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经久不衰?

用户65351864475

在四大文明古国里,咱们中国是最晚的,地方也是最封闭,我想这也是中国的文明能够延续的重要原因。大家可以看,这四大文明古国里所谓的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这三个首先离得都不算远,而且地理环境都不是很封闭,他们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古巴比伦王国多次征服埃及进攻印度,但是没有见到记载说古巴比伦的王国向中国地区发动进攻,而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欧洲人也知道,埃及,巴比伦,印度,但是不知道中国。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中国文化形成系统是在春秋时代,也就是大概距离今天2500年到2600年的时间,通过儒墨法等各家的辩论讨论,形成了目前大家知道的中国文化体系,当然,这个文化体系也不断的吸收,北方以及南方民族的文化,比如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原内的文化很明显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感染,在大清满洲时代,满洲文化也对内地的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帝国历史观察者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经久不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包括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王国。他们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是他们创造并推动了历史。


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延续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先后被亚述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占领过。原始的埃及文明早已被同化荡然无存。

古巴比伦王国先后被赫梯人、加喜特人占领过,最终被亚述人推翻。被伊斯兰文化彻底改变,连人种都已改变。


古印度曾经也是先进发达的文明。可是后来被白种人雅利安人征服,将古印度原住民贬为贱民,建立了种姓制度。后来古印度历史几经更迭,不断被新的统治者征服。到如今古印度的语言和文字早已经消亡,文化载体消失,文化自然也无法传承。现在的印度人是侵略者的后代,是外来人。


只有中国从未消亡。中国并不是没被征服过:五胡乱华、蒙古灭宋、满清入关。中国这片土地几经磨难,屡次遭到外族入侵,曾经数次被“蛮夷”统治。但中华文明却从未断代从未消亡。为什么其他文明一被入侵就会断代,而中国即使被外族统治几十甚至数百年依然能够得到传承呢?


1、中国人不信鬼神

在西方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在古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窃得来的。但在中国神话中,火是祖先钻木取火摩擦出来的!

在西方神话里,洪水泛滥之时,人们在诺亚方舟中躲避洪水。但是在中国神话中,大禹率众战胜了洪水!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哪怕是头颅被天帝砍下的刑天,仍然挥舞着巨斧在抗争!这就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区别:与自然抗争!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华文明历来歌颂的都是“天地不存私心,对待万物皆如草狗一般。”要改变想生存,不能靠天不能靠地,只能靠自己。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中国是唯物的国家,中国人民并不是被信仰冲昏了头脑的民族。与西方国家“神爱世人”不同的是,中国信奉的是“仁者爱人”!这或许听起来比较残酷,但打破梦境的现实才最能激励人心。

中国人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明。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说来可笑,中国人如果没有信仰,何德何能延续5000年经久不衰?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中华民族的信仰从不是挂在嘴边时不时的说两句,它早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它是我们为人处世赖以生存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人敬天敬地,但不畏天畏地。中国人对天地鬼神只有尊敬,从没有畏惧。


2、中国人信奉的是传承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重要的节日:清明节-祭奠自己的祖先。端午节-祭奠华夏文明的祖先。中秋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而我国最大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也不是纪念神明的节日,而是纪念打败神兽的节日。

中国人不会向神明下跪,中国人只向自己的父母下跪。中国人最敬重的不是上帝真主,中国人最敬重的是自己的祖先。

中国人崇拜的是自己的祖先,敬畏的是自己的父母。这是对生命起源的敬畏!中国人看重的是传宗接代、开枝散叶,这才完全符合生命延续的自然规律。四大文明古国中,信仰宗教的三大文明都消亡了,唯有信仰祖先的中国文明得以延续。

中国从未消亡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人有这种自强不息“信自己”的坚定信仰!


tlliqi


一直在想,这个话题,是不是只是我们自己在关注。

但首先要说,“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准确。国际上通行的表述是世界四个“最初文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和中国——指的是诞生于公元前1000年前的四个原生文明。据说,最早是梁启超在1900年使用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误导人们长期以为真有这样四个古老的文明国家存在。

