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卫星的分辨率已经达到厘米级,为什么还要用侦察机呢?

风而来

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已经提升至0.5米级水平,在2015年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表示,在次年发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同时在2022年左右组建中国首个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由此看出,中国的商业遥感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0.5米级,那么军用的就更高了。美智库曾指出,中国的大口径光学遥感卫星地面分辨率0.2米,达到了美国锁眼光学侦察卫星的水平。厘米级的分辨率目前依然是最高端的,大部分的卫星达到0.2米级至0.3米级。

而侦察机是一种对地面、电磁目标进行侦察的平台,不一定是侦察地面目标。电磁侦察也是侦察机的一个工作内容,以RC-135为例,可侦察电子情报和弹道导弹情报、装备有高精度的光学探测装置、处理和分析各种电磁波信息。RC-135有各种不同的型号,每个型号针对的侦察内容不同,比如电子情报侦察机,就是专门侦察电磁信号的。显然卫星是干不了这个活,卫星轨道高度在数百公里、数千公里,因此侦察电子信号,依然要侦察机。而且,侦察机抵近侦察的存在感比较强,能够给对方压力,并且第一时间将情报传输到后方。卫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个过境时间,如果卫星过境时间被掌握,那么在这个时候隐藏起来就可以了,侦察卫星也看不到。侦察机就没有这个问题,随时都可以侦察。


军情瞭望台

解放军虽然坦克、飞机、兵力等军力和装备虽然相对“透明”,然而解放军的电子侦查能力却一直是一个谜,虽然更多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卫星,但是仍在大量发展以客机和战斗机为平台的电子侦察机,电子侦察机相对卫星,部署方便, 侦察机问世之初就显示了巨大的威胁性,中国在中国沿海部署图-154电子侦察机,可以使日本新购进的F-35战斗机不敢再肆意妄为的闯进东海识别区。

由于图-154电子侦察机还可以对机载信号和雷达信号进行跟踪,可以在美国在日本和韩国进行军演时伺机监听美国F-22,B1B等美国主力战机的机载信号,甚至有一定的可能性获得B-2轰炸机的机载雷达频率,在美国海军进行“自由航行”时,也可以由中国海军驱逐舰进行各种级别的驱逐和对抗,然后由图-154侦察机拦截美国军舰向太平洋海军司令部的信息,获得美国海军介入地区争端时遭到驱逐,甚至是美舰遭到攻击时的美海军司令部给予的最大底线。

并且图-154使用了国产的高级合成孔径成像雷达,该系统采用双波段多极化的设计,拥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在12000米高空对日本冲绳基地拍摄时可以分辨很轻松的辨识出日本和美国所部署的武器装备型号和数量,而且图154电子侦察机还安装了RADUGA红外成像系统和电视摄影系统,未来还将安装正在测试的高空间分辨率CCD数字相机,数字扫描所获得的大比例成像图在通信卫星中继后,即使设置在远在后方的救灾抗洪指挥部也能接受到图-154传来的实时动态成像图以帮助后方的指挥官做出决策。在军事运用方面,拥有地面数据接收装置的指挥官们也以用图-154电子侦察机获得战场的实时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浩汉防务论坛

卫星为何没能取代侦察机?

第一,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离地球3万6千公里,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就是中国的高分4号了,只有50米。

第二,其他轨道卫星,都是相对于地球旋转的,不可能盯着一个地区看,多少小时才一圈儿转过来。更不可能随意选择路径追过去看。即便卫星组合也做不到。而侦察机可以,持续盯住一个刻意地区,或者高热度地区,盘旋飞、来回飞。

而且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目前也只是分米级分辨率,还没到厘米级。再近轨道的卫星,也没飞机近啊,现在无人机那都是贴着看啦。

第三,卫星侦察一般分为雷达遥感、红外、多光谱、全色波段几种。雷达发现金属物体更容易,有形状的也行,但是对于燃油泄露海面就看不了。红外探测热度与背景差异大的。多光谱是分别几种波段的探测,用于发现几种材质的差异。全色波段就是灰度图了。那么还是没有侦察机看的仔细,例如侦察机可以用雷达多普勒效应针对不同速度的目标。甚至可以用电视侦察。

而卫星还需要判图过程,很多照片需要长时间分析才能得出结果,有滞后性。所以空间站才总是上判图员啊,人上去可以看得更明白嘛。

初步思考,就写这些,读者朋友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谈一谈。


银杏智库

因为卫星在轨运行时轨道是固定的

因为其携带燃料量很少,所以非特殊情况下是不能变轨的

那也就是说它能观察到的地方是固定的

如果是同步卫星那它可观测的区域就更小了

(同步卫星就是其绕地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地球与卫星保持相对静止)



