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原著和《大明统一志》里是怎么描述南阳与襄阳的?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看到这个问题,笔者兴趣就来了,历史与文学比较研究嘛,太有发挥余地啦。而且讨论夲人家乡与南阳,话题太多了,只是一部地理志包罗万象,“是怎么描述的”不是宽泛无边了吗?

而点开描述火就上来了。真佩服南阳某提问者的道行,这种“一个老母鸡连下十二个蛋”的躬耕地问题,就这样又一次躲开了悟空的审核!“躬耕地”跟“怎么描述南阳与襄阳”有关系吗?南阳人是怎么啦?全国人民赚钱忙,个别人无事就专找襄阳开撕,挣钱太辛苦逗下闷子享受下WIFI多快乐呀!

沧海桑田,区划变更,“南阳郡邓县”早已并入襄阳,“躬耕于南阳”已华丽转身为“躬耕于襄阳”;“南阳郡宛县”也已化蝶成今南阳市中心区。但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口口声声“躬耕于南阳”,南阳是“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发生地,不过是利用秦汉行政区划和《出师表》碰瓷罢了。

读书断章取义,不是粗心就是别有用心。在《三国演义》(时下通行的120回双题本)里,“南阳卧龙岗”指的是“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邓县隆中”



第三十五回,刘备“马跃檀溪”西去,“南漳逢隐沦”水镜先生司马徽。牧童也识是破黄巾之刘玄德,琴音忽起高抗之调水镜知有英雄窃听,见面直言玄德公刚脱大难。言儿谣“到头天命有所归,蟠龙向天飞”当应在刘备,“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此”当然是指襄阳,绝非近三百里外曹地宛城。南漳水镜庄在襄阳城西南,与城西远郊隆中仅一山之隔,十余里而已。


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说的更直白:“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岗,因自号为卧龙先生。”


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第一次到隆中卧龙岗,罗贯中引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岗枕流水”。也描写了隆中景物:“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只路遇隐士博陵崔州平。第二次“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经野店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拥炉抱膝高歌诸葛均,骑驴携酒转小桥吟诗黄承彦的连环铺陈,以虚写实。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君臣终成正果,亦让《隆中对》自此定名。少数南阳喷子想改成“草庐对”,怕也是想篡改《三国演义》,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蒙元入主中原,对中华人文不蒂是一场灾难。唐宋之前诸葛在荆州十年的隐居地无疑是襄阳隆中,南阳武侯祠正是鞑子官祭武侯的产物,明朝只是以讹传讹

1.《大明一统志》在学术界评价不高

蒙古统治中国不足百年(1271年—1368年),却政治混乱,汉人尤其南方汉人地位卑贱,经济不抵南宋,中后期更是民族矛盾激化战火四起,对中华文化传承造成毁灭性打击,至少出现三代文化人的断层。明初像宋濂那样的大师毕竟凤毛麟角。《大明一统志》就是对《大元一统志》(今仅残存5%)的沿袭。

该书源自洪武三年(1370年)由魏俊民、黄篪、刘俨、丁鳯等人,按《大元大一统志》体例纂成的《大明志书》。洪武六年(1373年)续纂,洪武十七年(1384年)编成《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24卷,景泰七年(1456年)编成。天顺二年(1458),英宗朱祁镇为不使景泰帝有修志之美誉,以其“简繁失宜,去取未当”为由,令李贤等重修,于天顺五年成书九十卷。英宗亲自作序,赐名《大明一统志》。该书后于弘治、万历年间重新修定,增加嘉靖,隆庆两朝以后建置相关的内容。

因纂修时间仓促,编写人员动机不一,制版质量好坏并陈,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错置、张冠李戴、以无说有、点读不通等弊病,古今学者多有批评。《大明一统志》颁行后,《寰宇通志》即被毁版。李维桢《方舆胜略序》云:“馆阁修《大明一统志》,不载户口、田赋、官制诸大政典,识者病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云:“御制序文,而前代相传如《括地志》、《寰宇通志》之书皆废。今考其书,舛谬特甚……引古事舛戾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舛错抵牾,疏谬尤甚”。

现随便举出《卷三十.南阳府》和《卷六十.襄阳府》中的两例,先不谈复杂的:赵云墓会在南阳县南三十里吗?宋玉会有两座墓,一座在家乡宜城,一座在唐县吗?把官修地理总志整成了笑话!水平还不如元未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他可没鸟鞑子的奇谈怪行!当然,也并非毫无参考价值,很多内容各朝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后面也会引用到一些,因提问者以该书为题。