但的确,四个最初的文明,除了中国持续发展之外,其他三个都命途多舛。

一个个来看。

古埃及。可以称为文明古国。


一般认为,古埃及自公元前5000年在东北非的尼罗河谷兴起。有文字的文明史从公元前3100-前30年。其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沿尼罗河,包括一个狭长的峡谷,称为上埃及,又称“塔-舒穆”,意思是“狭窄的土地;另一个是扇形的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亦称“塔-麦胡”,含义是“充满水的土地”。3000余年,埃及先后经历了31个王朝。加上最后300年间的托勒密时期,总共32个王朝。最兴旺的新王国时期(前1539-前1075),人口约为300万。

用美国史学家温迪.克里斯坦森的话说,“新王国时代的帝国法老拥有骄傲、自信的面孔。他们拥有世界。他们过高地看待埃及,甚至过高地看待自己。对于这些强大的法老来说,没有任何自吹自擂是太大的,没有任何建筑是太庞大的,没有任何征服是太具挑战的。”但恰恰是在此时,“变化之风正在吹起”。

从前1075年开始,埃及的国力衰落了,很快分裂为很多小王国,而且连年混战。于是,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和马其顿希腊人从公元前664年轮番入侵。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赶走了波斯人,开始了托勒密时代。公元前30年,埃及正式并入罗马帝国,成为一个行省。

从托勒密时代开始,埃及就变成了“一群民族”的一部分,自己的古老本土文明迅速消失了。

美索不达米亚。不是单一国家或单一文化。


“美索不达米亚”是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两河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这是一个区域,包括现在的伊拉克以及叙利亚和土耳其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萌发最初文明的面积,大约在20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没有办法统计,但当时最大的城邦乌鲁克也就6000人口。据此推算,整个地区,最多时的人口应该也没有超过100万人。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500年。有文字的文明史存在于公元前3500-前539年。

在这3000年间,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轮流成为此地区最有影响力力量。

美国历史学家芭芭拉.A.萨默维尔评论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政治是这样,没有一个民族能长久地保有权利。因为没有一个公认的领袖统一各个地区,不同的城市在不同时期变强。在习俗、宗教和语言上略有不同的各个集团相继掌权或失势,有时候甚至在几个世纪之后卷土重来。结果,这个地区特别容易遭到外来入侵”。

公元前539年,波斯的居鲁士大帝率军队彻底摧垮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古印度。称为哈拉巴文明更为准确,其历史更加含混。


古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泛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历史上,不曾有一个国家把印度作为国名。印度,是波斯人、希腊人的说法。我国的《史记》和《汉书》称之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直到唐代的玄奘,才坚持译为“印度”。

现在所说的“古印度文明”,国际上公认指的是繁荣于公元前2000余年前“哈巴拉文明”或叫“印度河文明”。国际上同时公认,这一文明的确切范围和时期还有待确定。其面积,大约是古埃及文明的两倍——60万平方公里左右(印度学者认为达到了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更不可考。这个文明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在世时文献中连其传说亦不存在,更不要说有任何历史记载。唯一能够证明有过这样一个文明的,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的属于印度河流域的2000多枚印章。印章上或多或少刻有文字,有些是象形的,有些可能表示音节。但至今这些文字都还没有被破译。据推测,哈巴拉文明存在于公元前2300-1750年。

连印度学者也赞同,如辛加尔,从公元前1500开始,印度文明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雅利安人的到来。他们带来了与印度河文明大相径庭的另一种文明。多数学者坚持,根据语言学和考古学,雅利安人这个印-欧语系的“各民族”,起源于中亚或者俄罗斯南部。他们不是公然的武装入侵,而是民族迁徙,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抵达南亚次大陆。学者们认为,不是雅利安人毁灭了印度河文明,只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就是说,被称为“古印度文明”的哈拉巴文明在公元前1750-1500年之间莫名地戛然而止了。

以上三个“最初文明”命运的解析。

以上三个“最初文明”何以没能延续发展呢?

第一,当时的人类还处于“懵懂初开”的阶段,民族迁徙和融合尚在进行中。破土而出的文明嫩芽禁不住动荡和冲击。这是文明自身的原因之一。

第二,古埃及在强大了之后,内部的自大、惰性使其逐渐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哈拉巴文明的衰落也应该有着自身致命的因素。

第三,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都经历了“强势民族”的入侵,以致文明发展的进程被打断。哈拉巴文明即便还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也因为雅利安人的迁徙入驻而灰飞烟灭了。

