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用户58564247336

西游中算命先生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何却是泾河龙王被砍头?
表面看上去,似乎是袁守诚“一不小心”就泄露了天机。但若是纵观整个“泾河龙王被斩首”事件,就不难发现——袁守诚泄露天机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泾河龙王上钩!
所以泾河龙王是必死无疑的。
首先,袁守诚的身份就比较可疑。
袁守诚出现在《西游记》的第9回(版本不同,章回目录也不同。介绍唐僧身世的章回为附录为情况下。袁守诚是第9回出现的;若介绍唐僧身世为第9回,那么袁守诚就出现在第10回)——“此人是谁?原来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在市井给老百姓们卜卦,这事本来就透着蹊跷。钦天监的朋友圈不应该是各路官员吗?钦天监的家人不也应该活跃在官员们的家属圈子里吗?怎么钦天监的叔叔倒自降身份和民间百姓打成一片了呢?
其次,袁守诚算卦不为钱。
袁先生算卦简直是准到不能再准了。用渔翁张稍的话说:“我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鲤,他就与我袖传一课,依方位,百下百着。”然而,百下百着的袁先生却不收封金只收金色的鲤鱼。命中率高,还不收钱,这样的算卦象先生难道就是为了泄露天机而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吗?显然不是。
因此,袁先生这是在有计划地守株待兔。

而诱饵就是泾河龙王辖区范围内的泾河水族。

承蒙袁先生指点,渔翁张稍打渔,弹无虚发。长此以往,被张稍打捞的泾河水族可就要遭遇灭顶之灾了。
泾河龙王身为水族之首,自然不会对于水族的生存率坐视不理。所以袁先生用张稍打渔一事引泾河龙王现身,他必然会上钩。
就算这一次泾河龙王能够侥幸逃过一劫,依照袁先生这么环环相扣的布阵方式,泾河龙王成为吓唬唐王的牺牲品也是早晚的事。
其实袁先生并没有泄露天机,他所做的,恰恰是“遵照天意”。您想啊,“钦天监”这个职务本身就是可以理解为天庭驻人间的联络员。袁守诚先生的侄子是钦天监,完全有可能接收天庭下达的任务的。收拾泾河龙王一事,如果让钦天监亲自上阵,未免做得有些明显,而由钦天监的叔叔出面张罗着给龙王下套就隐蔽得多了……所以,泾河龙王之死,不是偶然,而是有计划的必然结果!
如来佛祖想要实施取经工程,找玉帝要一颗龙头“友情赞助”一下(用来吓唬唐王李世民);天下龙族众多,玉帝又不愁替补,而泾河龙王又是个沉不住气还离唐王比较近的,不拿他开刀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吗!

所以泾河龙王就被华丽丽地砍头咯!


白马晋一

殊不知袁守诚就是观音菩萨,而泾河龙王只是整个天庭计划中的一个牺牲品。而袁守诚并没有泄露天机,只是完成玉帝和佛祖的安排。



袁守诚算卦事件三大疑点;

第一;一个江湖术士,怎能知道玉皇大帝的心思,就算是太上老君也不可能知道。

第二;为什么袁守诚告诉渔夫自己要一尾金色鲤鱼。

第三;袁守诚大的能力,为何会在街头摆摊替人算卦。而且为何要将犯了天条的泾河龙王引向唐王李世民处。



解析

《西游记》中提及了金色鲤鱼就是龙的化身,唐僧父亲陈光蕊救下了一位金色鲤鱼,这一尾金色鲤鱼就是洪江龙王。所以观音幻化袁守诚每天要一尾金色鲤鱼。目的就是激怒泾河龙王。然后和他打赌。



玉帝贵为三界之主,根本不可能有人会猜透玉帝的心思。所以只能是观音和玉帝合谋。而观音将泾河龙王引向唐王处,恳求唐王救下,唐王答应之后。玉帝和菩萨依计斩杀泾河龙王。结果死去的龙王纠缠李世民不休,这是观音菩萨顺势出现。对李世民大展神通。这样一来便有了唐僧西天取经。



至于玉帝为什么和观音合谋,就是因为玉帝也在平衡道教和佛教在天庭的势力。因为道教在天庭势力中权力过大。所以,玉帝在扶植佛教势力。



所以观音幻化的袁守诚,根本就不是泄露天机,只是奉命行事。而泾河龙王被杀,也只是天庭大佬棋盘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越关换视界

贞观十三年有两条龙必须死,一个是泾河龙王,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么为什么最后泾河龙王死了,唐太宗为何活了,这中间正是由于袁守城参与了此事才使事情的本来面目偏离了轨道,也引出了唐僧取经的大事,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听我慢慢分析。

《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一回讲唐太宗死后游地府,阎王对于泾河龙王的寿命做了解释,同时书中也点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寿命: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漏洞,阎王既然知道泾河龙王在生死簿上的死期,为何不知道李世民的死亡日期,按照正常情况阎王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在阎王知道的情况下,崔判官改了生死簿,阎王却当是没看见,这就是个非正常现象了。真相只有一个,有人篡改了生死簿,将泾河龙王的死期提前到了贞观十三年,这不是不可能,崔判官不是已经篡改生死簿将李世民的死期往后推了二十年吗,所以说一切皆有可能。

