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和腾讯系在未来十年竞争中谁更占据优势?

OMGh

与其深入研究阿里系和腾讯系,倒不如来看看,国外对标的两家公司的现在走势。

一个是亚马逊(对标阿里系),一个是Facebook(对标腾讯系)。


确切的答案是,截止现在(2018年6月9日),亚马逊市值为8049.06亿美元。

再来看Facebook的:

亚马逊此刻市值为5473.74亿美元。

半年前,也就是2017年12月,Facebook平均日活用户数为14.0亿人,超过国内任何一款应用的日活,而月活更是在20亿左右,按理,Facebook是面向全球的,“所有国家”的人都可以注册,其未来是不可限量。

但神奇的是,其市值却远远落后卖书起家的亚马逊。

我们都认为,Facebook利用其巨大的社交粘性,将在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巨头中一骑绝尘,远远走在前面,因为用户无论何时换手机,都会再次安装Facebook软件,省去软件安装推广费,这是Facebook最大,也是最持久的优势。

但事实是,Facebook的市值大幅落后于谷歌和亚马逊,也落后于微软。

仔细想想,这也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在国外,一家小公司如果推出某款特别吸引人的产品,在其还不是非常强大前,只要Facebook涉足,则这家小公司将很快没落。

但如果对手就已经是巨头呢?当Facebook面对亚马逊、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巨头时,其竞争优势就不是绝对的了。

人们是需要聊天,是需要分享,但人们同时也要购物,也要使用搜索,也要使用office三件套办公。这些都是硬需求,每一样都少不了。

而诸如搜索、office三件套等大产品,他们是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持续十几年进行研发后的产物,Facebook必然是不敢轻易涉足。

这就是说,是可以利用强大的社交产品击败一些小公司的产品,但对于研发需要耗资巨大的产品而言,社交并无优势,在这个地方,拼的还是实力。

阿里系已经是一个生态,在这个地方,再强大的社交产品,对它是有威胁,但不可能是致命威胁。

另外就是,阿里系国际化的步伐走得很顺畅,很快,且国人乐见其成,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把国内货物卖到其他国家,也可以轻易地从其他国家买到产品。

但腾讯系的国际化步伐却不是那么好,这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由于国外的社交产品中有Facebook这座大山。

综上,未来十年中,阿里系的发展会更好。

不过,谁知道呢,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中的。所以,本回答只是基于目前事实的分析而已。


寒木钓萌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整理一下阿里系和腾讯系在竞争领域的主要产品:

阿里系:电商(淘宝)、物流网络、蚂蚁金服(主要是支付宝)、阿里云、投资的公司(陌陌和微博、饿了么、滴滴、ofo和哈罗单车)、人工智能(城市大脑)

我们先来逐一分析一下双方主要业务和产品的竞争力,最后我们再定论谁将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更占据优势:

但是,论盈利的能力,腾讯掌控的游戏盈利能力是完全秒杀菜鸟网络的。前段时间有一个有数据说腾讯的王者荣耀日纳税 1 个亿,而阿里日纳税也才 1 个亿,虽然这数据略显夸张,但腾讯游戏的盈利能力确是毋庸置疑的。

4、第四,在双方主要投资的公司上。阿里和腾讯主要投资的公司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对方的竞争领域插一脚,限制对方的发展从而达稳定自己的阵营。

出行领域。在网约车领域,阿里投资的快的和腾讯投资的滴滴合并后,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复存在,形同虚设,目前滴滴是网约车老大,阿里完败腾讯;在共享单车领域,腾讯扶持摩拜,ofo 站队阿里,阿里在网约车市场前车之鉴的思虑下,另外还投资了一个哈罗单车。目前情况,在摩拜被美团收购,ofo 呈现强弩之末的迹象之时,阿里蚂蚁金服投资的哈罗单车强势崛起,连续融资,颇有共享单车之农村包围城市的气势。因此,在出行领域上,阿里优势明显。