中国的古文明何以能持续发展。


中国“最初文明”的境遇完全不同。

第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保证了中国“最初文明”的持续发展。

法国的孟德斯鸠1734年写成了《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在分析古罗马成败原因的时候,提出了要重视地理环境因素的观点。这曾经被作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来批判。但是,就中国的“最初文明”不受冲击来说,至关重要。中国,西南为高原和高山;西北为连绵不绝的沙漠;东部面临大海。这造成了中国地理上的半封闭状态。阻止了强势民族的入侵。有学者认为,雅利安人在公元前业已到达现在的中国境内定居。但仅仅限于最西部,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未能实现。中国境内北部的游牧少数民族,从商朝起,即已不断对中原定居的农业民族进行袭扰。不过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远低于中原民族,因此他们的入侵或被成功抵御,甚至被彻底驱离,如匈奴;或者进入中原后被迅速同化,如满清。这使得中国的“最初文明”逐渐发展完善成为了中华文明;很多的少数民族,也逐渐融合成为了中华民族。

第二,中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有足够大的地理纵深和足够多的人口。目前,夏朝还缺乏考古的足够证据。在商朝,直接掌管的土地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周朝亦如是。据专家们考证,周末的人口已达到3000万或者更多。由此推算,殷商人口应该不低于1000万。以这样的地理面积和人口为基础的文明,很难被其他文明所替代,演化为成熟的中华文明是一种必然。

第三,中国“最初文明”以黄河、长江等流域为源头,至少于距今8000年前即已形成规模型城市。治理水系和抵御少数民族入侵成为国家统一的客观要求。所以,在夏商周之后,仍然形成了秦汉、唐宋、明清三大帝国。这成为中国“最初文明”得以顺利延续发展,发展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保证。

第四,中华文明自身确实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重要粘合剂和催化剂。

四大“最初文明”的不同命运,令人扼腕唏嘘。

我们应该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而自豪。但似乎不必沾沾自喜,更没理由妄自尊大。中华民族的再一次伟大复兴才是当前的要务。

(图片来自网络)


一老沈一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之上。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荣幸,更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肯定,那么为什么只有中国经久不衰,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先来说说其他三个古国为什么会灭绝。那么就先拿离我们最近的古印度来说起。古印度起源于印度河流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前322~前185孔雀王朝时代达到鼎盛当时经济繁荣,国家鼎盛直到后来古印度不断的遭受外国入侵者的侵略而且文化语言随之被同化,古印度最终灭亡。

再来看看古巴比伦,古巴比伦起源于两河流域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在神话、药典、历书方面成就突出。更有空中花园世界级的文化瑰宝。这么强大的国家却处于极度淫乱的生活中,这也导致了他的灭亡。

相信大家对于金字塔都不陌生吧,这也是世界未解之谜。在遥远的古埃及是怎么建造金字塔的,从这可以看出古埃及当时的发达程度。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这么厉害的国家是怎么灭亡的呢,有人认为是气候变化,天气大旱导致他灭亡。也有人认为,其灭亡政治冲突导致起灭亡。至今也没有一个说法,古埃及的灭亡扑朔迷离。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现在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文化与经济发展飞快。中国没有被灭绝是有原因的,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大不容易被侵略。第二中国发生战争往往是民族之间的战争,我们的文化主体没有变化。第三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第四皇权至上有利于统一人民共同抵抗外族侵略。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下中国才一次次从危险中逃脱,成为仅存的文明古国。


抒史先生

三语言和文字开启人类文明的历史,历经几千年曾经有无数人类文明在世界各地绽放光茫,其中大多数都被历史淘汰。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也只剩中国一支独秀,经久不衰延续至今。

纵观历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都因战乱和被外来文明入侵而湮灭。中国文明能独善其身与自身的几个优势不可分割。

第一,优越的生存条件。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这里有广扩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充沛雨水为农耕发展提供了奠定了基础。丰富的食物来源为早期的部落社会的稳定和人口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二安全的周边环境。黄河流域,地处中原。北方有险峻的秦岭山脉 和广扩的蒙古草原,土地贫脊早期在此生活的游牧民族人丁希少分散,生产落后。不足以产生威胁。西南有云贵十万大山和喜玛拉雅山脉为天然屏障西面和西北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和无边的沙漠做为门户。东北有大小兴安岭庞大的原始森林是野兽的天堂。东面和南环海,再航海技术不发达时期是最安全的天然屏障。这些保障让中华文明长期就象摇篮里的婴儿一样健康成长。阻挡了早期西方文明的入侵和战争的践踏。