在南宋金石学断层之后,《大明一统志》的学术价值主要在边疆史和对外关系史上,因《大元一统志》基本失传。对地理志研究而言,其以讹传讹,影响远不及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乐史《太平环寰记》和清乾隆《钦定大清一统志》。

2.唐宋虽然文人诗情荡溢,但在史志、官方层面诸葛躬耕地无疑为襄阳隆中

隋开皇初罢南阳郡置邓州,治穰县,改宛县为“南阳”县(今南阳市区前身),尽管此“南阳”县远非秦汉“南阳”郡,很多人开始拎不清了,留下些关于“南阳诸葛亮”的诗文,尽管隆中诗词更是多如牛毛。因唐宋时期南阳县隶属邓州,由治于襄州(襄阳)的山南(东)道行台总管府统辖,如汉末宛县属南阳郡,由治于襄阳的荆州刺史部统辖,蜀汉丞相的躬耕地为襄州隆中是不存在争议的。南宋绍兴五年唐、宋邓城县省入襄阳府,襄阳县境土遂西接南漳、谷城,北过汉江接枣阳与唐县、新野、邓州,完全成为秦汉“邓县”的继承者。

唐李善在注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卷37诸葛孔明《出师表》中, 引刘宋盛弘之《荆州图副》注云:“邓城旧县西南一(“一”应为“十”脱误)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言隆中山在今襄阳城西约二三十里,北过汉水不远就是邓城。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十一:“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引用襄阳民谚足见真实可信。其后明确记载:“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同卷邓州“南阳县”条下,详尽了精山、淯水、西华侯邓晨宅、阴皇后宅,也不见“躬耕地”的记录。


而在宋朝乐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山南東道四》襄州“襄阳县”条下记着:“諸葛亮宅按《蜀記》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即此地也。今有井深四丈,廣尺五寸,迄今壘砌如初。”而在卷一百四十二邓州“南阳县”下,百里奚、范蠡、鄧禹、吳漢、張堪、宋均、張衡等都有,就是没有南阳人封的“智圣”诸葛亮。

明中后期中华文化元气恢复,清朝政局稳定后还历史夲来面目,将南阳诸葛亮定为传说

随着王阳明“心学”盛行、东林学派兴起,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大儒横空出世,明末清初中华考据之风满血复活。

1.《读史方舆纪要》将南阳诸葛亮定为传说

清初顾祖禹撰成中国沿革地理、历史地理和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其《卷七十九.湖广五》中记得很明白:“万山在城西十里,下有曲隈。或讹为方山。刘弘牧荆州,制岘、方二山,泽中不听捕鱼。杜预在襄阳刻两碑,一沉万山之下。《水经注》:汉水自隆中,又东经方山北,即杜预沉碑处。盖方山即万山矣。宋咸淳五年,蒙古围襄樊, 史天泽遂筑长围,起万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亘诸堡,以为必取之势,于是襄樊大困。”“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水经注》:沔水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是也。苏轼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亦谓此。今府南十里有卧龙山,又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龙山,皆以武侯名也。” “虎头山府南三里。一作阿头山。东汉初,岑彭破张扬于阿头山,后改为虎头。宋末,蒙古将阿术谋取襄阳,登虎头山望汉东白河口,是也。《志》云:府西南九里又有阿头山。”而在《卷五十一.河南六.南阳府》“分水岭”条下记有:“卧龙冈,在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孔明草庐在其中。”

2.《钦定大清一统志》对元明地理志拨乱反正、一锤定音

乾隆二十九年撰成的《钦定大清一统志》恢复了襄阳隆中“躬耕地”的历史地位:

相应地,对元、明二朝关于南阳县与诸葛亮的讹误记载加上“相传”二字:


3.九十年前南阳、襄阳地方志均认为“躬耕于襄阳隆中”

南阳地方志从乾隆《邓州志》、嘉庆《南阳府志》、《新野县志》,到八十年代南阳博物馆编的《南阳武侯祠简介》和河南省出的地方风物志《诸葛亮小传》,也认为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隆中”(即今襄阳隆中),而南阳武侯祠始建于元大德二年,后为元末农民起义军捣毁;重建于康熙壬辰年,很多景观是纪念性建筑而非历史实物。

