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家刘震云?

东瀛村村委会荣誉会长

崔永元怒怼刘震云,这件事使我内心产生很多矛盾。崔永元是我心目中当年最好的主持人,刘震云是一位优秀作家,他的作品我看过一些,尤其认为《一句顶一万句》不可多得。令人感到有些痛心的是,刘震云也曾经是小崔心目中的好作家,他的自传《不过如此》只找来两个人写序,一是阿城,二是刘震云。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说崔永元有些偏激,有些话说得太狠了,但刘震云自身发生不太好的变化也是事实。作为一个作家,他太流行了,和娱乐圈走得过于地近了。

曾经的刘震云非常优秀,当过兵的他写过《塔铺》《新兵连》等军队题材小说,写得既真实又有趣,两篇小说我都是在图书馆站着读完的。他是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从此开始写作大量单位和官场小说,包括《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其中以《一地鸡毛》最为著名,职员小林简直是很多官场小人物的代表。《一地鸡毛》后来拍成电视剧,陈道明、徐帆出演。刘震云的视角常常是平民化的,他是河南人,还专门写过《故乡一九四二》,后来被拍成电影《一九四二》。

刘震云获奖无数,这本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与娱乐圈走得过近,主要是通过冯小刚。尽管在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中刘震云就曾出演,但他与冯小刚深度合作是从《手机》开始,后来又合作《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接下来就是最具争议的《手机2》了。

而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应该与喧闹的娱乐圈保持一定距离的,不是要完全屏蔽,而是不应该受其过多的影响,而如今的刘震云几乎是为了影视而创作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是令人遗憾的,也是危险的。前两天还看到一句话,和范冰冰、冯小刚等人那张合影,刘震云侧卧在沙发上,真是不好看。

近年来刘震云拿得出手的最好的作品是《一句顶一万句》,它不像是为拍成影视剧而写,是刘震云的内心表达。

刘震云曾对崔永元坦诚自己写《手机》是挣快钱,如今他的快钱挣了不少,是时候潜心自己的文学创作了,哪怕是再写出去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那样不好不坏的作品。


郑捕头

晨露观点:

刘震云最近因为崔老师的开撕,着实火了一把,那么如何评价作家刘震云了?

晨露觉得我们不能武断的说他不行,得分两边说:

△刘震云

第一关于文学他无疑是成功的

曾是茅盾学奖的得主,2018年4月13日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以表彰他的作品在法文世界产生的影响力。这些足以看出他是个有文采的作家,是一个可敬的作家。

△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

第二关于手机这个剧本来说

如果他是拿崔老师为原型来写,更是添油加醋的增添了一些阅读吸引力,写了里面的严守一出轨婚外情,而事实崔老师如果确实没有出轨,那么他是可耻的,做为一个写实的作家,不应捏造事实,这在主观上不能被原谅。

△《手机》原型是崔永元吗?

而剧本如果真实的以小崔为原型,拍完第一部在没有很好解决问题时,接着写下第二部这明显是为了商业利益,为了利益隐射他人,这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文人了,这就是赤裸裸的被金钱奴役了 ,被冯导的金钱奴役。

还记得刘震云曾说过,《一地鸡毛》拍摄成功后,公司分了他8万元,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眼睛都绿了,数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那一天,刘震云带着全家人吃了一顿肯德基,拮据的家庭生活状态随之有了改善。

△刘震云拿到《一地鸡毛》酬劳发言

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也许他尝试到了金钱的魅力,在后续有些作品里面充满了商业味道,再也不复当年那个身上充满农民的纯朴,有学者的风范的作家了。

△刘震云

晨露认为刘震云无疑是一个有文采有能力的作家,但对于写实作家来说,《手机》风波未与崔老师做到良好的交流处理,接着出续集这不应该是一个好的作家之风,亦或刘震云觉得剧中隐射人物情况属实,在这种环境下应公布出证据以示清白。


晨露娱乐

刘震云就是写《一地鸡毛》《甲方乙方》《手机》《一句顶一万句》的河南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他的每一部作品似乎都能在文坛、影坛刮起一阵旋风。比如,近日颇有争议的《手机2》。

刘震云的人生是从参军开始的,之后参加高考,毕业分配,进入社会工作。再后来,与冯小刚合作,开始了他的影视生涯。

《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不仅是作者也是编剧。有人说,作家写剧本会把作家这双手写坏的,刘震云却说,他写剧本把手写好了。在电影《甲方乙方》中,刘震云还出演了一个失意青年;在电影《我叫刘跃进》中,刘震云演的是打了一个哈欠就退回去的无名者。王朔说:“刘震云是当代小说家里,对我真正能够构成威胁的一位。”

