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有11艘航母可以用,为什么只有1艘在西太平洋?

美军第一艘“福特”级航母原定于2016年9月份交付,但是由于需要进行新一轮技术评估,因此该航母的交付计划被推迟了3个月,不过这对于美军航母使用计划的影响应该不大,不久之后,美军就可以拥有11艘航空母舰了。

虽然美军目前拥有的航空母舰数量非常多,但是其部署在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舰却只有罗纳德·里根号一艘,原来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基地的是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后来这艘航母回美国维修了,罗纳德·里根号航母就接替了它的位置。在此期间,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曾经来过一段时间,不过很快就走了。迄今为止,美军仍然只有一艘里根号航母在西太平洋长期游弋。

事实上,美军真正能用的航母数量并不多,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军航母使用遵循“三三原则”,即三分之一航母处于维护状态,三分之一航母进行训练,另外三分之一航母才是真正用于执行任务的。这就是说,即使福特号航母也服役了,美军最多能保持正常执行任务的航母数量也仅有4艘。这4艘航母有2艘要负责美国本土东西海岸的巡逻工作,另外1艘主要活跃在欧洲,剩下的当然就只有1艘能够呆在亚太了。

随着美军战略的调整,美军希望把处于任务状态的航母数量增加到6艘左右,但是这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经费不足。一艘航母即使只是在海上游弋,其费用开支也是惊人的天文数字。尼米兹级航母的人员编制在6000人左右,其中不乏军衔较高的“高收入人群”,按照平均没人每天500美元计算(实际上应该不止这么多),一艘尼米兹级航母每天就可以“创造”300万美元的人力资源成本开支,而舰载机的每次起降需要的费用,都是以一万美金为单位计算的,如果再考虑燃油及设备折旧等因素,航母每天造成的费用开支真的是很惊人的。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也只好望而却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