5、第五,最大的变量: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我们都知道,长视频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阿里有优酷土豆,腾讯有腾讯视频,因此短视频的竞争便显得尤为重要。短视频领域阿里有大鱼号,腾讯有企鹅号,在不考虑今日头条的情况下,腾讯投资快手,扶持微视,略占优势,但今日头条究竟会倒向谁,是个很大的变量,目前来看今日头条基本不会倒向腾讯了,不知道的可以了解下「头腾大战」,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并且,今日头条 CEO「张一鸣」曾说过:他创立公司并不是为了成为腾讯的员工。因此,倘若今日头条倒向阿里,那么阿里略占优势,否则,今日头天便是最大的变量。

6、最后,人工智能领域。腾讯阿里都在紧急部署人工智能领域,阿里的城市大脑,腾讯的智能医疗,目前没有趋势表明腾讯或者阿里谁更胜一筹,未来十年,只要双方没有太大的失误,相信人工智能领域也将会是旗鼓相当的竞争范畴。

综上所述,我认为未来十年腾讯系更占优势。当然,万事没有决对,阿里云和腾讯云可以提供更加精细和强大的数据和云计算服务,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和普及,结合阿里和腾讯各自的决策和管理文化,未来仍然存在很大的变数,目前来看是腾讯系更占优势的。


stormzhang

个人认为应该是阿里系。

现在算上蚂蚁金服,阿里系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腾讯五成,而如果蚂蚁金服可以上市,那么这个差距还会更加明显。

同时,还要考虑到阿里系在云服务上面的巨大潜力,从2017年第四季度阿里的财报来看,阿里的云服务收入35.99亿人民币(合5.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4%!而从其云服务占到的自身收入的比重来看,不过是刚刚过了4%而已,即便是亚马逊那样的巨头,其云服务的收入已经达到了50亿美元这个量级,并且其增长依然能够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50%左右,说明了云服务的巨大的潜力——这也将是阿里系未来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阿里系的利润构成↑

但是腾迅系也在借用既有的平台以快打慢。

阿里是以实体带动网络,扎根基层、发展稳健。

↑全国上下都是这种淘宝村↑

但是阿里带给他们的是工作和收入,他们没有办法离开这种模式的生活。而这个也是腾迅系根本模仿不了、也替代不了的。除非是有另外的、跟淘宝差不多经营模式的电商崛起【即便是京东发展也是暂时威胁不到淘宝的根基的】,否则阿里的核心业务将很难被动摇。

综合上面的说法,阿里系家大业大、增长强势、核心业务稳健,虽然腾迅系绝对不会有什么巨大的危机,但是应该会在长久的时间内被阿里系死死地压住。


SilentTurbine

在中国互联网这个大江湖里,腾讯和阿里,这两家总体市值正在逼近10000亿美金的互联网宗派,基本上已经一统中国互联网江湖的版图。现阶段阿里跟腾讯持平,未来的10年阿里大于腾讯的概率较高。

阿里阵营中的重要成员包括:蚂蚁金服、微博 、苏宁云商、菜鸟网络、陌陌、趣店、恒生电子、阿里影业和阿里健康、宁德时代等。

其中,蚂蚁金服估值超过750亿美元,阿里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75%;微博市值约300亿美元,阿里对其持股31%;菜鸟网络估值近200亿美元,阿里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苏宁云商市值170亿美元,阿里持股19.99%;陌陌市值46亿美元,阿里持股低于5%;趣店市值38亿美元,阿里系资本持股12.5%。

腾讯阵营中的重要成员包括:京东、新美大、每日优鲜、阅文集团、新丽传媒、B站、搜狗、猎豹移动、蔚来汽车、喜马拉雅等。

京东估值649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21.25%;新美大估值约180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20%;搜狗市值53亿美元,腾讯系资本对其持股超过45%。

另外根据长城战略咨询、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公布的报告显示,阿里、腾讯等平台型企业领跑独角兽布局,其中阿里系独角兽估值总和达3028.4亿美元,腾讯系达1568.2亿美元,很显然阿里巴巴稍胜一筹。

目前阿里腾讯都在各自的领域深根、扩张,阿里系在中国电商领域无人可敌,腾讯系在中国通信社交游戏领域无人可敌,两极并存的局面,谁也不可能消灭谁。双方也互相尝试过对方的领域,但是也并没有太大的起色,现在两家公司都是大了之后不会主动去做什么太过超出自己擅长领域的事情,主要会进行一些比较前沿的技术的投资,看好了之后直接收购。这也是很多大公司的普遍手段吧,走到后期就要靠资本来玩了。


