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14个儿子的结局是什么?

奇葩瞄会谈

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10个儿子,一个都没放过,但报应不爽,他自己的14个儿子竟有12个不得好死,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2个被废为庶人后流放至死,只有2个得到善终。

史载,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1,长子、故太子李承乾——试图谋反,废为庶人

长孙皇后所生,从小秉性聪明,又是嫡长子,李世民即位后就册立8岁的李承乾为皇太子,对他寄予厚望,未料这位太子成年后沉溺声乐女色,十分放纵,又怕老爹发怒废了自己,就耍起了两面派,对着老爹一套,背后又一套。

李承乾脚有残疾,为人自卑,时刻担忧被废,因此和一些朝臣勾搭在一起形成太子党,企图结党自固,反被人告密谋反,李世民大怒,本想处死他,后废为庶人,贞观十九年去世。


2、次子楚王李宽——过继他人,早早夭折

自幼过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李世民异母弟),早夭,无后。

3、三子吴王李恪——被诬造反,饮恨被杀

唐太宗宠妃杨氏(隋炀帝之女)所生,文武双全,才干突出,颇有威望,雄才大略与李世民最为相近,太子李承乾被废、四子李泰被幽禁后,李世民想把李恪立为太子,但长孙无忌为了拥立自己的外甥李治,强烈反对,遂作罢。更可恨的是,李治被立为太子后,长孙无忌炮制冤狱,诬陷李恪谋反,糊涂的李世民竟然中计,杀掉李恪,“海内冤之”。

4、四子魏王李泰——幽闭迁居,郁郁而终

长孙皇后所生,因自己的哥哥、太子李承乾皇储之位不稳,李泰心怀夺嫡之意,和太子各树朋党,明争暗斗,争夺储位,但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没得到便宜,先是被李世民“幽闭”,后又迁居均州,唐高宗永徽三年,郁郁而终,时年35岁。

5、五子齐王李祐——叛乱赐死,贬为庶人

少时喜欢游猎,整日与小流氓无赖厮混,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无人约束,李世民派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专门管教他,反被李祐派人刺杀,趁机发动叛乱,事败被赐死,贬为庶人。

6、六子蜀王李愔——纨绔被贬,流放而死

又一个纨绔子弟,田猎无度,不避禾稼,深为百姓所怨,又为非作歹,堪称无良恶少,且屡教不改,李世民大骂他连禽兽铁石都不如,一怒之下贬为虢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四年,又被废为庶人,流配巴州,并死在那里(很可能是李治和武则天合谋)。


7、七子蒋王李恽——被指谋反,惶恐自杀

又一个纨绔子弟,在安州任上,纵情享乐,催逼吏民,州县不堪其劳,但李世民没有处理,唐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李恽惶恐自杀(很可能是李治和武则天合谋)。

8、八子越王李贞——反武失败,服毒自杀

颇涉文史,兼有吏干,但品行一般,口碑较差,后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等联合图谋反对武则天,事泄失败后,服毒自尽。

9、九子唐高宗李治——登基为帝,断送江山

李治生性软弱,并无野心大志,后被舅舅长孙无忌等拥立为皇太子,登基为帝后因性格懦弱、昏聩无智、能力欠缺兼体弱多病,将大权交给武则天,导致李氏宗族被大加杀戮,更被武氏以周篡唐,断送李氏江山,还好后来李氏复起,堪称李唐千古罪人。

10、十子纪王李慎——牵连谋反,流放而死

自幼聪明好学,胆小懦弱,越王李贞劝其联合反武,他自知不能成功,不肯同谋,李贞等事败后,武则天不肯罢休,意欲杀掉李慎,临刑前得到赦免,改流放岭南,病死在途中。

11、第十一子江王李嚣——早夭

贞观五年封江王,六年薨。

12、第十二子代王李简——早夭

贞观五年封代王,当年薨,无后。

13、第十三子赵王李福——过继他人,得以善终

贞观十三年封赵王,被李世民过继给隐太子李建成为嗣,平庸无能,得以善终。

14、第十四子曹王李明——牵连谋反,被逼自杀

生母是巢刺王妃杨氏(齐王李元吉的妃子,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纳入后宫),颇有文采,擅长书法,工于飞白体,但不守法度,后因与章怀太子李贤(武则天与李治之子)交好,受李贤谋逆罪一案牵连,被贬为零陵王,在武则天授意下,于黔州被逼自杀。

