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否知道隆科多和佟国维合起来骗他?

开心读史

康熙当然看的出来佟国维的小心思,因为这场戏本就是康熙导演的,佟国维也是被康熙逼退的!作为一国之君的他怎么也得给佟国维一个顺坡下驴的机会,不能把一个国家重臣的活路都给堵死了!





康熙是相当有头脑的人物,太子第一次被废他让朝中人举荐新太子人选,而八爷在佟国维的支持下得到满朝大部分官员都举荐,这让康熙深以为惧,他明确的看出八爷在朝中的势力相当庞大,这种站队和结党营私的行为是康熙绝对不允许的。康熙对八爷不满意,也从来没想过让八爷去做太子,故而他接下来就必须要瓦解八爷这一势力!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而八爷势力的的头领就是佟国维,康熙看的很准,于是他对所有人免责佟国维除外,于是他单独宴请佟国维,开始对佟国维进行谈条件了。康熙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佟国维退出;佟国维的想法也一样,就是保证自己家族实力。

于是,康熙先提议让隆科多做九门提督,然后送给佟国维一副老花镜,这意思就很明白了,就是让你佟国维退出,让你侄子上任,也能保证你家族实力不受影响。

为何康熙非要导演这一出,而不直接治罪佟国维呢?

第一,直接治罪佟国维注定会打草惊蛇!

康熙对付佟国维的目的不是因为佟国维,而是因为“八爷党”,如果直接治罪佟国维势必会引发八爷势力的惊慌,说不定八爷就会搞出什么“政变”之类的动静,这直接会影响朝堂的稳定,更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毕竟八爷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人人自危,这样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而康熙也不敢确定能够稳定这种局势,故而康熙不能打草惊蛇。

第二,康熙必须要让佟国维退出!

佟国维退出才能瓦解八爷实力,但是佟国维也是老狐狸,他退出可以,就必须让我家族保持昌盛,他和康熙都是聪明人,一个暗示大家都懂,所以当康熙提出隆科多做九门提督时他就明白,这是政治交易,用隆科多的上任来代替佟国维退出,当然,佟国维不能讨价还价,而对这个交易的筹码他也是愿意的。所以,当康熙给他老花镜时,他还很开心乐呵呵的说自己并没有老眼昏花,他的意思就是隆科多上任九门提督这个交易他是很情愿的。


故而,佟国维开始打算盘,毕竟他的退出需要一个借口,而这个借口必须让“八爷党”不引起惊慌,不能让八爷实力骂自己!所以,他就和隆科多唱了一出双簧,让隆科多在康熙面前举报自己“结党营私”!

这可是重罪,正常情况下,这个罪可是要严查的,掉脑袋的,而康熙只是革去佟国维一切职务,回家养老,而隆科多因此立功,上任九门提督!

康熙太明白了,因为大局是康熙导演的,小的细节是佟国维自己发挥的!而佟国维这种“骗人”的方式是掩人耳目,堵住别人的嘴,康熙又岂能不明白!

而康熙内心也很开心呀,“杯酒释兵权”,成功瓦解了八爷势力的根基,这第一步圆满完成,接着第二步第三步棋该如何落子,得看八爷怎么走,但是姜还是老的辣,八爷在康熙面前,只是“妖魔小丑,不堪一击”!



忠肝义胆岳老三

其实,在剧中康熙和佟国维是智商都非常高的人,几乎在一个档次,而隆科多只是皇帝和宰相政治交换中的旗子罢了。

康熙一定知道,因为康熙才是主导,而佟国维只是配合的一方。所以不能说是佟国维骗了康熙,而是康熙主动让佟国维“骗”。

电视剧中前半部分最重要的九王夺嫡,其实斗来斗去都是“表演赛”,真正决赛的赛场,他们中大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能上得了台面的只有康熙、佟国维、老八这几个实力派。

康熙自不必说;佟国维的势力从九爷的一句:“您既能够影响天心、又能够影响民意”就能够看得出来;老八笼络了大部分的朝廷官员和首都附近的军事将领,也是一股大势力。这三股势力中,任何两股势力合流,都会造成定鼎之势。而雍正当时却没有什么自己的势力,显然处于略势。

