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如此之高但还是有人买,为什么?


屠龙有术

北京的房价越来越贵,但是买房者并不曾减少,反而将房价越推越高,为什么?

通货膨胀、物价贬值,银行利率太低,炒股、炒基金、炒原油,其风险对普通散户而言风险太大,唯有房产,作为稀缺资源与刚性需求,这么多年来价格一直越来越高。于是在人们心里形成概念——房子不会降。

因为来北京的人太多,大家都得有住的地方,每年大学毕业的、留学回国的、来北京做生意的人,都会推动这个市场的繁荣;

成交量的前提是涨,如果卖房是亏的,房主不会卖房,用来出租也是不错的啊,还可以自己住,所以已购房者不想让房价降;

开发商拿地的价格越来越高,楼盘的价格只会涨不能降,不然就没得赚,所以开发商不能让房价降;

一旦房价下降,开发商在银行的贷款就得全都变成坏账,所以国家不能让房价降;

房价不停地涨,越来越高,再不买房就老了,再也买不起了。

电视剧《蜗居》那么火,里面买房的情景与我们生活中的买房经历是那么的相似,剧中涉及的热点题材——房价飙升强烈地引发了大众的共鸣。很多人都在里面看到了身边人身边事。

有人算下来,说其实买房还不如一辈子租房来的划算,但那前提是按照现在的房租来算。然而,房价涨房租也会涨,前几年两千块就可以在西三环租一套两居,现在则只能租一间次卧了。

遇到房东不好的,一个通知,说要自己住、亲戚要搬来住,随便一条理由就能把你轰出来。

找房碰到黑中介叫苦无路;搬家,里里外外折腾,想起来就头大;

住在出租屋里,乱七八糟的,想好好的装修一下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搬走了,不值得。

咬咬牙买个自己的房子,也就扬眉吐气了。所以,贵就贵点吧,只要买得起,还是要买自己的房子啊!有了房子才有安全感,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来装修,住在里面舒舒服服的,不必担心哪天被赶出来,不必担心涨房租,最重要的,是拥有家的感觉。

有房才有家,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房子对于我们的心里寄托,那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大概都曾想过,有一个房子,还带个小院子,里面住着自己跟爱人、孩子。

有阳光的日子,我们坐在一起静静的晒太阳、读书;

下雨的日子,我们一起赏雨,听“雨打芭蕉哗啦啦响”的声音;

春日看桃花纷飞,夏日听夏蝉鸣叫,秋日摘桂花做饼,冬日踏雪赏梅。

一起回忆结婚时的情景,生宝宝时的激动,回忆孩子在客厅里第一次开口叫妈妈爸爸时内心的感动,孩子第一次考试得了第一时我们内心的骄傲。

房子承载的,都是满满的幸福回忆。

人,不是放羊的牧马,我们需要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去沉思生命、去隐藏忧伤、去思考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在属于自己的房子里,我们可以任性的关上门,将外界的一切纷扰烦忧全部关在门外,静静的疗伤,直至满血复活。

再次打开门时,微笑将挂满脸庞,我们将再次充满战斗力,迎接生命的新一轮挑战。


A股那些事

我们都知道在近二十年房价节节攀升,即使有过数次调控、社会各界呼吁,房价仍是居高不下,可为什么就是这样的高房价还是有人买呢?

在中国,房子的意义不仅仅是建筑,它还可以是家。“安家立业”的说法自古有之,原来此中的“家”指的是成家,而现在它的含义或许还可以加上一个“有房子”。

现在不少年轻人结婚时都会买上一套房,或是男方家出首付,或是两方家庭共同出资。不论如何,共同的观点是:年轻人结婚了该有个家了。这也是不少出身于工薪阶层家庭的年轻人明明无法自己出够房子的首付,却仍然能够在房价如此高的情况下买房子原因,因为这个房子是三个家庭共同供的。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中国的家庭结构了,自八十年代起因为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大多数家庭多只有一个孩子,造成父母往往会尽力帮孩子解决住房问题。而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结构中,父母要帮每一个孩子解决住房问题,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支撑中国房市的重要因素。即使现在二胎政策开放,这个因素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消失。

房价如此高还有人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那些炒房投资者了!那些供了一套房手上还有结余,或是本身资产就比较雄厚的人,如果本身不是很懂理财,或是理财观念偏保守一点,往往会选择购房作为投资方式。几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房价或许不会像过去几年一样飞涨,但是绝对不会降,而且涨的速度只会快于货币贬值的速度,所以买房子对他们来说是最为简单的资产投资及保值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买房后更有安全感,不会出现房东说不租了,你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的狼狈情况,还有小孩上学学区房的划分等等原因,归根结底,房子对于国人来说太重要了,即使高房价,也只能咬咬牙买了,不然还一直漂着吗?