纵观李世民的14个儿子,除平庸无能的李福、登基为帝的李治及早夭的3子,其他9人子全部死于非命。出现这一悲剧,一是皇子为争夺皇储,你死我活;二是李世民误听长孙无忌之言,错选李治继位,导致武则天专权,将其儿子诛杀殆尽,更篡夺李唐,改元为周。李世民地下有知,必定捶胸顿足,痛悔万分。


狄飞惊

1.李承乾:李世民长子,自幼聪明伶俐,深受父皇喜爱。可惜长大后不成器,纵情男色女色,逐渐失宠。为了保住太子之位,他孤注一掷,于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情败露后,按律当死,太宗不忍,将其废黜,迁离长安,二十六岁去世,玄宗时灵柩归葬昭陵。

2.楚王李宽:过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亡,没有后代。

3.吴王李恪:母妃是隋炀帝女儿。李恪曾多次违法乱纪,遭到太宗责备,劣迹有赌博、骑马踩踏农民庄稼等。他的特长是打猎,性格和父皇有些相似。唐高宗继位后,将李恪冤杀。

4.魏王李泰: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儿子,李泰也心知肚明,想争夺太子之位,可惜最后没能如愿。贞观后期,太宗将其贬出长安,改封濮王。李治即位后,大幅提高其待遇。永徽三年死于郧乡县。

5.齐王李佑:母亲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失败赐死。

6.蜀王李愔:纨绔子弟一个,多次犯法,遭父皇责罚。永徽四年,因为吴王李恪“谋反”,李愔受到牵连,废为庶人,不久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死于流放地。

7.蒋王李恽:高宗后期,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李恽谋反,高宗派使者调查,李恽惶遽自杀。真相大白后,李治斩张君彻,追赠李恽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8.越王李贞:母亲燕德妃。唐高宗驾崩后,与韩王、鲁王、霍王反对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9.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接班人。在位三十四年,开创永徽之治,灭亡西突厥、高句丽,将大唐版图继续扩大。683年病逝,享年五十六岁。

10.纪王李慎:母亲韦贵妃。李慎幼年出藩,很有才华,在地方政绩卓著,百姓为之立碑。垂拱四年,越王李贞起兵反武,李慎受牵连下狱,死于流放途中。

11.江殇王李嚣:早亡。

12.代王李简:早亡。

13.赵王李福: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男性后代被屠戮殆尽,为了不使其绝后,赵王李福被李世民过继给隐太子。他的一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皇子罢了。咸亨元年去世,享年三十六岁左右。

14.曹王李明:母亲巢刺王妃,也就是李元吉的妻子。由于父母的原因,李明同学非常尴尬,因为他母亲的名分一直是巢王妃,可父亲却不是巢王李元吉。李治即位后,把李明过继给了四叔,这样李元吉就有后代了,李明母亲的身份也说得通了。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合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被都督谢佑逼死。


时拾史事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皇次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射杀,随即发兵进入东宫和齐王府,将大哥和四弟的儿子们屠戮殆尽,就连咿呀学语的幼儿也没有放过。

事变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称帝,史称唐太宗,改元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任用贤良,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成为历史上难得的一代明主。

政绩归政绩,说到伦理亲情,李世民堪称人性泯灭,杀兄屠侄,手段残忍,为后世做了个恶榜样。

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开始遭到了报应,他的十四个儿子,几乎都没啥好下场。

长子李承乾,长孙皇后生,初封恒山王,八岁时立为太子。

李承乾成年后喜好声色犬马,终日荒淫无度。有一次,李承乾游戏时弄伤了大腿,唐太宗开始对魏王表现出好感。

李承乾害怕被老爹废掉,急于求成打算发动叛乱,结果事情败露,被废为庶人,发配到黔州不久郁郁而终。

皇次子李宽,过继给楚王李智云,不久早夭。

皇三子李恪,生母为隋炀帝女儿杨氏,“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后来被长孙无忌劝阻。

