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只有一个显卡钱,但为什么还有主机党会有优越感呢?

还是那句话,天下玩家是一家,不要DISS不要夸


AKA君

这本身就是一个挑事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明显就是来赚点击来了,常用的手法了,形成对立的两面?看着两边掐?很过瘾哈!

一般买主机的人都是对游戏有很深的了解的了,所谓的核心玩家吧,就好像任天堂从wii开始就一直在宣扬扩大玩家群体,他也确实吸引了很多平时不怎么玩游戏的人,但是这波人游戏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消遣,可是游戏对于核心玩家来说就懒蛋个人感觉快成了一种信仰了吧!

这就好像球迷啥滴是吧,好像懒蛋小时候喜欢灌篮高手,然后知道了NBA知道了乔丹,为了看公牛和爵士那场世纪决赛,懒蛋生平第一次翘课^_^。

游戏也是一样,从小就玩街霸,快打旋风,长大了被生化危机,鬼泣迷的神魂颠倒,然后知道了卡婊,知道了三上真司,神谷英树………

懒蛋是从没感觉到有什么优越感,只是在玩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其实这种争吵有两种吧,一种是玩家之间的争吵,他们会因为最终幻想的pc版比主机版晚推出而抱怨,会因为生化危机7的推倒重来到底是变革还是倒退而争辩,就好像球迷之间争论那个球员更厉害一样,因为他们喜欢热爱。

还有一种就是只是玩了几个游戏,就上来大放厥词,对一些作品品头论足,那很多核心玩家会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可能是他心中的神作…

所以其实这根本就不是pc和主机玩家之间的问题,这就是人的问题,好像懒蛋从来没玩过英雄联盟,也没玩过魔兽世界,所以懒蛋绝不会轻易的去评论这两个游戏^_^,因为对于很多玩家来说这是神作,甚至是一种信仰,游戏就是有这种魅力令你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所以懒蛋觉得所有的玩家都不会有优越感,我们只是反感那种无脑喷,那种随意践踏别人爱好的人而已。


懒蛋扯闲篇儿

所有与游戏平台有关的争执,其表面原因就是发起和参与争执玩家的经济水平和游戏习惯问题。但追究其本质,其实更在于“希望他人认同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既定价值观”问题上。兄弟们一起玩游戏没问题,但仅凭三言两语(或恶语相向)就全然否定另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价值观,那当然会惹得对方勃然大怒,从而互相敌对。

依据美国社会学家大卫·李斯曼(David Riesman)的亚文化理论来看,PC单机/主机游戏玩家们其实非常符合亚文化群体的特性——艺术形态(游戏)未完全融入社会主流文化,群体参与者寻求并发展小众风格,同时个体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特别是相似亚文化、不同圈子的人或群体)。对应到PC单机游戏或主机游戏的亚文化圈中,他们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但采取的方式却简单粗暴,这样的少数人群摩擦也会逐渐演变成群体性的对立。

类似的问题和现象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为弹幕视频网站的A、B站其实就有类似的争执和对立,只是近两年这种对立风气不那么明显罢了。

我们聊回到主机党和PC党的争执问题,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就有很大的偏见。PS4即便只卖一个中高端显卡钱(平时也就是一块GTX1060 3G的价钱,同捆还送一个正版游戏),那又和这个平台部分玩家的言论有什么关系呢?

高度订制化的社交&新闻资讯媒体的火热发展带来了一些很大的问题,它很容易让人觉得“打开新闻、身边的人和自己的感受和心声都差不多”。关注单机游戏的你,肯定也经常看到新闻评论区没完没了的“主机党/PC党骂战”,但这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更多的玩家不愿加入到这种无聊的争执里,游戏玩个开心就好。

在全世界范围的单机游戏市场里,其实更多人选择主机游戏、但只忠诚于游戏本身。喜欢《超级马里奥 奥德赛》并不代表一定要鄙视《神秘海域:失落的遗产》,喜欢“《光环》系列”的玩家并非一定不去玩《怪物猎人:世界》。热爱主机游戏的,也会拿起鼠标键盘开几局《DotA 2》,难道不是么。

玩游戏的都是朋友,何必甘愿当井底之蛙、每天琢磨如何让另一个井里的蛙一使劲跳到你的井里呢?


