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民国第一无耻军阀的石友三有哪些被后人诟骂的事情?

苏式生活

前面很多人都说到了,石友三一生反复无常,多次叛变,先背叛冯玉祥,投靠蒋介石,后来又转而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是败类。这个大判断肯定没有问题,但需要追问的问题是,和石友三一样出身西北军系统的各地军阀有很多,而且抗战初期表现最好,打仗最为积极勇敢的,实际上也是西北军部队,比如七七事变后的二十九路军宋哲元部,张自忠就出自该部,为什么石友三却当了汉奸?

石友三1912年就已经投靠冯玉祥,算是冯玉祥的老部下,到1924年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时,石友三就已经是冯玉祥麾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为其麾下的第八混成旅旅长,到1926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之后,成立国民军,石友三被冯玉祥任命为第六军军长兼任第六师师长,属于冯玉祥手下比较高级的将领。

但北京政变后不久,冯玉祥受到晋系、奉系和直系的围攻,被迫通电下野,石友三就已经投靠了阎锡山。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考察归来,在苏联和国民党支持下,决心出兵参加北伐,石友三又回到了冯玉祥麾下。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整编,石友三为整编后的第24师师长,驻地在河南信阳。

这之后,先后发生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唐战争,在蒋冯战争期间,石友三被蒋介石拉拢分化,投靠了蒋介石。同时投靠蒋介石的还有韩复榘,但石友三在投蒋后,被委任为安徽省主席。桂系和张发奎发动反蒋战争,蒋命石友三率军南下参加作战,石友三因为不愿意南下,就又背叛了蒋,炮轰南京之后,率部北撤,驻扎在河南新乡,投靠阎锡山,避开了蒋的惩罚。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石友三再次投入冯玉祥麾下,参加了冯阎对蒋的战争,麾下军队达到十万人,奉命攻击陇海线。到9月18日,张学良率东北军入关,石友三看到风向已经变了,立刻转而投降了张学良。虽然名义上是投降,但实际上是为了脱离冯玉祥以自保。中原战争结束后,张学良以蒋的盟友身份坐镇华北,石友三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仍然驻扎在冀鲁豫一带。

这时候,石友三的地位是最尴尬的,他的驻地在冀鲁豫交界一带,但他没有实际的稳固地盘,所以财政上是比较紧张的。相比之下,韩复榘这时候已经比较稳定的占据了山东作为私人地盘,是西北军各将领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所以,石友三虽然军队数量不少,属于华北地区军阀中势力不小的一支,但是因为没有稳定的地盘供养军队,所以始终只能今天投靠阎锡山,明天投靠张学良,后天投靠蒋介石,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独立的地盘。

到1931年,南方的桂系、张发奎又准备发动反蒋,华北也暗流涌动,但华北反对张学良就是反蒋,所以华北一带的军阀都以反对张学良的东北军为主要目标。在当时的华北局势下,阎锡山在山西经营多年,张学良搞不动,而韩复榘占领山东时间相对比较短,蒋和张有意迫使韩复榘离开山东,韩复榘受到的压力比较大。阎锡山对张学良入关后占据华北也不满,所以,韩复榘私下和石友三、阎锡山联络,准备发动反张。

这其中,阎锡山和韩复榘的第一目标是保住自己的地盘,而石友三因为急需占领一块稳定的地盘做根据地,迫切程度最强,所以态度也最为积极。韩复榘和石友三商定,由石友三率先起事,待张学良军队开始调动围剿石友三之后,韩复榘再发动,阎锡山则答应在石友三和韩复榘发动之后也响应。所以石友三率先发动了,没想到张学良和蒋介石迅速调兵围剿,石友三形势危急,向韩复榘求救,韩复榘看风向不对,按兵不动,阎锡山是老狐狸,更加不会响应,石友三就被消灭了,赖以立身的军队全军覆没。被迫之下,只能只身投靠韩复榘。

九一八之后,日军占领东北,就开始试图向关内渗透,图谋在华北地区扶植所谓的自治政府和军队。这时候已经没有了本钱的石友三因为和在华北地区的西北军宋哲元等部熟悉,所以被日本人看中,开始对他进行拉拢。石友三也正想着东山再起,所以两边一拍即合。1932年国民政府和日本达成塘沽协定,石友三作为两边都能勉强接受的人选,出任冀北保安司令,名义上仍然属于国民政府,但实际上是半独立状态,成为中日双方在华北的缓冲区。