天方燕谈

以我个人的眼光,我选择阿里系,同时,也认为京东将在未来五年内有较大的潜力,或许可能超越腾讯。


我们都知道商业模式本质是追求价值最大及交易成本最低,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未来商业模式比如新零售-共享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孙洪鹤更看好阿里系,也看好京东刘强东。


阿里和腾讯都是生态型的商业平台:以生态系统为核心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商业平台


比如,腾讯建立了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平台影响改变网民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跟进嵌入各类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比如,阿里巴巴构建了企业生态圈,全面涵盖了企业间交易、个人零售购物、个人生活服务三大互联网板块。

比如,阿里巴巴、淘宝网和阿里妈妈是阿里巴巴生态圈的三大平台。阿里软件、支付宝、阿里旺旺等是生态圈中的工具或资源,为搭建信息平台服务。阿里巴巴企业级综合平台“旺铺”等一系列网络营销工具陆续加入,促动生态平衡进化,整个阿里体系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万亿。

阿里巴巴把中小企业、自主创业者、消费者是阿里巴巴生态圈中的三大群体,这种商业模式要比以免费-社交化的腾讯模式更具有效应。



1、阿里巴巴更具有全球商业视角,比如从创始人马云和马化腾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得出:未来十年一定全球风云变化的十年,马云所领导的创始团队更具有国际化的融合能力。


2、腾讯的社交化生态平台,正在严重的流失,全新的社交化平台的崛起,腾讯是无法堵围的。


比如,今日头条的6大平台布局,就是对腾讯的不小冲击;比如腾讯想把社交化-商业化的转化相对复杂,一方面面对社交化人群的流失,另一方面是社交-商业化的转化环节复杂;


所以,我个人是选择阿里巴巴,同时看好务实发展的刘强东的新零售发展,也许未来十年就是阿里巴巴、京东,腾讯,重组三巨头。



孙洪鹤


投资是一场旅行,很高兴在旅途,与您相遇。

我是雄风投资,20年投资实战经验的老司机,在亚洲最大证券公司--中信证券工作期间,荣获腾讯2012中国最佳投资顾问。

一,阿里巴巴与腾讯的股票对比。


腾讯的股票市值,现在是5000多亿美金。


阿里巴巴现在的股票市值是4000多亿美金。


从现在的股票市值看,腾讯市值超过阿里巴巴市值,说明腾讯已经领先阿里巴巴。

二,未来十年,腾讯系更有优势。


十年之后,也就是在2028年,腾讯系的实力还将继续超过阿里系,原因如下:


1,不同的基因。


腾讯是社交基因,通过社交积累大量用户,社交使得用户粘性很强,再通过其他业务进行变现,比如:广告、游戏、电商等业务。


阿里巴巴是电商基因,通过淘宝和天猫,实现商品与商品的连接,电商业务现在进入红海,竞争非常激烈。


腾讯的社交基因,决定它的竞争力更强,互联网业务之中,最难做的是社交,如果做好,价值很大。


2,生态系统模式不同。


腾讯的开放式生态系统,使得腾讯系更加包容和强大,腾讯只会入股合作伙伴的20%股权,不需要控股,保持投资项目的独立发展。这样的定位,使得腾讯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很好,许多优秀的企业都愿意加入腾讯的生态系统。


阿里巴巴的封闭式生态系统,阿里巴巴投资参股的企业,都要求控制权或话语权,大部分企业最终都会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这样做法的好处是执行力强,更好的融合,坏处是生态系统搭建起来很慢。


3,投资的布局。


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在进行全球化的投资布局。


腾讯投资参股了特斯拉,还投资了很多全球著名的企业,阿里巴巴也是在加速全球布局。从全球化的布局结果看,腾讯的布局更加丰富和综合。

三,腾讯和阿里巴巴以及人生。


腾讯和阿里巴巴的竞争,就是反映全球商业市场的一个规律---双子星,也就是说每个行业,最终都会形成两个巨头,它们是双子星。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耐克和阿迪达斯、空客和波音。


