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被发现就是晚期吗?有哪些症状显示?

半秋最美丽

肠癌早期通常没有什么症状,但它发展比较缓慢,是少数能够通过筛查提前预防的癌症之一!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将结直肠癌筛查作为每个人的必查项目:50岁以上(有些组织建议从45岁开始)开始做结肠镜检查,若健康之后每10年一次,若有问题则每5-6年再查一次。但我国并没有普及这项癌症筛检项目,多数发现就是晚期。

肠癌有什么症状?

虽然很多肠癌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但也有些患者早期会出现出血的症状

这些血液会混杂在大便内,肉眼不能发现,需要通过粪便潜血检查(使用化学试剂检验大便中是否有血)来判断是否有血。这也是最值得警惕的结直肠癌相关症状。有些医生推荐50岁后每年一次粪便潜血检查来预防结直肠癌。

随着恶性肿瘤的长大,人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排便规律和习惯发生变化,比如便秘、腹泻和大便失禁,也可能是癌症以外的其他疾病引起的;

不明原因的贫血,即血液中的血红细胞少,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即使是休息的很好,人仍然会感觉到疲倦或呆滞;

不明原因的胃痛或胀气;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疲劳;

呕吐。

小贴士:早期发现的肠癌患者有90%的人能存活5年以上,建议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从更早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如40岁开始。


通常我们说的肠癌,指的是大肠癌,大肠包括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肠癌可以发生于上述肠道,肠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有一些症状和体征,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肠癌有以下的症状:

(1)便血或者黑便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常表现为鲜血便,可伴有粘液或者脓液,粘液脓血便。而升结肠癌和降结肠癌,由于肿瘤距离肛门较远,常表现为黑便,大便呈黑色,大便潜血实验常为阳性。

(2)腹痛或者腹胀

(3)腹部包块

(4)排便习惯改变

肠癌可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可出现腹泻或者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相交替。这是由于肠癌在刺激胃肠道,导致排便出现不规律,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

(5)肠梗阻的表现


普外科曾医生

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

尽管肠癌发病率很高,但不少人依然对其不会稍加注意,等到发现时却已经比较严重了。那肠癌之前有没有什么症状?

4种症状一出现,警惕肠癌找上门,多加警惕。

1、腹胀、腹痛

肠癌的早期症状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此中腹痛的产生率较腹胀的产生率高。痛楚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2、便血

肠癌早期的病变多出现在黏膜上,症状不是很明显。当癌细胞扩散到一定程度,导致直肠出现,会出少量的血,排便多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当直肠出血量较大时,排便会呈现棕红色。

3、贫血

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

4、排便习惯改变

往常一天就一次大便,而肠癌早期会变成一天三五次,而且每次基本排的不多,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会引起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肠癌防治很困难?3点教你如何预防肠癌:

1、麦芽硒维E片——综合补充麦芽硒、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

麦芽硒与维生素E,会在生物膜上形成保护膜,使人体内免受自由基的攻击与过氧化损伤,缓解慢性疾病并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β-胡萝卜素,是氧自由基最强的“克星”。国内外大量科研资料也证实,摄入足量的β-胡萝卜素可减少患上慢性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因此,麦芽硒维E片是三者的结合,能有效保护肠胃黏膜的破坏。

2、定期检测便血

便血检测是发现肠癌通用的方法,可以每年至少做1到2次,便血检测一般是常规检查的项目,不用刻意去进行,只需在常规体检时提出检查即可。

但很遗憾的一点就是,如果家族里有一过肠癌的病史,那患肠癌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因此,如果家里有过肠癌患者,作为家庭成员,每年更应该多留意肠胃的变化,定期检查。

3、饭后多走走,户外运动不能少

这不是一句空话,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不实用的。但现实生活中,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臃肿的肥胖者,是大肠癌患病的最直接目标。进行活动可以影响结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大肠癌的作用。每天慢跑30分钟或做相等运动者,患大肠癌的机会要比一般少人30%。


青冥雨山

那么,除了常规检查可以尽早将肠癌“揪出来”,肠癌有什么预警可以提醒人们呢:

大便带血是大肠癌的最早期症状之一。肠癌引起的便血多为持续性、伴有粘液,同时便意会增加,有时只排出一些血液或粘液。如果肿瘤生长的位置离肛门较远,便血的发生率就会偏低。肠癌患者出现血便的情况下,同时会伴有粘液、脓液及黑色粪便,距肛门较近肛管、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癌肿,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粘液或脓液,而升结肠的癌肿可有黑色便。排便习惯改变,是大肠癌的典型症状之一。大肠癌患者排便不规律,大便次数增多,由一天一次排便,变成一天三四次,甚至有的八九次,里急后重,排便量少,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排不尽感,肛门下坠等。肿瘤发生溃疡、糜烂、感染等使肠道痉挛引起腹痛和腹部不适,表现为腹部发凉、隐痛、钝痛、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的进行。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腹部肿块,其发生率约为48%~80%,肿块坚硬,大小不等,也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尤其是发生在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的肿瘤,触摸位置不固定。当肿瘤长到一定大小时,肿块可阻塞肠道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不通等症状。肠癌晚期常伴有一系列全身症状,比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不良、全身衰竭,体重减轻和恶液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