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西方艺术家多专注于人体,而中国古代画家多专注于山水?

魅力中土



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想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

的确,从我们看到的大量的中国画和西洋画中,中国画大多表现的是山水风景或花草鸟虫,而西洋画大多表现的是人物和人体艺术,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文化背景不同。

我们说,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她孕育生长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中国画成长于中国古老神奇的大地,长期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甚至束缚,形成了中国古代绘画的思路和风格。这种思想是含蓄的内敛的,也是保守的。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支配下,画家更多地描绘山水风光,因为这样就会减少各种“清规戒律”的限制。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情于山水,才能更好地挥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才能。



西方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就有了对人体包括人的生殖的崇拜的意识和信仰。从古希腊古罗马早期的雕塑绘画作品中也反映出这一点。可以说,对人体艺术,西方从古至今是开放的,包容的,是一脉相承的。



二,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写意,追求神似,强调画的意境。中国画往往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韵味无穷。而山水画更有利于“写意”的表达。

西方绘画则注重写实,追求形似,强调画的“真实”。特别是十一二世纪西方发明了用植物油调和颜色的新型绘画原料后,使“写实”具备了重要条件,给西方绘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人物画和人体艺术画更能体现“写实”的功能。



三,审美观念不同

中国古代绘画遵循中国文化传统而树立的审美理念与西方完全不同。在西方看来,人体艺术是美的艺术,雅的艺术,是很正常的事情。在中国古人看来,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人的身体特别是身体隐私部分是不应该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更不应该成为一种绘画艺术。甚至认为人体艺术有悖伦理,伤风败俗,大逆不道等等。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古代的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绘画表现方式的不同,审美理念的不同,造成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居多,而西方人体艺术画居多的现象。

个人观点,欢迎探讨。


谁怜一灯影

人类最原始的艺术,都是以对人体的思考和表现为主,只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中西方艺术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从艺术源流上讲,西方的艺术主要受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文化的影响。在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表现风格上,古希腊、古罗马及后世的西方文化,一直注重对现实的刻画,尤其是对人体的展现。换句话讲,西方的艺术形式始终没有脱离具体的人。

无论是世俗生活还是艺术创作,古代西方人的视线始终没有脱离人体。即便在宗教文化中,也是将神灵具体化,并以雕塑或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文化属性直接影响到了西方绘画的内涵与形式。

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的兴起促使艺术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的关注和表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宗教和神话中的形象也被赋予了人的喜怒哀乐,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比如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画中人物已经开始由刻板转向世俗,而且富有诗意。

△《维纳斯的诞生》

人文主义的思潮,直接影响到了西方绘画,并对后世和周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19世纪的俄国画家马尔科夫,在绘画风格上明显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在其著名的《命运女神与乞丐》中,在运用空间透视的基础上,以两个人物为中心,使人们感受到了贫苦大众的悲惨。

△《命运女神与乞丐》

而我们的书画艺术,主要反映的是儒学和道家这两大传统文化。儒学的内敛与道家的淡然相互相成,再加上佛学所强调的修为,最终使得儒释道的精髓融合交织在一起,塑造出了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必然注重意蕴而非着眼于刻画。我国古代的绘画更多地专注于山水,所追求的极致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既是一个哲学性的话题,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仿大痴山水图》

当然,专注于山水,并不等同于完全忽视人物的创作。有时在山水画中会根据需要设置数量不等的人物。或是为了以写意的手法叙事,或是通过画中人物来表现自己的志趣。这也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的一个特色。

△《归去来兮图—问征夫以前路》

需要指出的是,造成古代东西方绘画巨大差异的原因很多,以上仅是我的一点见解,自然难以全部道尽,或许也有不少浅薄之处。在此将一些思考记述与此,与大家交流。


碣石樵子

所有艺术形式背后,都有相匹配的文化形态在引导。引导中国艺术的是“三生万物”的自然哲学,引导西方艺术的是人文主义思想。



《维纳斯与战神》

打开西方美术史,可以发现,至少有一半西方艺术都跟人体有关,不论是欧洲原始社会时期,现今保存在比利牛斯山岩洞中的壁画,还是欧洲原始陶器,还是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还是文艺复兴以来各时期的蛋彩画油画水彩画。



欧洲原始陶器

还是当今西方世界的行为艺术,他们都以人作为艺术观照的本体,似乎离开人,西方人就玩不好艺术了。

而人体对西方人来说,就是最直观,最根本的审美元素。

中国是以大自然作为艺术审美对象,它包含了世间万物。在中国人心目中,自然最大,是最大的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李可染•山水

在这种大的审美框架下,中国艺术家以发掘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来作为艺术建构的根基。

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等,在中国艺术家眼里都是艺术胚胎,只需把它雕琢完整即成艺术。



黄宾虹•山水

在大的客观的艺术审美本体上,西方人爱人,中国人爱自然,这是东西方在艺术观念上的本质分歧。在这个艺术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可以说,东西方艺术在大体上是合拍的,都在为生殖图腾和神化传说,或者说宗教信仰在服务。



徐义生•山水

但东西方艺术有一个共性,也是所有艺术的共性,那就是,把人的精神审美需求和心理情感需要始终放在首位。

只不过,西方艺术直接通过人来展现,中国艺术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段,间接来体现,给大自然中加入了更多隐喻的主观情愫。


鸿鹄迎罡

您好!对于这个问题原因有很多,我们从文化的角度上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绘画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故事、风景三个,人体绘画只是人物绘画的一个小分支,只是长久以来因为其“独特性”倍受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并非画家只专注人体!


