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变吗?

清水b020801


康爱在线

息肉是指在肠腔黏膜表面突出或隆起的病变组织。借助结肠镜检查,可检出息肉的大小、数量等,但息肉的良恶性最有效的金标准是通过病理活检来进行判断。


按照病理分型来看,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为多见,约占70%-80%,大小一般为0.5-2cm左右


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


管状腺瘤是腺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腺瘤的60%-80%,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多数的管状腺瘤表现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较低,约5%左右


绒毛状腺瘤的发病率是管状腺瘤的1/10,但癌变率较高,一般癌变率为40%,故被认为是一种癌变病变。


绒毛状管状腺瘤是具备了上述两种组织学特点的腺瘤,其癌变率是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腺瘤性息肉癌变除了与其病理分型有关外,一般认为腺瘤的大小、数目的多寡对癌变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少于1cm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几乎为零,大于1.0cm的腺瘤性息肉癌变机会增大,1-2cm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在10%左右,>2m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达50%。据统计表明息肉数目少于3枚,癌变率为12%-29%;等于或超过3枚的,其癌变率增至66.7%


综上所述,从腺瘤性息肉各方面的癌变率来看,其被认定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是公认的。


虽说如此,但也不等于说所有的腺瘤性息肉均会癌前病变。因此,检出腺瘤性息肉不必过分担忧,遵循以下做法,可有效地避免癌变。腺瘤性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后,3~6个月内要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以确保切除干净;残留的息肉应当切除,同时再随访2~3次随访后,仍没有切除干净的病人,多数应行手术切除;在完全切除后,多数病人应在5年检查一次。


练磊医生

是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已被公认。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机率最高,管状腺瘤最低。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失,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癌变机率高。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侵润性癌,一般都是这么演变过来的,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

发现腺瘤后怎么办?

发现息肉后,即便是切除了,也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有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定期复查。单发的良性息肉切除后建议前2-3年每年复查一次,没有再复发,之后每隔5年复查一次。

那么息肉有没有办法预防呢?

息肉的发生原因还没有确定,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饮食习惯等有关,观察发现家族中有息肉病史、高脂肪、低纤维素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息肉。所以,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吃加工肉质品。

哪些是息肉高发人群呢?

年龄大于50岁、有息肉家族史、长期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肥胖、糖尿病、慢性消化道溃疡病史、息肉病史。

一般建议息肉高发人群,至少做一次镜检,尽可能早发现、早处理,斩断其癌变之路。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一般腺瘤性息肉现在都会被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的,也可能经过几年就转变为癌的,但在腺瘤期切除了,就切断了癌变的过程,也就没有问题的,但以后要定期复查,再出现时就及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