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究竟有多惨烈?

胖胖超人影视汇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日阶段后第一场大规模正面战场会战,这场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持续到11月12日,历时三个月,中日双方在淞沪会战中投入了近百万兵力(中方七十万七十个师,日军三十万十个师团),同时日军还运用了军舰三十艘,战机五百架,中方出动了舰艇四十多艘,战机二百五十架。

最后的战局以日军占领上海地区结束,整个会战中,日军伤亡四万人,中国军队伤亡二十五万人。

虽然淞沪会战是中方失利,但这却是一场振奋人心的战役,面对日本侵略者,南京国民政府终于不再一味妥协退让,而是倾其精锐,与日在淞沪地区与日决战。

这场战事由中方主动发起,打乱的日本从华北自上而下的战略,将日军大量军力从北引向南方,不得不双线作战,慢慢陷入战争泥潭。

淞沪会战,也促进了全民族统一抗日战线的形成,淞沪抗战爆发后,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集团军,半个月后,即当年9月,蒋介石公开发表讲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1月,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新编第四军。

虽然整个会战的过程体现出了中日双方军事实力悬殊的对比(双方的伤亡比达到七比一),中国军队一时还无法适应这种大规模会战,但是我们面对强权,亮剑了,告诉全世界,中国不是待宰的羔羊。

从此,神州大地一寸山河一寸血,想占领中国的日本鬼子,每走出一步,都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最后让我们让做那些浴血淞沪,为保卫这个国家而献出了生命的国军将领:

吴克仁中将,国军第67军军长
黄梅兴少将:国军第9集团军264旅旅长
蔡炳炎少将:国军第18军第64师201旅旅长
路景容少将:98师58团团长
杨杰少将:国军1军1师1旅副旅长
庞汉祯少将。国军第7军第170师第510旅旅长
秦霖少将。国军第7军第171师第511旅旅长
官惠民少将。国军第4军第90师第270旅旅长。
刘启文少将。国军第67军第108师第322旅旅长。
吴桐岗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参谋长
邓玉琢少将,国军第67军第107师参谋长。
朱之荣少将:辽宁人,国军第67军第107师第321旅旅长。
李伯蛟少将:国军第28军第63师第187旅旅长。
吴继光少将: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体《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 夜狼啸西风


夜狼文史工作室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抗战史上最为悲壮惨烈的一次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军于黄浦江军舰基地上,悍然向我上海闸北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还击。此战历时三个月,中国军队付出巨大牺牲,日寇也付出沉重代价。

日军以松井石根为总司令,投入海陆空部队30万人,战舰130艘、战机400余架、装甲车300余辆,叫嚣1个月攻占上海。

中国军队冯玉祥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后来由蒋介石亲自兼任。下辖陈诚出任左翼军总司令,张治中、朱绍良为中央军总司令,张发奎为右翼军总司令,以及各地方部队。共计70余师,奋起反击。

战争伊始,中国军队率先强攻,予敌猛烈打击,日军遭受重挫。8月下旬,日军援兵大举登陆吴淞、沙川,中国军队一路退守,坚持防御。11月5日,日军于杭州湾金山嘴、金公亭等地登陆,对中国军队形成包围势态,中国军队随后被迫撤退。11月12日,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最惨烈的战斗当属罗店争夺战。8月25日,国军67师201旅奉命对日军11师团部分军队3000余人发起攻击。日军飞机大炮狂轰乱炸。

201旅旅长蔡炳言将军,战前连发四封家书,分别寄予妻子女儿。信中他对妻子言:“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家不保,家焉能存。”

将军在信中又对大女儿的婚事,幼子的教育,身后家庭用度管理等大小琐事,一一安排。其难舍难分,儿女情长,读之泪目。

战斗中,蔡炳言立下军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从凌晨战至午后,201旅伤亡殆尽。最后时刻,蔡炳言急率唯一特务排与最后一个营战士杀入敌阵,将士全部牺牲。将军胸部中弹,殉国前仍高呼:“前进、前进。”