西方绘画人体,主要还是为了展现“人体美学”,其中还以女性居多,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人体更加柔美,更具观赏性。还有就是西方的社会文化比较自由,不像中国有严格的“礼教”,试想一下,如果在中国早一点之前,一个画家画了女性裸体,那么他的绘画生涯怕是会直接宣告终结,这就是社会文化的约束力!

另外,西方的人体绘画本质上也是为了更加严谨、科学的体现人体美学,人体解剖学在那时候也很盛行!将人体艺术用来表达画家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中国画为何以山水居多,除了上面“礼教”的问题,还有就是中国画大多以文人画为主,自古文人都清高,有一点知识便容易持才傲物,不可一世,这世上还有比山水更加能体现格调和思想境界的吗?文人喜欢的就是山水的磅礴大气、清新自然,高远宏伟,寄情山水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怀当然也是很正常的!


万物皆明

嗯,好問題。小民雖對國畫知之甚少,試著說說。

國人繪畫自古以寫意為主,也多以寫意著稱於世。他們追求的是「得其意而忘其形」的境界,只追求形似的畫家與其作品一般會被視為下品,神似才是作品的生命力的根本。同時,國畫也稱「書畫」,源自象形文字。如果沒有獨特的漢字就不會有書法和國畫藝術。漢字重形體,以形表意。國畫同樣也是「寫意」,注意「留白」和意境。有個故事,說是南北朝時梁武帝信崇佛教,建了許多寺廟,並大興寺內裝飾。在金陵安樂寺,著名畫家張僧繇進行壁畫創作。他畫了4條白龍,卻不畫眼睛。人們就奇怪了,問張僧繇。他說:「不能點晴,點睛它會飛走的。」梁武帝及百姓們不依,要求畫上。張僧繇無奈,就給其中兩條龍點上眼睛。剛剛畫完,雷電忽作,炸破牆壁,兩條有睛龍騰飛而去,只剩下兩條沒點睛的龍還留在牆上,這就是著名的「畫龍點睛」的故事。當然,這只不過是個傳說,但它深刻說明了國人繪畫在某種意義上講,是種抒寫情懷的載體。而其國人情懷講究的是個「閒情」,閒情強調的又是自然和崇尚自然。這是關於國人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他們以詩酒風流、清談雅集、田園隱逸以及山水登臨等消遣閒情。以閒情為基調的生活中獨有見地,創造了大量的山水美景盡收眼底。

西洋繪畫是講究描述,主題大都濃縮了現實中的某一場景或某一事件,再現某些復雜的故事或典故,這些都離不開人。同時西洋繪畫還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統,主題往往來自《聖經》或神話傳說(這更加離不開人物描繪),將畫家的語境寄寓到對其中的某個具體情節描繪中。但是,單靠單幅的畫面描述復雜的故事情節,絕非易事,所以必須求助對事件或故事的環境和背景的精細刻畫。因此,西洋繪畫在有限的畫幅中,描寫人物或其背景的環境是必須的,且多見於人物的繪畫~




填格

纠正题主一个错误,古代西方绘画不是专注于人体,现在说到人体基本相当于说“裸体艺术”。我想大家对西方绘画是不是有过多的误解。现在头条充斥各种人体艺术,感觉人体成为了一个噱头。


在西方古代绘画里也就是文艺复兴,17,18世纪以及以后,人体出来的的经典屈指可数,乔尔乔内《入睡的维纳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米开朗琪罗《创世纪》等。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达芬奇《蒙拉丽莎》,梵高《自画像》《向日葵》,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格尔尼卡》,维米尔《带珍珠耳环的少女》,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都没有人体。他们是对人性的追求,不是对人体的追求。当然也有雕塑和绘画通过人体表现人性。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水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我国文明起始于大河,大山,长江,黄河,华山,泰山,昆仑山等等都被传为我国文化的起源之一。

人体起源于希腊西方文明源于海洋,他们对力量,斗争充满了崇拜,这种力量显示在人身上就是一种美,男子健美和女性的柔美。文艺复兴对人性提倡重组了和强化了人们对人体力量和人体美的崇拜。人体美体现的是自然属性与精神境界的统一,是对性感和感性的追求,就是人体美与精神美的崇拜,人体艺术就是一种直观的,直击脑海与心灵的直接展示,但是这并不是所有人的主流,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的圣母像,达芬奇的人像都是侧重表情,不是人体。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亚当人家本来就是裸人体。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所谓文艺复兴,复兴的也是古希腊的艺术。

