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城市太原——大宋朝廷投降了,太原守軍不投降

其實,這次議和的背景是平等的,也就是說,當時的情形是誰也吃不掉誰的僵持局面。然而,姚平仲劫營失敗,宋軍一方輸人又輸陣。戰場上打不過,道義上也佔了下風,談判地位急轉直下。

經過之後一週的緊張交流,雙方終於達成妥協。

懦弱的宋欽宗,答應了完顏宗望極其苛刻的講和條件。條件具體包括三項:

第一,大宋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地給金國,換句話講,宋金聯手滅遼的戰爭之後,幽雲十六州非但沒有收回,大宋反而倒貼,讓金國把國境線從幽雲十六州向南推進到了山西中部,河北南部;第二,金國和大宋,以伯侄之禮相稱。當然,至少從表面上看起來,女真人這個伯侄之禮,比一百多年前契丹人對後晉皇帝石敬瑭的父子之禮以及石重貴的爺孫之禮,倒還是文明進步了不少;第三,前面送來的康王趙構恐怕是個冒牌貨,否則宋欽宗不會安排人半夜來劫營,拿著自己的命開玩笑。完顏宗望要求用康王趙構換肅王趙樞,又把趙樞作為人質,押往金國。

和談之後,完顏宗望大軍北歸,略感遺憾。

和談之後,李綱馬上提了辭職報告,他想知道皇帝你的心會不會疼。

說到底,宋欽宗這事吧,乾的挺不地道的。要說割地賠款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但是你總不能這個節骨眼上把太原賣掉吧?人家太原那邊還正在打仗,數萬太原軍民死死拖住了完顏宗翰的西路軍。完顏宗翰眼看無法完成佔領洛陽,以及會師東京的戰略企圖,索性分兵給完顏銀術可,自己單獨帶著一票人馬南下找東路軍會合。走到一半才聽說,東路軍和宋欽宗達成議和了。

宋欽宗

於是,完顏宗翰把和談結果通知了太原守軍,要求太原守軍貫徹契約精神,開城投降。

太原守軍,沒理這個茬。

不僅太原如此,另外兩個城市中山,河間也都不買中央政府的帳。

面對來勢洶洶的女真金國,這一次無論首都還是地方,仗打的如此漂亮。就像下棋一樣,滿盤都是勝局,大家並不甘心投降,甚至和棋都不行。

同樣不甘心的,還有老將种師道。老將軍獻策宋欽宗,希望充分利用黃河天險,派人在半路截殺北歸的完顏宗望東路軍。然而,朝廷主和派給出的信號是,既然已經息事寧人,就不要自討麻煩了。否則惹怒女真人再遭頓打,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終,种師道的建議被宋欽宗拒絕,老將軍一病不起。

應該來講,東京保衛戰從軍事上是成功的,以李綱和种師道為首的主戰派獲得了最終的勝利;然而,東京保衛戰在政治上又是極其失敗的。這一次,優柔寡斷的宋欽宗不僅沒有將狂妄的敵人打疼,反而在戰場上盡得優勢的情況下,同意了屈辱的講和條件。這次和談結果,更加讓女真人看到了中原漢人的軟弱可欺,為接下來金軍更加瘋狂的進攻埋下了伏筆。

東京保衛戰之後,宋欽宗接受百姓和朝臣的意見,將開戰之前畏戰逃跑的童貫斬首。之後,又將舉家南逃的蔡京貶官流放,蔡京當年就病死在湖南。

宋徽宗追求藝術的同路人——公相蔡京和媼相童貫,在同一年一命嗚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