那么是谁授意做这些勾当的?又是谁把本来不该死的泾河龙王送上断头台的,《西游记》这本书没有讲清楚,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如来降服孙悟空之后,派观音菩萨来寻找一个取经人。这个人不是胡乱找的,为什么?因为如果是个普通人来取得真经,也必定要费很大的力气去传播经书的内容。因此必须走捷径,捷径怎么走?只有从皇帝头上想办法,为什么?因为只有皇帝相信的事情,才能由上及下大力推广,这样的话佛教就传播的更为迅速和彻底。于是观音便选择了李世民这个皇帝,而且选择的时机非常的好,贞观十三年,这一年正好是李世民依照生死簿必须死的年份。

如果让李世民正常死,肯定跟佛教就扯不上关系了,为了跟李世民拉上关系,观音菩萨选中了一个小仙,泾河龙王,为什么是泾河龙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泾河龙王的身份:

众水族笑曰:“大王是八河都总管,司雨大龙神,有雨无雨,惟大王知之,他怎敢这等胡言?那卖卦的定是输了,定是输了!”

泾河龙王是八河都总管,这个官职是谁封的?元始天尊。为什么?根据文始道门儿《唐僧取经念词宝卷》记载:玉帝仗斩妖剑降四恶龙,后玉帝尊居帝位,封这四条龙为东、南、西、北四海龙王之职,司职四时雨水,为玉帝挣名。玉帝在人间之所以形象大好,享受人间供奉,与这四条龙勤于职守,奉旨降雨有关。

但是原始天尊敕封泾河龙王为八河总管,夺了西海龙王的降雨之职,而且降雨的区域是长安城。于是长安城内人们皆庙内首供元始天尊,把玉帝排在了第二位。于是玉帝便起了诛杀业龙之心。他令阎王篡改生死簿,然后派人间偏神袁守城激怒泾河龙王,偏神魏征手斩泾河泾河龙王,自己算是撇了个干净。

什么叫偏神,偏神意思就是人身为凡人,夜间为鬼神。袁守城在人间为算命先生,夜间为天魁星。而魏征在人间为宰相,在夜间为剐龙台上一员大将。

泾河龙王为何被诛杀,还需要从《西游记》这本书里说,袁守城巧算天机,给渔人张稍出主意,让张稍每日必有鱼获,而张稍的回报则是一条金色鲤鱼。金色鲤鱼是什么?书上在讲唐僧父亲陈光蕊遇难时也运用过此暗喻:

光蕊道:“皆因我与你昔年在万花店时,买放了那尾金色鲤鱼,谁知那鲤鱼就是此处龙王。

金色鲤鱼其实就是龙子龙孙,袁守城让渔人张稍每天捕获一条龙子龙孙,恐怕某一天不小心捕获到泾河龙王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泾河龙王怒了,准备去砸袁守城的招牌。后经过别人提醒改为和袁守城赌雨。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泾河龙王赌雨失败,玉皇大帝顺手就下了死令,要斩了这龙王,当然不是天庭的人动手,是让偏神魏征动手。

恰恰此时观音菩萨前来寻找取经人,于是和玉帝商量借泾河龙王的死来把取经的事情跟李世民扯上关系,于是观音让玉帝授意袁守城给泾河龙王指一条生路,让李世民拖住魏征不让斩自己,结果泾河老龙王夜里前去找李世民,李世民答应救他,但是最后魏征还是梦中把泾河龙王给斩了。

后来李世民因为泾河龙王索命而丧命,观音用借崔判官之手强行给李世民续命二十年,条件只有一个,在东土大唐传播佛法,即举办水陆大会。而观音对于玉帝的回报则是带走孙悟空这个玉帝最为担心和头痛的妖怪。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泾河龙王因为是元始天尊的嫡系,掌管西方尤其是长安区域的降雨之职责,这和玉帝敕封的西海龙王职责冲突,于是玉帝便设计借袁守城之手取得了斩泾河龙王的罪名。尽管袁守城泄漏天机,但天机是玉帝所掌握,所以泾河龙王的死是个必然,而不是他和袁守城谁法力更高强这么简单。


每日趣评

先看整个故事发展的过程。

西天如来做梦都想把佛教传到大唐,然而大唐却是道教的地盘。

唐朝皇帝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和受命于天,就宣告世人,自己是老子李聃的后人。老子又是道教的创始人太上老君,自然唐朝奉道教为国教。

这是如来万万不能接受的,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于是就派出观音菩萨装扮成袁守诚,故意泄露信息给渔夫,让渔夫可以顺利捕鱼。