人生之中,也是符合双子星的规律,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之后,很多家庭都把两个小孩作为标准配置,两个小孩就是典型的双子星。双子星的好处是,形成良性竞争,避免单独一个发展的风险。


如您有投资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联系我,有空时将进行专业解答。


雄风投资

个人认为阿里系的优势会比较明显

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阿里巴巴创新力在世界前列

从移动支付到互联网生活服务、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新零售,阿里巴巴都是用自身的创新力主导中国乃是世界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出现,方便了太多太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革新就是打破传统,用互联网的方式优化社会传统行业,让其变的更加灵活,更具生命力来服务群众,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盒马鲜生、新零售的创新足以告诉大家阿里巴巴集团的创新力走在中国乃是世界的前列。

腾讯在创新力上是不足的,它更多是扮演一个利益分享者,在互联网政策环境中,别人去做了尝试确认安全没问题的事,腾讯才回去做,比较保守,这点也大大限制了它的创新力,互联网生活服务、金融、新零售的创新,腾讯是跟随者,是大势所趋。


第二,阿里拥有潜力王牌企业

蚂蚁金服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企业,估值1600亿美元,发展势头迅猛,阿里全球化布局中的核心输出,阿里云,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代表未来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阿里技术型成员,发展潜力不输支付宝,菜鸟网络,盒马鲜生等都是创新型企业,腾讯系并没有向阿里这样的超级王牌,只有腾讯战略投资的细分领域滴滴出行和美团点评,但是发展前景都不如阿里系,且腾讯只是战略投资并非全资拥有,在发展方向和资源整合上没有绝对决定权。


第三,阿里承载中国梦

阿里巴巴壮大的同时也展现出其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的一面,对中国贫困人群的扶持和对社会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且蚂蚁金服一直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除对传统行业的优化变革给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外,人们也把教育和医疗这两大民生大项寄托于阿里巴巴,希望能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在世界上阿里巴巴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它引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商务部发禁令制裁中兴,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出售零部件产品,期限为七年,面对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的现在没有美国芯片的中兴举步维艰,这一历史事件的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中天微开始走向中国芯片之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中国芯”的梦想,这不仅仅只是阿里巴巴的梦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期望的梦想,阿里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踏上征途,我们希望有更多向腾讯这样大型科技企业也加入“中国芯”的征程,携同阿里一起实现中国梦。


不打娱一只晒网

这个问题。我个人看好阿里。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两家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公司。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的公司。

2.从内容上看。双方的重点都是从电商。社交。支付。影视娱乐出行。等等展开重点布局的。

3.电商方面。阿里的优势是明显高于腾讯的。差距很大。所以腾讯放弃了qq商城。直接投资给京东和唯品。

6.出行方面。滴滴是由阿里和腾讯合并出来的。双方持股差不多。腾讯多一点。所以这个基本上是平分秋色。

7.游戏领域。腾讯的营收上。游戏带来了很大一部分营收利润。但随着国家的发展以及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未来。腾讯的游戏营收肯定是会收缩的。

7.在计算方面。阿里云当之无愧是行业老大。在阿里强大的背后就是数据。如何处理好这些数据。以及运用这些数据,阿里很早就开始了大数据的口号。随着发展。阿里的云计算也被国家运用到天眼系统。再次证明了阿里云的强大。

以上是两大公司的最大业务板块。对于他们分别投资的其他公司就不做分析了。从两大公司的主营业务就不难看出。未来。就是阿里的天下。


草根业余评论员

腾讯,

虽然我不喜欢腾讯,也不喜欢阿里,但我必须说是腾讯。

不管网上怎么黑腾讯,你怎么不喜欢腾讯。但你每一天都离不开腾讯的产品。社交平台转移成本非常高,腾讯的产品至少现阶段是无可取代的。这是大家一直说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有了入口,后面的事自然好办。不管购物,打车,外卖,同城服务等,一个二级入口就能成就一家独角兽公司。