首先是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原因。热带海洋性气候决定了古希腊人的穿着打扮以清凉为主,战争与劳作又唤醒了先民们对力量和健美的崇拜,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更是清一色的健美先生扮演。

其次是哲学,古希腊先贤在轴心时代即提出“认识你自己”的伟大哲学命题。何为人?何为自己?何为神?何为理性精神?其不懈的追问和解答,成为西方文明源头的汩汩清流。对自身的研究避不开人体这个东西。

再次为表现宗教题材的需要,古希腊宗教里充斥着大量的人神交媾,神兽交媾,神界乱伦等等题材,和东方宗教大异其趣。如此这般,人体艺术在古代西方之滥殇,也就不足为怪。

反观古代中国,源头是黄河文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夏天一季热矣。先民对穿暖吃饱的心理愿景,几千年来没多大变化。如此心理状态,是无法孕育出对裸裎的欣赏的,因为那是贫穷的标志。

说古代中国画家多专注于山水,此论颇谬。独立意义上的山水画源于隋唐,立于北宋,而后才源远流长,至今不过一千余年。古代画家的作品,以反映其时代生活为主。渔猎耕樵战争饮宴等等。

古代山水画的兴起,第一不离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好奇,第二满足了精英阶层不出门即可卧游山林的心理需要,第三是在山水画的发展中,逐渐成为艺术家文人士大夫这个庞大群体追求隐逸向往林泉的精神指向和人格理想。

真正对应东西方的轴心时代,人体艺术是对应不上山水画的


天马行空郭大侠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画的区别,正是文化的差异的一部分。

中国文化强调整体观,而且中国绘画,讲究取象,也就是说从自然中,取出一个整体来描摹到纸上。

中国画并不是不注重人,而是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融入到中国画里,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体绘画。

而西方,则注重局部。脱离整个大环境,把人单独取出来进行重点描绘,这其实与今天的文化分科,以及大学分专业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文化的差异,造成今天绘画,当然还包括医学,但不限于医学的几乎所有的学问上,都存在这种整体跟局部的撕裂。

在我们的文化中,局部作为整体的一部分,需要服从于整体,而西方也不然,整体为整体,局部为局部。整体研究就要整体来看,局部研究,就得这一块单独看。

而中国的山水画跟西方的油画,正是这种文化的冲突性的典型代表。

西方的绘画,在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猴子的艺术”,是说西方绘画只注重照搬,就像猴子会模仿人的行为一样,绘画也是一样的,看到什么就跟拍照一样,拍下来,没有深度,也没有中国画的那么丰富的内涵与想象空间。


珍爱君

这个问题就是伪命题,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的画什么样子。受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影响,特别是商周时期开始流行“玄学五术”讲如何升仙得道,写意山水一直是主流,讲如何取之天地精华……啥的。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画裸体的时期,去敦煌看看就懂了。中国古代画家专注点是得道神仙,修道就要讲究如何融入大自然,灵魂超脱。欧洲受宗教影响也有过禁欲时期,不让画裸体,但是他们更讲究的事情就是伊甸园的故事,人类智慧是如何开启的?他们画裸体主要讲“偷吃禁果”,神的指引。

总之: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自然天成,玄学五术思想,画家主要以如何融入自然入境。中国国画画的人体相对欧洲少,但不是没有出现过风潮的时代。战国,商周,唐朝,宋朝,元朝都有过。

欧洲受《圣经》宗教的影响,讲人类开启智慧的伊甸园的故事。也是为了对上天的崇敬,认为脱光衣服就是赎罪,以减轻上天对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罪恶。


o刚刚o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问题,这涉及到古今中外绘画艺术的问题,这显然是一个很大很复杂的问题,但我们试着来解答一下。

确实,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东西方绘画艺术各有千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了大师级人物,谱写着人类绘画史的精彩篇章!

有一个问题是,古代西方艺术家专注人体,而我国古代画家专注于山水,其实不止是古代,现代也如此。

(西方人体画)

既然古今都如此,那么就不难看出,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文化背景的问题,这是总的基调。另外还有两点。

第一,我们知道,说到人体艺术就不得不谈到古希腊罗马雕塑,他们的雕塑影响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影响了后来西方的绘画,因为从那时的雕塑开始,人们强调人体美,欣赏人体美,觉得人体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他们的运动会都是光着身子跑步,可以说,他们以健美的身体为豪!

(雕塑)

第二,我国的古代画家专注于山水是没错的,古人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画,件件堪称精品!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书法家,画家首先是文学家,他们文学造诣颇高,同时他们又是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遥寄哀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王羲之兰亭修禊,竹林七贤,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等等,又因受到西晋玄学的影响,文人们的书画作品贵在天真,妙在自然,于是专注山水蔚然成风啊!东西方各有文化背景,各自一脉相传,于是就成了传统了!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对此你有什么高见呢?欢迎留言,感谢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