而襄阳地方志从东晋《襄阳耆旧记》(亦称《襄阳记》)到嘉庆《襄阳府志》、同治《襄阳县志》,都准确记载“躬耕于隆中,往来于襄阳”,隆中是汉末诸葛亮在荆州十年的隐居地。

秉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将“躬耕于南阳”之“南阳”附会成隋初宛县改名而成的“南阳县”荒诞不经。“躬耕于隆中,往来于襄阳”才是史实

1.建安初(一般认为公元197年)诸葛亮一家随叔父诸葛玄西投刘表时,南阳张绣、荆州刘表正与曹操鏖战宛、穰,公元207年诸葛亮隆中出山时宛县陷曹操之手已达七年之久

刘表依靠襄阳蒯、蔡等世族,很快平定内乱,一时“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爱民养士,关陇、兖豫等中原士人归附达千人之多,遂兴学著书;保境安民,不参与北方曹操、袁术、袁召、吕布混战(见《后汉书.袁绍刘表传下》)。近二十年岁月,襄阳成为军事政治文化中心,一大批青年才俊正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后成为蜀汉干部中坚,卧龙、凤雏就是他们的代表。

反观宛县,作为荆州北藩自黄巾起义以后战乱不休,也是刘表用兵的重要方向。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长沙太守北上杀南阳太守张咨,与袁术结盟于鲁阳,袁术占据南阳。初平二年,刘表击杀孙坚,断袁术粮道,逼其东走,刘表始控制南阳。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张济军饿掠南阳被射杀于穰城。刘备招降其侄张绣领南阳太守,统其众北御曹操。建安二年正月,曹操南征到达淯水,张绣降而复叛大败曹操,退守穰城复与刘表结盟(见《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南阳、章陵两郡很多县又投回张绣,曹操派曹洪应付,但交战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见《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同年十一月,曹操亲征,攻下南阳湖阳、舞阴两县,生擒刘表将领邓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比征之,诈退大败张绣,张绣听贾诩之计复追,大胜而还(见《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与袁绍官渡相持,张绣听从贾诩之计率众归降曹操,移师北上助曹,自此其地为曹操所据。

这样的乱世宛城,让少年诸葛亮到那儿种地谋生,合乎历史逻辑吗?需知,曹操攻徐州屠城,诸葛亮是事件亲历者,长兄诸葛瑾就是在一家南逃南昌途中失散的。


2.没有诸葛亮到过宛城的历史记录。躬耕于宛县就是南阳的一厢情愿,小说是做不得“耕地于宛县”的证据的

这下有人会不高兴了,诸葛亮出山,“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诸葛亮正是隐居在卧龙岗,熟悉南阳地形,才会用火攻;博望坡就在宛城东北40公里,“没到过宛城”不是瞎扯吗?!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那是《三国演义》的情节:“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实则“刘备烧屯”,发生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与诸葛亮无干。诸葛亮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才出山。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袁绍败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厚相结纳,却没有重用刘备,只安排他驻扎新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见《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此后五年刘备再未北上,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柳城时,刘备曾劝说刘表起兵袭许都,刘表不纳其言。及至曹操还军中原,刘表才对刘备说:“之前不采纳你的建议,现在就失去如此良机了。”刘备只得说:“方今天下分裂,干戈日起,机会定会再出现,又怎会有所终极呢?若果今后能把握机会,这回之事就不足以为恨了。”(见《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裴松之注所引习凿齿《汉晋春秋》)

刘备驻扎新野,公元202年奉命北上袭取许都,攻到叶县,屯于博望,夏侯惇迎战,刘备烧屯诈退,伏兵破夏侯被李典救出,刘备退回新野,这就是“刘备烧屯”的真实情况。

3.北魏郦道元作为南阳父母官,其《水经注》详尽了淯水张骞博望国、西鄂张衡墓等各种人物古迹,诸葛亮却在沔水中。足于说明:“躬耕于宛县”是后世编造的

诸葛亮在荆州十年隐居于隆中,是魏晋南北朝众多历史、地理学家集体形成的史学成果,并非一人之功。鲁阳太守郦道元的《水经注》奠定了后世地理志的基础,也记载了此前隆中躬耕地的官祭历史:“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西晋车骑将军刘弘镇襄阳时破斩张昌,永兴中到隆中观亮故宅,命李兴所作之“立碣表闾”祭文中,“隆中”“隆山”“故乡”“此宅”“故墟”达五处之多。六十余年后,东晋别驾习凿齿才至隆中作《诸葛亮故宅铭》。现个别南阳喷子以“于沔之阳”认为隆中即“卧龙岗”,完全把上述历史人物当傻子。更有甚者,攻击“隆中”之名为习凿齿所起,只能说是无知者无谓,后生可畏!