这件事毫无疑问会惊动泾河龙王的不满,因而化装上岸和袁守诚打赌。

这一场赌局注定是一个坑, 不管输赢最终倒霉的,都一定会是泾河龙王,只是泾河龙王自己没看明白,这是一个连环坑。

于是泾河龙王私自调整了下雨的日期和雨量,当然也只是微调,完全可以说得过去。可以说路上堵车、天气不好、下雨的工具有故障等,反正又不是什么大错,至少罪不致死。

然而,如来就是要让泾河龙王去死,因此经由天宫的内线向玉帝告状了,夸大了事实,说泾河龙王不按天宫指示办事,事虽小,但问题严重性则是不言而喻的。

玉帝召开道教思想年度总结时说,近年来,天宫纪律松懈,有部分天宫领导干部放弃对道教核心思想的信仰,在工作和生活两个方面放松了自己改造。作为代表最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的道教,受到了严重破坏,要严厉打击与道教中央思想和行为不统一的行为和个人。天宫各级领导坚决不允许有分裂天宫,不尊重道教和天宫的事情的发生。任何挑衅道教思想的人都将受到严格处置,要永葆道教思想的纯洁性和高尚性。

不幸的倒霉蛋泾河龙王就这样莫名其妙被送上了断头台。但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泾河龙王向天的儿子李世民求情,让魏征不要斩杀自己,遇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李世民答应了,而魏征却没答应,暗自下决心斩杀了泾河龙王。龙王在阴间控告了李世民。

于是李世民到了阴间,碰上了大哥李建成,小弟李元吉,还有无数在唐朝建国期间死去的冤魂。

于是如来的线人又告诉李世民,西天佛教是普世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伟大思想。只要引进这个思想,就能让所有冤魂消除冤气,重新转世为人。

至此,如来的计划成形了,唐僧西天取经的阴谋最终成为一项伟大工程。

这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泾河龙王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强烈不满,坚决要上访,找更高一级的领导人要一个说法。最后被观音给拦了下来,观音表示可以帮他,给他一定的补偿,这样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明明袁守诚泄露了天机,为什么是泾河龙王背锅呢?

下边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联想集团内部,一个下属因为一件正确的事和经理吵架,最终被公司辞退,心中很是不满,于是找副总裁投诉。副总裁告诉他,公司是赚钱的地方,不是讲是非对错的地方。出问题时,只看谁比谁更重要,不看是非对错。这件事你说的是对的,但你的经理对公司而言更重要,所以只能牺牲你。

袁守诚又不是真的袁守诚,而是观音的化身,就是故意没事找事的。观音的级别在佛教内部是相当高级别的干部,是连天宫道教都要给几份面子的。而泾河龙王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牺牲它是最合理的选择,风险最小。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努力提升能力,争取升到最高的级别。只要你位置低,不管你做的对不对,都有可能成为替罪羊。

位置决定一切,而不是道德和正义决定一切!


新知传习阁

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与算卦的袁守诚之间那个赌约算是非常出名了,一个相师能够把玉帝的旨意算的清清楚楚,最后一位司雨大龙神被砍了头,这结果可谓是惨上加惨,为什么泄露天机的袁守诚一点事都没有,反而是泾河龙王被砍头?我们今天就来解读一下这里面的秘密。
常言道,天机不可泄漏。但西游中有个特例,算命先生袁守诚不仅连玉帝的消息都敢传,还把处罚信息透露给当事人,严重违反了天庭保密原则,可最后他却平安无事,河龙王虽然违反了天条,但以前鲜有人因为行雨获罪,东海龙王数次降私雨为孙猴子办事尚且没有受到任何纪律处分,何况泾河龙王这次只是在执行上打了折扣。
袁守诚怎么知道泾河龙王就被判处死刑?透过西游记,我们可以了解到,天庭的内部纪律检查系统相当落后,不少公职人员在人间犯案很久了,天庭也并不知晓(比如奎木狼擅离职守十三年)。泾河龙王刚刚违规降完雨就来找袁守诚晦气,这会子上峰肯定还不知道他搞了小动作,就算有人举报,等调查取证走完程序作出判决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可是袁守诚此刻不但知道他被判处死刑,而且连行刑的武警是哪个都晓得了。这个好比一个城管执法过程中打伤一个小摊贩,小贩当场就对他说:你因为故意伤害罪与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多少年,将被关在某某监狱x号房,看管狱警是某某某。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都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背后是否有人主使呢?
表面上看是袁守诚精通卜卦,能算出玉帝旨意,而泾河龙王愚蠢至极,自寻死路。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凡人怎么可能揣度到玉皇大帝的想法?这不但威胁到天庭在三界的统治,也不符合神魔小说一贯的世界观。实际上,是泾河龙王做了某些事情(由于原著没有交代,不好推测具体是什么事),得罪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动了杀心,但一直苦于没有正当的借口,直到龙王与袁守诚定下赌约。
对于降雨时辰和点数,泾河龙王是有独立的决定权的。只要不是出于特殊原因,他的顶头上司玉皇大帝不会干涉。要是每次降雨都是玉帝下旨的话,他是不可能那么信心满满地去跟袁守诚打赌的。其实袁守诚也只是个普通的相士,他可能懂得一点天气变化的规律。面对一个来砸场子的人,自然不能输了气势,所以也打肿脸充胖子,自信满满地接受了挑战,掐算出时辰和点数。
本来袁守诚是一定会输的,但他也不在乎,从古至今就没有哪个算命的是能在一个地方扎根工作一辈子的,摊子被砸了他依然可以换个地方混饭吃。然而这件事却给了玉皇大帝一个绝佳的机会,于是他特意下旨,时辰和点数完全依照袁守诚的说法,目的就是要激龙王犯错。这场雨对于长安地区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不是玉帝别有用心,何必为这么点鸡毛蒜皮的事下圣旨呢?
玉帝就算准了泾河龙王争强好胜,必然会更改时辰和点数。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了,既然违背了玉帝旨意是会犯下死罪的,那么龙王怎么敢这么做呢?按常理说,没有人会为了赢一个赌约赔上自己的老命。这就说明其实天庭的监察是很松散的,小小地改动一下,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即使发现了也不怎么会追究。比如说崔判官擅自给李世民加了二十年阳寿就屁事没有。
就算他是算命功夫了得,为何又敢随便泄露天机?因此,算命先生的话不仅我们不相信,泾河龙王也是不相信的。但是,当他回到龙宫时,天空突然有玉旨到,内容居然和算命先生说的一模一样!但这时泾河龙王还不知道是个圈套,仍一意孤行,私自改了下雨时辰和雨量,最终导致触犯天条,被斩首示众。
相信泾河龙王至到死,都想不通这算命先生为何这么神,不仅算到下雨,而且他刚去掀人家摊子,人家就知道他肯定要在剐龙台上挨一刀。他为何这样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是泾河龙王的上司想要他死,才配合着袁守诚演了这出戏,要不然以袁守诚的本事,能够算得出玉帝的想法?

