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还喊着招不到人是为什么?

昊小欠

我就是面临人手不足,招不上来的困境,我个人觉得还是毕业生在大学阶段没有找到目标的原因。

上周我刚面了一个姑娘,觉得很合适,姑娘也明确告诉我,她还有另外两个公司在考虑,会在我们三家中选一个入职。

我看中这个姑娘是因为这个姑娘大学期间的实习经历,高三和大一的时候就有给出版社在书展做兼职的经历,大二在出版公司实习,大三去了业界比较大的出版社实习至今。

她在面试的时候,明确投我们是看我们的畅销书经验比较多,希望来开拓一下视野,看看畅销书运营模式。这也是她打动我的地方,她来之前对自己要投的职位、公司都有很好的了解。

一般做事的人都是这个流程:充分收集信息、理性决策、果断行动。

至少在第一步,她已经很成熟了,她准确说出了我们最近几年的畅销书作品,并且在书展上,拿到了我们的书目,并且对我们最近的畅销书阐述了观点。

虽然她并不了我们的运作模式,但是她思考了。也就是说,等她入职,经过入职培训以后,我带带就能独立工作。

说完了成功的案例,我再来说说最近我拒绝的新人。

1、解决问题能力差。

尽管我经常推荐解决问题的书,也做入职培训,但是解决问题能力还是现在新人的硬伤。他并不清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

2、专业能力

我这边的专业能力就是阅读和写作能力了,一般入职我就会推荐他们看办公室书架上的阅读、写作书,可是非常奇葩的是,有些新人会跟我强调“功利性阅读有害”,我都无奈了。阅读的原始目的:消遣、收集信息、获得知识。

读书的原始目的不就是为了传承信息和知识吗?不就是功利性阅读吗?你反对功利性阅读,那你上这么多年学,都干嘛呢?功利性阅读你上学干嘛?这么多年都把害了?

我真是无语了,这种基本上我都不辩论,干什么不吆喝什么,直接再见了。

3、沟通能力

沟通这事,说在点,听在心。你不喜欢我给你安排的工作,你直接说,你擅长什么,能做什么,想学什么。咱们都好商量。你有事不说,不问,我说什么你不反馈,那这个真是没办法沟通,我只能换人。

我总是跟职场新人推荐《靠谱: 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从沟通技巧、逻辑思考技巧、资料制作技巧、专业·商务精神4个方面,详细的讲解了职场新人应该如何建立工作习惯。

自我认知是进入职场最关键的一关,你要通过认知发现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长处,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需要学习什么,然后系统的学习。还是那句话充分收集信息、理性决策、果断行动。光下决心,不行动也是瞎掰。

想毕业就找到工作,不妨好好想想企业需要什么人。而招聘单位,我也有个心得,就是招聘实习生,基本上上学期间能出来实习的,都是有想法的,培养培养就能带出来的新人。


鼹鼠的土豆

有一句说得特别好:企业想找拼命干活的牛,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的马!

这句话深刻的反映出几个问题来:

【1】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脱节

毕业后,大概你会听到很多声音就是,当年我的微积分有多么多么牛,但是毕业后我竟然一个都没有用到。学校的教育毕竟还是侧重于理论教育,我们学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详细的告诉我方法,以及原理,但是实际上,我们会看见,有很多同学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在职场发展不顺利。

职场毕竟是在考验智商和情商复杂环境。你能做事不代表能升职加薪。你在学校成绩很好也不代表在职场上能够有所创造。这里就引发一个问题,很多在校成绩厉害的学生,在企业很难适应,一方面放不下身段去协调职场关系,另一方面,自认为成绩很好就应该拿高工资。

【2】找不到工作以及找不到心仪的工作

其实学历还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很多时候,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毕业生心仪的工作。为此我调查了周围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是这么说的:

学生一:工资才4000元,除去租房子所要花费的2500元,只剩下1500元,我几乎所剩无几。要说可以搬到偏远的郊区住,但是每天一个多小时的上班路程,我真是受不了了!