第三,完整发展程序。中华文明从发明人工取火,修房建屋。从徒手劳作到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用,从象形符号到甲骨文再到现今简体汉字。从分散的部落,融合成国家。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到奴力制国家,到君权制的封建制王朝,经历近代民主革命,到1949年建立社会主新中国。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

第四,完善的社会制度。从夏朝建立,历经商周的努力制社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经过统一文字,货币及施行度量衡统一标准。推行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专治。建立郡,县,乡等初级行政权力机构,消弱诸侯的权力。任用选拔和推举人才完善史制改革。和以强化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的分田制。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初步开启了中园封建王朝的篇章。后经汉,唐两个朝代的完善,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繁荣强盛奠定了基础。

第五,强大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文化发展异于西方和南亚的文化。使中华文明能够屹立不到的重要原因。流传于民间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人妖大战,封神传说,精卫填海,牛郎织女,大闹天宫,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话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与天斗与地斗,不畏强权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另外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得到发扬光大,成为后面的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在东汉时罢除百家独尊儒学使后期的社会思想更加纯粹,更具传承性,更有影响力。儒家思想讲究人人都有求学的权力,和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以齐身治家平天下为己任。同时强调了君权的特殊性和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民以忠君卫国为本。三纲五常,是儒家治国的主要精髓。既君为臣纲,夫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为三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些文化思想强化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也使民众对国家和民族有了归属感。这些先进的思想加上完善的封建体制。不但繁荣了中原社会,同时也让周边的其它民族建立的政权深受影响,纷纷效仿并派使称臣学习。出现了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万国来朝的繁荣现象。这也是元,清两次外族的统治中原,而文他们的异域文化反背中原文化同化和吸收的原因。

第六,由于以君权至上,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于君权,服从于君权,包括宗教信仰。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存在宗教控制君权和政治的情况,只有政权打压宗教势力的状况出现。进一步稳定了统治者的地位。避免了神权对统治者的威胁。

中华文明的这些优势,促使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的末来仍将受惠于中华文明的传承。


我在尘世修行115077

中国一直屹立在世界之林,历经五千年而经久不衰,当其它几个文明已成过眼云烟时,中国依旧傲立潮头而不倒。奠定中国统一的第一个朝代是周朝,周朝以关中地区方言“雅言"做为国语,统一了北方地区的语言和文字。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是秦朝,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了秦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另外让人一直诟病的“焚书坑儒"历史上起到了统一华夏民族思想,防止各种思潮影响引起国人的分裂的目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分裂成欧洲那样,关键在于秦始皇时的统一国人思想!加之汉朝的独尊儒术,汉民族在形成之初就被统一了思想和行为。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的最东方,这里又有隆起的青藏高原,茂密的热带雨林,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人口最繁多的地域隔离开来。



中国有史记载以来,就供养着非常庞大的人数,汉帝国的人口峰值高达5900万,数十倍、上百倍于周边其他民族。帝国内居住的人民则由同一语言、同一文字、同一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 因而,当游牧部落攻破长城,入主中原时,往往为了更好的统治国民,宣布接受当地的文化,最终被人口占据优势的中国人同化。


一位能干的大臣建立了新的王朝,在他和他的子孙的带领下,帝国在29次对外战争中,取得了其中27次的胜利,为帝国人口的恢复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五十年后,五胡乱华来临之际,中国人又能以较为庞大的人口来应对他们。

事实证明,古代中国人的繁衍能力是非常强劲的,作为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北方地区,中国人轻易地将入侵者同化了。而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南方的中国人,又将南方中国化了,因此,当中国重新统一以后,猛然发现,中国一词的涵义,已不再仅区限于中原一隅了。整个帝国,都是中国。




行云流水1437995

题主不是上图了吗?那我也贴一张。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温带大平原地区。

四大文明古国都处于一两条河流之间的中下游。

相比寒带和热带,相比缺水的沙漠和高海拔的山区,显然温带大平原地区,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了。(在中国山东河南两省有接近2亿人口,而中国其他任意两个相连的省,都没有这么高的人口,包括结束百年战乱没几年的1953年人口普查,山东河南两省也是各3500万,全国最多。所以温带适合人类生存是必然的)

