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胃癌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发现呢?

汽车风影

先回答问题:目前医学技术想发现早期胃癌只有通过胃镜,特别是高清放大胃镜。

首先想科普的是临床上早期胃癌大部分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有症状也就是一些反酸、嗳气、闷痛的慢性胃炎一样的非特异性症状。

如果胃癌发展到出现很典型的胃癌症状基本都是中晚期胃癌了。

下图是一张高清放大胃镜所拍的胃镜下胃粘膜图片,可以看见高清放大后整个胃黏膜可以清晰大展示出来,有经验的胃镜医生就可以通过放大后胃粘膜表面的胃腺体和胃血管改变来大致判断是否为早癌并更精确的夹取有异常的胃粘膜送病理。

当然早期癌症最后确诊是靠病理确诊。

这里也顺便科普一下什么是病理活检。

病理通俗点讲可以这么理解,我们人体的每一个器官和组织都是由一个一个细小的细胞堆积而成的,由于这些细胞都非常小,人的肉眼是无法观察到单个细胞的,胃肠镜医生如果做胃镜时候发现胃肠道黏膜有问题,就会夹取一小块有问题的黏膜(虽然夹取得很小块,但还是有成千上万微小的细胞被夹取出来)。被取出来的组织细胞放在显微镜下放大一百到几百倍来看是不是癌细胞就会看到更清楚了。

回到题主提问的问题:早期胃癌如何才能及时发现?

答案就是及时查胃镜,特别是高清胃镜,有问题活检送病理确定诊断。


消化内科叶医生

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文明带给我们的苦痛。环境恶化、食物不安全、社会压力大等因素都会诱发很多不良疾病,尤其是一些恶性病变,这其中就包括胃癌。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如果我们所处的地域环境恶化,平时又不注意规律饮食,不能保护好我们的胃肠,那么胃癌就容易找上门来。

每一种恶性疾病发作都会有一定的征兆的,胃癌也不例外,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以下一些症状时,就是需要我们引起注意了:

一、心窝部经常出现持续的空心痛,尤其是安静休息时容易表现出来,虽然这种痛并不是特别严重,可忍受,并且与进食没有多大关系。

二、上腹部通常有饱胀的感觉,于进食时这种感觉尤为明显,通常进少量食物即会有饱胀感,出现食欲不佳现象,而且常伴有暖气上袭和恶心难受。

三、出现厌食感,以厌食肉类尤其是肥肉,由于进食少并厌食,可致使病人可在短期内很快消瘦下去。

四、在胃癌的早期出现黑便的现象,这是由于患者体内发生的病变破坏了小血管所致。

不过也要清楚,多数情况下,在胃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是仔细观察,也能够发现异常。像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通常已经可以确定是癌变了。


家庭医生在线

胃癌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但是发病率又很高。2008年世界癌症报告统计,胃癌发生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第4位,东亚是胃癌高发区,而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病例只占全部胃癌的5%[1]

那么怎么能及时发现胃癌呢?

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为胃癌高危人群。胃癌高危人群包括

年龄大于40岁,大数据研究表明40岁以后胃癌死亡明显增加,且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两倍。

长期高盐饮食,经常吃烟熏煎烤炸食品,不良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用餐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菜剩饭)。

吸烟、饮酒,吸烟越多,胃癌发生风险越高,饮酒会损伤胃黏膜,不过是否会引起胃癌尚不明确。

遗传因素,如果家族有消化道癌症史,发生胃癌的风险也会增加。

胃癌的报警症状

所以,首先要判断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如果是高危人群,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可以这样做,来及时发现胃癌:

第二步 根据医生指导意见,每一年或两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

(孟药师)


医药双博频道

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病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居住环境、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其他癌症的转移等均有关系。所以,患者一旦发现有相关因素影响,要及时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来确诊。对于中老年人定期做体检也很重要。

一、内镜检查。

1、 胃镜。胃镜分为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患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这也是常用的方法,检查率在30%-90%之间。早期胃癌有的缺乏明显指征,较难看出。但有的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看到粘膜糜烂、充血。

2、 超声胃镜。 如果是胃癌患者,检查时多为不规则的低回声病灶,对于粘膜多为不规则改变,有的已经严重破坏,有的显示明显增厚。使用20MHz的高频探头,病变范围及程度更加清晰。

二、影像学

1、 CT。研究表明,对于多层CT,对胃癌检出率较高。最好做平扫+增强,结果更直观。

2、 消化道造影。高水平的钡餐造影,可以看到胃粘膜的超清结构,对于早期胃癌诊断价值高。

三、血清学检测。肿瘤标记物的各项指标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本期答主:闫晓晓,医学硕士


生命召集令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或类似胃溃疡的上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通常会有较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消瘦乏力等,部分伴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不同部位的肿瘤也有其特殊的表现:贲门胃底癌可引起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可引起食物滞留不下的幽门梗阻;肿瘤破坏血管后,患者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的表现;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出胃壁;大约10%的病人有胃癌扩散的症状和体征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黄疸、腹部包块、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晚期胃癌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液质的表现。

