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失控奔驰事件,第三方检测结果称“车辆不存在失控情况”?

邓凌毅

列为看官且慢行,这个第三方检测结果说什么,诸位看到了“车辆不存在失控情况”的鉴定结果,但是其中的内容,真的看清楚了么?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3月14日晚上发生了什么,根据之前的新闻报道,当晚薛先生从三门峡市出发,打开了定速巡航,途中发现定速巡航系统出现故障,导致车辆无法解除定速巡航状态,由于车速较快,不敢贸然强行刹车,薛先生先后向奔驰客服和警方寻求帮助,之后在警方协助下,以120公里时速通过豫陕高速收费口,并且采取开门降速的方式在华阴出口附近停下了车,然后驶出了华阴出口,在短暂停留,检查车况后,薛先生驾车再次上了高速,连夜行驶800余公里,到达成都。

而在司法鉴定结果中有如下描述

这个事件存储器记录数据显示,在3008公里处时出现“定速巡航控制关闭”,而车辆总行驶里程数为3551公里,3551-3008=543,也就是说,这条数据出现时,薛先生的车已经离开了华阴出口约300公里。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这一条记录显然指的不是在华阴出口附近停车时发生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

车辆在华阴出口附近停车,事件存储器中是否有记录,就我个人的粗浅了解,如果车辆处于停止状态,是无法保持定速巡航状态的,一般来说,需要车速超过60公里,才能启动定速巡航,而车辆时速如果低于40公里,定速巡航应当自动解除,那么车辆确实在华阴出口停了车,这个应该出现在2700公里左右的定速巡航关闭记录哪里去了?

也许有朋友会质疑薛先生撒谎,他在事发那一段根本就没有开启定速巡航,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

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一扇关着的门,必须要先打开,才能再次关闭,所以不管薛先生有没有说谎,在从三门峡出发后到3008公里处,记录定速巡航控制关闭,大概是400公里距离,期间定速巡航一定开启过,那么,事件存储器里面,有没有打开定速巡航的相关记录?出现在多少公里处?

司法鉴定书中的描述表明,要么事件存储器没有记录全部数据,那么这恐怕是出现了故障,因为行车电脑显示巡航状态是个基本功能,总不应该出现前台显示巡航状态,后台却不进行事件记录;要么就是在司法鉴定书中,没有披露全部重要信息,有开启才有关闭,总不能平白无故没有开启,就记录关闭。

而基于对第三方鉴定机构公正客观的信任,我只能认为,是行车电脑的事件存储器出现了故障,无法如实反映当晚车辆的行驶情况。

从目前的检测结果来看,车辆的其他硬件状态正常,但是恐怕车辆的“大脑”出现了问题——至少是记忆错乱的问题,而如果“大脑”出了问题,车辆中需要大脑统筹运作的功能还是不是正常?恐怕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检验结果。

所以我想,在搞清楚薛先生的车“大脑”到底出没出问题,出了什么问题之前,失控奔驰事件,还没有到最终水落石出的时候,而目前“车辆在连霍高速事发路段不存在失控状况”的司法鉴定,从行车记录的这个关键细节来看,也有可商榷之处,尚不具备充分的说服力。


一笑风云过

不意外。这应该是最可能也最恰当的检测结果。薛先生所自称的定速巡航失控事件漏洞百出,明显不符合现代车辆的安全控制设计的结果呈现。在事后他接受媒体视频采访,我曾撰文针对其受访时的话语分析和微表情分析,高概率判断他是在撒谎。

正如我两个月前文章分析的那样,迄今尚不清楚薛先生为何会撒谎。奔驰检测结果显示,薛先生在事件后继续往成都的行程中主动关闭了定速巡航,这本身就意味着其时薛先生已经知晓车辆的定速巡航是正常的。但为何在前一行程会谎称定速巡航失控,目前找不到合理的理性动机。

好了,既然奔驰的检测结果否定了车辆失控的因素,那么还有一个失控因素不能断然排除,那就是薛先生当时可能处于某种精神失控状态。

从心理分析角度,普通人做事都应该可以分析出理性动机,但有些人的行为却未必有理性动机驱使。在精神病学里,“非理性”是临床诊断精神障碍的主要和重要指标之一,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都反映出患者的非理性。

