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張垣」蔚縣第一次解放(二)

烽 火 張 垣

張家口地處太行山、燕山和陰山山脈交匯處,是華北平原與蒙古高原交界之地,是連接蒙古高原地區與中原的唯一要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張家口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軍事、文化地位。翻開張家口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戰爭史,一處處聲名遠揚的昔日戰場,一座座閱盡滄桑的要塞故壘,一段段氣若長虹的長城古垣,訴說著從上古民族融合到解放戰爭最後決戰期間50多場著名的戰事,承載著歷代前賢、愛國將領、仁人志士的豐功偉績。不忘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張垣方誌按公元紀年梳理了曾在張家口地區發生的重要戰事以及相關內容,以饗讀者。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張家口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發生了許多重要戰役和事件。今天張垣方誌向大家推送蔚縣第一次解放,歡迎您在文章後與我們互動留言。

解放蔚縣

正當圍城軍民加快坑道作業之際,接到上級指示:“因綏遠方面急需增加兵力,要求儘快解放蔚縣縣城”。於是第九旅領導決定,採取強攻激戰的辦法攻城。二十團主力負責城西,二十六團主力負責城東,三十五團主力負責城南,各把一個關口,各攻一個城門,其餘分別到外圍準備截擊逃敵,各路民兵在縣區幹部的帶領下給予積極配合。

10月6日,夜間攻城開始,在機槍掩護下,八路軍從三關城門附近發起總攻,戰士強渡護城河,架雲梯,爬城牆,敵軍的手榴彈扔下來,我們的槍彈射上去,戰鬥激烈進行。臨時從張家口調來的一門三八野炮開炮的第一發就穿透了城樓,守敵異常吃驚,但炮彈只有幾發,未等戰士衝上雲梯,炮彈已經用完,而敵人憑藉著堅固的城牆,居高臨下,死守硬抗,而且在城牆外用鐵絲吊著煤油浸透的木柴燃燒著許多火把,夜間照得城外通明,使我攻城戰士很難進擊。尤其是敵人強迫城內鐵匠以生鐵鑄成幾十斤重的炸彈殼,裝上炸藥,等戰士衝上雲梯,他們立即點燃扔在雲梯附近爆炸,結果雲梯一次次被炸斷,戰士傷亡很大,一夜的血戰未獲成功。

解放蔚縣

強攻遇到阻力,縣領導和部隊首長總結了經驗教訓,一方面請示上級延緩調兵時間,一方面加速坑道工程進程和爆破準備工作。部隊戰士、民兵紛紛展開了坑道作業競賽。某部二連二排,除擔負警戒任務以外,一晝夜就挖了七丈二尺,受到了嘉獎。挖坑道的聲音像尖刀刺著敵人的心頭,他們有的幾次出城企圖突圍,有的在八路軍挖坑道處對挖,企圖消滅挖坑道戰士,破壞地雷室。開始戰士們不知道這一陰謀,被守城敵人從挖透的氣眼口扔進一枚手榴彈,一戰士受傷,當敵軍又從二幹線對面挖開了氣眼,正施展其陰謀,戰士王深高悄悄摸過去,送給敵人一枚炸彈,炸死了來犯之敵。為了防禦敵人再來破壞,八路軍戰士在坑道所有挖透的氣眼處,都巧妙地把炸彈埋在那裡,使敵人一觸即發,前來破壞的偽軍吃了不少苦頭。儘管敵軍千方百計地破壞坑道工程,但軍民分秒必爭,終於勝利完成了坑道工程。

11月2日傍晚,圍城部隊一面通牒守城敵軍繳械投誠;一面將4000斤炸藥箱送進各個地雷室,作好了一切破城準備。3日拂曉前,當得知最後通牒又被敵軍拒絕時,軍首長一聲令下,各地雷室一齊爆炸!震耳欲聾,地動山搖,頓時這座鐵城籠罩在整個煙霧中。守城敵軍目瞪口呆,還沒弄清發生的情況,八路軍早已冒著飛磚走石,從西關、南關的豁口處衝了進去。排長孫光明和幾位戰士被城磚砸傷了,仍戰鬥在火線上,某部三班戰士一鼓作氣,搶佔了南城門樓,活捉了7名偽軍。某團一連在連續奪得兩個碉堡後,又奪取了西城門樓,並俘虜偽軍兩個班。早有投降之意的東城門敵軍以虛戰讓一個營登上城樓,這樣,東、南、西三方兵力朝北一個方向壓縮封鎖古樓,意欲和八路軍決一死戰的胡錫侯等部,一場激戰傷亡300多人。古樓激戰尚未結束,狡猾的宗孝(宗禿子)見勢不妙,從他早就在城西北角挖好的洞裡帶兵逃出城外,正在逃敵搶越護城河時,外圍部隊正好來到,當即給以痛擊,除了宗孝部少數頭目逃之夭夭外,其餘都被生擒活捉。

解放蔚縣

城內戰鬥基本結束,八路軍立即組織了全城搜索,抓捕逃兵敗將,打掃城內外戰場,被日寇和漢奸們整整蹂躪了8年的蔚縣縣城獲得瞭解放。察哈爾省人民代表會議、邊區委員會、軍區司令部、政治部分別發來賀電,並慰問了前線將士及蔚縣的民眾,極大地鼓舞了蔚縣人民!(完)

(文章摘選自《張家口軍事志》《張家口市志》《張家口地方史》《蔚縣誌》《日本投降蔚縣解放·任文德》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