神头奶爸

01

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天机不可泄露。

啥意思?

天机,顾名思义当然是天上的机密文件了,那是只有老天爷和神仙们才有资格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凡人是没有知情权的。

即算是知道这些机密文件的神仙们也只能把这些东西烂在肚子里,不许四处瞎哔哔,不然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是我们知道,其实神仙也都是凡人修炼出来的,他们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想想看,你知道了一个大多数都不知道的秘密,是不是会有一种想要在别人面前吹牛逼炫耀的冲动?

就算你苦苦忍着憋得满脸通红,可是备不住就在一次喝开心了之后就嘴一秃噜说出来了。

有一句话咋说的?

这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就是要守住一件秘密。

所以,对于“天机”,天庭是有严格规定的,除了定期做一些保密培训之外,对于有意或者无意泄露了天机的神仙们,也是有很严重的处罚措施的,重则开除仙籍贬为凡人,轻的估计也得打个几千大锤吧?

然而,在《西游记》中却有这样一个人,仅仅是一个街头的算命先生,不仅严重的无视“天机不可泄露”这一铁律,还公然的设了一个圈套弄死了一个龙王,但是最后却连鸡毛事儿都没有。

他是谁?

这一切又是为什么?

02

这事儿还得从那个倒霉的泾河龙王说起。

本来这泾河龙王虽然只是个小龙王,但咋也是正规编制的神仙,严格来说跟一个街头的算命先生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交集的,没事儿在龙宫里看看报纸抽个烟喝个小酒,有任务来了去按照规定行云布雨就好了。

偏偏,这泾河龙王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有一天,

龙王的夜叉在巡逻的时候偶然听一个打鱼的说个算命先生教他怎么打鱼,怎么打怎么准!

【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定获满载鱼虾而归。】

夜叉赶紧去报告老大:你得管管啊,要是照这样的整法,说不定哪天就把咱这泾河里的水族给整绝种了啊。

这夜叉也是个最贱挑事儿的主——尼玛现在的渔民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大大小小的饭店里还不是天天大鱼大虾的往桌子上端?

关键泾河龙王一听也不过脑子想想指望一个打鱼的能把一条河里的鱼打完,你特么叫你手下那些鱼虾不要去他那个地方不就完事儿了?

泾河龙王不,他要去找那个算命先生讲个道理,一个龙族气迷心要去找一个凡人的麻烦,这不是扯淡吗?

于是,泾河龙王化身成为一个白衣秀士去找算命先生出难题,题目是

【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算命先生微微一笑很倾城:

【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我凑,精确到点,够牛逼。

泾河龙王也笑了:你可少吹牛吧。

要是明天真是按照你说的下雨了,我承认你算的准,要是算的稍微有一点偏差,后果很严重的。

算命先生波澜不惊:你说咋整都行,明天下雨之后你再来。

03

泾河龙王一甩袖子回家了,也难怪他有底气:特么我是龙王,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我都不知道你知道?

跟我玩儿,嘿嘿,你还嫩点吧?

可是刚刚坐下,天庭的红头文件就到了:

【敕命八河总,驱雷掣电行;明朝施雨泽,普济长安城。旨意上时辰数目,与那先生判断者毫发不差.....】

泾河龙王顿时吓尿了:麻蛋,还真是高手在民间啊,这特么要是输了也太丢人了吧?

