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翠翠还在等TA

边城,翠翠还在等TA

一脚踏三省,湘渝黔

茶峒

《边城》

沈从文

翠翠

天宝

傩送

拉拉渡

。。。。。。。

这些词儿把你带到湘渝黔一脚踏三省的那个地方

刚从湘渝黔这个桥走过,追上来一辆车,车上下来个女子。

“翠翠在哪呢?”

“在那边,河对岸的岛上。”

翠翠,就是这个爱情悲剧的女主人。

她,依旧站在那里,等待着她心中的傩送归来。

<table><tbody>

《边城》故事梗概

茶峒白塔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

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

兄弟两都爱上了翠翠,原本要以唱山歌表达爱情,让翠翠来选择。

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船出了事,天保淹死了……

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傩送孤独地出走,不知漂泊至何方了。

后来,爷爷也走了,只留下翠翠还在等待着傩送归来。

/<tbody>/<table>

这个以前叫做茶峒的小城,依河而建。以船为主要交通的年代,这里是繁华的。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让我们认识了她,她也由此更名为边城。

那清澈见底的河流,

那凭水依山的小城,

那河街上的吊脚楼,

那攀引缆索的渡船,

都成为边城的名片。

因为到的比较晚,还没看清街面的样子,就被旅店老板接到古镇深处临河的住处。晚间沿河边走走,这里不是餐馆、旅店便是酒吧,高高的吊脚楼红灯笼摇摆着,还可见“今日有房”的字样(想起在美国旅游时晚间见到的霓虹灯VACANCY)。

河边找个有空位的餐馆,点个当地特色的不算太辣的餐食,喝上些啤酒。晚餐+酒吧+夜宵,打发着大年初一的夜晚。河对岸的翠翠岛,灯光始终亮着。不时有人买来烟花,在河边燃放,增加着节日的气氛。

清晨,推开窗,从街道的缝隙中看到河的影子。出门下到河边,和其他古镇一样,早上这里是安宁的。

才是初二,拉渡船“爷爷”却早早的就来了。这一拨只拉了我们两人,征得“爷爷”的同意,体验拉拉渡,拉自己过河

对岸是重庆的一座小城,洪安。从拉拉渡渡船过来,可以看到红军当年的标语。

沿着陡峭的阶梯拾级而上,感觉旁边有挑着担子的棒棒,身着长衫的商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转眼一看却见得是现代打扮的游客,开到街边的汽车。

店铺林立的样子还在,但多已无商家的影子,离河边远的地方,房屋已破败欲坠了。这样一个车难行,走路还要爬楼梯的地方,只有追求那旧事生活感觉的才会前往住上1,2日。

一脚踏三省,过去的川湘黔,如今的湘渝黔。一座公路桥连接了两岸。而三省界碑从贵州一侧下到河边就能找到。

走过公路桥,就回到了湖南。一路走回茶峒,顺便看看古镇的样子。时光荏苒,街道的石板在长期的磨砺中变得光滑, 门窗上的木板也在风霜雪雨的敲击中染成了深褐色。街上已经没有天宝、傩送的影子,人们只记住了“翠翠”。

茶峒不再,边城依旧。

一段旅行在此结束。

。。。。。。

走了,走了,走了,翠翠等的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