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武器装备研发:供单兵使用的气体防护瓶罐就是现实课题

身带气体防护瓶罐。

如果说,全新概念“隐形防护衣” 是比较现实或即将成为现实的单兵作战服装,那么,随着先进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生态作战理念的不断强化,战场上单兵的作用与安全性需求不断提升,围绕单兵防护功能的装备必将推陈出新。

我个人设想,应加紧研发用于未来生态作战的武器装备,如一种供单兵使用的气体防护瓶罐就是现实的课题。

这种气体防护瓶罐,可以单兵自行或在受到重击时自动发生作用,气体防护瓶罐中施放出来的气体,无色、无味、透明、有氧,最重要是,这些气体具有防弹、防爆、防震,甚至防水、防火等多功能防御作用,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迅即为单兵构筑更加安全简便的“气体盾牌”。这种气体防护瓶罐,还可能大量应用于民用市场,作为老百姓的个人防护器材,市场前景应该非常广阔。我的这种设想,并不是天方夜谭、无法实现,目前或即将到来的科学技术为这种设想提供了可能,民用防护器材及其工作原理给予这种设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车辆上的安全气囊,能够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

当发生碰撞事故时,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安全气囊是安全气囊系统一个辅助保护设备,它是用带橡胶衬里的特种织物尼龙制成,工作时用无害的氦气填充。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充气大约需要0.03秒。非常快的充气速度对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

氧气瓶:

防“色狼”喷雾器:

由成份特殊之植物性浓缩刺激气体,非瓦斯催泪剂,无毒,不伤皮肤且体积小,极具伪装性,携带方便,可随身置于手提包或口袋中,紧急时可随时使用,防“色狼”喷雾器可喷出刺激性雾状液体,使侵犯者丧失视力,上呼吸道咳嗽,浑身难受,有效距离5-6米,从而为受侵犯者争取时间制止犯罪或脱身或逃离现场。

气体报警器:

是一种用于气体泄露检测报警的仪器。当工业及社会其他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时,当气体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人们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人员及生产生活的安全。

民间常用的气体灭火系统:

包括了七氟丙烷、混合气体IG541、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一般采用电器自动、电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三种控制方式,气体灭火系统控制器上配置的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能够根据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的强度,自动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等等;等等。

发达国家单兵防护用具的研发,已经将液体防护技术视为发展方向,其核心是用混合了硬质硅晶粒的液体浸泡凯夫拉材料,再编织成防弹衣。

美国陆军进行的测试显示,经这种特殊处理的凯夫拉纤维,其防弹和防刺伤能力比普通材料提高5倍,质地却更柔软。俄罗斯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液体盔甲”,在若干层普通防弹材料间涂上一种胶状化合物,当受到强烈冲击时,这种物质会在顷刻间变得异常坚固,以阻止子弹穿透。试验结果表明,“液体盔甲”的防护特性更佳,能够承受以每秒558米的速度射来的子弹。关键是,军事研发人员应具备吸纳集成的能力,能够立足于生态作战的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综合应用信息技术、生态技术、纳米技术,气体技术等,全新机理的人性化、多功能、更轻便、保护范围广的“气体盾牌”应该很快就能应用于未来生态化战场,如英美等国就在着手开发保护军人“私密部位”的“防弹内裤”。

防弹短裤已经将驻阿美军官兵的生殖器、主动脉和腹部的受伤率降低了40%。

据2012年12月12日美国《星条旗报》报道,地雷和路边炸弹仍是驻阿美军的心腹大患。经过统计后,五角大楼发现路边炸弹对士兵最大的威胁来自下半身,“士兵们一步踏错就可能会被炸掉双腿、毁坏生殖器或撕裂腹部”。为此美军正忙着调送大批防弹内裤、防护罩和可捆绑的外部防护设备前往阿富汗,这其中包括超过60万套防弹内裤,超过15万套较重的防护装备等。美国防部的数据显示,这种防弹短裤已经将驻阿美军官兵的生殖器、主动脉和腹部的受伤率降低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