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霍金在物理界的地位,谁更高?

霞光朝元

现在做排名的话,当然是杨振宁更高。。。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各自的研究吧:霍金研究的是宇宙学,更具体点,主要是跟黑洞相关, “霍金辐射”是霍金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我们常说的黑洞,其实就是某天体产生的引力大到光都没有办法逃脱。既然光都跑不出来,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个天体,也没有办法探测到它。因为黑洞从定义上,就不会给你任何能够被探测到的信息,可是我们能通过间接的探知黑洞的存在。最有名的就是去年“引力波”的发现,那其实就是来自于两个黑洞的合并。根据相对论,我们认为黑洞一旦形成,是一个只进不出,不断从外界吸收物质并越来越大的天体。可是霍金加入了量子力学的内容。霍金认为,根据量子涨落,黑洞不只是吸收物质,也是会对外辐射的。而且黑洞因为对外辐射的缘故,最终会坍塌或爆炸而消亡。。。

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开始试验的时候,很多担心这样强的能量碰撞会大到足以制造一个黑洞,黑洞会把整个地球都吸进去。当时霍金就预言,即使真的能产生黑洞也是尺寸极小的,根据霍金辐射,这么小的黑洞很快就蒸发掉了,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

霍金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主要是因为霍金做的这些研究都超出人类的实验能力太多了,现阶段几乎没有办法通过实验验证。。。

而杨振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标准理论上。他凭借宇称不守恒成为第一位华人诺奖得主,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不同领域有13项世界级贡献。除了他自己的诺奖,另外有7个诺奖是因为找到杨振宁的标准理论所预测的粒子而获奖的,例如另外一个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和上帝粒子的提出者希格斯也是受益于杨振宁的理论才得奖的。杨振宁和他的徒子徒孙几乎垄断了六十年来的诺奖物理奖的理论物理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也有多达6个菲尔兹奖是研究杨振宁的方程而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杨振宁一生最伟大的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这是我们定义我们存在的物质世界的标准模型中最重要的一环。整个物质世界都受到四种基本力量的支配:电磁力,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这四种力就像一个拼图一样,原本应该是一个整体,只是被分割成了四块。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统一的数学公式能够把他们统一描述出来,那么我们就找到了解开宇宙终极奥秘的钥匙了。爱因斯坦晚年一直致力于这个大统一理论的研究,却没有任何进展。(关于这个理论,也有人称之为万物理论,讽刺的是一部以万物理论作为标题的电影说的却不是杨振宁而是霍金的故事。)总之,万物理论如同这个宇宙中通向神殿的一个隧道,爱因斯坦直到去世都没有走出这个隧道,而如果一旦走出去,我们将会在隧道另一头看到上帝本人。杨米尔斯方程统一了四种力中的三种,所以可以说,杨振宁已经在隧道中走到了四分之三的位置。。。

所以,从现在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杨振宁领先霍金几个身位。至于未来随着宇宙学的发展,霍金的研究会不会进一步得到证实,我们拭目以待。。。



包大人玩科学

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霍金和杨振宁压根不是一个段位上的,西方物理学家曾经是这样评价杨振宁的,牛顿排世界物理界的第一,爱因斯坦排第二,杨振宁足以排第三,霍金压根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排行榜之中。

当然了只要提到物理,想必大家都想到的是霍金,老实说,霍金在物理方面是有一定的成就的,名气最大的不出意外也是他,但是如果说成就的话,霍金真的和杨振宁是无法相比的。霍金目前的理论,尚未得到验证,我们也无法评价,反观杨振宁,他的很多成就都得到了验证。

杨振宁早在1957年的时候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一年的杨振宁才是三十五岁,至今为止,杨振宁带着其徒子徒孙们将诺贝尔物理学奖励的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奖几乎完全的给垄断了。杨振宁是可以影响世界千年的物理学家,绝对是值得人们敬仰的。

那么为什么霍金成就完全无法和杨振宁相比,名气却如此之高呢?首先霍金也是有些成就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霍金这个人一生都在轮椅上度过,后期更是只有两个指头能动,即使这样他也一直在坚持学习,坚持做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依然是不信命,一直和自己的命运不停的斗争。这样的精神就是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的。

杨振宁伟大,霍金同样也很伟大,只不过这两个人出名的方式是不同的,杨振宁出名是因为其成就非常高,纵观全球物理学界,相信没有人不认识杨振宁。霍金的出名是因为其有所成就,他因为自己那种精神而出名,当然如果有一天霍金的理论得到验证,想必成就也不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话说的,就好比问麦克斯韦和诺贝尔哪个在科学界地位更高,相对于公众来说,无疑诺贝尔知名度更高,毕竟有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吗,而且诺贝尔奖还有那么多传奇,但是麦克斯韦呢,除了对科学真正有兴趣的人来说,恐怕还真不太了解,然而麦克斯韦却是和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伟大物理学家。