唐高宗在位期间,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谋反处死,时年三十四岁。

皇四子李泰,生母为长孙皇后,初封宜都王,后改封成卫王、越王、魏王、顺阳王、濮王等头衔,任职扬州大都督,三十五岁英年早逝。

皇五子李佑,初封宜阳王,后改封楚王、燕王、齐王,任齐州都督,痴迷打猎,游戏无度,因刺杀老师权万纪,发动叛乱,被废为庶人赐死。

皇六子李愔,初封梁王,改封蜀王,任益州都督,是个浪荡公子,“田猎无度,不避禾稼”,李世民很厌恶他,骂他:“曾不如禽兽铁石乎?”后被流放,死在发配的路上。

皇七子李恽,初封郯王,后改封蒋王,任安州都督。李恽荒淫无度,唐高宗在位时,被人诬告他谋反,惶恐中选择了自杀。

皇八子李贞,初封汉王,后改封越王,任扬州都督。武则天称帝时,发动叛乱,失败后服毒自杀。

皇九子李治,即唐高宗,生母为长孙皇后,在位期间昏庸无能,乏善可陈。

大唐江山可以说是在他的手中丢掉,放纵老婆武则天为所欲为,李唐宗室差点被屠戮一空。

皇十子李慎,初封申王,后改封纪王。生性懦弱,越王李贞曾联合他反对武则天,李慎畏惧,担心不得善终,没同意加入反周阵营,最终还是被武则天除掉了。

皇十一子李嚣,受封江王,后来夭折。皇十二子李简,受封代王,不久夭折。

皇十三子李福,受封赵王,任秦州都督,一生平庸,碌碌无为,算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得以善终一位,不过他死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

皇十四子李明,是李世民最小的儿子,生母杨氏原本是李元吉的妃子,受封曹王。

李世民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十分溺爱,结果这熊孩子被宠坏,他串通废太子李贤企图谋反,事情败露,被武则天逼迫自杀。

李世民十四个儿子,得以善终的只有李治和李福,早夭三人,其余不是他杀就是被迫自杀。

李世民对兄弟、侄子痛下杀手的时候,不知是否想到——自己的后代大多数死于非命,是不是遭到了现世报呢?


汉周读书

李世民十四个儿子:

长孙皇后生:李承乾、李泰、李治;

杨氏生:李恪、李愔;

阴氏生:李佑;

燕氏生:李贞、李嚣;

韦氏生:李慎

杨氏生:李福;

杨氏生:李明;

王氏生:李惲;

后宫生:李宽、李简。


他们的命运:

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因和李泰争权,加上和反叛的李佑联络而被免,最后死在迁移地,以国公礼葬。

次子李宽,出生后作为叔父李智云的后嗣,早死。

三子李恪,因牵涉房遗爱谋反而被唐高宗所杀,“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四子李泰,字惠褒,著作有重要历史地理书籍《括地志》,因和太子李承乾争位而被李世民幽禁,后被濮王。李治即位后,对李泰很少优待。李泰自然病死,死时35岁。

五子李佑,因杀万纪被逼骑兵造反,结果被部下杜行敏背叛所抓到长安,被李世民赐死。

六子李愔,因牵涉李恪谋反罪被废为庶人,迁徙巴州,后被封涪陵王,自然去世。

七子李惲,因被人告谋反,惶惧自杀。

八子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而兵败被杀。

九子李治,不用多说,无论文治,还是军功都不逊色于父亲李世民。

十子李慎,虽然不肯和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但也因此牵涉下狱,最后被流放岭南,半道而死。

十一子李嚣,贞观5年封王,6年即死。

十二子李简,贞观5年封王,6年即死。

十三子李福,作为李建成的后嗣,自然死。

十四子李明,作为李元吉的后嗣,因牵涉太子李贤被降封为零陵王,迁居黔州,后被都督谢祐矫诏逼令自杀。


历史哨声

大儿李承乾是太子,因喜男宠被李世民怒斥,企图谋反失败被废,流放边疆,客死异乡,吴王李恪因被长孙无忌诬陷谋反,囚死狱中,越王李贞因不满武氏掌权,发动政变失败被杀,李治唐高宗,体弱多病,患有高血压,病死


蒋粉是我孙子

最苦不过帝王家!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皇帝是大家所熟知的伟大皇帝,他们可以说都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伟大皇帝。始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有他才有皇帝;汉武大帝肯定是中国最强悍的皇帝,一心灭掉匈奴;唐太宗也是中国皇帝中制度推行最完美的皇帝;宋太祖改变中国历史上的混乱改变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佛祖之痛:

我小时听《岳飞转》

我老年却发现我家邻居是扶余,双城,农安一代的《金兀术》

宋皇的琴棋书画浮于眼

金皇金戈铁马俘二世

我久久不能入睡!

佛祖让我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戶

想象着:金兀术的虎狼之兵把宋朝所有皇宫臣眷全部俘获,光脚在汴京走到农安!那一路泱泱中华,大汉子民是怎样屈辱的一路!

8年抗战:曰本兵一条麻绳!三个人押着五百人走向刑场!一路人们全部心存绕幸,麻木不仁!最后……

我呼唤着中国人!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