当阿哥们逐鹿逐的水火不容的时候,这几大势力都先是默默观看。但等到康熙年事已高真的准备开始布置后事的时候,这几大决定性的势力就开始出场了。

康熙不会选老八,他看透了老八的假仁义和虚伪,而康熙和老八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

所以,两大势力的中间的佟国维一派就处在了重要的位置,这时候双方都要争取他。而佟国维也在待价而沽,等待买主上门,在等待的时间里,他在两头都同时下了赌注。

在康熙以吃饭的名义,宴请佟国维并拉拢他之后,佟国维就吃了定心丸,铁了心辅佐四爷。这时候的难题是,如何不动声色的调整战略,并留有后路,不得罪八爷。

最终他决定以牺牲自己的官位,让自己退居幕后,同时让隆科多以告发自己的做法获得四爷的充分信任。而在百官方面,佟国维也是自始至终地不改口,明面上死保八爷、顺从百官,继续把这些人带到沟里,同时获得了自己在百官和八爷党之中的美名和持续影响力。

从一而终的美名、家族长兴的实惠、协助皇帝顺利过渡的功劳、扶植隆科多上位的恩情,都被佟国维得到了,可谓人生赢家。也造就了后世大名鼎鼎的“佟半朝”。

所以说,康熙是知道的,只不过这些顶级政治家的手段是润物细无声的,他们不会亲自冲杀,而是循循善诱,妥善分配利益,寻找聪明的代理人来替他们去做想做的事,达到目的的同时,还会让被驱使的人暗自高兴,是在是高。


历史小趣叟

佟国维是大清帝国的的重臣,又是康熙的亲舅舅,他的女儿还嫁给了康熙,因此他还是康熙的岳父。就这么个厉害的主儿,谁敢举报他? 嗨,还真有人敢举报他,这就是佟国维的亲侄子隆科多。

话还要从康熙选接班人说起。康熙在这件事上折腾了很长什间,还是犹豫不决,就在这时,佟国维给他推荐了八皇子,但是这个意见很不合康熙心意。于是,康熙便办了场宴会,要敲打敲打佟国维。在官场上混了一辈子的佟国维比猴还精,他能不知道皇帝的权谋心机吗?再说康熙在送请柬的时候,还给他捎了副老花眼镜,明摆着就是暗示他:你老人家真是老眼昏花了呀。但是佟国维又不好马上反悔,因为一反悔他就成了见风使舵的小人。所以他心里明白,无论自己怎么做,都得挨皇上的“鞭子”。 于是,他就与侄子隆科多一起商议演出了一场双簧戏。



佟国维在康熙请他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叫来了隆科多,并且替他要了个不起眼却很重要的职位—一九门提督。 第二天早上,他们两人又一起去见康熙。在皇帝面前,隆科多大义灭亲,举报佟国维是个老糊涂蛋 ,根夲不明事理。这样,一箭三雕,既帮佟国维大事化小,体面下台,又保留了自己九门提督的美差,还赢得了康熙对自己的信任。

那么,康熙帝真的没看出来他们爷俩上演的这出双簧戏吗?鬼才信呢!看破不说破罢了一一没有这点智商,康熙还能当皇帝吗?



菜根漫谭

头条儿里不少人觉得佟国维老奸巨滑智商高,其实他这么两头押宝的唱双簧根本不需要高智商,历史上这种套路还少吗?康熙当然心知肚明,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能点破也不能认真追究,因为佟国维和隆科多叔侄俩这么搞只是为了自己和家门的前程利益,既不是挑战皇权也不是谋反,对康熙的忠诚度也没有问题。康熙清洗佟国维是为了打压让他忌惮厌恶的老八,带头拥戴老八当太子的佟国维只是个垫背的罢了。隆科多当众检举佟国维实际上是表明站队的态度绝不支持老八,正符合康熙的心意和需要。于是佟国维被免职回家吃老米饭去,隆科多只要反对老八就获得了康熙的信任,继续当九门提督,这不后来还当上了宣读康熙遗诏拥戴老四继位的“托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