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照顾好分娩前和分娩后的母猪?

安小陌是鬼公主

母猪的产前管理

1)怀孕母猪在产前84~90d饲要喂哺乳母猪饲料,比怀孕中期饲喂量要增加,每天每头母猪饲喂量2.6~2.8kg,给以充足的饮水。要善待母猪,不要惊吓,不要剧烈运动,要让母猪保持安静,防止母猪流产。

2)在母猪产前一周,把母猪消毒后赶紧进入已消过毒的产房,严防母猪快跑,摔倒,挤压,上产床时要人工协助,以防挤压肚子。

3)母猪产前3d应减少喂量,产前第二天少喂一些,产前当天不喂料,产后第一天不喂料,产后第二天少喂一些,产后第四天以后把饲料量逐渐增长起来。母猪产后第四天应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喂5次,以喂饱为原则,尽量增加采食量(母猪每带1头小猪,采食量应增加0.2kg以上)。一般哺乳期母猪日采食量为7~9kg。充足的饮水是增加采饲量的有效办法之一。

4)母猪断奶前3d,逐步减少饲料,断奶当天不喂料,断奶2~3d不再分泌乳汁后,才能增加饲料量开始催情饲养哺乳母猪的护理产仔母猪应注意限食,母猪产前4d必须逐步减料,产前、产后1d内不喂或只喂少量稀料,产后5日喂量可达产前水平,至7~8日可敞开饲喂,以饲喂湿拌料为宜,日喂2~3次,不得让母猪采食已变质饲料。


哺乳母猪的护理

产仔母猪应注意限食,母猪产前4d必须逐步减料,产前、产后1d内不喂或只喂少量稀料,产后5日喂量可达产前水平,至7~8日可敞开饲喂,以饲喂湿拌料为宜,日喂2~3次,不得让母猪采食已变质饲料。


猪ok

在养猪的过程中,母猪的繁殖性能很重要,母猪的生仔数量,均匀度以及成活率多少,都关系到养猪场的最终经济效益。因此,养猪场里的母猪饲养员工资很高,差不多跟配种员一样的待遇!

那么,如何做好母猪的产前/产后管理呢?

母猪空怀期,配种期,怀孕期和哺乳期的管理都不一样,每个时期的管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1.空怀期

在母猪的空怀期,主要做好调控膘情和防疫驱虫工作。母猪太肥就减一半的料,母猪太瘦就增加精饲料比例,特别是蛋白类饲料要多一点。另外,注射相关疫苗和驱虫健胃工作,从而保证到母猪的身体健康!

2.配种期

在配种前后,主要做好应激措施和减料工作。在配种前后,都不能给猪喂太多东西,不利于精子的着床,且不能换圈或驱赶工作,防止母猪发生泄流现象。

3.怀孕期

在母猪怀孕期,主要做好环境和调控饲料工作。在母猪怀孕期间,要注意猪圈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细菌病毒侵袭母猪。

当然,怀孕前期,按照正常的饲喂量喂给,等到母猪怀孕2~3个月时,逐渐增加饲料喂量。最后,在母猪产前1个月,又开始减少饲喂量,产前3天降到正常饲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4.哺乳期

母猪生产过后,主要做好消炎和补能泌乳工作。在母猪生产的过程中,及时护理初生仔猪,比如保温,消毒工作,并同时做好母猪的难产,助产工作。

由于母猪生产程中,子宫颈口张开,给细菌和病毒们创造了侵袭机会,导致母猪产后发生“三联症”,所以,母猪产后需要及时注射产后康,防止发生一系列妇科炎症。

当然,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流血过多,体能迅速下降,然而,没有胃口的母猪却又需要进行泌乳工作。因此,当天不喂或喂一些红糖水,往后逐渐提高饲喂数量!
以上就是母猪产前/产后的管理方案,希望对养猪户们有一些帮助!


猪农巴巴

母猪怀胎怀胎一百多天,怀孕前后都小心翼翼照顾,那么怎么做才是好好照顾产前产后的母猪呢?

答案抢先看:

饲喂适量的饲料,给予一个安静、干净的环境即可让产前母猪舒适地待产。对于产后母猪,母猪饲料情况,乳汁及阴道的恢复是需要关注的。

【产前母猪】

母猪产前三四天开始减料,逐渐降到妊娠后期营养水平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停止饲喂青饲料,这样子是为了防止母猪产后几天乳汁过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或母猪乳房炎的发生。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湿度过大会导致母猪产后炎症比例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舍内消毒工作不得放松,因为生产是母猪较虚弱的时候,仔猪、母猪容易受病菌入侵,所以消毒工作不得有一丁点地马虎对待。

【产后母猪】

哺乳舍内要营造温暖舒适、安静的环境,如果母猪觉得舍内温度偏高,会引起吃料较差。而有声音异动的时候,母猪易受到惊吓,一下子从躺卧到站起来,容易踩到吃奶的仔猪,造成仔猪伤亡。

产后母猪的饲料要相对稳定,就是用一种饲料配方饲喂整个哺乳期,不要突然改变,会影响到乳汁变化,从而引起仔猪腹泻。

【总结】

好好照顾产前和产后的母猪,让它们过一个舒适的“月子”,这样才利于母猪身体快速恢复和仔猪的健康生长。


超哥话食

这就牵扯到母猪的围产期饲养。母猪的围产期饲养就相当于女士分娩前后,分娩前要注意锻炼身体有利于顺产,分娩后腰注意休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坐月子,那回到母猪上怎么做好分娩前后的饲养呢?



一、分娩前饲养

分娩前母猪的饲养个人认为主要把握两点:1、保证营养,保证一个合理的仔猪出生重;2、注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防治母猪便秘。母猪产前便秘是个大问题,就是母猪既容易便秘,又害怕便秘,一旦发生便秘,后续难产、产程过长、产后子宫炎和乳房炎等炎症都会发生。

母猪在分娩前应在满足营养的条件下给予适量的青绿饲料,满足母猪对粗纤维的需求,从而预防母猪便秘。



二、分娩后饲养

分娩后饲养就相当于给母猪做月子,有以下几个养殖要点:

1、保证安静的环境。母猪分娩后处于母亲的本能,它们要保护自己的仔猪,一旦有强烈应激时母猪很容易反应过激,造成强烈应激,所以哺乳母猪应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

2、预防产后炎症。产后建议在母猪饲料中添加林可大观霉素,预防产后炎症。同时通过产后的限饲控制乳房炎,通过产后宫内灌注中药灌注液等方式预防子宫炎。

3、促进子宫内膜恢复。母猪只有哺乳期24天左右再加5-7天空怀期的休息时间,子宫内膜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28天的时间,可在母猪产后饲料中添加益母生化散促进淤血的外排和子宫内膜的修复,为母猪下一胎做好准备。

4、预防仔猪腹泻。仔猪黄白痢、病毒性腹泻等疾病都是哺乳仔猪的高发疾病,养殖户需要通过疫苗或者药物进行防控。比如在产前15天和45天分别免疫一次病毒性腹泻疫苗,母猪产后饲料中加入白头翁散等中药预防细菌导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