8月28日,国军将士虽给日军重创,终因自身伤亡过大,罗店宣告失守。29日,黄维率67师短暂夺回阵地,随后又被迫退出,罗店沦陷。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军在苏联支持下,于8月14日首次出战,并创下击落敌机6架,击伤1架,自身零伤亡的辉煌战绩。日军梅津航空队队长愤而破腹自杀。8月14日也被国民政府定为“空军节”。

李宗仁后来评价:“淞沪会战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其惨烈程度达到国军每天一个师阵亡,一些师上阵不到三个小时即丧失战斗力。日军称之为“血肉磨坊”。消耗的弹药量超过日美太平洋岛屿战争总和。

此战中国军队共出动百分之六十以上,共178个师、80余万精锐部队。共有15名国军将领殉国,30余万将士伤亡,中国海军全军覆没。表现出中国军人无畏的勇气和坚决战斗的决心。日军出动军队共计30万人,伤亡人数5万余人。中日伤亡比为6比1。


沧海历史春秋

淞沪会战国军参战官兵累计达到70余万人,至于有多惨烈,我认为应该由当事人说话,比如第78师参谋长吴允周,他的回忆文章可以充分说明,淞沪会战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1937年9月,第78师增援到达上海战场,吴允周说:“记得我行至某一村庄,见不少人坐在路边靠着墙休息,黑夜间看不清,我就问你们是哪单位的?连问两声无人答应,勤务兵跑上前去推了一位一下,那人就顺势倒在地上,勤务兵又摸摸其他人,他像触电似地、紧张地跑过来说,参谋长,那些人都已重伤死了!”

吴允周心里很难过,“他们负伤还能挣扎到后方村庄来,谅其伤势还不会太重,再说能在敌火下幸存,总算很幸运,假若有医务人员在此替他们裹伤止血,再送到后方医疗,多半可拯救活命”。


继续向前,又遇见一群零乱的部队,约六七十人,其中有很多挑行军锅及箩筐的炊事兵,但也有少数带步枪及手枪的。吴允周说:“我判断他们是后勤人员,就问他们是哪个部队的?他们回答是98师某团,再问他们战斗部队是不是在后面,他们听了苦笑起来说,我们就是战斗部队,我们团打了这么久,就只剩下这么多人了!”

几天后,第78师师部特务连长告诉吴允周:他曾经碰见两个伙夫,担了大半担饭菜,由火线下来,他有点奇怪地问,怎么饭菜都没吃完?伙夫说,清晨送去的全连抢着不够吃,晚上送上去,阵地上只剩下十几个人,仅仅吃了一点点,其他的人都不见了!说罢大哭起来。

由此可见,阵地战远比游击战惨烈,但总要有人承担正面战场的防御和牺牲吧?尤其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政府军队守土有责,如果大家都去打游击战,谁来保卫我们的城市和重要交通据点?


冯杰

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开始的上海抗战,历史上被称作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此役,国军先后投入了将近80万人,刚组建不久最精锐的德械师张治中的87师和88师,以及中央教导总队等相继参与战役,但全都损失惨重,国军伤亡达33万之众。

日军先后也投入了8个师团外加2个独立旅团,总兵力超过了25万人,日军宣布死伤兵力4万余人,国内统计日军死伤将近7万人。

1937年8月13日,日海军用舰上重炮向闸北炮击,海军陆战队向天通庵以及横浜路方面,越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国军给予了抗击,作淞沪会战由此开始。

淞沪会战,前后长达三个月,中日双方在淞沪地区,投入的总兵力超过100万人,蒋中央军主力德械师几乎战损殆尽,中央教导总队也损失惨重,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牺牲,唤醒了全民抗战的激情,也赢得了英美等西方国家对国内抗战的敬重。

由于国军大都是轻型装备,重火力极度缺乏,也缺乏防空火力,日军既有前沿重炮,又获得了海军大口径舰炮的支持,所以战斗极度激烈时,国军一个师上去,不到半天时间,都被炮火及空中打击致残,至少都折损一半兵力,部队成建制被打残,国军伤亡及其惨重。