首先从自身症状来识别胃癌的早期报警信号:

(1)上腹部症状:早期多为隐痛或不适感,但也有些患者疼痛类似溃疡病,但发作的疼痛无规律性,使用抗酸剂可缓解,但有时服药后无济于事,反而加重。

(2)上腹部饱胀不适。

(3)食欲减退,厌食油腻、肉类,乏力和体重减轻。

(4)持续便血甚至呕血。贫血

有上述症状出现的人,特别是胃癌高危人群:包括①某些胃疾患者,如胃溃疡、胃息肉、胃不典型增生、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特别是结肠型化生患者;②低血清胃蛋白酶原血症者;③有胃癌家族史或遗传史者;④位于胃癌高发区的人群。应及时行胃癌普查。普查内容包括:实验室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胃液pH 检查)、内镜(胃镜)检查、胃肠道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超声检查、CT 和MRI 检查。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是检查的最终手段,能达到确诊的目的。

以下特殊胃镜检查可弥补其他检查在胃癌检查中的不足:

(1)超声电子胃镜。此技术可显示正常胃壁结构的5 层、7 层、甚至9 层的声像图, 由此可探及癌灶的胃壁浸润深度,特别有助于区分黏膜癌和黏膜下癌。超声胃镜在国外作为一项常规的检查项目来进行胃癌的术前分期、评判化疗效果。

(2)染色内镜。由于恶性病变的亚甲蓝蓝、甲苯胺蓝着色率在90%以上, 通过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法能提高对肉眼难以识别的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特别是小于4毫米的早期胃癌。对于内镜下难以识别的胃炎型胃癌意义更大,因其易误诊为良性胃病变。

(3)放大内镜。可精细观察胃黏膜的微细结构(可扩大20-40倍), 提高早期胃癌特别是微小胃癌的诊断水平。特别对于腺管密度及结构与背景黏膜不同的大部分高分化型管状腺癌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1)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

(2)40岁以上的大肠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3)病灶直径大于2厘米的胃溃疡,特别是位于胃小弯部病程较长的溃疡。

(4)腺瘤性、无蒂性或直径超过2厘米、体积较大的胃息肉。


康爱在线

早期胃癌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会有腹胀、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等。进展期会出现上消化道梗阻、出血、消瘦。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定期做胃镜检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有效方法。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重要的手段,内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是确诊的方法。胃镜能够在直视下观察胃的病变,判断性质。此外,CT能发现胃壁增厚、胃壁肿块,并判断附近淋巴结是否肿大和邻近脏器转移情况。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能观察胃壁形态,鉴别溃疡性质,要发现早期胃癌需要气钡双重造影。胃癌伴少量出血时便常规可出现隐血阳性,胃癌患者还可出现贫血、部分消化道肿瘤标记物升高等,但缺乏特异性。

胃癌可以预防: 1.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食多餐,避免烟熏煎炸腌制食物 2.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避免熬夜,保持良好心态 3.检查幽门螺杆菌 4.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胃癌防治

胃癌死亡率之所以那么高,主要是由于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仅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许多老百姓未引起重视,而等到症状明显时,多数已到进展期,甚至是中晚期。此时的“癌魔”很难“驯服”,导致目前胃癌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什么仪器查胃更靠谱?

医学水平的飞速发展,检查方法的日益更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

1.“难喝”的钡餐:X线钡餐造影是胃肠道检查的“元老”,可以显示消化道的位置、轮廓、内腔及粘膜皱襞情况。但其使用的造影剂为重金属钡剂,口感极差,难以下咽,检查过程中还要受X线辐射,另外它对肿瘤的内部结构及胃肠壁浸润程度不易显示。

3.“切片”的CT:胃的CT检查相当于将胃“切开来看”,可以观察到胃壁的厚度,显示病变的形态。但是胃CT亦是利用X线成像原理,被检者会受一定辐射;“切片”时只能平行的横切,不能沿胃体的长轴斜着切;并且胃CT只能观察到某个静止的状态,不能动态观察胃的蠕动情况;此外,CT价格较高,不适用于体检。因此,其局限性还是蛮大的。

4.“温柔”的胃肠超声:自超声应用于临床70余年来,凭借其“实时动态、无辐射、简便、快捷、费用低廉”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超声仪器亦在不断改进,分辨率越来越高,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伴随着胃肠超声助显剂的出现、发展、应用和改进,超声诊断胃肠疾病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不仅能够显示胃肠管腔内的充盈和排空等变化;还能显示管壁的蠕动、厚度和层次结构;对肿瘤以及其它胃肠管壁增厚性疾病有良好的显示能力;能提示病变的所在部位和范围,测量病变大小和管壁增厚的程度,了解肿瘤的周围临界及浸润情况,从而揭示胃肠道疾病的形态与功能性改变。


中华医学科普

癌症之所以让大家感到可怕,其实就是因为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晚期多数是不能治愈的,而早期癌症多数可能治愈,胃癌也不例外。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早期发现?

