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我夢見一女子!大臣:聽著像我女兒!國君娶其女,害死自己

夢,咱們每個人都做過,可無論是美夢還是噩夢,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咱們在夢醒之後就把夢的內容忘得差不多了,只留存一些零散的記憶,即便真記得一些情景,也不會當真。但古代有這麼一位君王,他就把夢中的情景當真了,在他的夢中,他遇見了一位美女的少女,他還將此事告知群臣,結果一大臣聽了他的描述之後表示:“這聽著怎麼像是在說我女兒呢?”在大臣的穿針引線之下,這國君還真把他女兒娶了,然而這個女人的到來,卻也為國君的死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310年,趙國有這麼一位女子,其名為吳娃,乃是趙國大臣吳廣的女兒,由於排行孟,姓姚,所以也稱孟姚。結合後來此女的所作所為來看,她絕對不是個省油的燈,不過她長得倒是天生麗質,雖然並非國君之女,相比也是一身的公主病的,畢竟父親是大臣,她也的確有傲嬌的資本,像她這種女人若是得勢,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作為後世讀者來讀這歷史,還真是怕啥就來啥,吳娃還真得勢了,她先是成了寵妃,後來還當上了王后。

(古裝女子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話說那是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去遊大陵,在此期間,他做了一個美夢,根據他自己的描述,他在這夢中遇見了一位妙齡少女,前文提到,咱們對夢中之事能夠記得一些零散的碎片就不錯了,或許是這夢中的女人長得的確是驚為天人,趙武靈王描述得彷彿那女子就真實存在一般,他說這女的會彈琴會唱歌,總之他是把自己能想到的讚美之詞都獻給了一個“不存在的人”,據蠢哥猜測,趙武靈王在描述完這女子之後的心情應該是一落千丈的,畢竟在他看來此女只應夢中有。不過在趙武靈王失望之際,有位大臣開口了,自然就是前文提到的吳廣了。

(趙武靈王劇照)

吳廣面露喜色的說:“大王這描述,怎麼聽著就像是在說我的女兒一樣?”趙武靈王:“哦?還有這種事?”接下來的事不用想也能猜到,吳廣將自己的女兒吳娃(孟姚)獻給了趙武靈王。值得注意的是在《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第十三》描述這一段歷史的時候並沒有說趙武靈王見到吳娃之後的反應(沒有將她與夢中女子對比),只是說見她的確是個美女,就對她十分寵愛,吳娃還為他生下了趙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

(大臣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那麼問題就來了,趙武靈王原本早就有了王后,那便是韓國國君之女,而這位皇后也是為他誕下一名皇子的,那便是原來的太子趙章。前文提到,這吳娃不是個省油的燈,在她看來,她一個絕色美人兒,怎麼能甘居人下呢?所以她沒少在趙武靈王面前詆譭原來的皇后韓女,趙武靈王如此寵愛吳娃,自然是對她的話深信不疑,後來便直接廢后、廢太子,改立吳娃為後,趙何也就成了太子。事已至此,趙武靈王就等著讓趙何繼位就完事了,可在吳娃死後,他又後悔了,覺得自己有愧於長子趙章,甚至有了一國立兩王的繼位方式,這一山都容不下二虎,他還想一國有兩位君王,趙何自然是不會同意,於是趙何在公元前295年奪位,趙章被殺,而趙武靈王則是被困死在沙丘宮中,他值得同情嗎?只能怪他自己作吧。

(古裝女子劇照,圖文無關,僅供示意)

不過肯定還有人會要將趙武靈王的遭遇歸咎於吳娃身上了,其實對於歷史上大部分所謂的“妖姬”,蠢哥的看法都是“罪不在她們身上”,一位大權在握的國君,有什麼資格把自己的悲慘遭遇歸咎於一個弱質女流?這觀點在趙武靈王的遭遇上來看更具說服力,原因很簡單。蠢哥在前文提到,歷史文獻對於趙武靈王見吳娃那段根本就沒有說她是否像夢中女子,而吳廣當時在引薦自己的女兒的時候也可能根本就不在乎趙武靈王說了些啥,畢竟那“夢中女子”只存在於趙武靈王的夢中,就算他描述得再細緻,也不可能被一個旁人聽得瞬間有了畫面感了,甚至還剛巧就那麼像他女兒,你說這不扯淡嗎?所以對於趙武靈王和吳廣來說,他們是一個在暗示自己想要招攬美女,而另一個則剛好有這資源。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這吳娃,只要有另外一個能讓趙武靈王動心的女人,他一樣也會被美色所迷惑,做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誤國之舉,正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趙武靈王的遭遇真是隻能怪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