狼叔说游戏

现在ps4上和xbox one的独占游戏(主机游戏)越来越少了。就ps4上的几个独占大作而言,都是一周目神作(剧本而言),首先受限于研发经费而言,那些3a级别的游戏投入资金雄厚,但是产出呢(这也就是很多游戏开始氪金)。还有主流的游戏都是枪车球,要么就是大杀特杀什么的,玩多了就容易腻。相对来说,论游戏的乐趣和创意,不拿独立游戏而论,我会选择任天堂的主机游戏(能保证游戏不会同质化)。再说pc吧,弄个相对好点的可以玩6年左右(不考虑换配置),而且游戏发布在pc平台上几乎都不锁帧,30帧和60帧是两个概念,还有画质和mod。当然主机版几乎没有作弊玩家(极个别有,仁王里就有遇到过)。而且针对老游戏而言,pc还能购买,还可以收藏,主机的话很多游戏只能买二手或者数字版或者会免(姑且打折力度也就那样),而且会免游戏在会员到期后就不能玩。那些说主机能回血的,几乎对于游戏不是真爱,玩的不爽卖什么的。还有针对一些停止运行的游戏而言,pc版能够恢复联网(私服,比如生化危机爆发等)。相对说,游戏在我看来没有性价比这个概念,有的是基于乐趣,游戏玩的多了,有些时候光是看游戏演示和设定图就能知道这游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买游戏不盲从,不跟风,选择自己的。现在的游戏剧本,玩法同质化,日厂死妈,很多游戏都选择发布在pc上,很多游戏都是全平台同步。相对而言,欧美的游戏在剧本上加入了道德选择这个设定,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还有就是独立游戏(脑洞相当大),基于这点,主机游戏平台开始引进好的独立游戏,比如icey,比如返校等,更有诸如茶杯头等游戏大卖。而且主机平台游戏定价和打折力度不及预期,我选择steam平台,花尽可能少的钱收入自己想玩的游戏(可能游戏很奇葩,比如火箭联盟,比如点击解密类游戏)。还有有人说主机可以躲在被窝里玩游戏,我只能说pc可以通过软件利用无限手柄上网玩游戏或者和人视频。至于pc和主机谁好,那只能说见仁见智了(我不会为了极个别独占而去买主机,除非任天堂的主机,我是很乐意买的)


受苦的不死人

组成游戏的并非只有画面,主机当有优越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主机平台的游戏在拼智商要搞过PC平台游戏,就拿PC上玩的最多的网游来说,大多数游戏仅仅就是主机游戏中的一个玩法。搞成了多人在线的形式就成了网游。

比如吃鸡,毫无剧情,其实就是一个大逃杀式的玩法,这样的东西也能叫游戏吗?

这种玩法早在炸弹人上就出现过,炸弹人的多人对战模式,不正是这种封闭空间内,随着时间推移,可移动空间越来越小,相互迫害的游戏吗?一个古老的玩法,换了一个皮,放到了网络上就成了游戏。

主机游戏多数是有剧情的,即使是炸弹人这种娱乐型游戏,也是有剧情关卡的。游戏中你会知道这个游戏的世界观、背景、人物故事。而不像网络游戏那样只有一个虚拟的世界,和一套玩法。

再说PC单机游戏,PC单机游戏做到了有故事有剧情,但是鼠标键盘的操作方式让其代入感差到极点。很难想象除了枪炮系列PC游戏还有什么可以让人痴迷的玩下去。

最重要的一点,PC游戏好像是进入了误区一样,一味的追求画面,让其硬件设备高负荷运转。如果你不配个几万块的电脑都跑不起来很多游戏。但游戏真正的内容却并跟不上画面带来的表现力。

这并不是主机玩家的优越感,而是PC游戏走入误区后带歪了游戏环境。如果不是中国早期玩家接触的是电脑,现在根本不会有多少人会专门为了游戏去配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