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找到与地球相似度达98%的星球,上面有可能存在文明吗?

徐彬凯

科学家的确是找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程度很高的行星——开普勒-452b,但是相似程度98%是谁给出的呢?

开普勒-452b,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于2015年新发现的一颗地外行星,直径为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数为0.83,位于距离地球1400光年外的天鹅座。这是2015年为止发现的首个围绕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被称为地球2.0,“地球的表哥”。

2015年,美国国家宇航局宣称他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似指数达到0.98的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其到恒星的距离,跟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同,NASA称,由于缺乏相关数据,现在还不能说开普勒-452b究竟是不是另一个地球,但是却可以说它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另外一个地球”的类地行星。这颗行星位于所谓的“行星宜居带”,理论上该行星表面会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液态水和大气。就这个方面来讲,开普勒-452b确实与地球的相似程度很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它上面就一定有生命存在,甚至是有文明。

由于缺乏相关数据,人们还无法判断其物质组成,但是根据相关推测,它很有可能是一颗岩石行星,如果是的话,那么与地球就更相近了。其公转轨迹略大于地球的公转轨迹,公转一周需要385天,比地球多了不到一个月,地表的重力为地球的2倍,但是这个并不影响,如果人类居住在这个星球上,反而会变得更加强壮(当然身高会变矮)。虽然说了这么多,至于其上面有没有生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现在看来,我们是无法了解到的。



总之,这个被称为地球第二的类地行星,由于距离我们太远,以我们现在的速度,即使是经过了千万年也无法到达,更何况, 它虽然与地球非常相似,但也只是表面上的相似。对于它与地球的相似程度达到98%这一点,也还只是科学家的推测而已,而对于它的推测,现阶段根本无法得到证实。


镜像宇宙

这不是一个很新的新闻了。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颗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Kepler-452b。随后各种新闻铺天盖地,外国媒体给Kepler-452b起了昵称叫地球2.0、地球的表亲。国内的大小媒体也是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说一下,比如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找到与地球相似度达98%的星球”的文章从2015年开始就没断过(见下图红箭头所指的年份)。

下面简单讲一下什么叫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然后大家可以开动脑筋判断是否存在文明。

系外行星(exoplanet )的意思是太阳系以外的、围着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如果浩渺宇宙只有人类一种智慧生命存在,那会是非常孤单的,就好比茫茫人海却找不到另一半一样孤单吧。

很多人找对象讲究门当户对,希望有共同语言,找外星生命也是一样,不然如何愉快地聊天呢。于是不管是普通人还是科学家都希望找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希望在上面找到生命甚至文明的存在。

为此科学家发射了一个太空望远镜,用欧洲一位著名天文学家来命名,叫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见下图)。

Kepler-452b前面的Kepler就是开普勒的英文,后面的数字452表示是该望远镜发现的编号为452的恒星,最后b表示Kepler-452这颗恒星的编号为b的行星。目前只在Kepler-452周围发现Kepler-452b这一颗行星。

除了太阳以外的其他恒星通常离我们都比较远,距离都是用光年来计算的。1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Kepler-452离我们有1400光年,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到底有多远。

因为太远了,所以很难直接看到系外行星(下图这种都是艺术家画的想象图),只能通过系外行星绕其恒星的运动等蛛丝马迹来计算和推测。

这有点像晚上看到远处楼房窗户,如果拉着窗帘亮着灯,看到有窗户里有忽明忽暗的变化,有可能是灯本身在闪,也可能是屋里有人在走来走去,于是我们通过光线的变化来推测屋里有没有人。这样的推测有事实依据,但是不能保证100%的准确。

同样的,科学家在找系外行星的时候,因为观测条件的限制(没法冲到那颗恒星跟前直接看),所以用了一些相对简单的条件来判断一颗系外行星是否跟地球相似。

比如大小、成分和轨道位置。

由于观测技术的限制,个头更大系外行星更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找到了很多像木星、天王星那样的大块头,这样的大块头系外行星,往往没有坚实的固态表面,跟我们地球差别明显。同时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个子系外行星被找到(见下图黄点),Kepler-452b就是其中之一,还有一颗大小更接近地球的叫Kepler-186f。

如果已知大小和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密度,然后就大概知道一颗系外行星是由什么组成的了,如果它具有岩石成分,就像我们的地球一样,那就可以有一个地面可以盖房子建城市。
最后是轨道位置,也就是系外行星离其恒星的距离远近,太近了会很热甚至被烤干,太远了就很冷,连气体都冻成冰了。远近适中的轨道位置就是宜居带(habitable zone,见下图)。

Kepler-452b满足了这些相对简单的条件,所以媒体就比较激动,但是从科学上说,即使满足了这些条件,只能说那里有可能有生命,可能性有多大呢,显然不是98%,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才能确定,而且即使有外星生命,离发现外星文明也还有很大距离。大家不妨看看外国媒体起的昵称“地球的表亲”,想想有多少人会觉得自己跟表亲之间相似度98%简直就是一个人之类的?