从业已披露的资料,没有明显线索指向薛先生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但正如不能仅仅凭借“非理性”一项就判断精神障碍,薛先生完全可能处于临床边缘状态,没有可甄别的精神障碍典型指标,但有疑似指标。

例如,表演型人格障碍可能在特异性的情境中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和重视而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难以解释,但对于行为者而言却有重要的心理价值。至少目前从薛先生的言行举止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当然,还有一些间歇性的精神障碍可能在特殊的情境下反映出非理性的异常行为,但在日常的情境下又显得一切正常。对于薛先生来说,持续地夜间独自行车,完全可能构成一个特异性的刺激情境:幽闭、疲劳、孤独、高速、暗夜,等等。在这种特异性的刺激情境,驾驶员完全可能把对定速巡航失控的担忧感受为真的发生了,这是一种带有妄想性质的癔症性自我暗示的结果。

我的建议是,薛先生有必要接受专业靠谱的临床心理鉴定,这或许能找到足以解释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谎报或误报定速巡航失控事件。

如果排除掉可能的精神障碍,那么薛先生的谎报定速巡航失控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及公共安全,


唐映红



要知道,人家奔驰公司本身检测水平已经极高,但为了避免嫌疑,给竟争对手落下“口舌话柄”,影响销售大局,专程委托第三方(似乎中立机构)进行检测,于是结果很快出来了,正如奔驰公司所愿:车辆并不存在失控情况。

但是由于这一检测结果并未如“双色球”出大奖,多个环节尽显国人视线监督之下,几乎排除了猫腻和暗箱操控的可能,因此这样的检测结果也说明不了什么根本问题。



从科学理论上讲,定速巡航是电子操控的自动驾驶系统,发生故障是难免的,即便它的发生率仅有百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从实践上说,发生定速巡航故障的事情又绝非孤例。

2012年11月19日,经嘉兴高速交警证实,在其辖区的杭浦高速公路上,的确有辆丰田车因定速巡航被意外锁死,车速一直停不下来的事情发生。

乃至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柳实教授为此还提出建议忠告,如果遇到“定速巡航”失控的情形,可通过推空挡、关引擎、踩刹车、拉手刹等办法应对。



其实退一万步讲,“车辆存不存在失控情况”与“失控奔驰车主”薛先生是否撒谎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事件暴露出奔驰公司远程后台控制车辆系统,即通过美国GPS、太空卫星和移动互联技术对民用车辆进行远程秘密操控!

所以国人应该感谢薛先生将奔驰公司“秘而不宣”的“杀手锏”无意之中抖落了出来,大白于世人。 试想如果有一假想敌对国元首乘坐这辆奔驰车,他的生命安全分分钟撑控在谁手呢?



霍小姐以为,这才是奔驰公司投鼠忌器,急于了结此事、息事宁人、淡化影响的关键所在。😰😰😰👏👏👏


霍小姐的八卦炉

在谈这个事情以前,我们先来还原一下,今年的3月14日,连薛高速公路上,河南焦作薛先生上演的,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

当晚薛先生驾驶着一辆奔驰C200L轿车,在连霍高速上开启了定速巡航。定速巡航大家都知道,现在有的电动车都有,当车子进入定速巡航后,人就无需加油,车子就会勻速度运动,直到你踩刹车或踩油门才会解除。但那天薛先生遇到了意外,刹车和挡位等均不能恢复到原来功能,奔驰在高速路上以120公里/时的速度狂奔。为此,两省交警,高速收费全体动员,对这一起意外展开了生死营救。经过一个多小时,狂奔的奔驰可能“太累了”,终于停了下来。

究竟怎么停下来了?当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奔驰售后通过台后台遥控,使车辆减速停止;一种说法是车主通过解开安全带及开关车门的方式降低车速,直至刹车功能恢复。第一种解释让我们吃瓜群众大为感叹,科技的发展真的出乎我们的想象,远在天边的后台竟能操纵了卖出的车辆,这是怎样的神奇?再一想,这也太可怕了,既然能操纵了车速,是不是还能操纵了其它呢?第二种解释是根据薛先生的陈述产生的。当时虽感觉薛先生有点闪烁其辞,但大家还是在存疑的情况下接受了这种说法。

如今,经过第三方检侧,薛先生所说的情况是不存在的。4月27日,河南郑州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失控奔驰”刹车系统进行了检测。检测人员表示:车速低于每小时2公里时开门可停车。车速高于每小时2公里时开门无停车或减速情况。车主薛先生表示认可并签字确认。2018年5月26日,车主薛先生收到检测机构北京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的司法鉴定意见书,司法鉴定书认为:2018年3月14日车辆在连霍高速相关路段行驰过程中不存在失控情况。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骗局就此收尾,为什么会这样?也许,需要个解释,这是对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交警,高速管理人员以及后期调查与投入的所有人的责任心的一次消费。一个新的“狼来了”的故事,这与扰乱治安,社会秩序无关吗?