环球老虎财经

房价高的地方往往是一线大城市,由于资源过于集中,所以源源不断地吸引外来人口入住。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拥有大量的优质教育、医疗、就业等资源,房价虽然很高,但有消费能力的人更多,所以购房者照样趋之若鹜。

同时,由于持续旺盛的房产消费,让一线城市住房市场流动性强,房屋保值率高,反过来又增加了购房者投资保值的意愿,让更多的炒房者和投资者入市,进一步推高房价,形成房价持续上涨--------------更多购房者入市-----房价进一步推高的螺旋式上升规律。

居民住房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合理妥善解决,最终会酿成经济和社会大问题。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基本形成了两种极端:一线城市、大城市、省会城市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小县城、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城市或者房价低迷,或者入住率极低,或者有价无市。

这两种极端带来的后果是,大城市中低收入居民被进一步边缘化,造成突出的社会问题。小城市和欠发达城市房屋大量空置,资源浪费严重。房地产绑架了居民消费能力,反过来抑制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华哥杂谈

这是个很矛盾的好问题。一方面,房价这么高,再不买,也许明天房价会更高;另一方面,如果你不买房,房价就不会这么高吗?不是这样的。即使你不买房子,房价还是那么高。既然买房之后,如此痛苦,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去买房呢?中国的房价在最近几年可以说是突飞猛涨,很少跌。即使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房价也只稍微有点偏跌或横盘不涨。因为人们炒房子,或者是中国人对家的概念,对房价产生了主要影响,还有一些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让我简要分析一下。

第一,首先肯定有大量的购买房屋的需求。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进程,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打工和就业,毕业生也要在一二线城市寻求发展。这就形成了大量的房屋需求。在现在的中国广大的地区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中国人对家的执念,结婚女方普遍都要男方有房有车,至少得有房子。这个因素大大增加了对房子的需求。

第二、就是和炒房的人有关。我们都知道,股市在2015之后的中国牛市崩盘发生了3次,这导致股市大量的资金退出股市和期货市场。近年来中国的P2P金融行业虽然也有些发展,但是乱象丛生,有非常多的平台跑路。因此社会上大量的资金没有了地方可去。要知道,资本是逐利的。所以众多的资金就涌入了房市,因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回报率最高,但风险相对较低,所以大家都在炒房。

第三、关系到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我们知道,土地是由国家控制的,对土地的购买有各种限制。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房价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还有一点就是和国家的发展有关,要知道,我国的GDP有一部分是由房市贡献的。如果房价大幅下跌的话,不仅会对国家的GDP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给非常多的购房者造成影响。这不仅有损国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大的国家,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四、是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开放已经有目共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通货膨胀。导致我国的生活成本在不断上涨,,这也是导致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融易搜。


融易搜

谢邀!买房无非就是两个目的,自住和投资。就目前的经济发展而言,中国的房价是有些偏高,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买房难代表了普通人的心声。但是多数人还是选择集合三代人的力量也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终其原因,坤鹏论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房产VS婚姻

成家立业,是自古以来的传承。但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家已经代表了房子。要结婚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家。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里,家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地方,更是一种归属感,它让人觉得踏实。

曾经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用买房的钱,租同样大小的房子,可以租满50年,那为什么还要买房呢?

我的一位同学曾也是租房者一族,用他的话说,买房和装修的那一大笔开销,我可以做投资,赚取更多利润。而且我还可以就在工作地点附件租房免除舟车劳顿。但是婚后他还是买房了,倒不是所谓的丈母娘压力,而是由于房东要出售房屋,所以让他们搬家了,时间仓促,一时找不到满意的房子不说,还因搬家丢掉了一大堆东西,小孩更是哭闹着不舍离开他的小伙伴们。所以买房有时候不只是一笔经济账,而是因为它是一个家。

二、房产VS读书

学区房已成为现下买房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对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学区房绝对是2套房的首选。导致学区房火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大于天:中国人对于教育的坏境历来重视,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只有在优质的环境下才能教育孩子成才,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古代“孟母三迁”的典故。

2.资源分配不均:现在火爆的学区房,不仅房价高,而且还一房难求。其根本在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好的学校就只有那几所,而我国,小学都是划片区就读的,想要读到一所心仪的学校,你就必须拥有一套带读这所小学指标的房子,所以往往一所高口碑学校旁边的房子,价格都是高得离谱。