1937年,抗战开始后,石友三又被编入宋哲元的二十九路军,之后又从宋哲元部独立出来,先后为69军军长、十军团司令。1938年山东沦陷,韩复榘被蒋枪杀,石友三奉命留在敌后打游击,曾和共军有过合作。但这时候石友三的目标仍然是在蒋、共、日三方之间闪转腾挪,巩固河北,让河北变成自己的地盘。但因为八路军在敌后发展很快,河北更是成为抗日热土,所以没多久,石友三就转而反共,开始高摩擦。在八路军129师的冀南战役中遭到严重打击,对石友三造成比较大的损失,1940年4月,石友三再度投靠了日本。

对民国时期的军阀来说,有军队还要能够有自己的地盘,建立比较稳固的根据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石友三从1926年起,时而背叛冯玉祥,投靠阎锡山、蒋介石、韩复榘、张学良,最主要的目标当然是保存实力,但直到1931年铤而走险发动倒张的战争时,石友三都未能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所以成了华北的丧家之犬,只能朝秦暮楚,一会儿依附这个,一会儿依附那个。

到反张失败全军覆没之后,已经失去了全部的本钱,又不愿意彻底放弃,所以才做了汉奸。抗战开始后,华北的军阀势力纷纷被日军消灭,石友三觉得机会又来了,所以才今天和八路军合作,明天投靠蒋反共,反共失败后又投靠日本人。这其实也是当然华北地区的许多小军阀的常态,一开始抗日特别积极勇敢,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发现抗日无望,蒋又蓄意消灭自己,最后就干脆投日当汉奸,还能保住地盘继续当自己的土皇帝。


萧武

石友三是汉奸,这是早就确凿无疑的被写在历史上的,任何人都无法更改的。

石友三是东北吉林人,和他的老长官冯玉祥一样,被称为倒戈将军。

但石友三能在各路军阀中间来去自如,说明他还是有一定能耐的,比如说他作战指挥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因此他也被列入了西北军十三太保行列,并且在西北军中排名还比较靠前,被称为西北军四大王牌韩石二孙(韩复榘、石友三、孙良诚、孙连仲)中的一员。

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最后失败得那么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韩复榘和石友三的阵前叛变。

石友三被后人诟骂的原因之一在于反复无常,一生倒戈无数。

他一生中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先后背叛。

1932年,石友三秘密与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接触,计划投日。

1940年,石友三因发动反共摩擦,被129师击败。当年4月正式投靠日本人。

1940年12月,被孙良诚和高树勋合作,用麻绳套住石友三的脖子活埋于黄河岸边。

石友三被后人诟骂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火烧少林寺。

1928年3月,建国军樊钟秀攻下巩县及偃师县,马上又被石友三夺回。樊钟秀则退向开封,把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

石友三和樊钟秀在决战中,少林寺人站在了樊钟秀一边。

樊钟秀退出洛阳后,石友三就展开对少林寺人的报复行为。

3月16日,冯玉祥部用煤油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数付之一炬。

千年古寺惨遭毁灭,这座创建于北魏太和的名寺文物就这样被摧毁,直到建国后才得以恢复重建。


新知传习阁

北洋军阀中,有“三造共和”的段祺瑞,一代东北王张作霖,荣登《时代周刊》的吴佩孚,“倒戈”将军冯玉祥等这些军阀们虽然也有大过错,也有身为旧军阀的局限性。

但是,这些人终究还是守住了一些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下野也好身陨也罢,都不会去出卖自己的国家,不会出卖自己的民族,不会当一名汉奸。

当然,有守住底线的,也有守不住底线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位毫无底线的西北军阀,石友三。

石友三,1908年从军,一开始是吴佩孚的部下,而后因为第三镇叛变,流落北京。1912年,再次从军,投在冯玉祥的军中。

随着冯玉祥的崛起,石友三也随之升迁,1924年,冯玉祥成为西北边防督办,石友三被提拔为第八混成旅旅长驻防包头,成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从此开始了他投机钻营,反复无常的一生。

1926年3月,冯玉祥通电下野,赴苏联考察,石友三投降晋军阎锡山。

1926年9月,冯玉祥在苏联和国民党的支持下返回国内,决定出兵支持北伐,于是五原誓师成立国民军联军。石友三见状又叛离了晋军,再度投靠冯玉祥。

1928年3月,建国军樊钟秀偷袭冯玉祥,石友三追至河南登封,由于少林寺僧助樊狙击,被石友三忌恨。3月15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然后命其部下纵火焚烧少林寺,天王殿、六祖殿、紧那罗殿、龙王殿等处付之一炬,为泄私愤,千年古刹毁于一旦。

1929年5月,蒋冯战争爆发,石友三在蒋介石的收买下,叛离冯玉祥,而后又支持唐生智反蒋,唐生智输了以后,立即通电投靠阎锡山。

1930年,张学良拥蒋入关,石友三见状立即通电响应张学良,次年,又在张学成等人的协助下,接受汪精卫政府的任命,出兵反对张学良。被蒋张二人南北夹击,全军覆没,后逃亡山东,托庇于韩复榘麾下。

