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对于丧事的乐队进行禁止,大家有何看法?

天罡五行派一一风水师

在农村办丧事,请喇叭班吹吹打打几天,是很普遍的一个事情,而且是祖祖辈辈就传下来的习俗,现在对它进行禁止,应该给出合适的理由。


呼声最高的就是,铺张浪费。确实,在俺们这边,请一个喇叭班,大概得两千块钱左右,还得给烟,管饭,这么算下来得花费三千多块钱吧,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还有就是说吹喇叭噪声大,完全没有意义。有的网友还吐槽有的喇叭班在丧事上吹流行歌曲,吹喜乐,这在我们这里完全不能想象,除非你这个喇叭班不想干了,办丧事必须吹哀乐,这不仅是规矩,更是对逝者的尊重。


喇叭,学名唢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从它的诞生起,就和民间的红白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真正的一个民间艺人,吹奏出来的是情感,而不是噪声。

如果禁止的话,我想唢呐这个民间技艺和艺人,也会慢慢的走向消亡……


乡村大嫂

无意浏览到此,看到很多回答,我想,这个问题必须由我这个老农民来回答,才是最真实贴切的。

农村对于丧事的乐队进行禁止,不知道是哪里的规定还是规矩?不知道农村人过自己的日子,那里把你们得罪了?

上次回答过一个指责农村丧事跳艳舞的事情,这是又是禁止乐队,说真的,我觉得是无稽之谈,把农村人请乐队说成是欢送,只差没有说是庆祝了,说这些话的人,我真的想骂你,咱们农村人,文化少,但是在孝敬老人方面,比率并不低,大部分人还是有孝心的。


以前最穷的最苦的时候,父母去世了,家人总得喊一群唢呐,唢呐除了吹哀悼,一样也会吹歌曲,难道也是欢送?

现在农村环境好了,大部分靠打工经济好一些了,因此,父母去世,丧事也越来越隆重了,有人说,这是搞攀比,讲排场,不是尽孝,我想说,生你养你的父母去世了,难道最后一次你不该隆重一点吗?厚养薄葬?厚养无可厚非,应属必须的,可是薄葬?怎么个薄葬,是不是直接弄出去埋了最简单?恐怕好多不孝子巴不得啊!

你知道农村丧葬中,请乐队的是些什么亲戚吗?那些不是一般的亲戚,是死者的女儿或者娘家人,不是一般的亲戚,也不愿意花钱请,那么你认为该不该呢?

你知道农村丧事中,除了乐队,还有什么礼节吗?告诉你,安葬中的礼节很多,有些甚至是阴森森的,特别是母亲去世,晚上在道师的指引下,要磕很多头,跪血河塔,祭拜磕谢母亲的生育之恩,也许,这些死者都不知道,但是,这是一种前传后教,让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这是一种最后的尽孝,并无过错。

的确,现在的乐队越来越贵,确实请不起,怪谁呢?以前乐队只要几百元,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就要好几千,连请个道师也要两千多了(重庆附近),其实,农村人也不都是傻子,即想把丧事办得隆重,也想省钱,可是,现在的人工费越来越高,水涨船高,自然,乐队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了。


其实,农村的乐队档次也有很多种,越好越贵,而自己的儿女请的,一般也会请比较好一些的。这就是丧事中最基本的礼节。

节俭是一个优良传统,值得提倡,过分的铺张浪费,的确应该禁止,但是拿农村人的丧事说事,很不地道,父母含辛茹苦一辈子,隆重的送最后一程,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要禁止想禁止的人,其实你不必需要国家禁止,你父母去世了,你直接埋了就是,只要不是你害死的,大不了被人骂你几句,因为你节约了钱,值得!


微风细雨话苍凉

在农村大办丧事成风,在有钱人的带领下,没钱人跟着办,学着办,打肿脸充胖子的办,在我们老家我也知道一些,政策是人死后必须火化,谁也不敢违抗,第三天火化,第七天埋人,第五天接待亲朋好友待客,有钱人叫乐队,唱大戏,这几天全待客,这也算是老人死后的一种祭典!【可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个别户,父母亲在世活着的时候,儿盖的新楼房住都不让父母住,老人的生活不管不问,老人们非常的可怜。还有几个儿子把老母亲像管干部一样,也就是每个儿子管一月,【可是】父母死后大办丧事,唱大戏,吹手啦叭,大摆宴席,这样胡折腾的花钱,你问一下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亲吗???你有这些钱为何不用在活着时的父母亲身上,孝敬一下父母,让父母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死后乱花钱。



你手放在自已的心口上,想一想,问心有渐吗?我坚决支持农村丧事禁止请乐队唱大戏,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吃喝上应精减,大事中办,中事小办,节约点办,有这些钱提前预支给活着的父母亲,让他们有个快乐的晚年,传承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美德,希望年轻的人们常回家看看,祝愿天下父母親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张仓海

农村对于丧事的乐队进行禁止,大家有何看法?