3.学区房更值得投资:由于学区房带有名校指标的优势,所以它的增值和保值都是最为可靠的。不管是租售,出手都会相对快些。

三、房产VS投资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多数人都认为房地产还有升值的空间。10、20年后,这些10后将成为买房的主力军,庞大的刚需群,将整体提高房产的走势。

从热衷于买房的投资的人群中不难看出这都是一群40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理财保守型的人。在银行利率过低的情况下,买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他们的思维中,房子是不会降价的,不仅能保值,还能传承。

2.房子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门面,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肯定。

3.相对其他“虚无缥缈”的投资,房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本带有钢印的红本本更让人觉得踏实。

4.房子其实就是一笔风险储备金,无论做什么投资都将会更有底气。就算投资失败,还有房子可以变现周转。

买房与否还得根具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尤其是投资房产这一块,从这几年的国家政策不难看出,国家一直是控制房价的,面对高昂的房价投资需谨慎。


坤鹏论

你好,都知道房价高,但买的人仍然趋之若鹜,甚至个别地方都出现卖号的情况了。其实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不顾高房价仍然买房,只要看买的人都是谁,我们就知道原因了。

一、刚需一族

刚需一族买房基本都是迫于现实压力,硬顶上去,其压力主要来源来两个方面:婚姻及户口。

1、婚姻:80后、90后,是很悲催的一族,现代的社会,如果是相亲的,车房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如果一个女生同时相亲A、B两个男生,即使B的长相性格脾气各方面都比A略优一点,但是A有一套房一辆车而B没有,那么女生选择A的概率远大B,这样的现实的因素促使男生们不得不拼命,而且房子也是丈母娘们一个考核的关键点。

2、户口:我国城市的落户政策,最简单的就是买房,毕竟靠高技术人才政策引进落户的只是少数人。而户口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孩子的读书,只有本地户口才不用寄读,也才有机会派位到好的学校,更免除了高考回原户籍地的奔波。故而逃过了婚姻也避免不了小孩的读书,而中国父母最不愿意的就是小孩输在了起跑线。

二、投资客

资本都是趋利性的,哪里赚钱,资本就流向哪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房产一直是我国收益最稳定的一个投资渠道,而且其收益不仅跑赢了银行利率更是跑赢了通胀及其他投资收益。而只要有可观的收益,资本就会持续不断的进入,而且这是一个全民均可以参与到的投资(有些投资即使我们知道赚钱,也不一定能参与出资,比如被看好未上市企业的DEF轮融资)。因此只有出现其他全民投资渠道的收益高于房产的收益,资本才会从房市外流。

举个例子:2015年2月开始,中国的股市开始出现一个小高峰,一直到5月底。这几个月是中国房市近几年的一个冷清点,在2015年上半年买到房子的基本都大赚了。2015年6月股市持续不断跌落后,资本又纷纷抽离股市进入房地产市场,促使了2016及2017年我国房价的新一轮大涨。

因此,没有出现其他高于房产收益的投资渠道前,资本仍然会持续不断的进入。进一步推高房价。


鲤行者

目前房价经过2016年上半年的大涨之后基本上到达了一个历史高位,北上深这三个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高到可怕,但是从每月的房地产数据来看,这三地的房子依旧是“抢手货”,那么房价那么高为什么还会有大批的人想要买呢?

我们先来说一下买房的目的,一般来说,买房子无疑只有两个目的:住和投资。

先说为了住而买房。

从我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来看,目前农村人口依旧高于城市人口,但是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生活资源,农村都要弱于城市。而对于大多数年纪轻轻就来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而言,在城市中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一个户口就相当于是在为自己家庭的未来买保险。

再来说一下为了投资而买房。

投资买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那为什么会选择房子而非股票、债券甚至是基金等金融产品呢?原因也很简单,人们认为相较于金融产品而言,房子是一个风险性较小、收益性较高的产品。

房子的这一特性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失衡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造成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房子是硬通货、必需品,建设用地的减少加剧了房地产市场供求两端的失衡,而这种失衡就会产生获利空间。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则直接导致一小部分人手中握有大量的闲置住房,而大部分人却没有房子。这样一来,没有房子的人只能从少数有房子的人手中购买,但因为房屋的供给量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等一系列的原因又直接决定了房价的上涨。

估计会有人问难道他们不怕房价就大跌吗?

“房价会跌吗?”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市场专业人士讨论过了,直到现在也没见哪个专家说房价会跌。此外,从房企的业绩增长、股价走势和市场预期来看,房价跌的概率并不大。而众多的房地产投资者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大量购置住房,为住而买房的人才会迫不及待的贷款买房,但同时他们对于房子的大量购买反过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更多市场专业解读,欢迎关注公众号“天生阿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