这几年,刘震云并没有因为冯小刚创作电影剧本,而减少文学创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刘震云正在探寻这个时代的幽默底线。冯小刚说:“对刘震云老师,我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大阴谋家,我一直对他所有的话都表示特别大的怀疑。”

崔永元炮轰《手机》剧组,对刘震云表示了不满,他写了一封《刘震云的家训》给刘震云的女儿。客观地说,刘震云在文学创作中深入观察和剖析这个时代的种种问题还是一如往常。

这几年,刘震云与冯小刚在影视方面的合作的似乎非常好。但在电影《手机》与《手机2》方面,他们严重伤害了崔永元,刘震云曾多次向崔永元道歉。刘震云一边道歉,一边依旧生产《手机2》伤害着崔永元,也可以这样说,刘震云作为一个大作家、教授,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书房记

最近崔永元接连爆出电影圈的猛料,而崔永元直接所指就是冯小刚和刘震云,从崔永元发布的他和刘震云的短信对话中,可以看到刘震云这几年的一贯风格,各个层面都做得滴水不漏,在各个圈子都吃得开,还有知识分子的某些反抗精神存在。至今冯小刚和刘震云都没有对崔永元的指摘做出回应。这一事件过后对刘震云还是会有不少影响,有可能将他完全推到有点滑头的聪明人之列,也有可能让他重新反省,能创作出真正好的文学作品。

在当代中国文学,刘震云还是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他的《一句顶一万句》确实将中国当代的某种现实与人的困境写了出来,这是他的文学功力。但刘震云又有当代作家的普遍的圆滑特征,落得好处又要保持清高的样子。去年,刘震云的新作品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所要版税也是非常之高,采访中刘会把这种心知肚明的事情说成是出版社的要求。都是这种圆滑,这种不再倾听的自恰逻辑。


老李有刀

对于刘震云的了解,还仅限于对他前期的文学作品,是人大教授,教书育人,茅盾文学奖得主,极富人文情怀,当然,这是对他作为知名作家前期的评价。


而后遇到了冯小刚,两人促膝长谈,十分投缘,后来冯小刚大量翻拍他的作品,并对他说有我一口肉就有你一口汤喝,于是在第一次拿到稿费八万块现金的时候,刘震云手都是抖的,这样在当时为数不多老师工资里,这可是比了不得的费用,再回忆起他当时的感觉,拿到钱以后,就带着全家去吃了肯德基,这在当时还算是奢侈的,一个做文学学问的人,从来没这么多现金。


自此,刘振云仿佛尝到了甜头,几乎成了冯小刚的御用编剧,一个专心做学问的文学教授彻底被商业化驱使,后期出的作品越来越少,可能是生活越来越幸福,作品也不深刻了。

很难说他的转变是好是坏,是他背叛了文学呢,还是说他选择了更好的生活,崔永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最恨的就是刘震云,如果像冯小刚,范冰冰那种人,我跟他们多说一句话都嫌掉价,但是刘震云我真想不到他居然会变成这样,可以看出刘震云在文人圈心底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可惜的是,文坛少了一位大师吧。


炭烧的菠萝

很多人看问题都看不到本质,我来好好评评这些所谓的文人艺术家。要评就评到骨子里,这样大家才会满意。现在很少人读书了,我从小就是书虫,7岁查字典看完全套童林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无书不读,到了饭可以不吃,书不能不读的地步。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从来不缺好的作品,但是近代优秀文人少之又少,写作者多如牛毛,能写出中国人骨子里的作家如凤毛麟角,不是卖弄文字就是无病呻吟,头衔都是都很高,不是人民作家就是艺术学者教授如同刘震云之流。文笔不叫才华,只能叫技术,有心者才可成书,曾经读了很多知名作家的书,觉得真的不错,以为这才叫书。后来当读到余华的作品以后我才知道什么叫作家,原来以前读的都是垃圾,只能消遣之用,余华的所有作品全书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一句卖弄文字的修饰,用最普通不过的文字写出让你刺入骨髓的痛。让我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原来书可以他妈的这么写。人最怕对比,莫言得了奖,都觉得写的不错,可跟余华比起来骨子里差着境界那,写出来的东西也差着档次,可人家获奖了…。所以很多事不要看名头,不是出过书就是作家,不是所有叫作家的人都比你有文化,他也许文笔比你有功力,也许文字他比你玩的好,但他境界也许跟你差的远了,所以永远写不出骨子里的东西,只能写哗众取宠的小玩应,拍个电影赚点钱,也只能到这个份上,没那么高的境界,最高达到的境界也就脑袋里装满钱,总之如同刘震云之辈,我用三个字概括这个人,不入流。