而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则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正是因为人口多,战争多。所以为了拥有温带大平原地区。只有更高的技术,更高的智慧,更强大的国家才能一直在温带大平原立足。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在这里的原因了。因为竞争,而率先出现了文明古国。

只不过很不巧的是,人类的迁徙史,比如O系到达中国的大致线路——是从非洲大裂谷出发,经过埃及到以色列 约旦 再到伊拉克(古巴比伦) 再沿着伊朗 巴基斯坦的海岸平原地区 到达印度。然后经过东南亚 东南半岛,进入中国 云南 四川 陕西 河南 山东。而很显然,埃及和旁边的巴勒斯坦(以色列) 伊拉克(古巴比伦)还有印度,都是在迁徙路线上。不仅仅是O系很多在中东地区徘徊的民族都会经过这些地方。包括这条迁徙路线上的云南四川 还有印度 等国都是民族众多。而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埃及到巴基斯坦这条线会有多少民族?估计也少不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线四通八达,各种民族迁徙都会经过这些地方。而每个文明都很难长盛不衰。所以,就只有被覆灭的命运了。

而看看地形图,中国有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两块屏障阻挡,在人类文明发展不足的时候是很难跨越的。而中国东侧是海,也不会腹背受敌。上古时代只需要阻挡迁徙路线以西的敌人就行了。而秦汉以后游牧民族逐渐发展之后,才以北方的形式影响中国。

只不过游牧民族因为其游牧性质,人口往往只有汉人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除非中国发生巨大混乱否则根本无法动摇中国。而哪怕几个少民政权,又因为汉人人口基数庞大。只能全盘汉化,选择融入中国。

这就是中国是唯一五千年传承的文明古国的原因了。


淡蓝色荣誉02

1.生态环境

有研究指出,特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中华文明的扩张和绵延,其生态因素包括三个特征:

①广阔的水网分布不仅成为了天然的交通运输网络,更将拥有同样文化却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们联系起来。

②广袤的土地为承载大量人口的农耕经济提供了保障,促使越来越多的族群和人们加入了中华文明。

③古代中国人的聚居区(中国北部地区)气候比较寒冷,所以这里的人们比同时期处于较温暖地区的人们,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伦人,需更勤奋工作。为了抵御寒冬,中国人需要搭建屋舍、准备衣物和柴火。中华文明即是源起于较寒冷的北方(黄河流域),之后逐渐迁徙扩展至较温暖的南方,从长江流域到珠江两岸。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于温暖的南方(希腊和罗马),并逐渐向北面扩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欧(荷兰、比利时、法国、英格兰、德国等),最终到达俄国。

2.文化、宗教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何中华文明能扩展并影响其他远离黄河流域的族群。在这些因素中,有一个特别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国人有一种与“天”紧密联系的世俗宗教。

尽管现代中文里的“天”在英语中翻译成“Heaven(天堂)”,但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天”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与先知的化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控着宇宙中的秩序,包括统治人类社会。虽然“天”被具化为一个神,受到人们朝拜,被称作上帝(或上天),但它却不是唯一的神。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人被灌输了一种非排外的世界观(正如天堂并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

所以,认为“天”并不限于某一族群,这与《圣经•旧约》中基督上帝仅限于犹太人不同(直到耶稣之后,基督教才被允许流传至异教徒)。而恰恰这种特性使得非汉族地区的族群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可能。鉴于此,加之中国没有像西方一样的制度化的教会组织的存在,使得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宗教战争,这或许也是中华文明从未间断的原因之一。

3. 皇室统治方法

另一个导致中华文明不断扩张的因素则是皇室的统治方法,通过文化吸收以及示范效应等方法,而不是通过征服和压迫。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开始,中国统治者设立了一套分封制度来管理游牧族群。与西方不同,罗马帝国征服欧洲后,用罗马文化取代了希腊文明,而在中国的王朝更替中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文化断层。

此外,由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来入侵者融入其中并在征服胜利后被“汉化”。历史上,中原曾两次遭到少数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带领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满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虽然他们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却最终被“汉化”,用中华文明的思想来建立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从未被蒙古或满洲文明所取代。