你想一个道理,依照泾河龙王这种动不动就能去找一个凡人争高下的货色,他身边能有什么高人吗?

旁边的鲥军师看出了老大的担忧,马上献计:大哥,你是晕了头吧?

下雨这活儿是咱干的呀,你稍微错个几秒钟下雨,少滴那么几滴,不就行了吗?

到时候你就说他算得不准他还能咋地?

说这泾河龙王没脑子他还真没脑子,老天爷吩咐的事儿能打折扣么?

天庭的红头文件能篡改么?

这么大的事儿你能听一个狗头军师的么?

偏偏他还真听了这狗头鲥军师的话,还真的这样干了。

第二天他按照鲥军师的骚主意下完雨之后,兴高采烈的去找算命先生了:你特么算的不准啊,显然是个骗子,赶紧滚蛋别在这蒙事儿了。

谁知道算命先生却是沧海一声笑

【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

你真以为我不认识?

你不就是泾河龙王吗?

你现在违反了玉帝的旨意改了时辰少了雨点,你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老老实实回去等着明天纪委找你喝茶吧。

我去,这算命先生也太牛了吧,不但敢泄露天机,还知道泾河龙王大祸临头?

他到底是谁?

原著中写的很清楚:

【原来是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是也】

哦,原来是大唐中央气象局局长的叔叔。

04

袁守诚,守诚守诚却一点不遵守诚信——故意通过两个无关的人把自己的行为透漏给泾河龙王我猜想他一定研究分析过泾河龙王的性格,

在通过打赌让龙王钻入圈套,就在泾河龙王得意洋洋以为自己胜利了的时候再给他当头浇下一泡尿:你都死到临头了,还嘚瑟个屁啊。

泾河龙王确实吓坏了:我特么都干了些什么啊,怎么这么大胆敢做这样的事儿啊。

吓坏了的泾河龙王跟着又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整衣伏礼,向先生跪下】

救救我吧。

卧槽,你一个龙族,在编的神仙,不去找你的主管领导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怎么会求一个街头打卦的救命?

脑子让狗啃了?

接下了的事儿大家想必都清楚:算命先生让泾河龙王去找唐王李世民求情,因为监斩官是李世民的小弟魏征。

这特么什么逻辑?

魏征凭什么能当监斩官,他有什么资格来行刑处决一个神仙?

当然是玉帝的旨意啊,你去让魏征不要杀你?

魏征不杀你,那玉帝不是要杀了魏征么?

魏征会为了你不要自己命?

分明是袁守诚假意设了一个圈套给泾河龙王指了一条不归路啊,可惜,泾河龙王真信了,真去找李世民了。

然后,果然魏征没听老大李世民的话,假装跟李世民下棋却在梦中斩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因为一时意气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05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袁守诚作为一个凡人,他是怎么得知玉帝要下雨的旨意的?

又如何知道会是魏征监斩官?

如果他不是一个凡人而是神仙又怎么会泄露天机跟泾河龙王玩儿这样一个游戏绕了一个圈子把龙王给杀了,并且在事后毫发无损?

这说明一个问题:袁守诚不是一个凡人,也不是神仙,最起码不是在天庭当差的神仙。

那么他是谁?

其实原著中是有答案的。

先来看,这个算命先生出现的很突然,消失的也很神秘,其行踪非常诡异,似乎就是为了来坑杀泾河龙王的。

他说是气象局袁天罡局长的叔叔,可是袁局长似乎根本就不认识他实际上我也曾经查找了资料,根本没有资料显示袁天罡有这么一个叔叔。

就算他真的是袁天罡的叔叔,泄露天机斩杀龙王这样的大事儿,就算玉帝顾不上管他,李世民也不会放过他们叔侄儿俩吧——坑人都坑到李世民头上了,把神仙的事儿也敢往李世民身上推?

再说,泾河龙王假扮成白衣秀士,作为凡人的袁守诚又是如何看出来的,就算是真的神通广大看出来,可是你作为一个算命的凡人哪有看到龙王神仙不害怕的,还硬着嘴角说

【我不怕!我不怕!我无死罪,只怕你倒有个死罪哩!】

你泄露了天机,为什么会无罪?

你又是怎么知道龙王会死,并且连龙王的罪名,行刑时间都知道的这么清楚?甚至知道是谁要杀他?

再来看一下,泾河龙王被杀了之后找到李世民让他赔姓名,李世民挣脱不掉,

【正着急,只见正南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飘,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女真人是谁,相信你肯定知道:观音。

那么往西北方向又干啥子去了?

去阴司地狱找阎王告状去了,因为地狱正是在西北方向。

也就是说,泾河龙王在观音的指点下去找阎王告状,才最终导致了李世民的地府惊魂三日游。

这也正是李世民到达地府之后,秦广王第一句话就是

【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

李世民当然要为自己辩解啊,然而秦广王却是这样说的:

【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卧槽,逗玩儿呢?

既然你们早都知道这龙王该死与人曹之手,还把李世民拉到地狱里去对质?

李世民提着胆子下去了,却又不让那龙王出来对证,反而是匆匆的送他投生了?

