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坍缩成黑洞,中子被压碎时,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为什么?

海风

中子星坍缩成黑洞,中子被压碎时,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为什么?

中子星是恒星恒星演化的其中一个结果,当大于8倍小于25-30倍质量的恒星在度过其主序星阶段,氢元素聚变殆尽后,后续新生成的氦元素等在其内核坍缩温升后将继续聚变,但由于极不稳定,外壳也逐渐膨胀,最终内核在聚变最后生成的元素温升无法再使其聚变产生能量时,外壳将在引力的作用下势不可挡的跌落内核,其巨大的撞击直接引发超新星爆发。

在内核大于1.4倍小于3.2倍太阳质量时,超新星爆发后内核将坍缩成中子星。中子星是除黑洞以外的密度最大的天体,当然现代天文认为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间还存在一种叫夸克星的天体。

从理论上看,中子星与黑洞之间存在着一个质量差距,由于质量不够,简并态物质的结构支撑力可以抵御巨大质量造就的引力,处于平衡状态,但附近如果有一个巨大的伴星的话,中子星可以吸取其物质继续成长并超过这个临界点,最终坍缩成黑洞。

在这个过程中,中子星将在吸取大量的伴星物质后进一步坍缩,从这个物理转变过程,有一些类似于引力势能释放,物质在巨大的压力下会趋向与形成更高温更高压的状态,中子星的状态虽然已经是极致,但也无法摆脱这个物理定律,这个过程更接近与一种能量储备的状态,在形成黑洞的临界点前应该是一个能量转移与释放的过程,但过了临界点后则所有的物质将无可避免的走向奇点,或者坍缩在视界外的物质与能量仍然有机会逃脱黑洞的引力,但最终会经过死亡的螺旋无可避免的落入黑洞。

人马座A*黑洞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中子星坍缩成为黑洞,不会把中子压碎成为能量,中子的抵抗力远远大于黑洞的强大万有引力,只不过黑洞较中子星的引力大而已,就是目前观测到的黑洞体积与质量足够大,也是不足以压碎中子的,这个很早就计算过的。目前的很多人还是早先的观点,以为黑洞就是能量体,这是完全不对的。而且万有引力并不在原子内部,所以形成宇宙奇点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