现在腾讯选择开放,与更多的公司合作完善它整个生态,形成完美的闭合。让你能用一个APP就能搞定所有的事。



阿里大,非常大,这是无可置疑的。

另外说说当年为了流量扶持了好多导购网站,蘑菇街,美丽说等,但导购网站做大了,严重影响了阿里的直通车等广告收入,回头就是一个封杀。这说明阿里流量之痛由来已久。

回头看看阿里收来的公司发展都不怎么样。曾经第一的UC浏览器,最多给网有留下一个“UC震惊部”,第一的优酷也被爱奇艺超越,微博也就那样了,等。

阿里公司文化自上而下的,一切讲战略。一切讲布局。阿里铁军执行力非常了得。马云指哪打哪,全力以赴。阿里云,支付,物流等做得很好。讲战略没有错。但在这瞬息万变的发展中难免会看走眼的时候。


综上所述我选腾讯


乡村志

关于这个问题的的分析,我觉得需要从下面几点着手。一是分析清楚阿里系跟腾讯系各自所擅长的领域。二是两者现在的地位体量。三是两者所在的领域发展潜力对公司的影响。四是两者不同的领袖基因对公司的影响。下面我们展开分析。

关于第一点分析比较简单,相信大家也能得到共识。就是阿里系主打电商。腾讯系主打社交。虽然两者都是体量庞大涉猎广泛,但根基一个是电商,一个是社交。关于第一点,得到这个结论就够了。关于第二点,两者现在都是世界级的巨无霸公司,腾讯系市值现在略高一点。但略高这点,对后十年的竞争影响不大,我们可以看做他们是体量相当的。那么关于第一跟第二点的分析结论就是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且体量相当。因此决定他们在后十年竞争态势的就是第三点跟第四点的分析结论了。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第三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一个公司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关于这一点,雷军有个精辟的论述“只要站在风口,猪也会飞起来”。这个论述我是很赞同的。孙子兵法对势也有专门描述“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之于人”。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趋势的重要性实在是凌驾于人之上的啊。大家想想现在已经灰飞烟灭的柯达胶卷就会明白了。那么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来推断下电商跟社交在未来十年的趋势如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电商跟社交在未来十年都不会消失。那就要比较下两者的发展势头如何。电商的发展势头在现在看来就已经呈现出了放缓的趋势。电商人士的大量逃离以及阿里积极往销售下层实体探索就已经表明了这一点。再看社交在我看来不光没有显示放缓或者说是颓势,而是呈现出了更加强势的发展态势。还有另外关键的一点,对我们个人来说,电商不是必选的。但社交呢,我们无法拒绝。不光无法拒绝,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于社交软件。因此,分析下来,社交的发展趋势要好于电商。

我们再来看看第四点,一个公司的领袖以及灵魂人物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会决定一个公司走多远。那么我们来分析下马云跟马化腾本身。马云是英语老师出身,对中国文化儒释道都有所涉猎了解。我们知道阿里的真正崛起来自于淘宝。而淘宝由免费策略而兴起的过程颇有点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味道。另外马云的平常行事也带有些许道家风格。马化腾理工科出身,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多少我们难以知晓。不过他的行事风格利益为先,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他们两人,我个人更喜欢马云一些。但商业的发展及成败不是以我们的喜好为标准的。我们接着来看看,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对公司发展影响如何。马云这种主要由道家文化浸润来的豁达风格,好处是往往能脱离眼前利益的诱惑而能选择站在更高的位置,能把眼光投在更远的地方。但这种性格特点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在两强相遇时,往往缺乏狭路相逢刺刀见红的狠劲,也容易缺乏咬定不放誓不撒口的韧劲。而马化腾内敛深沉,长于逻辑分析。另外他利益为先,身上看不出太多的社会责任感。他这种建立在严密逻辑计算上的行事风格,虽然有时候步伐走的会慢些,但更稳。另外这种风格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更容易杀伐决断。因此马化腾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两人的竞争中更具有发展性。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马化腾个人性格特点会比马云更利于公司发展。

通过上面的总体分析,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就是未来十年腾讯系会更占据优势。但过去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往往具有或然性。我们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可能对公司的影响,比如公司主要人物的突然离去,再比如未来突然来一个科技大爆发等等,这些就不是我们现在能考虑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