在农村,丧事是办死人的事,是悲事,是伤心悲惨的事。人家父母仙逝,家人伤心之度,不可言说到何种成度。请来丧事乐队,若是凑哀曲,正合场面和气氛。而有的乐队,选凑的曲目很多是欢快、高兴、热烈、激情、浪漫、喜庆、豪放等等感情,有失哀悼气氛的曲子,令亡者家属难受,令前来吊唁送葬的亲朋好友哭笑不得。有的农民朋友说,这是花钱请他们来倒乱子的、搞庆祝的。所以,后来乡下有丧事,事主宁愿多花钱把丧事办好,也不请乐队嘲讽、‘庆祝’。乐队在农村办丧事时不约而同地取消淘汰了。



这个问题,依我看有事情的两面性。哀乐固然能增添丧事气氛,激起悲哀感情。但是选择的曲目很重要,选择的曲目不对应,起了反面作用,就令人不安,引起主事家人和亲戚朋友的不满,令人生厌,令人反感。有的客人耿直爽快,马上去找乐队叫停。


现在,乐队都是农村音乐爱好者,对音乐十分爱好,有浓厚兴趣,情有独钟。这些乐队出演无规定,无章法,只要有人请,有人出钱,就前去糊里糊涂地演凑,不分青红皂白,不管曲目对不对应场面,也不管曲目的情感。所以,很多欢快喜庆的曲目都演凑了。我曾经有一次在乡下送葬时听到乐队演凑一曲"咱们老百姓今天真高兴"。你说,这个曲子合适吗?令人啼笑皆非。

要想乐队在农村存活下去,乐队必须要迎合农民大众心理,要分清场合,什么场面,凑什么曲目,不能把曲目情感搞反了,引起非议。乐队要接地气,合民意,切实为农民服务,不是请来破坏场面的。



旭日东升付先

真不巧,农夫这里这几天就有一个老人去世了,本来这是一件非常让人伤心难过的事情,可是现在的农村丧事却办的有点滑稽了。现在这几天每天都是通过一个高音喇叭在不断的播放一些歌曲,先不说其绕不扰民,光是其播放的那些歌曲也确实让人有点反感,一会是二胎歌曲、一会是摇滚、一会又是花鼓戏,真的是有点醉了。而且在晚上还请了一些唱戏的来表演。

实在是看不懂现在农村的丧事了,本来这对于去世老人的嘉人来说,这是一件本伤心的事情了,可是还要表演一些这样的节目,有的甚至还演唱《好日子》这样的歌曲,跳一些比较低俗的舞蹈等到,这让去世老人的家人作何感想啊?

古人传承的是让老人热热闹闹的走,这个道理是没错,可是热热闹闹也不需要这样大势的张罗的。招待好亲朋好友,然后家里人尽力而为就行。可如今现在在这方面也是存在攀比的心理,有的家庭老人去世了,就为了不让其他的人说闲话,也为了自己的面子,是大势操办,怎么热闹怎么来,不仅请乐队,甚至还请戏班子。这样是热闹了,自己脸上也有面子了,别人说这些子女孝顺,可是完事以后却让家庭背债了。这样真的不可取。

所以,农夫的观点是取消的好,就应该取消。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一下力度,让农村重新回归到以前一样的淳朴习俗。


农夫也疯狂

农村丧事的乐队,就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吵死人”。话说,这是文化,“吵死人”的文化。意思就是把死去的人吵醒,好再尽尽孝道。

本来,农村是没这些事的。都是从城市里学来的,可是没学好。像这种西洋乐器,在开始的时候可以算是时尚吧,后来农村一些个有点钱请的起的,就也学着去请来表演。甚至把代替哭灵的这个也请来了,倒是比较热闹。

农村人,对外面的了解,不是太深。只为跟的上社会,跟的上时尚,就是好事,就是长脸。特别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听说外面还有脱衣舞,然后把脱衣舞这个节目也加进来,不过比较不便宜啦。但是出的起钱,就是脸上有光嘛。

像福建,某些地区就是如此。具体地方我就不点名啦,好像在佛国附近就有吧?那个乐队,加上那个脱衣舞,一弄就是一整天,全村老少都来看欣赏。老的沾沾光,年轻的可以学学时尚,小孩子也可以见见世面。

其实,大家都知道,那些小妹在棺材边跳脱衣舞,其实也是孝顺嘛。而那些乐队在边上大敲大擂大吹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现在的人见识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吵死人”。有时候,甚至可以起死回生。

不过我认为,即使可以起死回生,也没必要这样做吧?