王l先森

文明古国的定义是有管理阶层,管理机构,青铜器,有城池,文字记录,三千年以上历史。四大文明古国的定义是中国人提出的,国外人提出六大、七大、八大文明古国,甚至十大文明古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提出时有一定历史局限,没有提到苏美尔。苏美尔文明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文明最早,文字最早的城邦国,他文明从公元前5000年开始至公元前2200年,在两河流域下游。埃及文明时间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一百年来世界上有多位专家认为埃及文明和文字起源于苏美尔。巴比仑文明在公元前2200左右,基本在原两河流域,其楔形文字是以苏美尔楔形文字为母本而改造的,文明也是学习参照其文明成果。印度文明或者叫哈拉帕文明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他位于印度河中下游的十来个城邦国。文字继承早期苏美个象形文字,哈拉怕文明基本复制苏美尔的全部文明成果。而中华文明号称五千年,世界上只承认从殷墟商晚期的3300年文明,近年来通过对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挖掘,其文明最早为公元前1750年(中华文明历史又多出450年),普遍为公元前1730年至公元前1720年,再往前年代文明遗址在中国没有发现,中华文明是对苏美尔文明和哈拉帕文明的全方位复制。从文明人种分类,埃及,哈拉帕,中国文明建立是黄种人,巴比仑文明是雅利安人。从文明源头都是以苏美尔文明为母版。从时间上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分开最早,巴比仑和哈拉帕时间相差不大。中华文明是对哈拉帕文明继承关系,时间基本上是无缝对接。需要指出的哈拉帕文明是我国夏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商文明。 另外还有地理原因,中华文明二面是巨大山脉,南面喜玛那雅山、昆仑山,西面天山、阿尔泰山,乌拉尔山脉,高加索山脉。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很难逾越这些高山、冰川,即使逾越要面对塔克拉马干沙漠、巴丹吉林等沙漠,数千里荒漠、高山、冰川,不仅后勤补给跟不上。胖的拖瘦,瘦的拖死。地利有利中华。 还有中华帝国在多数时侯还是强盛的。战国时期秦、赵、燕国都很强大,动则几十万军队,兵器用连弩,长矛、长钩、长剑,同时期罗马等其他帝国都不是他们对手。秦、两汉又是强大集权,兵强马壮,剑指阿富汗,中亚,天山南北,击败强大的匈奴帝国,此时世界所有军队加起来都无法憾动中华。最弱时期南北朝,南朝仍保留中华文明火种,鲜卑、匈奴汉化。唐朝击败强大突厥帝国后,阿拉伯帝国崛起,安史之乱后唐朝衰弱。但属于中华系统吐番王朝强盛,多次击败阿拉伯联军,客观阻止伊斯兰教的东进。虽然两宋及元、明、清时,我国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仍然强大到足以抵御任何来犯者。 天佑中华,天佑中华文明。


柴墟子孙

全球“四大文明古国”尽管认同的时间有极大的差距,无法排定先后顺序和当今流传与使用的文化已非原古文化。但一致公认的是:古中国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

目前只有中国现代文化、文明与古中国文明是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光大,中华文明经历过多次大的民族融合(56个民族先后经历过:黄帝战胜蚩尤,西周入主中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南北朝及五代十国,蒙古大元,满大清等),但是每一次融合都是将中华文明作一次大的推进,并且没有中断过,篡改过,或全部泊来过。

古代文明,应该是口口相传、实物承载、文字记录等形式的一代一代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单就人文始祖伏羲创造的“卜术”来一孔窥视,中华古文明史可以说在一万五千年以外。因为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认定相对事物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普通认同:文字记载,人口群居,实物保存“三个基本标准”。

西方认为以古巴比伦为代表的“两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认的古希腊寺庙祭祀、宗教等支撑;以古埃及为代表的“尼罗河文明”,有古埃及“金字塔”和“木乃伊”作支撑;以古印度为代表占“恒河流域古文明”,有公认的古印度文以“广为流传的宗教”作支撑。而“黄河流域文明”的起启期,缺发文字记载,大都是“口口相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如中国的“掛”(习惯称“八掛”),是一种口口相传的文化,尽管从古代到现在仍然在沿用并逐步发展,并且已进入中国和西方的大学课程之中成为《易学》。西方对中国认同的古文明如:伏羲、女娲造人,山海经,甚至是对殷商(认为仅有“甲骨文”作支撑)等,认为是“传说”、“推揣”、“臆想”等,都持否定观点。但是,一致公认和史载的是《周易》(冒过殷商时期了,是周朝产物),那才是有文字记载,有人文传输,有群众公用或认同。所以,中华古文明也被认为时间较晚一些!

创建于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