更为奇怪的是,十王居然给李世民道歉?

有什么猫腻?

06

如果你熟悉《西游记》的话,应该能想起来,其实在这段时间有两个人曾经出现在长安城——观音和他的徒弟惠岸行者。

观音师徒二人来长安干啥?寻找取经人。

取经人其实是早就内定的,观音的目的实际上是如何让李世民心甘情愿的派人取经。

这当然需要一点手段,那么就让李世民到地府里逛一圈,告诉他

【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些无主的冤魂。】

这样的话,陈玄奘才有机会闪亮登场,观音也才有机会让李世民知道“你们东土现在念得经根本就没用,去西天才能去到真经”。

OK,真相大明。

现在也就知道了,长安城突然出现的算命先生其实就是观音或者惠岸行者幻化的,也只有观音才能知道玉帝的旨意,也只有观音才无所畏惧天庭的惩罚——实际上天庭也惩罚不了他,所以,他才敢把泾河龙王一步一步引到圈子里然后杀了他...

因为,他的背后是整个西天集团,是如来佛祖。

所以,不管是人还是神仙,都会为了一个目的去牺牲一个在他们眼里看起来并不重要的角色...

所以,有时候你违反了制度会受到处罚而别人也许跟你犯了同样的错却毛事都没有不要心里不平衡,也许,他的根子比你深...


汉周读书

就像题目所说的那样,很多人看西游记都觉得这个龙王死的太冤了,但是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大家读西游记原著,千万不要被字面意思所迷惑,吴承恩老爷子能写出这部旷世巨作,想的绝对不会少,那么这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袁守诚跟泾河龙王打赌这件事,就发生在观音菩萨领了佛旨到东土找取经人之后。可是观音菩萨到了大唐以后,很快就发现,事情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大唐国民根本就不认可佛法!至少有这么几点表现:

1、不信佛的大唐:

一是观音菩萨在卖袈裟的时候,曾经遇到几个水陆法会主持人落选的愚僧,倒有几贯村钞。他们真的信佛吗?显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了价格以后,直骂观音菩萨是疯子,是傻子,而且就算这宝贝能让人长生不老,成仙成佛也不值这么多钱!所以大唐的佛家弟子根本就不信佛,并且对成仙也不感兴趣!

二是在刘伯钦那里,他竟然给唐僧这个大和尚吃肉,唐僧忙说自己是和尚不能破荤斋,刘伯钦生气了说“倘或饿死,却如之何?”等最后他母亲搞来了素斋,唐僧还要念经才肯吃,气得刘伯钦直问“你是个念短头经的和尚?”后来又说“你们出家人,偏有许多计较……”从刘伯钦的种种话语中,可以看出,猎户等平民百姓也不认可佛家。

第三点更搞笑!太史丞傅奕曾大胆的上疏皇帝“谤”佛:

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言礼本应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抗天子,以继体悖所亲,若遵无父无君之教,正所谓非孝者无亲。

也就是说,大唐的高级管理人员,也认为佛法没有用,引佛法,就是夷犯中国,把中国原始的宗教毁了!把中国的传统毁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指望大唐主动派人去取经,这是不可能的了!观音菩萨不得不另辟蹊径,于是就有了题目中问的那样,街头出现了袁守诚,然后一步步把唐王引进了地府……

2、唐太宗为何被请进地府?

观音菩萨一到了长安,还赶走了土地,占据了土地庙长住!紧接着就有一个叫袁守诚的算命先生开始帮渔民算命了,原著中也介绍了,只不过他比较缺德,告诉渔民怎么捉鱼,而且这种破坏泾河水利资源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于是某一天终于引起了泾河龙王的注意。

基本上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这个倒霉的龙王,争强好胜,跟算命先生打赌,并且私自更改了下雨点数,还以为自己必胜,结果被袁守诚说你就要嗝屁了,胆敢违反玉帝旨意,你马上就要被魏征斩首了,最后建议他去求助唐王,虽然唐王也留魏征在宫殿没离开,但是魏征做了一个梦就把龙王给杀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还没完,这个泾河龙王死了后,地府并没有收好他的魂魄,还被放出来纠缠唐王,吓得唐王派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员虎将把门(这个地方跟我们的风俗习惯挂上啦,划重点啦,大家记住,我们传统的门神画画的就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只是龙王魂魄不捣乱了,唐僧的魂魄却出窍了,一命呜呼!

等唐王到地府跟龙王对峙的时候,阎王又说泾河龙王已经投胎去了,紧接着崔判官又赶紧给唐王划了两笔加了二十年阳寿!这场闹剧最终收场。

堂堂的天庭任命官员,说杀就杀?没有内情?骗鬼呢?可是你骗不住杨角风!

3、这个被“斩杀”的龙王到底官职有多大?

这个泾河龙王不仅仅管辖泾河,还担任八河都总管,并且是司雨大龙神。他娶了西海龙王的妹妹,自己还生了九个儿子,除了小儿子尚没成年以外,其余八个都身居要职,比如前四个就分别掌管仅次于四海的四渎:江河淮济;其余的四个儿子则供职于佛、道、天庭的各处重点部门。这里要提到泾河龙王的三儿子青背龙,他可是占据了长江啊,长江对国人来说有多重要,可想而知!