学生二:我不明白,为什么这家企业总是要加班?难道没有员工自由吗?难道没有劳动法吗?

学生三:我大学学的是生物科技,但是实际上,我可以做的事情很少。除了去一些私企美容工作做一些护肤品的检验工作,实际上我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3】环境发展与现实的冲突

根据一份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预计我国毕业大学生将高达820万。就业形势确实严峻。一方面,企业缺口不多,有经验的员工大把且拼命。另一方面,大学生培养的成本高,不如从同行业且工作一两年有经验的员工招聘,尽快上手。

再者,目前各行各业确实都不容易。中国老年化日剧严峻,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人数3亿人口,老年人的消费是紧缩的,企业规模也日渐紧缩,意味着岗位减少。就业将更困难。

大学生想要在毕业大潮中获得优势,需要在校期间打造更核心的竞争力,参与更多的项目,不仅学历够硬,项目经验也够硬,那么毕业后才不至于陷入困境。

职场上的你,觉得有道理吗?

我是职场达人“萍行职场”,感谢你的关注,升职加薪有套路

萍行职场

我觉得是供需错配。比喻一下:企业想找拼命干活的牛,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的马!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呵!难的让人郁郁寡欢,难的家长愁呀。我有个朋友,她女儿是南京一所一本大学校毕业的,两年了呆在家里没工作,也可能是看不上,现在考研两年。还有一位朋友是东南大学毕业的,学的英语专业,也还在家里呢。还有一位朋友,小孩子从英国留学回来,找不到工作,现在也在家里呢!

近日,网易云课堂联合前程无忧、微博职场共同发布了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人群画像报告》。报告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超过21%的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平均求职过程接近5个月,其中21.8%的人求职时间超过6个月,7%的人一年以上都没有找到工作;虽然超过3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求职比较顺利,但平均求职时间也有2个月。

在求职期间投递简历的数量方面,55%的学生投递简历数量在10—30份之间,23%的学生投递了30—50份简历才找到工作;在面试次数上,47%的应届生求职期间共参加了5—10次面试,24%的学生参加的面试次数在10次以上。

再看看这组数字,估计你心里凉了半节。

自2014年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700万之后,毕业生人数年年递增,从2015年的749万到2016年的765万再到今年的795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求职中,哪类大学生找工作尤为困难?求职顺利与否与求职人群的哪些因素有关?


“参加了四五场宣讲会了,都投了简历,但现在都还没有收到回复。”前几天在高铁上,我遇见了一位大四学生,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她有点泄气。她告诉笔者,新学期一开学,她就投入到了求职大军中,但投出的简历就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音。而来来回回面试的车马费已经过了六千元。有时要从哈尔滨来到徐州来面试。

下面重点谈谈原因:

做为一名喜欢研究经济宏观形势、没事乱琢磨的小人物,我觉得这和中国整体人口红利消失有关系,这几年来中国成年人口在下降,代表着消费主力军的下降,进而带动各行各业的紧缩。更精深的可以参看《人口硝壁》这本书。这是最深层的主因。大家不要小看人口这个问题,经过过去十年的计划生育,中国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老人的消费支出是紧缩的。此外,还有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关系,一些白领的工作,基本上在欧美国家,这些能让大学生求到职的工种越来越少。

求职过程中,有没有最佳的时间窗口?从秋招季开始的2-3个月为最佳时期。这与大多数用人单位的校招集中在这个时间段有着很大的关系,秋招期间,是高校宣讲会和招聘会的高峰期,而春招,相对秋招来说较少,有时只有秋招的三分之一,建议大学生应尽力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多做一些尝试。


采访本上的人生

每年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今天也和一位阿姨聊了一下,就简单的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先说一下为什么找不到人吧

1,工资待遇的不匹配,一个学生读书时候少一点的也有1000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注意,这还是不用交房租,交通费且吃的极度便宜的情况下的支出)。而到了社会上呢,就我所在的昆明而言一般点的学生毕业3000左右,除去各种开支也就和学校的差不多,而且工作还累啊,所以很多学生都该考研的考公务员的都去考了,这就把社会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了归宿或者说有了方向;