但国军顽强战斗,涌现出了许多勇敢的战斗集体,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对外宣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孤军奋战,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因日军在长江口登陆,国军后背受到威胁,淞沪会战,最终以国军被迫撤出战场而宣告结束,但浴血奋战的国军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鼓励了全民的抗战热情,有了和日军顽强战斗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淞沪会战是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此战的是由中国军队主动发起,而当时为何选择增兵上海,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南京的门户,一旦上海失守,华东地区就将袒露在日寇的锋芒之下,所以当时需要阻挡日军的脚步,及时把重要的工业迁到后方,为以后抗战奠定基础。

这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高达一百多万,日军出动了海军、空军,当时日军舰炮轰击之下,中国炮兵几乎是没有反制手段,日本加贺号航母野为日军提供空中支援。中国军队打的十分被动,但是没有办法,只有不断的增兵,才能为抗战赢得宝贵的时间,这场会战中国军队阵亡高达二十五万。

整场会战进行了三个月,以日本占领上海地区而结束,这场战役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为内迁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战略意义上来讲,淞沪会战是一场胜利。淞沪会战将日本自北向南的进攻方向改变,变为了由东到西,使得日军陷入两线作战,不能合兵一处。

事实上当时日军的战略是从陕西直插中国的大后方四川,然后经贵州北上,荡平中国境内守军。这条战略对中国而言是非常危险的,若是在四川等大后方为做足准备之时,日军便强袭,那么势必对抗战将造成巨大影响。正是从这一方面考虑,所以才会在淞沪会战中主动增兵进攻,而不是现在有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什么淞沪会战是犯傻,拿陆军去同日本海空军打。


小司马迁论史

平台只是让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复制粘贴,最鄙视这种行为,搞得很专业一样。

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不成熟的见解,不到之处,请海涵!。

首先淞沪会战是当时我国执政党下定决心组织的一次会战,意义不同。决心之大,超出日军高层的认知。导致日军内部意见不同,这一点说明日军高层是不团结的。

其次当时我国铁路与公路不是很完善,国土面积之大兵力运输支援不力,就变成添油战术了。那些喷国军将士的是真的该死!不懂历史,你有什么资格来评论。

要说淞沪会战惨烈那肯定是必须的,毕竟当时我国和日本的工业对比以及军事力量的对比都是不成正比的,

一个师一个师的往一个百十万人的会战里添可想而知,这一个一个师会变成什么样子。

…………………………………………惨烈


过客I散了

淞沪战役日军投入兵力20万以上,重炮800多门战车500多辆飞机300余架(注:抗战期间国军飞机一共300多架)军舰70多艘,国军投入兵力70多万(重武器少到忽略不计)结果日军伤亡60000左右国军伤亡33万左右。国军大多在当时围剿共产党的地方到淞沪大部分地方没有铁路,所以只能靠士兵和当地居民扛运物资,平均每一天都有一个师抵达战场,由于地形问题,堑壕挖1米左右就会渗出地下水,战士只能趴在水里作战,后续部队没时间挖堑壕,只得以战友尸体为掩护,日军军舰300mm炮一颗炮弹大概可以覆盖半个足球场,也就是一炮下去一个连就几乎没了,战斗结束后,国军伤亡中将军长一名,师长3名,旅长数十名,团长营长300多名,连长、排长、班长不计其数,.......不说了,向烈士致敬[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小鼓掌][小鼓掌][小鼓掌]


MC反迷你自卫反击队

淞沪会战日本打赢了战役输了战略;中国打输了战役赢了战略。

此次会战几乎全歼国中能战之师,一溃千里,直至逃到距离淞沪几千里之外的长沙和三峡才堪堪站住脚跟。如果不是中国地之大,民之众,血之热,几乎没有幸免之可能。天佑中华!


问22323290

淞沪抗战的事,已经在头条里说了多次了,你没必要再问吧?关于淞沪抗战,你最主要的是要记住,日本侵略过中国,至今日本人还不承认历史,你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日本承认侵略的历史,如何向中国认罪!日本永远都是我们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