天太2

关于前2个月的一起热点“奔驰高速120公里狂奔1小时”的所谓“定速巡航”失灵事情,

经报道后引起一片哗然!

美国《生死时速》的大片,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吗。

如果是真的,我们以后在高速上还敢开车吗?

实际上稍懂车的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定速巡航”功能早已不是什么新技术,这么普及并且存在这么多年了,尚未发生过类似事情。

著名的作家、赛车手韩寒也从专业角度分析了这件事,定速巡航的优先级别很低,能够使刹车失灵是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

现在汽车界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鉴定结果是:

不存在失控现象!



事主当初信誓旦旦的表情:

这副“戏精脸“的样子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

其实很多网友也是感觉他并不可信的,跟多的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戏弄了舆论一把,毕竟,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有个词叫做“眼球经济”,谁更会吸引人谁就会获得利益,“黑”或“吹”都会获利,也就是这个道理。

从法律角度考量,奔驰汽车应该属于权益受损方,但具体受了多少损失以及是否采取行动尚不得知,考虑到奔驰作为一个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它提出控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那个事主个人具备不了多少赔偿能力,“以大欺小”行为也对奔驰的品牌形象没有好处,除非是能够有证据证明这一事件的幕后策划出自某个竞品的品牌。

但我们的舆论和大众受到的愚弄,又该如何声张正义呢?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从整个过程看,找不到任何车主自我炒作的证据及可能,反而耽误了自己需要急着办的事。

个人认为,车辆的控制电脑存在问题的客观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是奔驰车过往有过类似的情况投诉记录,二是一般的普通电脑程序出问题,以致停机卡机的情况也时有,汽车电脑出现这种情况同样难以避免,很多时候出现问题后关机或段电后依然正常工作。

现在在没有充分证据情况下,汽车厂家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下结论,其他人都无法辩驳。“第三方机构”又有什么实力且有什么必要挑战“百年名牌”的权威。

我顺便说说我的观点,希望国人不要盲目崇洋,不要用二十三年前的固化思想看西方工业产品及中国社会发展。今天的民族工业跟先进国家距离不远,有部分还站立于世界前列。汽车不过是日常消费品,仅仅是工具而已,已经逐步失去了用作支撑面子的功能。


萝岗钟一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当时我只是当做一个炒作来看的,因为后续采访车主的时候很倔很夸大其词,反正我也买不起奔驰,就算真的有问题也和我没关系。

现在这个事情又冒出来一个最新消息,经过检测奔驰车一起正常,根本不会有失控的可能。我对这样的检测结果并不意外,就算是再高档的车也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奔驰也不例外,它并没有类似飞机一样的黑匣子装置,把所以数据汇聚在一起,虽然现在也有了汽车黑匣子,但是只在发生车祸并且气囊弹出的前提下才会记录相关信息,所以就算奔驰车在当时出现短暂失控,在事后也没法查出来。就像我们平时车辆启动偶尔会出现一次点火好几次才可以启动一样,事后根本不会查出什么原因。


不过无论是炒作也好,真的发生了也罢,事情都已经告一段落,对奔驰没有什么影响,对车主薛先生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生活还要继续。

不过个人觉得现在的车子配置越来越高,就像手机电脑更新换代一样,配置再高的手机也有死机的时候,所以配置高的汽车偶尔有一些失灵状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远方观世界

出现这样的结果一点也不以外,从这个事件刚刚发生车主就有许多怪异的做法。既然鉴定完毕,奔驰车没有问题,那就是车主有问题了,车主无非就是想出名,或者想恶心一下奔驰。想法不错但后果很严重,想必奔驰不会放过这小子,这下子真的是摊上大事了,可以进去待几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