2,说一说行业的选择上,我身边很多同学毕业了都去了互联网行业,因为互联网行业起薪高,而一些传统行业呢,给不起价,但是大多数专业的对口行业都是传统行业,很多也就招不到人咯,部分行业扎堆,部分行业无人问津也是现在的基本情况之一;

3,很多公司培养体系的缺失或者不健全,一个校招的学生到成才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才会形成系统,而很多公司根本没有一个人才培养的系统,让人感觉学不到东西,同时也给不起钱,但是要求又很高,所以很多公司找不到合适的人;

再说一下我认为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原因

1,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难点,学生时代是个什么都会想的时候,接触到的都是些理论上的东西,不可否认,理论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属于假设的,把种种困难假设为0或者降低了难度,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就会遇到一堆的问题,这个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过程很多人会找不到方法,也有人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会认为自己不合适,所以成为了一个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难点之一;

2,信息的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有的时候信息多了就复杂了,也就是不纯粹了,加上很多人不管是刻意还是宣扬的是一种快节奏的成功方法,但是成功真的那么快么?不见得!很多时候我们工作的时候都是这边看着那边更好,加上又没有系统的培养且大多数人都是一般人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和情商,我们就很难成为了企业所需的那种人;

其实,总结一下就是,你看得上的看不上你,看得上你的你看不上,有的时候降低一点点期望值可能会好一些


明玉学长

大学生毕业喊着找工作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同时企业也天天苦恼招不到人。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毕业生中流传着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其实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知道,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用不了几个月还是能够找到工作的。不同的是,有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人找的工作不喜欢,只是凑合做,心猿意马,骑驴找马,频繁的跳槽。这就造成企总是招不够人的原因。

我国现在的大学主要还是理论学习大于实践。看看现在的大学生考证热就知道了,没有三四个证书更甚者有五六个,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大学毕业了。但是拥有大量证书的同时,也预示着所掌握的技能不够深入。但是企业需要的是专业深入的人才,每一个岗位需要的是对相关知识深入,精准的掌握的人才。这样就造成了岗位有,但很多没有实战经验的刚毕业的学生胜任难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们,在学习期间,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实习,找到自己的方向,深入的涉足,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是已经成熟的理论,经过比较成熟的考证后,才编写成教材。但是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导致很多理论,技术飞速的更新换代,导致学到的知识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有的可能已被淘汰。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实践,了解掌握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信息,保持自己的领先状态。

这些都需要自己主动去学习,去了解的。早做打算,找好方向,利用假期多去实践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做生活的主导者。


决胜网

社会发展加速,员工对企业要求高,企业对员工要求更高。所谓8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从何做起?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现实,但成为现实的诱因是什么?为什么企业又说招不到人?

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找不到想要的工作。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希望自己的年薪百万加,如果公司能配一台车或者送我一套房就更好了。我就想问问您还需要点什么?公司要不要再帮你娶个媳妇?虽然这个言论会刺激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内心。但这确是实情,刚毕业没经验、没人际关系、更是不懂人情世故,非专业人才谁又会花高薪聘请一个没有任何经验与能力的人?

不是企业招不到人,是招不到他们想要的人。有些企业抱怨每年的各种招聘会都参加,可就是找不到我们需要的人才。于是诞生了一个学科,等你学业有成毕业后发现这个行业已经爆冷,大学四年学的东西也只能搬砖。而企业是逐利的,是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改变的,人才的需求方向也是结合公司发展方向的。大学生学的东西是固定的,也就说大学生就像一张上好的宣纸,在纸上留下的东西取决于社会和行业,而不是自己身。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希望有经验,有能力,有责任心等等一系列高级人才都具备的品质。但薪资待遇却很抠门儿,甚至希望你不要钱。这事儿各位都有体会我就不说了。

