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猪栏舍?

佛经缘

不科学的猪舍设计是造成猪群病死率高、环境污染严重和劳动效率低下这三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环保健康型育肥猪舍则是从猪舍设计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为猪群提供优良的室内环境,减低环境应激的危害,从而降低猪群的病死率;以污水源头减量的途径来解决环保问题;通过自动化设备的运用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良好的猪舍设计优化要点——

1.猪舍主体结构设计

猪舍采用整体抬高架空设计,架空层高 1.2~2.2 m,猪舍设计架空层的优点在于猪舍内部通风良好、干燥、粪尿排出方便等。架空层采用砖混结构封闭式设计,预留设备检修窗,上层采用整体热浸(镀)锌轻钢结构,满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2.保温节能及温控设计

猪舍墙体、屋面及窗户均需要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相应的保温材料,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保温设计可以参考当地建筑的保温设计规程。育肥猪舍屋面推荐采用彩钢夹芯保温板,墙面采用新型砼夹芯保温墙体材料。窗户采用多层保温窗。温度控制方面:高温季节采用湿帘 + 负压降温系统;寒冷季节采用地暖升温 + 垂直通风设计。保证猪舍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优良。

3.通风设计

科学的通风设计对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控制以及猪群的健康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猪舍通风设计有所差别。目前的通风设计可简单地分为全封闭机械通风模式、半封闭机械通风模式和自然通风模式,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夏季高温时采用湿帘 + 负压风机强制通风降温,春秋温度适宜季节可采用自然通风设计 + 地沟风机垂直通风模式,冬季采用地沟风机垂直通风模式。

4.清粪工艺设计

育肥猪舍粪便产生量多,良好的清粪设计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清粪工作量,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栏舍内的卫生条件水平,使猪舍更干净、干燥,有利于猪群健康。目前育肥猪舍的清粪工艺主要有“全实心地板 + 人工清粪工艺”、“全漏粪地板 + 水泡粪工艺”、“半漏粪地板 + 斜面人工清粪工艺”、“半漏粪地板 +V 型粪沟工艺”等。其中“全实心地板 + 人工清粪工艺”虽然建筑成本较低,但是清粪工作量巨大,栏舍卫生条件差,容易演变为水冲粪,导致污水量大,该工艺仅适合小散户饲养模式;“全漏粪地板 + 水泡粪工艺”在欧美比较成熟,但在我国因为消纳粪污土地面积有限,造成污水处理难度大,目前该工艺仅适合有足够大面积土地消纳粪污的猪场;“半漏粪地板 + 斜面人工清粪工艺”缺点为清粪工作量较大;“半漏粪地板 +V 型粪沟工艺”为目前国家推荐的清粪工艺,通过刮粪机与导尿管的配合实现粪尿自动分离与清理,该工艺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运行,而且粪尿即时分离,污水产生量小,固态粪便适合制作有机肥或黑水虻等的饲养等显著优点。新建猪舍推荐采用该工艺设计。

5.节水设计要点

粪污治理的前提条件就是源头减量,猪场的污水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猪的尿液,第二是猪饮水浪费的水,第三是冲洗栏舍的用水。由于猪尿液量基本固定,因此减少猪场污水排放量的主要措施就是减少饮水浪费的水及冲洗栏舍的水量。如何有效地减少饮水浪费的水及冲洗用水对于源头减排至关重要,而其关键点在于猪舍的节水设计。地面采用半漏缝地板饲养全程免冲栏,饮水采用气压水位阀 + 饮水碗(槽),彻底解决饮水的浪费,也可以采用饮水分流装置,将饮水浪费的水单独通过 PVC 管道排出,不进入污水系统。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平时的冲栏用水和饮水浪费的水进入污水系统,从而可以极显著地减低污水产生量。

6.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设计

减少猪场污水的排放量,对于猪粪的有机肥制作和后续的污水处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将有利于缓解猪场污水的处理压力,在种养平衡方面也能够极大地减少配套种植用地的面积,显然,这将对解决养猪的污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部最新发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明确指出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鉴于采用了前述的节水设计和自动清粪设计方案,育肥猪舍的污水产生量极显著地下降,为后续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打下了基础。机械清粪机清理出来的固态粪便可以制作堆肥或有机肥,也可以利用粪便来饲养黑水虻或蝇蛆;液态尿液首先进行厌氧发酵,沼液的处理可以根据猪场周边条件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于种植需要,没有土地消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曝气处理后再以立页增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零排放处理。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养猪过程零污染的目标。

立页增氧污水处理系统

近年来我国养猪规模化发展迅速,随着规模的扩大,猪舍内环境控制、污染问题以及劳动效率问题等逐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新的养猪发展阶段,如何利用新的科技发展成果,通过优化猪舍的设计和设施,从源头上来解决养猪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养猪业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型养猪

怎样设计猪栏舍?

公猪栏:按每栏饲养1头公猪设计。一般栏高1.2~1.4米,占地面积6~7 平方米,高度集约化和工厂化的养猪方式,公、母猪同舍。

群养母猪栏:通常6~8头母猪占用一个猪栏,栏高为1.0米左右,每头所需面积1.2~1.6平方米。

单体母猪栏:每个栏中饲养1头母猪,栏长2.0~2.3米,栏高1.0米,栏宽0.6~0.7米。

母猪分娩栏:主要由母猪限位架、仔猪围栏、仔猪保温箱和网床四部分组成。其中母猪限位架长2.0~2.3 米,宽0.6~0.7 米,高1.0米,仔猪围栏的长度与母猪限位架相同,宽1.7~1.8米,高0.5~0.6米,仔猪保温箱是用水泥预制板、玻璃钢或其他具有高强度的保温材料,在仔猪围栏区特定的位置分隔而成。保育栏:由金属编织的漏缝地板网、围栏、自动翻料饲槽、连接卡、饮水器、支腿等组成,按每头保育仔猪所需网床面积0.3~0.35平方米设计,栏高为0.7米左右。

生长栏和肥育栏:一般在地面上饲养,栏内地面铺设局部漏缝地板或金属漏缝地板,其栏架有金属蓝和实体式两种结构。一般生长栏高0.8~0.9 米,肥育栏高0.9~1.0 米,其占地面积生长猪栏按每头0.5~0.6平方米计,肥育栏按每头0.8~1.0平方米计。

猪场饮水设备安放有何要求?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鸭嘴式自动饮水器。鸭嘴式饮水器有大、小两种,适用于大猪和小猪,在产床上给母猪安放大饮水器,高50厘米;给小猪安放小饮水器,高25厘米;在空怀母猪、妊娠母猪舍则安放大饮水器,高50厘米;在生长肥育舍则安放大、小两种,小饮水器1个,安放高度30厘米,大饮水器1~2个,安放高度40~50厘米。产床和保育栏的饮水器安放在饲槽旁;其他栏的饮水器宜安放在漏缝地板旁。自动饮水器的水流速度和安装高度如下。自动饮水器的水流速度和安装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