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会有更多的跟Kepler-452b类似的系外行星被发现,也许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收到来自宇宙深处的问候。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乔小海

题主的意思是看到了与地球相似度达98%,进一步联想到文明。可这两者有多少关联吗?

先分析分析这个说法“与地球相似度达98%”,在题主的问题中,必须要注意这个说法。与地球相似度达98%,谁给出的这个数据?2015年NASA曾经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452b”,一些媒体报道时说“据说与地球相似度达98%”。

假设98%这个数据是天文学家给出的,天文学家更关注的是星球的质量、体积、离恒星的距离、自转公转周期等与天文相关的数据,有没有文明则是另一个问题。生命科学家看会不会诞生生命看的又是另一套更加繁琐更加复杂的数据,天文学家那里的与地球相似度98%,到了生命科学家那里相似度可能连1%都没有。

要产生文明,需要有生命,生命还需进化成高等智慧的生命。地球有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可人类的诞生却是众多偶然因素共同参与下形成的。一旦其中某个环节稍稍发生了变化,人类的今天完全会大不相同。

从生命诞生到今天,地球上诞生了亿万个物种,绝大多数已灭绝。人类的诞生也是极其的偶然,今天的人类在庞大的进化树上也只不过是最细小的一枝,其他枝干上的生物也没有产生文明。

我们现在人类在生物学中的分类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类人形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比如北京猿人、蓝田人、元谋人、南极直立人等和我们都不是一个种,他们都已灭绝。由此可见,即使一个星球上能够产生生命,由生命再到文明也是极其偶然的事情。

地球上的环境稍微变化一下,就可能导致物种的大批灭绝。比如,地磁场变了,宇宙射线就可能挡不住;二氧化碳浓度稍微变化,地球的温度就会发生较大变化;这些都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地球上经历的冰河时期就是例子。

最后总结一下,即使天文学家在宜居带发现了与地球相似度99.9%的类地行星,恐怕也和地外文明没有多大的关联。


刁博

地球表亲找到了!近代发现与地球相似的“表亲”,相似度高达98%以上,那么作为地球的直属关系,上面是否存在着文明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2015年7月23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发现了一颗地球“表亲”Kepler—452b,被广泛关注,并称其是地球2.0版本。


其直径是地球的1.6倍,位于距离地球1400光年,无论是从大自然的环境,气候,空气,含氧量均以符合人类生存的标准,更不可思议的是,开普勒星球上能够清晰的看到有山有水,树木繁茂,一年大概385天。

并且科学家研究发现,开普勒星球重力是地球的2倍,并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反而因此人类会变得更加强壮。也有数据表明开普勒星球可能已存在60亿年,其上可能会有火山,也说明矿产丰富。



虽然,一系列的表现来看开普勒星球,是人类移植的最佳对象,但不得不感到遗憾的是,以现在人类的技术,想要到达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突破研究出“虫洞技术”。


至于,开普勒星球上是否存在着文明,科学家们没有做出评论,但,本人认为:因为这样的地球2.0版本,与地球太相似了,产生文明的可能性极大,只是不知道是否有人类这样高度智慧体出现。

不知道读友们,如何认为呢?不会开普勒星球上的文明像美国科幻电影里演的,虫族鼎盛吧!那乐子就大了!(谢谢观看,感谢关注!愿与你们一同分享知识。)


逍遥白帝


对于这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有可能存在文明,也有可能不存在。好比我们在抛硬币,无论正反两面,都有二分之一的机会。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生命的存在在这么一个宇宙里,似乎并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至少在我们现在对于宇宙的探索是如此的。

生命在地球上的存在,与其说是一种奇迹,倒不如说是一种偶然,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虽然在如今的地球上,生命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认真一点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在地球上所生活着的许多生命全都是碳基生命,几乎都是在靠复制D N A进行繁衍的。

我们似乎也不难得到一个这样子的结论,那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可能是源出于同一个源头。这样子的话,那么,生命的存在未免也太过于脆弱了,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假如在原始地球的生命初萌芽的那一刻,突然发生了一场意外,将那一个所有生命的始祖给灭了,那么,经由那一个唯一的生命源头所发展而来的我们,还会有可能存在吗?