评论你个大西瓜

因为崔永元和冯小刚的恩怨,作为事件中参与者的刘震云也走进公众的视野。虽然个人觉得把炮火对准刘震云有点残忍,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刘震云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他有自己的代表作。

代表作有《一句顶一万句》、《温故一九四二》、《一地鸡毛》,其中《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过矛盾文学奖,身上有很多的标签,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论知名度和文学成就,远远不如莫言、贾平凹、迟子建、余华、苏童、王安忆、陈忠实、史铁生、北村等人。文学作品的受众很小,格局也不是很大,称不上是文学大家。

有才华比有良知更重要

这件事情的导火索始于《手机1》,崔永元觉得电影中的严守一影射的自己,影片中严守一因为和女主持人有私情,所以退位,从而让女主持人上位,这严重损坏其个人的形象。冯小刚解释是和崔永元开了一个玩笑,结果对方不喜欢,并向你扔了一个白眼。刘震云私下三次道歉,崔永元当时算是和解了。


刘震云的罪一是在于虚构莫须有的情节来诋毁别人,二是面对指控,没有出来承担该有的责任。

知识分子理应是一个民族的良知,可是如今社会,一切向钱看起,一些知识分子利用所谓的才华赚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没有良知的文化流氓人对社会的危害才大的可怕。


魔法食光

在电影圈,刘震云和冯小刚应该是真正有才的,就像当年刘震云是高考文科状元一样,他还是被评选出来的二十世纪二十位文学大师之一。当今中国电影的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们的动作。

但他回复崔永元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他在这事情上不太厚道。

他说《手机2》不叫《手机2》叫《朋友圈》,因此和崔永元无关。

当年找崔永元熟悉主持人题材有没有?

实话实说约等于有一说一没问题吧?

严守一约等于崔永元没问题吧?

《手机》讲一个主持人找小三没问题吧?

崔永元没有找过小三,他觉得他委屈,现在你们又要拍续集,他发慌,找你们又不理他,他只好找范冰冰说话。

中国一些问题,真应该用常识来思考。

当然,刘震云的小说和电影,会让人看得如痴如醉,我读他的《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真正找到读小说的感觉。



大悔忆智冰

刘震云是为了利益才抱住冯小刚导演这个大腿的。

但从刘震云写的《手机1》看,演的男主人公严守一感情出轨伤害到了崔永元。但《手机2》开拍冯小刚和刘震云他们告诉崔永元电影叫朋友圈,当崔永元从宣传海报上得知《手机2》并没有改名叫朋友圈,可以看出冯小刚刘震云一伙人有点不厚道。



我还是蛮欣赏崔永元对刘震云的评价,家训是,不要脸,不着急。把所有人都当老师,并拜冯小刚为老师,学的就是不要脸的精神。

刘震云也曾为《手机1》向崔永元道歉,称,无耻,为了挣一点快钱。


崔永元认为刘震云是个有才华的作家,但有才华未必有情怀,悲天悯人才是作家情怀的标配。

崔永元认为,刘震云是相信了,“树若无皮颠倒死,人不要脸必无敌”。

崔永元看似送给刘震云女儿的话,其实更像是在说刘震云。他用丰子恺的话“有的动物主要皮值钱,譬如狐狸,有的动物主要肉值钱,譬如牛,有的动物主要骨头值钱,譬如人”

崔永元虽说和刘震云有个人恩怨,但从崔永元怼冯小刚刘震云一伙,他们的沉默以及不回声看,崔永元对刘震云的认识和刘震云是个怎么样的人八九不离十。


鹏哥微视界

刘震云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国内著名作家,他的名声远及法国,被法国文化部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这样的荣誉是许多作家可遇而不可求的,他的讽刺笔锋更是开创了“现实魔幻主义”,他在法国人眼中竟是中国最伟大的幽默大师。不论这些荣誉与评价是否真的契合,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真的很有名,比如《一地鸡毛》《官人》《手机》《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

最近刘震云这个名字会一次次刷新,是因为《手机2》。在骂战之初,崔永元就将火力对准了刘震云,因为在他看来刘震云在成为渣子的路上还能拉回一把,毕竟他是知识分子。从刘震云早年创作的作品来看,他的创作态度是端正且真诚的。从青年时代创作《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等中短篇,到中年开始创作《温故一九四二》《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等长篇小说,刘震云在写作这条路上,专注地把会做爱做的事做到极致。

但从第一部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小说《一地鸡毛》开始,刘震云就和冯小刚开始了亲密无间的合作。影视圈来钱之快,让刘震云已渐渐脱离了一位文人的初衷。尊重文字尊重文学尊重人性,有态度自然会让人觉得畏惧。知识分子就该有“怀绝望之心,行希望之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知识分子应该在人性的完善上有自发主动进取的行为,而不是为了谋财而总走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