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勒死呂布後,才將其斬首示眾?這原因說了你可能不信

公元198年,曹操和劉備一起攻打守在下邳的呂布,而且把呂布擒拿。在劉備的慫恿下,曹操完全不顧忌呂布對自己的苦求,仍然殺了呂布。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曹操殺呂布的時候,先是將呂布勒死,在後才將其砍了腦袋。但在殺陳宮的時候,確是直接了當的要了腦袋。幹嘛曹操要這麼費事呢?直接取其首級不是更簡單嗎?

曹操這麼費事的原因,還得從“俱五刑”這個古刑開始說。俱五刑:分別是砍頭、剁手、挖膝蓋、挖眼珠還有割掉耳朵,即為“大卸八塊”,只有罪惡嚴重到了極點才會得到這種刑罰。這種受罰的器具不單單是讓你死,是讓你沒那麼容易死去,讓你生不如死。在歷史中,秦朝的一位宰相李斯就“享受”到過著五罰,從開始接受刑罰到離開人世,用了足足三天的時間,才去世的。

漢朝成立之後,漢文帝把刑罰的法律給改掉了,一律改成了肉體懲罰,從這開始俱五刑才遠遠地離開了歷史。不過俱五刑仍有存在,那句是“梟首”。梟首就是當著很多人的面砍掉腦袋,然後在掛到城門或者別的比較顯眼的地方。一是能讓別人來說他,在這就是不讓他埋入土中,死得其所。

曹操先勒死呂布,是因為這樣死的慢而且很是難受,曹操肯定是想讓呂布多受些煎熬。不過這樣有一點好處是,可以留有全部屍體,死的沒有太醜。曹操怎麼會這麼輕易地饒過呂布呢?就將其斬首後又將呂布的腦袋掛了起來,不單單要讓呂布死的痛苦,還讓他死的窩囊。那為什麼曹操要這樣對呂布呢?

我們應該都很瞭解,曹操是個感情豐富的人,卻也心胸極其狹窄,呂布就是他最大的仇人,曾經讓曹操有過十分灰暗的一段時間。那個時候曹操剛剛開始立業,佔有了兗州,成了一小部分底盤上的首領。193年的秋季,曹操向東遠征陶潛,在徐州放肆的殺人。那時候陳宮還只是曹操名下的東郡太守,陳宮對曹操的亂殺百姓感到十分的不樂意,然後他就和張邈聯手,引著呂布佔據兗州,一瞬間,兗州多個郡守,此事之後全都站出來回應這件事情,便光剩下鄄城、範城、東阿這三個地方屬於曹操的地盤。

在這之後,曹操帶領著青州的部隊和呂布開始了戰爭,結果被呂布給打敗了。曹操的心理和身體都十分的疲勞,沒有了道路可走,軍糧也吃的差不多了。然後曹操就想起了與自己一同玩到大的袁紹,便想著去投奔袁紹。還好在手下的阻止曹操才沒有進行這個想法。隨後曹操整頓隊伍,使用奇妙並且使人難以料到的計謀,三次打敗了呂布,這可真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兗州收了回來。曹操這一輩子這麼多次的危險,都沒有不自信過,卻偏偏在這一次中,一點自信都沒有了,還有想法要投靠袁紹,真的是沒有臉面了。憑曹操的性子,哪能輕易地讓呂布死去呢?

所以,當時劉備向曹操提出要合作一起打呂布的時候,曹操算是連想都沒有想就直接同意聯合了。最後,曹操在白門樓擒拿住呂布,並且把他這麼折磨的殺死。最讓人想笑的是,呂布沒能從曹操眼中看出肯定要殺了自己的意思,還想著哀求曹操和劉備放過自己。

那麼就會有人說,陳宮是引呂布侵佔兗州的人,為什麼曹操一下要了他的腦袋而不為難他恩?在前面就有提到,曹操這人雖然心胸狹隘,但是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還是存有感激的。陳宮雖說是出賣了自己,不過在之前也幫助過自己不少,所以沒有太過為難陳宮。在之後,曹操還想與陳宮繼續之前那樣,不過陳宮自己感覺他和曹操很多事情的觀點不同,於是拒絕了曹操。沒有辦法,曹操只能把陳宮去世後,陳宮一家上下老小都得到了曹操的照顧,就像這樣所說的:安心的去吧,你上下老小由我來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