在西游记中,曾经提到过泾河龙王管辖的八河:在第51回孙悟空求助天庭对付青牛精,水德星君曾召集龙王、水神们开会,就表明了他的手下主管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在第75回狮驼国时,孙悟空也夸过自己的金箍棒说的是“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再到长安城附近的八条河流,号称“八水绕长安”,也就是说,泾河龙王其实是保护长安风调雨顺的龙王啊,凡人们敬仰还来不及呢,怎么一个魏征还敢杀他?

在西游记的设定中,水伯是比龙王小的官职,还是在第51回,曾描写到黄河水伯掏出一个白玉盂儿,并说,我这一盂,乃是黄河之水。半盂就是半河,一盂就是一河!也就是说,中国堂堂的第二大河流黄河,也才只设了河伯,连龙王级别都达不到!

到51回的时候,之所以水德星君亲自指挥,还不是因为曾经的司雨大龙神泾河龙王被免职啦,所以泾河龙王这个官绝对不小!

就这么一个掌握重权的大龙王,说斩就斩?

4、泾河龙王的生死簿有什么秘密?

在唐王下地府以后,崔判官曾经安慰他,说到泾河龙王本就该死:

“在那龙未生之时,南斗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这非常奇怪,难道生死簿还会加载怎么死的?

生死簿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杨角风并没有见过,但是在西游记原著中曾有几个人去地府查过生死簿,第一个就是孙悟空,他到了地府查看生死簿,也只记载着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唐王去地府的时候,他的生死簿也只记载了贞观十三年亡。到了后面寇员外一章的时候,地府的生死簿更是搞笑,原来记载的时间不对,寇员外不该死!

如果生死簿真的能预知未来,那么泾河龙王还会这么傻去找唐王?他不信命?再提个假设,孙悟空一路上西行遇到妖怪,不用跟他打,直接到地府查看他怎么死的就知道怎么对付了,岂不快哉?

所以,真正的事实是生死簿根本不会记载你怎么死的!也就是说,泾河龙王的生死簿被人做了手脚!而泾河龙王是明知道不可违,还是去纠缠唐王,难道唐王的生死簿记载被龙王索命索死的?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5、泾河龙王其实并没有死

这都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共同设计的,我很久之前的一期就已经讲过了,玉帝和如来共同达成了取经的协议,双方都指令观音菩萨作为整个项目的负责人!所以菩萨是有绝对的权力调动天庭和灵山的资源的!

我们再来看几个疑点:

就泾河龙王犯的那点事,根本就不叫什么,取经路上四海龙王没少给孙悟空干私活,没见有什么问题。泾河龙王敢这么下雨,证明就不是第一次这样干,而且正常的上诉途径是找玉帝开恩,四海龙王曾经就到玉帝那告孙悟空的状,而不是找什么唐王!最不济也可以找自己的大舅哥西海龙王想想办法啊,再不行也能找自己的上司水德星君救命!而去找一个本就知道天命的袁守诚?

而且西游记中的天庭也是正规天庭,任何人犯错是要三堂会审的,当初孙悟空、奎木狼、猪八戒、沙和尚也是审过以后,才决定怎么处理的!哪有像泾河龙王一样审都没审直接咔嚓的?

最后唐王李世民去地府对峙了,结果阎王把泾河龙王给转生了。哪里有龙王告了状被受理成功,把被告唐王“请”了来还没有三堂会审就让原告“轮回”的?就是泾河龙王愿意,那他的家属愿意吗?四海龙王也不是白吃干饭的,上诉成功还没审就执行死刑了,不会上告玉帝诉冤?难道四海龙王就这么无情无义不肯救自己的妹夫吗?

我们再看泾河龙王最后的归宿:

“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

至于他去了哪里,我也可以告诉大家,他去了碧波潭,还记得奔波儿灞和灞波儿奔说的话吗?万圣老龙王是几年前带家人来到的碧波潭,这时间、方向、人物等等都对上了!

也就是说,泾河龙王也是跟观音菩萨串通好了的了,不然的话,他犯了欺君之罪,他的几个儿子为什么一点事都没有?(除了老九)

至于后来换了万圣老龙王身份的泾河龙王为什么要偷佛宝,其实也跟这件事有关,鉴于写的太多了,也不是本篇要回答的问题,所以就写到这吧,感兴趣的可以查看我的文章!

我叫杨角风,换一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敬请关注吧!(只针对小说中的人物,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其实袁守诚并未泄露天机。泄露天机有很严格的界定。

比如,有人问:“我何时可发财?”

术士若答:“三日内可得意外之财。”这样是没事的。

但来人若追问:“何以见得?”术士若分解一二……便是泄露天机了。

其中区别在于让问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很关键!