总结:800万大学生里有没有出类拔萃的?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他们也找不到工作?放下面子,扫大街能不能扫?管厕所能不能管?回家当少庄主能不能当?去工地搬砖能不能搬?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的能力有多强,人脉有多广。正视自己后找工作不难。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一份工作真的不难。只不过这个工作不是你喜欢的罢了。

而作为一个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希望自己招聘上来的员工综合能力强悍,甚至没有磨合期,甚至能独立自主的为公司创造效益,而且薪资要求还低。但这现实么?我记得前段时间看到一家公司抱怨招聘保安召不到人,他开出的薪资条件是2500-3000,要求年龄22-35周岁,试问这个年龄段的人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工资都能拿到5K以上。你这个2500+薪资是不是有点太高了?不是所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更不是所有企业召不到人,只是个别现象而已。


龙江生活资讯

又是一年高考季,10年寒窗在此一搏,之后,学子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久,大部分学生都会步入理想的殿堂,接触新的生活。

可如今,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们并未轻松,把孩子送入大学校门转身的那一刻,又会进入下一个堪忧,中国大学生失业率急剧上升,4年后何去何从?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

的确,我们身边读完4年大学的学生,在家啃父母的不在少数,而网上随处可见很多企业招工困难,这又是为什么?

我采访了朋友小微,她是某国企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她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估自己的能力。

在沈阳地区,很多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出来应聘,张口就4000元工资,其他免谈。小微说,没有办法,我工作一年多了,还没挣到4000元,我也是堂堂正正的大学生。

2、挑剔工作职务。

其实大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在单位根本用不上,必须从最底层工人做起,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营程序及生产过程,再一步步迈向更高层次,谦虚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可以胜任重要职务,因为大学生思维能力超强,上手快,被公司重用是迟早的事。

3、忽视在校期间的实习机会。

小微说,她们公司应聘首先看在什么地方实习,然后再看实习的内容,很多大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很明显这期间他们根本没有去真正体验,有可能家长神通广大,找某个工厂出个证明,盖个章子就算实习了,她说,你别小看那几个月实习,有可能比在学校学习几年学到的知识还要多,它是与社会接轨的必经之路。

4、经验不足,自高自大。

虽然大学生经验不足,很多企业还是非常愿意招聘他们这些有文化有学历的人才的,因为他们应变能力强,思维敏捷,文化功底强,接受新生事物快,如果谦虚学习,很快就能成为公司的骨干。

可一些学生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强,领导让这样干,他们偏偏不服从,在企业经验丰富还是占有一个优势的,所以没办法,有时候眼看着他们被淘汰出局。

5、不懂人际关系的沟通。

往往学习好的孩子一门心思学习,家长也很少在这方面加以引导,中国是礼仪之邦,不懂得人情世故简直是寸步难行,在职场有多少业务不是很强的人却迅速爬升,其主要原因就是会说话,懂得如何把握人际关系。

以上是我从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小微那里获得的一些看法,或许对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有所帮助,愿所有大学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平台,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24帧半

据调查,每个大学生手里至少1-3个offer,多的5、6个。

在北京高校做了多年就业工作,我想我可以解答用人荒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工作荒呢?

其实,通过相关部门调查,全国就业岗位数年年增长,这几年开始,已经超过了毕业生需求的岗位。也就是说供需基本是平衡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大学生找工作慌呢?通过对北京多家企业和高校调查,发现很多毕业生手里都有1-3个单位的offer,但是还在骑驴找马。很多毕业生刚毕业找的目标企业是薪资5000+,最好能解决户口,单位在北京城八区,能管吃住,发展前景好,有带薪年假,能出国旅游。这样的岗位确实是有的,但是有限,就有限的那几个坑,填满了就没了。所以很多毕业生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于是会出现频繁跳槽,或者答应去单位,却又爽约的情况了。这也造成了企业的用人荒。

数据方面

2017年应届毕业生795万,加上去年未就业毕业生以及留学归来毕业生,总数是不止这个数字的,大约超过1000万了。而2018年应届毕业生将会超过800万,加上其他的数据总共会超过1100万。