其实在西晋陈寿著的《三国志》中,"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无不指明诸葛亮隐居于襄阳之野隆中。至南朝宋裴松之奉命作注时,在“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呤”之后引入习凿齿《汉晋春秋》记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直接指明了诸葛躬耕地。有南阳人问我:为何不给“躬耕于南阳”作注?还有必要吗?又不是《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

骂习凿齿的喷子不如去骂自已老祖宗郦道元,《水经注》最后成书,他才有可能帮上南阳市!其实襄阳习凿齿、南阳郦道元,一南一北、一前一后,皆确指躬耕地为襄阳西远郊隆中,还有争的必要吗?

4.诸葛亮亲戚师友皆在襄阳,未出山隆中前他认识南阳谁呢?在于史无据的情况下,上图《大明一统志》所记的人物包括未记的魏延等,都是诸葛亮出山后结识的,李严等则原隶属先期避乱到达益州的东州集团

诸葛亮哪里是“布衣”呢?不仅出身官宦世家,而且通过复杂婚姻关系,与襄阳豪门蔡、蒯、习、庞、黄等世族是亲戚叠亲戚,他虽寓寄襄阳远郊却是荊州上层名流。其父、叔父皆郡守级高干,叔父还是荆州牧刘表旧部(其豫章太守职位也为刘表所请),在讲究出身、名望、征辟的汉朝,诸葛亮在荆州出仕没任何问题。


大姊嫁与南漳蒯祺。蒯良、蒯越、蒯祺兄弟三人,是西汉大臣蒯通之后,都是智仁双全之辈。蒯良为刘表主簿,刘表入襄阳后诏书拜蒯越为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蒯祺官至房陵太守。蒯越是刘表首席谋臣,在刘表入荆州时献过“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之策(见《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下》)。蒯越也是地方实力派,“越有所素养者”,“遣人诱宗贼帅,至者十五人,皆斩之而袭取其众”,对张虎、陈坐“越与庞季往譬之,乃降”,居刘表平定襄阳的首功。在袁、曹相争时,蒯越曾谏刘表有所作为。也是他力劝刘琮降曹,后官至魏光禄勋,曹操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小姊嫁与庞德公之子庞倦民(或“庞山民”),“亦有令名,为魏黄门吏部郎,早卒。子焕,字世文,晋太康中为牂牁太守。去官还乡里,居荆南白沙乡。里人宗敬之,相语曰:‘我家池里龙来归。’乡里仰其德让,少壮替代老者担。”(见《襄阳记》)庞德公在襄阳是最负名望的儒士,也是神一样的存在,连刘表数度求贤于他,还不带好生搭理的。“司马德操小德公十岁,以兄事之,呼作庞公也。”《先贤传》云:“乡里旧语,目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德公之题也。”“诸葛孔明每至公家,独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看来诸葛亮得到了庞德公的真传,亦师也。


庞德公侄儿庞统(字士元),少未有识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谒德操。德操与语,自昼达夜,乃叹息曰:“德公诚知人,此实盛德也。必南州冠冕。”由是显名。庞统弟庞林,妻习祯之妺。习祯“有风流,善谈论。名亚庞统,而在马良之右。子忠,亦有名。忠子隆,为步兵校尉,掌校秘书。”习询、习竺,才气锋爽。习承业,博学有才鉴,历江阳、汾山太守,都督龙鹄诸军事。习蔼,有威仪,善谈论。习珍,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欲保城不降,……,阴约樊胄等举兵,为举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孙权遣潘濬讨珍,……珍固守月余,粮、箭皆尽。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即仗剑自裁。”先主闻珍败,为发丧,追赐邵陵太守。弟习宏在吴,凡有问,皆不答,又一个“徐庶”呀!这些都是习凿齿的先辈。

