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0则经典佳句,细细品味,受益终生!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1、识时务者为俊杰。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杰出的明智之人。

2、蝮蛇螫手,壮士断腕。

选自《三国志·魏书·陈泰传》。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手腕,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引申为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宁可牺牲局部而照顾全局。

3、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选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明亮的镜子用来照人容貌,过去的事情用来了解今天。

4、为政以安民为先,不以修饰为先。

选自《三国志·蜀书》。为政首先要安定民众,而不是先去修整装饰宫殿。

5、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选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聪明的人防止灾祸于尚未萌发之时,有智慧的人对未来可能的祸患早就预有准备。

6、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

选自《三国志·蜀书》。帝王治国的方法,没有比安定民众更重要。安定民众的方法,就是要让民众富裕起来。

7、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

选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好运气的到来,是有一定原因的。灾祸的降临,是逐渐发展来的。祸乱在逐渐产生时如果不加警惕,后悔就来不及了。

8、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选自《三国志·魏书》。与百姓共享快乐的国君,百姓必定能为国君分忧;与百姓共享安定的国君,百姓也一定能拯救国君的危难。

9、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

选自《三国志·吴书》。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国君应该重视民众的生活,关爱民众的生命。民众安定国君就安定,民众快乐国君就快乐。

10、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圣贤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

选自《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将要亡国的国君,自以为没有灭亡之忧,最终走向灭亡;圣哲贤明的君主,自己认识到存在灭亡的危险,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最终避免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