1932年,石友三在天津和土肥原贤二接洽,投日,出任国民政府冀北保安司令。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石友三任宋哲元之下的一八一师师长,同年年底,任69军军长。后任第十军团总司令。

1938年,山东被日军占领后,石友三为保存实力与我党合作,而后在蒋介石的收买下,与我党八路军产生不少冲突。

1940年4月,冀南战役后,石友三投日,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联合消灭我军。

而此时石友三的结义兄弟及部下高树勋不愿做汉奸,因此密谋暗杀石友三。

同年12月,高树勋和石友三的老长官孙良诚合作,以开会为由将石友三骗到濮阳,会中将其绑架用麻绳套住石友三的脖子活埋于黄河岸边。

纵观石友三一生,真可谓是一个投机钻营,反复无常,唯利是图之人,虽然说他的老长官冯玉祥一生也是倒戈无数,但是终究还是有所底线。

而石友三,左右摇摆,毫无底线,见利忘义,最后落了一个被自己的部下活埋的下场。

真可谓应了那句话: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说起石友三,往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屠夫”和“墙头草”,石友三是中国近代出了名的“多姓家奴”,其反复无常的程度,比之三国吕布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石友三这样的性格,倘若他只是一个小喽啰,对世界并没有什么影响,但石友三却机缘之下成为了显赫一方的军阀,此人在中日战争时期,可谓是一根臭名昭著的搅屎棍。


石友三早年间加入北洋陆军,他善于打仗,加之骁勇善战,冯玉祥认为他是个苗子,便提拔他为旅长。稍稍握有一些权力的石友三,慢慢地显露出了他残忍嗜杀的本性,在包头时,他听信当地豪绅地主没有根据的指控,残忍地杀害了数百名佃户、苦力夫役和长工,是以当地人把他称为活阎王。

后来,石友三在军队之中逐渐升迁,发展成为一大军阀,成为落实集团的首领。在此后的时间里,石友三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将“多姓家奴”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1926年,冯玉祥受到直奉系军阀地联合进攻,阎锡山也出兵燕北,断了冯玉祥的退路。此时冯玉祥可谓进退两难,急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援军解围,这时冯玉祥想到了石友三,便命令石友三火速前往燕北,保证燕北铁路通畅。但石友三这个反复小人,却为自己考量,想保存自己的实力,竟置冯玉祥于不顾,转而投靠了阎锡山。后来经过旁人从中斡旋,石友三才勉强同意脱离阎锡山,又回到了冯玉祥的帐下,由此可见石友三此人之卑鄙及反复。

1929年在反蒋的战争中,在仅仅几个月间,先是投靠蒋介石,后来没多久又背叛蒋介石,投靠了冯玉祥、阎锡山。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前夕,石友三经冯玉祥及阎锡山的劝说,加入了反蒋的战争之中,但没过多久,石友三接到张学良的电话,竟又背叛了冯玉祥,率领部队退出战场,打乱了冯玉祥的军事部署,动摇了军心,对蒋介石取得胜利有着极大的助益。


后来,东北人出生的石友三,投靠了同时东北人的张学良,张学良对石友三很是不错,每月给石友三拨付军饷七十余万。但此后两人会晤时,张学良要求石友三将手上扣留的车皮交还给铁道部,石友三却怀疑张学良别有用心,便秘密谋划反张。

很快石友三觉得机会来了,此时他已经当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他立即派人与孙楚、韩复榘、孙殿英等将领秘密商议,共同进攻张学良。石友三于七月开始反张,然而这次出乎他意料的事发生了,原定同时出兵的孙楚等人并未随其行动,石友三孤立无援,仅半月左右的时间,在张学良和蒋介石部队的强势进攻下,石友三便全军覆没,彻底出局。



后来,石友三逃到济南,此时的石友三已经众叛亲离,于是他便想依托日军的力量,企图东山再起。石友三和国名党将领高树勋矛盾重重,高树勋便同米文和、张雨亭等人,秘密谋划除掉石友三。但后来游击主任孙良诚从中斡旋,说服了石友三和高树勋二人,两人表示今后一定会重归于好。

