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次大陆西北方的民族是否有伊朗系的民族存在?

沙皇俄国1

古代印度和伊朗的联系非常密切,印度人和伊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反复叠加的状态,把伊朗系民族带入印度的主要有两次大的运动,一次是远古时代的雅利安人的迁徙;一次是中古时代的阿富汗王朝的入侵。

语言学研究已经表明,欧洲的希腊语、拉丁语和印度的梵语有深厚的亲缘关系,一般认为起源于里海附近的南俄大草原的“原始印欧人”,在远古时代他们向西进入欧洲,向南进入伊朗,并且在伊朗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形成“印度-伊朗语族”,所以印度最古老的梵语形式——“吠陀语”和伊朗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居住在伊朗的“印度-伊朗语族”(他们自称“雅利安人”)的一支离开伊朗,跨过兴都库什山的各个隘口进入印度西北部,成为后来印度人的主体民族。而现代伊朗的主体民族“波斯人”也自认为是雅利安人后裔。

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创造了发达的古印度文明,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到12世纪末期,印度又遇到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外族入侵。1190年代,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富汗人建立的古尔王朝大军进占北印度,控制了印度河流域,并占领德里。此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波斯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成为北印度的统治者,其中波斯人是伊朗人的主体民族,而阿富汗人说普什图语,也是伊朗语族的一支。但他们在印度虽然是统治者,但人数并不多,因为13世纪后蒙古人兴起,占领了中亚和西亚,使得来自阿富汗和伊朗的大规模移民被蒙古阻断,许多资料显示,直到16世纪,北印度的外来穆斯林的总数还不超过5万人,其中波斯人、阿富汗人就更少了。

阿富汗在北印度建立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王朝是苏尔王朝,1540年代该王朝一度成为阻击莫卧儿人(突厥化的蒙古人)进入印度的主要力量。但不久该王朝因内乱而崩溃,此后莫卧儿人开始在印度开启征服进程,最终成为印度的统治者,阿富汗人退出了印度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