从妻系来看,诸葛亮又是刘表、黄氏、蔡氏的姑爷。不仅岳父黄承彦为邔县黄氏之后,开朗幽默、豁达直爽,大有名头,其社会关系更是复杂得很!妻外公蔡讽是当朝权臣张温舅子;荆州最高军政首长刘表不仅是夫君叔父诸葛玄“主公”,还是其小姨夫;舅舅蔡瑁是荆州军界大佬,且富甲襄阳。需知,刘表“在荆州几二十年,家无余积”(《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下》)。黄承彦居于隆中黄家湾,汉时隶属南阳郡邓县(治所邓国古都邓城)。


有了妻子黄月英这层关系,诸葛亮与荆州政界、军界、文化界人士的接触就更进一步了。有了这些渠道,身居隆中的诸葛亮能够迅速了解时局,掌握朝廷和各诸侯的动向,甚至各政治集团的内幕。这对《隆中对》中的一整套战略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隆中对》就是荆州中心论。

5.诸葛亮哪里是真正隐居呢!种田自养对荆州贵戚而言会是生活所迫吗?!他学的是姜太公“直钩钓鱼”,只是不想仕于刘表,而把精力用于读书、游学,以“隐居”搏取贤名

这正是汉初“商山四皓”所开的传统,曹操早年也曾想耕读于家乡大泽之中。诸葛亮隐居在襄阳城外近三十里的隆中,与寓居襄阳的司马德操、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等名士交游。“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公威名建,在魏亦贵达。”《三国志》、《后汉书》皆有载的刘表长子刘琦“上屋抽梯”问计诸葛亮之典,说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西攻江夏)时诸葛亮就已声名鹊起。


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

看来,诸葛亮隐居隆中的策略是成功的。诸葛亮作为官宦子弟,生逢乱世身世漂蓬,但心胸天下,以恢复汉室为已任,待价而沽,择机而仕。作为荆州权力核心之贵戚,走动拜访、推杯换盏之际,即可掌握天下之机要。但不受案牍俗务干扰,潜心儒学而不寻章摘句,博采众家而专攻于实务,广泛游历以增见闻,深受庞德公、司马徽等高士的耳提面命,自然是荆州清流士人的后起翘楚。“隆中对”之神语,不过平常与名士清谈时的寻常“牛皮”而已。正是司马徽的考语和挚友徐庶的力荐,终迎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

6.入川的襄阳才俊在诸葛亮开府执政后大多得到了重用。举贤不避亲,了解之故也


下图取自《钦定大清一统志》,因大明一统者对襄阳过简,而对南阳则过详而不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尤其提到“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正本清源:元、明为何枉顾史实,让诸葛亮“寓居南阳”种田,在没有高铁、动车而牛车泛滥的时代,让他“往来于隆中”,以致八九百年后仍在祸害南阳人民呢?大明一统志中的“金置申州”四字让笔者找到了答案,原来就是鞑子的“四等人制”

1.南阳属“汉人”区,而襄阳属“南人”区,是故南阳在政治、文化上的地位大幅提高,以致可以敇建武侯祠,并依传说掠走襄阳的躬耕地地位

笔者并不笃信源于日本元史学者箭内亘的“四等人制”(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但鞑子对先期归附的南阳县和抗蒙元长达36年之久的襄阳府区别对待,在《大明一统志》中仍然表露无异。宋之南阳县连升两级,成为“老领导”邓州的上级南阳府,与邓州的老领导“襄阳”平级。宋之襄阳府实则道府、路府(省级),至明朝已沦为散府。

南阳风俗从汉至宋一语贯之“《史記》云:秦滅韓,徙天下不軌之人于南陽。故其俗夸奢,尚氣力,好商賈、漁獵,藏匿難制”,改为“有先王遗风,上气力好商贾,搢绅所出,淳朴尚农,士皆为道德性命之学,务穑重礼,渐濡道学”。而对襄阳风俗则由“《襄陽風俗記》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皆為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為粽以五色絲纒之。今俗,其日皆帶五色絲食粽,言免蛟龍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檝争馳棹,歌亂響有悽斷之聲,意存拯溺,喧震川陸。遺風遷流,遂有競渡之戲,人多偷墮。信鬼神,崇釋教”,改为“江汉之俗好游,其民尚文其俗尚侈,其俗朴陋,信巫鬼重淫祀,人民朴野,俗好楚歌,劲悍决烈兼秦楚遗俗,居室多编竹以代陶瓦”。南朝于襄阳地区侨置雍州移民十余县,故襄阳实秦楚之民,尚文重武,民风剽悍重义,俗好奢侈而勤俭,好祀重祖,亦言之不差。