尽管两人当孙良诚的面,表示愿意和好,然而从心底深处,两人还是充满了矛盾,于是在1940年12月1日这个时间点,积蓄已久的矛盾爆发了。石友三率领一连骑兵来到高树勋部队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将旅长以上的军官领进会议室,大家共叙往事。此时高树勋便已经谋划要除掉石友三了,石友三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高树勋的杀意。没过多久,高树勋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他并未走远,而是挑了四名卫兵,实行他的“除石计划”。这几名部下接到命令之后,很快便来到了会议室外,只听里面石友三正高谈阔论,好不兴奋,这几名卫兵觉得时机已到,每人拿出手枪,突然闯进会议室中,将目瞪口呆的石友三架走了。当天夜里石友三便被活埋在黄河岸边上。



终于,石友三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话虽如此说,但石友三有过“自己人”的概念吗?显然是没有的,“多姓家奴”石友三,在临终前或许已经明白,他凄惨的下场,实际上是他一手制造的圈套。


水煮老牛慢火炖

石友三是民国史上最善变的军阀将领,投机取巧、左右摇摆、毫无底线,史称“倒戈将军”;他的长官冯玉祥也称倒戈将军,但是冯玉祥有个底线,不投日。最后石友三被部下活埋在黄河岸边。



石友三

石友三先后多次投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日本人、汪精卫、中共,又多次叛变。而且曾经火烧少林寺,少年古刹毁于一旦。


合影

清末先在吴佩孚部下,驻守河北廊坊。辛亥革命后投奔冯玉祥,成为冯的十三太保之一。

1926年冯下野后,石友三在阎锡山的拉拢下投奔晋军,后冯玉祥回国,联合阎锡山进行五原誓师,石友三怕冯清算他,又痛哭流涕的跑去投靠了冯玉祥。

1928年,石友三被蒋介石收买,投靠老蒋,倒戈冯玉祥。后来老蒋和唐生智开战,石友三又投靠唐,唐战败后,石友三怕得到惩罚又跑到阎锡山部下。我去他大爷的,好乱。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通电拥护蒋介石,石友三又投靠张,战后石友三不服张学良的封赏,在张学成的拉拢下又投靠了广州的汪精卫政府,张学良和蒋介石联合夹击,石友三全军覆没,跑到山东投靠了韩复渠。

1932年石友三离开山东,跑到天津投靠了土肥圆小二(贤二),在日本的支持下组织了军队。

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友三被编入宋哲元麾下参加抗日,后担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山东被日本占领后,石友三投靠中共,希望中共支持他继续控制山东,随后蒋介石以很大的诱惑,密令他反共,石友三又背叛中共,并多次发生战争。

1940年石友在我八路军的毁灭性打击下,再次投靠日本,准备联合夹击中共,石的部下兼结义兄弟不愿意做汉奸,然后以宴会的名义,捉拿了石友三,趁夜色用麻绳套住石友三脖子,活埋在黄河岸边。

1928年建国军樊钟秀偷袭冯玉祥,冯玉祥派石友三追击,追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僧人助樊狙击不敌,石友三命部下用汽油火烧了少林寺,大雄宝殿、法王殿等殿堂被焚烧殆尽,千年古刹毁于石手,当然冯玉祥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火烧少林寺

石友三就是这样一个反复无常毫无节操的小人,但是反而混的人模狗样,冯玉祥的部下也就这个样吧。但是石的结局也算大快人心。


小小罗罗蛛

民国本就是一个乱世。结拜与反叛,联合与倒戈,这次革命派,下回反革命。石友三,三投冯玉祥,三次背叛。联共又反共,投日本后又反了日本。此人位置不高。却占据民国第一无耻军阀之头衔。实至名归。



与冯结识。实则做的一马夫。但凭借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得到冯玉祥喜欢。不久做了贴身卫兵。后投靠了阎锡山。冯蒋战争时,又率部众成为老蒋的人。

全面抗战时,石为保存自己实力,投靠共产党,与邓小平合作过。而在后来。摇身一变。变联共为反共,大量杀害抗日军民。向日军投降。最终此人结局,被部下用麻绳捆绑投于黄河。


颐和文旅

任何人都别想为石友三,汪精卫,周佛海,川岛芳子……这些大汉奸们翻案,平反!这些中华民族的败类已经被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情感,伤害了国家的利益,玷污了“人”的称谓,像石友三之流,几乎成了“N”姓家奴,有奶便是娘,这一点他的前辈那位小温侯吕奉先都自愧不如。为了个人一点眼前利益,贪图金钱,享乐,出卖同袍,战友,同胞……毫无做人的良知底线,这种人跟行尸走肉有何区别!生前虽能一时尽享荣华富贵,但却死的无耻至极,以致后人同宗都羞于与其同宗同姓!这种人在人们的心目中猪狗不如,只能拿来做反面教材,再无一用!在此,借前人一幅对子表达对他们的蔑视:(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 (下联)忠孝贤悌礼义廉 (横批)忘八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