又平凡,讓人心生掛念,不捨忘卻。

一碗赤豆湯,三倆燒麥蒸餃,記憶裡最美的味道。

樸素的餃子,征服了每一個人的胃和心。

院中吃飯的人絡繹不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抹不去的氣味。

一碗餛飩,簡單的生活,比詩還浪漫。

除了久負盛名的譚記小吃外,現如今的駙馬巷還有很多其他引人駐足觀望的小店。

現炸的茶饊,紛發著迷人的香氣。

各式各樣其他的小店也是門庭若市

陶笛的加入給這條古老的街道帶來了些許活力。

微型的口琴充滿想象力的成為了人們脖子上的飾物。

老淮安的風土人情印在明信片上,顯得如此的恬靜優雅。

小時候最愛的麥芽糖依舊是如此的沁人心脾

周總理故居在這古老街道顯得如此的低調不凡。

街道邊安逸的人們享受著小巷獨有的恬靜

晚上的駙馬巷另是一番風景,悠然自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市,它瞭解你,你習慣它……你固守它,或離開它,只是為了更好的愛它……

遺忘了多少個擦肩而過的面孔,穿越了多少條不知名的路,有座城市,讓我們漸漸熟悉並融入它的胸膛。我們並不是為了追隨某人的腳步,而來到別人的城市。有一座城,可以與你心靈相契。它承載你所有的悲傷,傾聽你深夜的哭泣,就像輕輕走過你生命的刻骨銘心的陌生人。

愛一座城池,走過,留下足跡……

商務合作請聯繫:1860517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