术士以预测为生,为取得信任、招揽生意,经常为贪心所蒙,分解缘由。导致福德丧尽、业火沾身……而大能之士威名远播,即使求问者心有疑虑,也不敢多问。事实上问也白问。

另,“天机”在凡间叫“上意”。

如,杨修因“鸡肋”二字确定曹操已丧失斗志,就向人散播要撤军。若他不分解其中奥秘,只能算是“揣摩上意”,甚至会被误解为“未卜先知”;而事实上,他不但揣摩了上意,还散布了……死得不冤。


泰纽比勒v5

这个袁守诚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是《推背图》袁天罡的叔叔。所以有些解构《西游》的作者硬是说袁守诚是如来派观音假扮的。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佛家假扮道家是犯忌的,特别是有名有姓的名人。


我认为,之所以要以一个真实历史人物去给泾河龙王设套,这本身是为了掩盖一个真相。

袁天罡的术术,是得到历史认可的。那么他叔叔袁守诚自然也是个中高手。所以通天理晓天机也是可能的。知道天机,不能泄露天机,却可隐喻。


所以袁守诚设这个套赚泾河龙王,实际上是得到人王的默认甚至指使的。人王乃真龙天子也,所以他有这个权力!那为什么要设套赚泾河龙王呢?这是为了掩盖李世民真正的心病。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双双丧命李世民手里。毕竟杀兄弑弟,别人不敢说,他自己内心过不去。经常做噩梦,受惊吓过度损阳寿。


其实这个跟他索命的龙是屈死之龙“太子李建成”,并非“泾河龙王”。泾河龙王本来就不是人,触犯天条被斩,之后他就神魂已灭,又不落阴曹。所以李世民每每噩梦惊醒,真正来索命的是李建成。而泾河龙王只是个幌子。李世民要做的就是每次自己惊醒,让别人都以为是泾河龙王来索命。

设这个圈套一举两得,既给自己遮了羞,还又成全了魏征刚正不阿的形象。

但人事可掩盖,自己终究还是去阴曹地府,在那他必然会遭到清算。但此刻一个极其不合理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刚正不阿的魏征却让李世民走酆都判官崔珏的后门。最后不但观察了六道轮回,还受到了十殿阎罗的招待,还给改了生死簿还了阳寿。十殿阎罗要的“南瓜”是什么?对,在人间那是一坨坨沉甸甸的金锭。所以有钱能使鬼推磨。人王有的不过也就钱耳。那么不合理的事情来了,魏征和崔珏都是耿直刚正之人,为何要走他们自己都以为耻的路子呢?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俩已经厌恶了地府肮脏的环境,必须通过引进其他势力,来改变阴间权利结构。那么会引进哪股势力呢?

除了南瓜,需要李世民还愿的内容就是要找一个人到西土取经。这下就豁然开朗了。

佛教势力五百年前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进入三清的地盘。然而却没理由再进一步,因为彼此并未撕破脸。孙悟空又被压在五指山下,无法再去制造矛盾,让佛教插足。

却不曾想那个所谓李耳后人的人王李世民身上竟然出现了如此大的漏洞,突然让佛教有机会从阴曹地府入手,从而利用官方力量进军民间市场。

再看看袁守诚,他乃道家之人。因此”人王之事”,他只能治标却无法治本。如来看准这机会,利用了魏征、崔珏和十殿阎罗的矛盾,给李世民开出“治本大法”。从而进军民间市场。

然而在进军民间市场的时候,佛教就开始漂了,最终才发现民间的道系和上层宫廷的三清还不一样,最后通过斗法、融合、和平共处。这就是后话了。


炒米视角


袁守城市泄露天机,但没有违法天庭旨意

这是一个典故,袁守诚摆摊算命,算卦非常准,一个渔夫便去找他,问他在哪里能钓着鱼,袁便告诉他,在哪里能钓到,但有一条件,必须每天送他一条鱼,而且不能告诉任何人泄露天机。就这样一月余,被泾河龙王查觉,化成一凡人去找渔夫问他为什么钓鱼这么行,也合该出事,渔夫得意忘形地告诉了龙王经过。

龙五经直就去找袁算命,袁一看说,你不用算了,请回吧,龙王不依又说,你既然算这么准,那你算算什么时间能下雨,袁将铜钱一抛接在手里一看,便说到,明日午时三刻降雨,城内三寸三城外三尺三,龙王一听,心想,每次降雨,都是玉帝提前降旨,自己都没有得到旨意,何况一个算命之人,于是说,如果明天不降雨,我便要你项上人头,袁说好吧

龙王便回到龙宫,刚坐下,玉帝传来旨意,和袁说的分毫不差,吓出了一身冷汗,为了打赌赢,龙王第二天便延迟到未时下雨,城内三尺三,城外三寸三。

雨降后龙王便去找袁,要袁项上人头,袁说,你已触犯天条,篡改圣旨,使城内百姓遭殃被淹死不少人,城外庄稼没有浇灌,该当何罪,还不回家等罚,龙王一听,大惊失色,马上下跪求袁指点出路保命。袁守诚便告诉他,如要保命去找唐王李世民如何如何做看能不能躲开此劫。结果还是被魏征梦里将龙王首级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