第三方报告

通过第三方发布的报告可以知道,目前80%的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因此专业匹配度很低,除了医学、生物等专业,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在做不相关工作,这貌似揭示了大学读什么专业没关系,只要读个名校就行。

因此,不是岗位减少了,也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选择太多了。希望毕业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岗位。


老王侦查记

原因有几方面:


第一,从大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分析


客观来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但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中,低端制造业仍然占据了重大比例和份额。

你看看珠三角地带,佛山、汕头、东莞等地,仍然是以相对低端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其实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满大街的大学生,而是能够充当他们劳动力的熟练工人,你来这里就是干活的、打工的,别讲那么条件和待遇,更不用说什么发展前途或者职业规划了。对不起,我们没法提供给你。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高端岗位提供给你,学会计、金融、设计,跑这里去有需求吗?

可是,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寒窗苦读十余年,肯定是想着有良好的发展平台、高大上的办公环境,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啊。

这样一来,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存在天然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所有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第二,从学校教育机制和培养来分析


现在大学的很多培养体制和机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老师都不搞教学了,天天整些乱七八糟的项目和论文,考核基本都是以论文为指标。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教学质量每况日下?
因为一个老师的职称只与他的科研成果有关。
所有高校领导都在说,我们必须重视教学。他们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发表的数量。
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数量有关,与毕业质量无关。

高校本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可现在有多少高校真正全新全意培养人才的,有多少老师又真正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与发展的。

最近不是爆出一则新闻嘛:

网友各种爆料,导师就在拼命压榨自己的学生。

还有之前西安交大博士自杀事件:

杨宝德生前所在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回应称,杨宝德的博士生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陪同超市购物、洗车等行为。

现在高校都没有真正以人才培养为本了。


第三,从学生自身来看


当然,学生自身因素肯定也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就像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和团中央痛批大学生所说的:

上课睡觉发呆、靠前突击、考试抄袭,课后从来不学习,求职前没有任何规划与准备;

什么能力没有,连踏实上进的品质都不具备……

起码的office办公软件都不会……

下面这段话说的特别好:


综上,为什么80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还喊着招不到人?


原因有三:

产业结构偏低端导致对白领人才需求有限;

高校教育体制和培养有问题;

自身能力素质不过硬。


三个原因共同导致的,单纯说其中哪一个都有失偏颇。


我是冯老师,头条签约答主,专注于青年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


冯起升

现在满大街的大学生,做苦工怎么了?放不下面子?我大学毕业从苦力做起,由于用力过猛腰椎间盘突出好几年了,病痛一直都有,咬着一直在干,一干就是10年,中间心酸,累都深有体会,现在做个小老板一年纯收入十几二十万吧,跟别人不能比,别喷我,我赚得是血汗钱,但我有目标有理想,并朝着这目标努力着!说自己的经历,只想给现在大学生一个建议,学的东西毕竟是理论的,实践出真知!找工作别把目标定太高,企业,公司都喜欢用有经验的人,而不喜欢招新人,有经验的人往往也是从基层做起,为什么大学生不能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更容易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招聘工程设计师,你一毕业别人可能用你吗?你应聘搬砖,慢慢跟师傅学,切墙,倒楼板,粉墙等等,师傅都是有经验的人,能教你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建筑知识,弄个一两年,然后再跟个工程设计师的师傅,实践加理论,完了你出来再应聘工程设计师我觉得应该可以了。现在大学生以为读了大学就是天之骄子,放下面子找工作没有找不到的工作,关键是你想不想干,企业的厂长都是基层出来的,你一样都不会怎么去教工人怎么做事,再说管理他们也不服你。多读书是好的,但不是读死书,书上都是理论知识,要去实践才能出真知,大学生毕业,别一味的要求高工资,轻松工作,那不现实,你是这么想的,但企业和公司不可能要刚毕业大学生,给高工资,从基层做起我觉得是最理想的,学一技之长,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