而同样,杨振宁也是和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齐名的物理学家。



少年杨振宁

如果把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放在同一个班级的话,牛顿同学无疑就是第一任班长了,不仅仅因为他是学神,还因为他小弟多,例如拉普拉斯,这何止是小弟啊,简直就是忠犬,而麦克斯韦同学就是团支书,法拉第同学估计就是学习委员了,因为法拉第同学和麦克斯韦同学关系好,基本就是麦克斯韦同学大哥,不过俩人关系铁,也不在乎谁官大官小了,而诺贝尔同学就是个学渣,靠倒腾烟花爆竹发了点财,喜欢请学神学霸们吃饭,也混了点名气。

第二届班委会,班长就是爱因斯坦了,玻尔同学带了一帮小弟想抢班长的位置,这群小弟都不简单,都是称雄一方的学霸,例如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等,泡利同学很矛盾,虽然他很敬仰班长爱因斯坦,也很瞧不起这群学弟,可是他和班长还不是一个心眼,不知道该怎么站队。

可就是这样一支学霸团队,还是被学神爱因斯坦秒了,学神爱因斯坦手持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杀起,手起刀落 ,手起刀落,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眼睛也没涩,创下了“一人敌一门”的传说,江湖人称“爱神”。

所以,这一届玻尔只能就任团支书,然而这一届的学习委员就是杨振宁,这时候大家已经不玩西瓜刀了,一般就是坐下喝喝茶,聊聊天,班长爱因斯坦力图创建统一场论,想把班主任的位子也抢了,班主任就应该是上帝了,可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杨振宁接过班长大旗,提出规范场理论,统一了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完成了班长一半遗愿,学习委员当之无愧。



身残志坚霍金

而霍金呢,这人很聪明,首先学了班长搞宣传那一套,写了一本《明教中土流传记》,不对,是《时间简史》,一时间声名鹊起,被称为班长之后社会影响最大的学霸,当然,霍金同学也确实是学霸,从班长的学习方法中总结出来了奇点定理和黑洞不黑,注意啊,霍金同学是在班长的基础上混的,而学习委员杨振宁同学是和班长一起怼班主任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彭罗斯

霍金同学勉强能算上物理课代表,其实就这个也有很多人不服,和他一起搞奇点定理的彭罗斯同学就不服,不过彭同学宣传水平不行,写了一本《皇帝新脑》,虽然水平也不错,但是也没多少人看,彭同学表示,要不咱比比体育,霍金同学激动地拍着轮椅,表示你这是欺负人,要比体育你找团支书玻尔,他是专业玩足球的。



爱德华威腾

爱德华威腾也表示不服,凭什么你拍的短视频名字用我的学习方法,关于霍金的电影名字叫《万物理论》,这是爱德华威腾的超弦理论,霍金并没有参与此理论的创建。

霍金同学表示,爱德华,你都和爱因斯坦一家子了,都是姓爱的,你完全可以竞争下一任班长,你稀罕一个课代表吗?

爱德华威腾想想也是,就等着竞选下一任班长。

说到这里,应该说明白了,杨振宁先生是和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齐名的物理学家,而霍金还在爱因斯坦脚下盘桓,而爱德华威腾已经要站在爱因斯坦的肩膀上了。

说清楚没?没说清楚就再说明白一点,在物理学上,霍金不能望杨振宁先生项背。


闲时乱翻书

毫无疑问,必须是老杨啊,在物理界老杨是比肩牛顿和爱因斯坦的,霍金根本无法与老杨相比。

先来看老杨十三项诺级成就:

老杨可以拿两次诺贝尔奖。宇称不守恒,和yang-mills方程。特别是yang-mills方程,是解决统一场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晚年一直想统一各种力,但最后徒劳无功。

老杨靠宇称不守恒和李政道一起拿了诺奖,但是他最牛逼不是这个,而是后来的yang-mills方程。

Yang-Mills是物理学史上重要的理论,不亚于爱因斯坦那一代人提出或解决光、波&粒、相对论、场这些问题。而宇称不守恒理论颠覆了旧有的论断,为现代物理开创了新的局面。

而霍金为我们所知最多的就是他的《时间简史》、黑洞理论、量子宇宙论等,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断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空间正是起始于此。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已经相当完备了。但是这些都还没有被证实,说句实话,霍金其实更多的是个科普科学家,大家对霍金更有好感,觉得他牛逼,一方面是因为他有不少科普读物,很多人从小就读的,估计很多人小时候就把他当偶像了吧,霍金写的书是给普通人看的,老杨的理论是给物理学家看的;另一方面,人类对天体科学更加感兴趣,相比晦涩难懂的物理,大家对黑洞、外星人更感兴趣一些;最后一点,霍金是残疾人,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幸,但是在大家看来,就觉得他残疾了还这么牛逼,更加对他有好感,把他捧得更高。