一是重视早期症状。可胃癌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其实很多癌症是如此),而即便有症状,也并没有什么特异性,也就是说,胃癌的一些所谓症状在其他一般性的胃病甚至非胃部疾病也同样存在,比如,烧心感,饱胀感,上腹痛,胃癌确实可能会有这些表现,但其他胃病甚至其他疾病也可能会有这些表现,你无法根据这些表现来判断是不是胃癌。所以,重视症状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你根据症状来诊断,而是要提醒你及时就诊,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是主动筛查。上面说了,胃癌早期可能没有任症状,或者症状没有特异性,根据症状来早期发现胃癌,是很不可靠的,那怎么办?适龄和高危人群应该主动进行筛查,也就是说,没有症状的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那么你应该主动去进行筛查检查。什么检查可以筛查胃癌呢?目前最主要的就是靠胃镜,当然其他一些检查也有可能有帮助。就我个人的观点,直接做胃镜来得直接。有的人对做胃镜有点害怕,这可以理解,如果没有麻醉禁忌,可以考虑麻醉下胃镜(也就是所谓的无痛胃镜),睡个几分钟就好了。


肿瘤专科医生

胃癌和胃病傻傻分不清楚?一定不能错过下面三个胃癌的信号:

上腹部饱胀感:这是老年人患胃癌的最常见症状,出现这一症状时患者多伴有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若癌肿位于胃的入口(贲门)处,可感到进食不通畅;若癌肿位于胃的出口(幽门)处,出现梗阻时,病人可呕吐出酸腐的隔夜食物。

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在生活中大概有一半的老年胃癌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会有明显食欲减退、日益消瘦、乏力,其中40%-60%的患者是因消瘦而就医。若伴有上腹部疼痛,且能排除肝炎等,更应引起警惕。

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呕血、黑便及大便潜血阳性。在胃癌早期即可存在少量消化道出血的征象。

那么胃癌怎么办?

我今年五十多了,我的胃病是年轻的时候落下的,那时候条件没那么好,饿出来的。后来条件好了,而我又不是那种十分在意的人,所以饮食习惯也不好,各种油腻的高盐的毫不忌讳。一般胃病犯了就是腹部隐隐作痛,肚子胀,而且有时候症状会持续好几天。长期的胃病让我患上了胃癌,虽然现在我能这么轻松地说出来,但是其实去年知道结果的时候心情还是很沉重的。

吃了很多药没见好转,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托老家的亲戚拿了找中医要了个方子,你别说喝完现在已经好多了,之前查出幽门现在都转阴了,这个方子就是:长白山药谷丁香茶

每天3~5g长白山药谷丁香茶泡水喝。

其实早在古代,丁香茶叶养胃的功效就被古人记载进医书里面,《本草新编》记载: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味辛,气温,纯阳,无毒。入肾、胃二经,又走太阴肺脏。止噫呃气逆、翻胃呕吐、霍乱,除心腹冷疼,暖腰膝,壮阳。

此外丁香茶叶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现代研究表明,这两种物质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我坚持每天都在喝,并且忌口,以前最爱吃冷饮后来坚决不碰,现在已经不会再胃痛了!


67633666

胃肿瘤的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和通常的胃病没有区别,容易被患者忽视。

约2/3的胃癌在早期可出现下列症状:上腹痛,约 1/4的患者疼痛规律如消化性溃疡;但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餐后腹痛,无间歇性,且不能用食物或制酸剂获得缓解。

食欲减退,消瘦,乏力,胃癌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若伴有上腹痛,且能排除肝炎的话,则更应引起重视。与肝炎的区别是:肝炎除有食欲减退、厌油腻外,还常有黄疸、浓茶样尿,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等。

不少患者由于进食减少而导致乏力、消瘦。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和呕血,这些都是胃出血的征象,在胃癌早期即可出现。若癌肿破坏了小血管,出血量少时,大便外观正常,但化验可见血细胞,这就是潜血阳性;若癌肿破坏了大血管,出血量多时,可表现为排黑色大便和呕血,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此外,有约1/3的胃癌在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要想早期发现胃癌,只有依靠普查。因此,在胃癌流行区,凡年龄在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或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或已施行胃手术在10年以上者,均应定期做X线或胃镜检查。

过去胃肿瘤60岁以上人群才是高发人群,35岁以下的胃肿瘤患者非常少见。但最近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肿瘤发病率胃肿瘤排到第二位,45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占三成左右。

发现胃早期肿瘤最好还是做胃肿瘤根治术,对于有些不愿或不能做根治术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用胃镜或腹腔镜摘除;胃肿瘤发展较慢,如果每半年~1年行一次胃镜检查,是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手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