突然有种恍然隔世的错觉:班主任把“劣等生”变为了“三好学生”,原“三好学生”成了“劣等生”。但在这里还是要祝贺南阳人民!在地方名人遗址方面,更是把诸多查无实据的人物安在了南阳,让南阳可以到处争抢,“躬耕地”还不是最明显的。

2.南阳信奉“卧龙岗”为诸葛躬耕地,元鞑子带动朱明篡改历史、官祭传说“功不可没”之外,还不能忽视一个重要蜀汉人物一一降将黄权

黄权乃巴西阆中人,蜀汉故偏将军,刘备称帝伐吴以其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进攻。刘备伐吴败还,而归途隔绝,黄权不得归,无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赏识,拜镇南将军、封育阳侯,迁入河南,后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死后葬于南阳。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淯水南岸独山之南,有黄权及其妻子的二冢。冢前有四碑,其中二碑,是魏明帝所立,后二碑是其子和他的故吏所立。罗贯中评曰:“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王夫之论曰:“黄权、王累、严颜、刘巴之欲拒先主也,智在一曲而不可谓智,忠在一曲而不可谓忠。”

习凿齿《襄阳记》记述了武侯殁后的祭祀之风:“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黄权及部曲皆川人,混得又牛逼,蜀汉亲朋故旧能不投奔南阳吗?原夲三百里外魏地,与诸葛亮风牛马不相及,但当“宛”成了“南阳”,又有了祭祀诸葛之风呢?所以说,南阳武侯祠历史悠久不假,笔者对此持恭敬态度。元建祠之前,七里岗有武侯祠前身“诸葛庵”和流民春、秋祭祀诸葛之习,笔者也深信不疑。

但在古邓县并入襄阳后,为增加香火,盗用邓县隆中之“南阳卧龙岗”之名,并将草棚子“诸葛庵”附会成“诸葛庐”就不稀奇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南阳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卧龙传说,以及对史实置若罔闻、屡败屡战的阿Q精神和祥林嫂表现。其实这与诸葛亮文化实质是背道而驰的:以天下一统为已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乃大忠大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乃重德而修身!

思考:躬耕之争何时休?!

1.“躬耕之争”死结何在

即使在人为坐实南阳为“躬耕地”的的元、明二朝,隆中依然是全国公认的“三顾茅庐”和“隆中三分对”的发生地,南阳无视了这点。结果南阳喷子和南阳官方文宣屡屡侵掠襄阳历史人文资源,襄阳必然会依据史实揭露南阳躬耕地为民间传说。这正是两地躬耕之争的症结所在。

“南阳”之名应依《大明一统志》解释为:“以其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曰南阳”。时过境迁,中国已非中原,真务实可将“中国”更为“南山”。而非“以其在南山之南汉江之北,故曰南阳”,那岂非也叫“汉阳”!“汉江以南为南郡,汉江以北为南阳郡”夲禹贡开创的概况性地理描述,总被少数人曲解为两郡界线,以污襄阳隆中为假。今汉江中游两岸皆属襄地,各朝地理志都载武当、谷城、山都等故城皆在汉南,汉水分襄阳、宜城各成东西两部,怎么可能依汉江为界呢?南阳的文人脑壳留在什么时代?

再说,襄阳县始置于西汉初,汉江两岸夲周代邓国、楚秦汉邓县地。而邓州亦邓国地,邓县之后楚置之别邑穰县。现邓城遗址即邓都、古邓县、晋襄阳郡邓城县县治,晋义阳郡邓县和唐、宋邓城县县治在今唐白河东岸金华寺一带,两者与襄阳城基夲构成等边三角形。这是近些年最新考古成果,已被学界公认。

2.躬耕话题至今已觉不新鲜

历史问题历史自有答案,名人是争不来也抢不来的。由于南阳于史无据,谈论躬耕话题必然文章垂直度不够,多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不说,总在曲解历史、抹黑襄阳。历史不够戾气凑,结果口水话漫天,成为网络暴民或职业喷子,必将被读者抛弃。再说这么多年争吵,全国网民已经基本了解历史真相,不会太感兴趣了。

翻遍四库全书,历史资料也就那么多,差不多都谈过了,只是人接不接受史实的问题。在没有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出现之前,躬耕地文章不会再有什么阅读量了。

