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寺庙都有一个大雄宝殿?

沙洲丁东

很多人去佛教寺院参观游玩,会发现在寺院的中心位置一般会有一座大雄宝殿,往往是寺院中规模最大的建筑。

那么“大雄”是什么意思呢?小时候我还以为是野比大雄的意思,长大才知道,大雄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大雄”一词是佛的德号:大的意思是包含万有;雄的意思是摄伏群魔。佛教认为释迦牟尼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教徒尊称他为大雄。

大雄宝殿是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而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教徒称为“本师”,所以一切寺院都要供奉释迦牟尼,当然会有大雄宝殿了。


不过,不同寺庙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佛像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供奉一尊佛,有的供奉三尊佛,那么如何分辨是什么佛呢?

有的大雄宝殿供的只有一尊佛,那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左右两侧往往会有两个僧人的塑像,一老一少,其中老的那个叫摩诃迦叶,少的那个叫阿难陀,他俩都是释迦牟尼的得意弟子。

当然,还有些净土宗寺院的大雄宝殿之供奉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教主,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死后就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世界。


不过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会供三尊佛像,被称之为“三世佛”,又分为横三世佛和竖三世佛。不论是横是竖,中间那一尊佛像都是释迦牟尼佛,左右的两尊佛像则有所不同,分辨他们主要看佛像手持的法器和佛像手印。下面我来一一解释:

如果是横三世佛,那么释迦牟尼佛右边是阿弥陀佛,左边是药师佛,三尊佛从右至左分别掌管西方、中方和东方。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他的雕像往往拿着莲台,象征着往生极乐净土的人都是从莲台中诞生的。

药师佛是东方琉璃净土世界的教主,他一般拿着佛钵,或佛塔。药师佛以药师为名,佛教认为他可以帮助人祛病延寿。

释迦牟尼佛则是中方娑婆世界(也就是我们这个秽土世界)的教主。

比如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阿弥陀佛拿着莲台,药师佛拿着宝塔。


如果是竖三世佛,那么释迦牟尼佛右边是燃灯佛,左边是弥勒佛,三尊佛像从右至左分别掌管着过去、现在、未来。

燃灯佛是过去佛。在过去久远劫中,燃灯佛曾掌管着这个世界,教化众生,传播佛法,他还曾预言释迦牟尼佛将在未来成佛。

弥勒佛是未来佛。或者说,弥勒现在还是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预言弥勒将在未来久远劫中成佛,度化所有的众生,在人间建设净土。

怎么区分竖三世佛呢,可以看佛像的手印,如燃灯佛往往是说法印,而弥勒佛则多是转法轮印。比如下图:

看法印比较复杂,不过横三世佛都持各种法器,那么没有法器的自然是竖三世佛了,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当然燃灯佛也有持佛塔的,似乎与药师佛不好区分。但是燃灯佛一定在释迦牟尼佛的右边,药师佛则一定在左边,可以靠位置来区分。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此文一定有很多疏漏,欢迎大家讨论。



梦露居士

大雄宝殿是每一座寺庙的正殿,是整座寺庙核心点。是众僧尼道俗供养礼拜、集中修持的地方。大,大者为万有。雄,雄者摄伏群魔。宝,宝者,为佛法僧三宝也。大雄也是佛弟子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佛有十大称号。每一座寺庙内都有大雄宝殿,每一座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佛菩萨都不尽相同。有的是供奉三宝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有的是供奉华严三圣“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有的是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有的是供奉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有的是供奉娑婆三圣“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还有的供奉未来佛“弥勒佛”、“毗卢遮那佛也叫大日如来佛”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小聪说事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内的主殿堂。以供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为主。"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世界,這是一个苦世界,但是尚可过得去,苦多乐少,苦是根本苦,乐是暂时乐。"娑婆″是堪忍,尚可忍受。所以這个世界最适合修行,天界,以及象北俱盧洲那样的无苦世界,人不可能生起"出离心"。地獄丶饿鬼丶畜生三恶道的众生,除了没法克服的愚痴昏瞆,就是极苦的生存条件而没法修行。

佛说度众生的法义,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发狮吼雷震之音,振聋发聩,唤醒罪苦众生。狮子有威摄群兽的雄强之力,乃百兽之王。佛是法王,伏魔去邪。所以把佛殿说成"大雄宝殿",有這层比喻之义。佛殿也叫"三宝殿″,为是集中佛丶法丶僧的表法道场。

通例都是供一佛二菩萨。娑婆三圣,就是中间释迦牟尼佛,上首迦叶,下首阿难。华严三圣,中间毘盧遮那佛,上首文殊菩萨,下首普贤菩萨。西方三圣,中间是阿弥陀佛,上首是观世音菩萨,下首是大势至菩萨。还有是供三世(界)佛,中间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上首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下首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者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等不同形式的佛像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