生命的形式或许可以表现出多种形状来,但是至少在我们现在的认知里面,生命只有一种以碳基为主的形状,而至于外太空是否有其他的形态,比如说硅基什么的,这也仅仅只是一种假想,因为在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顶多也只是想想罢了。

但是,假如生命可以以硅基的形式存在的话,在我们的地球上的生命也就必定不会只存在一种碳基为主的生命,更不可能会出现只有同一个生命源的生命。

或许我们大家都会这么地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只适合我们这一些以碳基为主的生命生存。好吧,我承认大家是对的,可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更适合其他生命形式生存的星球,但是,我们人类直至目前都没能够发现在那一颗炙热的行星上存在着以硅基为主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直接地肯定与地球有百分之九十八相似的星球上存在文明的原因,因为这个话题的本身就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当然,即使有生命的存在,也不一定就意味着会发展出文明来,从生命的诞生到文明的出现,我们人类的确是经历过太多的偶然了…

…而且,个人我也希望该星球上没有生命和文明的存在。因为比起发现地外生命时的盲目欣喜,我个人更喜欢一颗没有生命和文明的适宜人类定居的星球。


拉拉酋长

人类一直热衷于寻找地外生命,科学家们觉得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与地球相似的星球,目前已经找到了两颗相似度极高的,虽然都不在太阳系,但是在天文数字上来看还是很近的。



第一颗是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的太阳。它比地球大10%,公转周期是130天,也就是它的一年只有130天。在它的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尽管其质量和组成成分无法探测,但研究人员认为,类似大小的行星非常可能是岩石行星。此外,它从主星获得的能量是地球从太阳获得能量的三分之一,站在其表面上,正午的“阳光”亮度差不多是地球上日落前一个小时的阳光亮度。看来是一颗比较暗淡冰冷的星球,不过也是可能有生命的,就像我们这长毛厚皮白色的冰川野兽。



第二颗是LHS 1140b,这颗星球与地球的相似度达到了99%,距离地球更近,大约39光年,质量是地球的7倍,也在绕着它的太阳运行。科学家称它的构成成分可能是岩石,这种岩石行星比疏松的气态行星更适合生命的发展,而LHS 1140b的表面平均温度与地球很近。另外,这颗星球已形成了50亿年,比地球还久,也许已经进化出了生命甚至高等文明。科学家表明,这颗星球是如今所知道的宜居带里最适合生命生存的。用现今的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看到这颗星球,或许一百年后有机会移民那颗星球。





陈小有同学

我用前段时间已发在头条里的文章回答你这个难题,供你参考吧.

《宇宙中存在的类地行星的规律?》
天才数学家张益唐经历了三十年的潜心努力求证了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
"根据张益唐的发现,素数和下一个素数的距离,应该小于或等于七千万。孤独的数字不会持续孤独下去,总有另一个素数与之匹配。换言之,对于“大龄光棍”素数来说,七千万步之内,必有芳草。"-----这段台词才是最最最重要的伟大发现耶.


而我们宇宙中到底存不存在与地球相似率不低于99%的行星呢?
此难题的答案与数学家张益唐求证的孪生素数猜想完全一致.即我们宇宙中每七千万颗看上去可以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中就一定存在有二颗相似率不低于99%的行星上存在有如同人类一样的智慧生命存在.
以此类推,则每七千万颗可以产生生命的星球中就一定存在有二颗具有相同生命物种形态的星球存在.这就是孪生素数的重要意义.
因为创造宇宙的主(称为上帝=佛祖)就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就是以此自定义的数学法则来让生命在不同的相距很遥远的星球上又给出了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繁衍进化.
所以我是非常敬佩天才数学家张益唐能够在地球上经历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求证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世纪难题.
而孪生素数定理应用于人间还可引出另一个定理:重要人物定理.
该"重要人物定理"含义:在全人类中每7000万人中就包含有一位对你的生命很重要意义存在的人物.若以70亿人口计算,则地球上就有100人对你很重要耶.很可能你大脑意识只认识其中的10人.但依然还另有你不认识的90人是对你的生命属于很重要的存在的人物.


专灭土匪

首先,人绝对不是通过猴子进化而来的!物质与生命的区别在于有无灵魂!



其次,我们要去知道怎么样找到灵魂。很可惜,我们寻找到了几千年,只留下了各型各异的宗教。从宗教的传承来说,不管你所在哪一个个国家,唯一清晰地告诉大家的是——有神从天上来(西方:人是由上帝创造;东方:女娲补天造人)!

好了,到底上帝还是女娲他们是谁?从哪里而来?我们永远寻找不到。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或者物理仪器来鉴定和探测物质元素,但是,灵魂如何来检测?