而且如果被观测地点云层较厚,或者出现雾霾、沙尘暴、风暴等特殊天气

对于卫星的观测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卫星发射使用成本极高,自身燃料又不多,进行高频率变轨,对多点进行侦测,一颗便宜点几千万贵的数亿的卫星,用不了几次就会因为燃料耗尽无法机动被太空垃圾击伤击落,最好情况也是只能永久停留在某个轨道进行被动的固定观测。这种行为有多烧钱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出现需要对卫星可观测区域以外进行观测,或者天气原因不适合卫星侦查等情况时,会派出侦察机对目标进行侦查。

侦查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细致,可获取的有效情报可能会更多,最主要还是便宜。

以上。


猛兽侠之大猩猩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主要是两个因素的原因。

一个是技术的原因。

目前卫星的对地观测精度,无论是低轨高分辨率军用对地观测(侦查)卫星,还是民用高轨对地观测卫星的精度都没有达到厘米级,通常在分米级,也就是0.1-0.5米之间。



图注:美帝的“锁眼12”侦查卫星,分辨率为目前最好的0.1米,也就是分米级别。

而且卫星的分辨率多少,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可以看清多少数值的东西,而是可以在这一数值下,看清物体最小的分辨间隔,也就是可以将其分辨出是一个物体还是两个物体组合起来的东西,这样才能分辨出物体具体的形状和间隔。

至于网络上所流传的分米级间谍卫星可以看清车牌号与报纸的广告,这就是典型的谣言了。



图注:这是0.5米分辨率遥感卫星观测到的北京图片,在经过后期处理后监测精度为90%,其中有10%还是看不清。

所以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想要获得对方更清晰的光学图像,侦察机相比卫星看的可以更清楚。

使用条件的限制

卫星在天上通常是围绕轨道进行运动的,在跟踪地面移动目标时,非静止轨道观测卫星,相比侦察机必然有天然的劣势。

其次因为地球是圆的,因为地球曲率的原因,静止“低”轨道观测卫星的视场是一个面积较小的圆锥型,要想扩大观测卫星的视场,就需要提高观测卫星的轨道,但轨道提高对地观测的距离也相对变远,观测卫星的分辨率必然大幅降低。

图注:目前世界同步地球轨道对地观测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就是我们的高分四号,分辨率也仅有50米级别(当然看航母足够了)

所以综合以上两点,目前来看,相比观测卫星,侦察机还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常重要的侦查手段。

最后谢谢大家的阅读,祝大家新年快乐。


天真小科普

谁告诉你卫星的分辨率达到了厘米级?最先进的可见光的分辨率可能达到了优于20厘米的水平。你可能经常听到一些传言,说某国的侦查卫星能看清车牌号、能看到士兵是否刮了胡子,这仅仅是传言而已,首先没有哪国的车牌是装在车顶上的,第二,也没有哪国的士兵整天抬头望着天。你也可能把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跟侦察卫星的分辨率弄混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经过差分、地基增强后可以达到厘米级乃至毫米级。


快乐老嗲

侦查卫星都是战略侦察用的,包括导弹预警卫星,对全球进行监视,定期对全球进行周期性扫描,运行轨道较高,寿命长。

分辨率高的侦查卫星都是低轨道卫星,如果需要详细侦查,需要临时变轨。变轨需要消耗燃料。卫星本身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频繁变轨会缩短服役寿命。所以只能对较大的,较重要的情况进行仔细侦查。

侦察机是战术用途的。主要是解决作战区域的情况进行了解。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有事前侦查,有事后核查。具有快捷,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还可以多批次进行。与卫星侦查相互补充。


天明遥遥山海关

因为每一种武器装备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卫星的缺点就是无法准确分辨出假目标,而且卫星的运行轨道是固定的,运行一圈的时间也是固定,这样就很容易被对方钻空子。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卫星分辨率越来越高,有一些尖端的军用卫星分辨率甚至都能看清楚报纸上的标题,但是侦查机作为侦查网中的一个环节,作为对卫星侦查的补充必不可少。侦察机有卫星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灵活。侦察机可以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持续的侦查,而且可以非常容易的分辨出真假目标。总之,要想建立好的侦查网络,卫星侦查和飞机侦查都必不可少,两者相辅相成。


老兵聊装备


涩涩152380270

卫星的轨道太固定了,带的燃料又有限,不能经常变轨。别人早就把你的轨道看的清清的了,算到你来了,先躲好,你啥也看不到。其次,卫星的能源,要么是热核电池要么是太阳能,雷达功率啥的跟侦察机无法比。再次,卫星的体积太小,天线尺寸镜头尺寸啥的,跟侦察机无法比再次,卫星经过目标上空的时间,相比侦察机太短了再次,卫星太高了,成像分辨率跟侦察机无法比。简单来说就是卫星就是基本固定侦查的信息,也只有长时间对比出新的信息。而侦察机灵活机动性比较强,实时侦查的信息资源数据比较新,并且侦察机不仅可以拍摄地面情况,还可以检测电磁信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