命理师陈一宏

我支持农村丧事的乐队进行禁止和取消,为什么支持呢?有这个几个原因,

一,现在农村拿不起彩礼,死不起人情况事有发生,死个人七天吃喝,七天吹打,这些钱对有钱人来说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对那些百分之八十以上,没有钱的人来说,是个大事,甚至贫困家庭己经死不起人了,所以,为了照顾大多数人利益,国家村集体组织应该禁止和取消。



二,乐队吹拉弹唱,与死人后亲人悲哀的心情是矛盾的,因为,乐队是为了欢庆而祝兴的活动,象结婚比较好一点,死人本身是哀悼,悲伤的事情,你请乐队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总觉着有点兴灾乐祸的感觉,应该禁止。


三,我们这里从66年破四旧,立四新开始,就已经禁止,一直到现在,人们都形成习惯,死人家庭,不大操大办,有条件的有钱人,都是开个追悼会来记念,没有钱的家庭,火化后,自己的亲人过个三七五七,七七就完了,深受老百姓欢迎。有些人老拿风俗说事,社会是发展的,旧的风俗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我们要坚持,坏的就得改革,这样社会才能发展。


老头156934080

现在对于人们来说,有“三不起”,即“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死不起”。顾名思义,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农民辛辛苦苦种的庄稼的价格不升反降之外,其它的全在上涨。

现在人们有钱了,各项消费水平也提高了,结婚彩礼也是持续往上涨,丝毫没有往下降的意思。有的家庭面对高昂的彩礼,只能唉声叹气了,就算结了婚,很多人也不敢生孩子,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人力,物力,财力,这三方面缺一不可。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分钟都有人出生,相应的每一分钟都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去世,现在人们对丧事也是大操大办,让人直呼“死不起”。今天着重说一下“死不起”。

在我们村有一家人,男主人体弱多病,由于长期给他看病,家里也是很贫困,他们有两个女儿,已经结婚了,儿子才十几岁,也不读书了。就这样一家人相依为命,但是终有一天父亲还是没有战胜病魔,离世了。在我们这里家里有人去世,要请乐队来表演一天,还要开宴席来招待来奔丧的亲朋好友。可是这家人本来就贫困,实在拿不出钱,所以只有两个女儿承担了全部费用,让她们的婆家非常不高兴,还引发了矛盾,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家里都不富裕,办丧事的费用对于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或者见过,对丧事大操大办的情况,拉横幅,请乐队,一水的豪车,大开宴席几十桌,还美其名曰为了老人尽孝。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老人也无可厚非,但是在老人生前不闻不问,而死后大操大办,还不如在老人健在时,多陪陪他们,对他们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好点,不要留遗憾。对丧事大操大办不是在尽孝,只是做给别人看,给自己台阶下。



毛毛虫3234



农村对于丧事乐队进行禁止,这个做法对于移风易俗,节俭办丧事有着较大的好处。

解放后,人们在破除迷信,严禁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有了长足进步。但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有了提高,农村丧事大操大办之风又重新抬头。由于互相攀比,且有越闹越大,越来越离谱之势。

开始,人们只是请一家乐队,为了热闹,后来发展到请两家到三家乐队。为了争取观众,他们只能唱对台戏,卖力的吹,使劲的唱,否则造成了冷场,你在业界可怎么混?

为了营造丧事气氛,有的人又开始请起了哭灵的,哭一场五百到一千元不等。试问自己的老人死了,请人来代哭,不是明显的作假么,这样的哀伤有什么意义呢?

今年又爆出冷门,有人为亡灵跳起了艳舞。说是让老人也见识见识光屁股娘们的光彩,此种奇谈怪论,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活着不孝,死了胡闹。如果你真的有孝心,就让老人活着的时候享受享受生活才好,人死了,闹那么大的动静给谁看呢?


民谚民俗民间故事

农村丧事乐队之事,在我们本地之风俗,是去世人之女或女亲属特告世人家中白事通告和尽心力替代表达悲哀,及女人不能进入墓地相送替代悲痛心情之作用。这些聘请花费基本由去世人女儿或女亲属共同担分。其实如果不搞过分,无可厚非。

基本来说,南方在这方面没太见色情淫秽之表演,也是南方宗族所起到一定之作用。

在我们这里伤事礼仪基本约定成俗,女眷在伤事礼仪中,基本被约成跪地伏拜和悲哀哭啼,时间稍一久自然身心上无法全部完成。而乐队的表演既能替代一部分,也能在礼仪中充当指挥司仪,这些作用往往女眷方在那心身俱疲时一般不能完成的。也是农村丧事乐队能长久存活下来的原因。

我个人观点,只反对过度和色情淫秽之表演。可简化,或不可或缺。人去是百了,在未入土之前,最后一程须走好,让真孝存于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