在这里,是否可以这样来假设,灵魂是星球的新生,物质元素只是星球的躯壳,而文明就是新生与物质的结合体。

最后,不管我们找到哪种星球,与地球切合度有多高,都不可能像地球文明般的存在。


“文明”一词从造字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由两个方面组合而成,分别是文化和日、月共同体。大家看是不是。

如果找到跟地球一模一样的星体,不看结构物质组成,先看有没有日、月条件。草根认为最起码99.9999999999999……%的星球不具备繁衍功能。这其中的微妙,可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尔!

总结一下,以上我们提到了灵魂、物质元素、日、月、文明和文化,最终我们发现,文明里日月可以理解,但“文”怎么来解释呢?

文:代表了“字”,有字才会发展文化,字这个东西,我们不妨再大胆假设一下,字是通过形象演变而成的,而且这个字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懂。

比如外国人说外语,中国人说汉语,没有学过的人肯定互相听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这个像不像“代码”一样呢?最常见的就像是“二进制”代码,最简单的如同00、01、10可以分别定义一些软件的程序。而程序就是由这些基本的代码组合而成!组合的结果就是我们俗称的“软件”!


比如游戏,里面惟妙惟肖的场景如同现实中真的一样,甚至有些玩家陷入其中,分不清到底活在了虚拟世界还是“真实世界”。

以此类推,我们的世界现在处于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时期,无非就是不断地开发越来越贴近真实社会的程序(APP)!




那么将来某一天,我们到底生活在哪里?真实还是虚拟?程序中还是代码中?




文明究竟是什么东西?


回答完毕!

草根问天——问不一样的“老天”!


草根问天

生命是无尽因果事件的结果、最前面的原因稍有差迟、后果不甚设想!

一、从物理层面看、地球生命条件是建立在持定的因果链上的、前面有一环错了、后面全部不一样、即是相似度达98的星球、也未必能演化出今天的人类来、从开始孕育生命的那天起、把一个星球每天的因果事件排个队、有多少个因果环节、你自已算一算、这个总的因果相似度就决定着人类产生的命运、比起千万分之一的彩票中奖率不知要高出多少亿亿亿倍!就连灭绝恐龙的陨石、前一棵和后一棵的位置发生交换、也能决定人类的丕胎是否能存活下来的机率呢!

二、人体生命的化学结构因子是个群体链

原始生命的化学构成和演变条件、有着非克刻的精准要求、元素之多、化学链之长、是生命出现条件中最微妙的一环、原初的生命之海如果先淡后盐、或是先盐后淡、都能决定生命的进化命运、更别说如果再缺少其中的一种化学元素!今天你把人的DNA打开看一看你就明白这个道理的复杂性!

三、地球物理复杂的演化条件、决定了地球因果的复杂性、地球化学元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命的化学结构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生命演化条件的稀有性!这两种地球上的多样性、再相互穿叉、相互交容、所带来生命演化复杂的成度、用语言再也不能进一步描述了!

四、既然用语言难以说清楚、干脆!我打一个筒单的例子来说明吧!

你和你的朋友都开一辆宝马、一个厂家生产、一样的配制、一个价钱、一天提的货、一起在一家加油站加的油、現在!你说?他们的这两辆车相似度是多少、应该说是万分之万吧、你没有意见吧?好!我在你加油的时间把你的起动线电路的电线给剪断一了一根!我再问你、你们俩的气车現在的相似度是多少!我可以说是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我再问你、如果他俩的车中有一辆的相似度为另一辆的98%、你认为、它还能开吗?更何况、地球生命的演化条件不知还要比这筒单的气车复杂了多少亿倍呢!

谢谢各位、谢谢拜读!


上帝从不胡弄人

不要说相似度98%、就是相似度100%的星球,我相信在宇宙中都不会少。如果但是说有类似的碳基生命,只要时间够长,就会出现。但是要说“文明”!

从目前来说,人类也就只能确定在地球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产生、形成各种动植物。但是至于“人类文明”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真的很难、也无法说清楚——要知道经验、知识等是需要传承和培养的;而且每一样行为、认识之初都是有一个“引导、教受”过程的。那么人类的启蒙教育是由谁完成的?(不要拿现代孩子比,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不管是家长、老师、朋友伙伴、还是电视、网络、游戏等等都能给予孩子启发。但是“人类文明形成之初”是谁来完成的这一切?就像现在的动物一样,他们教授孩子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学会、体验到的本能知识、信息。没有相关图像、指导、教受,很多东西,在启蒙之初是不可能无师自通的!——这就行计算机在形成人工智能之前需要通过大数据、通过相关软件来辅助形成一些固定的认知行为和基本的辨别事物、运用工具的常识储备记忆一样,如果缺少前期的铺垫,人工智能有可能产生吗???

所以说,相似的环境,只能确定产生相近的生命体,但是却不能保证产生出“文明社会”——缺少初期的引导。

……

2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