3.躬耕之争当休矣

其实,诸葛亮在哪里种地不重要,在自已心里厚德修身、讲忠义才重要。南阳争,是要灭掉隆中,夺取“三顾茅庐”、“隆中三分对”发生地背后的经济利益和人文价值。

事实上,由于大量网络暴民和职业喷子的存在,“躬耕于南阳”已经污化成掠夺襄阳历史人文资源的借口,堕落为地地道道的网络“口水话”;“躬耕地”语境就是少数人把铲子伸到襄阳来挖,不断损害自身地域形象、祸害子孙的盗墓贼套路。

夲人绝非地域黑,对南阳人民更不抱恶意,反而对历史真相不倦地探求。优质评论,可以启迪人的智慧,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


嘉会花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可以发现罗贯中是支持隆中说的!整个三国演义提到“卧龙岗”的仅有三十六和三十七两回,而提到“隆中”的却有五回!并且第三十八回的回目直接用“隆中”为名!并且在《三国演义》中隆中就是刘备三顾地,而卧龙岗是隆中的卧龙岗!具体如下: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1、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2、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 

3、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4、玄德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后人有古风一篇,单道卧龙居处。诗曰:“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5、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6、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7、军士杀死刘琮及蔡夫人,于禁回报曹操,操重赏于禁。便使人往隆中搜寻孔明妻小,却不知去向。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8、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9、孔明曰:“亮居隆中时,即闻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

综上可知《三国演义》中多章节提到隆中,并明确指出刘备是到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三顾茅庐;而所谓的卧龙岗也是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的卧龙岗;曹操是占领襄阳后派人到隆中准备抓诸葛亮家小;东吴群儒也都知道诸葛亮是在隆中隐居;诸葛亮也自称“亮居隆中”时!可见《三国演义》明确支持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是刘备三顾地!

再来看看《明一统志的》记载:

隆中方面:

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汉诸葛亮尝隐于此。

独乐山,在府城西北二十八里。诸葛亮尝登此。
万山,在府城西一十里,旧与南阳郡邓县分界。相传郑交甫所见游女处此山之下曲隈是也。
隆中书院,在隆中山。蜀汉诸葛亮尝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元改为书院。
葛井在(襄阳)府城西,荆州记诸葛亮宅有井。
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里隆中山下。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署台,因昭烈三顾亮于草庐,有三顾门。

卧龙岗方面:

卧龙岗,在府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住,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时人以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冈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

诸葛井,在卧龙冈上,诸葛草庐前。青石为床,有汲绠渠百十道,数不能真。

诸葛草庐,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即孔明所居。旧为祠以奉之。
诸葛书院,在卧龙冈。汉诸葛孔明草庐故地之东。元至大中建,程巨夫作记。

可见隆中是三顾地!万山是襄阳与南阳郡邓县界山就是史实!那怕是南阳人编的书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篡改历史!这就是古代南阳文人和今天一些南阳喷子最大的区别!


飘逸的历史

如果不是三国演义在明代的横空出世,诸葛亮不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名人。他会像萧何一样尘封于浩瀚的史籍中,鲜少提及。

三国演义成就诸葛亮,也让他的隐居之地名扬四海。在旅游日益火爆的今天,诸葛亮的隐居地无疑成了极具旅游价值与经济价值的香饽饽。

于是乎,南阳与襄阳便展开对诸葛亮隐居地激烈的争夺战。究竟谁是谁非,我们不知道,也不清楚。说不好的话,不是得罪南阳人,就是得罪襄阳人,弄得一身骚。做为局外人,还是少说为好,只当看客,看着双方激烈的对峙与争论,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诸葛隐居地之争,表面是在争夺隐居地,实际上是名气之争,利益之争。与近年来全国掀起的名人故里之争如出一辙。我们没要掺乎进去,弄得狼狈不堪。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对诸葛亮真有兴趣的人,可以好好看《汉书》,搞清襄阳和南阳的地理位置及两地距离,然后再进行合理化地分析,只要不是傻子,一定能知道诸葛亮躬耕地所在,离诸葛亮年代越近的资料越准,几乎每天襄阳和南阳吵一次,你们不烦,读者烦,两地人民把自己家搞的山青水秀,士民富裕比什么都好;西安历台城,深圳40年前的小渔村,如今的一线大都市,今天涌入深圳的旅游者绝对比西安多,只要经济上去了就会风光无线,醒醒吧口水战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