中国的普通人一提起老杨,大家就把注意点放到他的私事上去了,人家无非就是死了老婆后又娶了一个离异女人,二婚老婆比自己小几十岁而已,但是人家你情我愿,轮得到你这个妖怪在作怪。婚姻这方面,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离婚还娶了自己的护士呢。或者又把他跟李政道相比,得出李政道早年就回国报效国家,老杨一直到老了才回国,就是不爱国了,在国外混不下去了才回国的。这有什么问题吗?你乡下出来的,你在大城市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职业发展方向,你不想在壮年的时候回乡下,有什么错,选择不同而已。而说他在国外混不下去,简直是大笑话,老杨是当今活着的物理学界的第一人,带出的牛逼学生也无数,去年发现天使粒子的张首晟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又或者把他与李政道的各种恩怨拿出来开撕,说他人品不好,这些谁是谁非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不管你们怎么喷,老杨在物理界的成就是写在物理史上的。


曾辛辛

这两天随着霍金的去世,很多人提出了把杨振宁和霍金比较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甚至根本无法比较,很多人只知道他们都是物理学家,应该可比。其实就理论物理而言,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形成两大支柱理论,一个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广义相对论,一个以哥本哈根诸公为代表的量子力学,这两个理论共同撑起现代物理学的天空。可惜的是,这两个理论根本不相容,而且两派人一直争论不休,至今都未能完全解决,爱因斯坦到死都不认可量子力学。简单来说,广义相对论认为不存在独立于动力系统的惯性参照系,时间和空间都不是独立的,都是随运动而改变的。而量子力学认为存在独立的惯性参照系,时间和空间都是独立的,而且是不变的。你看,多么矛盾的基本框架。再则,量子力学认为,因为量子足够小(体积和质量都足够小),所以引力是忽略不计的。但是,广义相对论恰恰就是关于引力的理论,能忽略不计吗?长期以来,因为大家认为一个管的是又小又轻(量子),一个管的是又大又重(天体),所以基本上在爱因斯坦和玻尔吵完架以后,就各做各的,河水不犯井水了。

杨振宁和霍金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杨在量子领域打拼,打造他的各种量子理论,量子场论什么的。霍金就遨游他的太空,跑到黑洞那边旅游。两个人的研究基本不照面,甚至方法、规则、前提条件都不同,如何比?这不是非要把乔丹和马拉多纳比吗?就各自领域来说,杨振宁在量子领域确实如泰山北斗,没几个人能和他比。霍金在广义相对论领域也是仅排在爱因斯坦之后。基本上两人的位置,就如同篮球的乔丹,和足球的马拉多纳。非要比个高低,是不是很愚蠢。

话又说回来,杨振宁以及在他的理论框架下的各种量子研究,得了诺贝尔奖无数。霍金一个也没有,不是比下去了。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广义相对论的鼻祖,神一样的爱因斯坦,都未能因他的广义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霍金没有诺贝尔奖,不是很自然的事吗?这很可能是一种成见,起因或许就是爱因斯坦和量子诸公的那场世纪之争。诺贝尔委员会规定,一个理论要得奖,必须经过实验检验。爱因斯坦就蔑视这种逻辑,他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验,有意义吗?”,所以长期以来广义相对论这一派,就没有得过诺贝尔奖,直到2017年才姗姗来迟的给了引力波的研究项目。实际上,这么多年,大量的天文观测,航天器的发射、轨道计算等等,那个离得开广义相对论。所以,就诺奖数量而言,其实也无法比较两人的高低。

最后,有一个线索可以比较,那就是当代物理学的方向,上文说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基本上是各管各的,河水不犯井水。但是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黑洞,黑洞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奇大。既抓住了量子力学的小,又牵上了广义相对论的大,那么黑洞归谁管呢?霍金的贡献就在这里,他把量子力学的理论,用到了属于广义相对论领域的黑洞,他的理论成果叫做黑洞蒸发,或者黑洞不黑,或者霍金辐射。这个理论既修正了广义相对论,又拓宽了量子力学的应用范畴。更重要的,霍金的工作代表了现代物理学的方向,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两大理论形成以后,物理学家们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统一这两个不相容的支柱理论,毕竟自然界只有一个,总不能有两个物理吧,物理学家们把这个追求叫作终极理论,可见它的分量,而霍金恰恰在这个方向上奔跑,并获得一定的成绩。所以,如果按发展的观点来考虑,似乎霍金应该赢老杨一个肩位。


zcjing

谁出名?我想应该是霍金,他的人生经历太有故事性了,容易流传,在科普方面做的贡献非常大,一部,简直是科普的最好的书。

但是正在对物理方向的研究,无疑是杨老更高。

霍金刚刚离世,在这亦希望您能一路走好,人类历史上永远有您浓重的一笔。

杨的学术成果有很多,但是国人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下:

1相变理论

2玻色子多体问题

3杨—Baxter方程

4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5杨—Mills规范场论

等等 很多。

他对于物理学的发展,贡献无疑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排进历史前十,而可笑的是,国人关注养老最多的却是 老夫少妻 问题。而严重到没人关系他的贡献。

最后,希望大家能更关注能影响历史的一些事情,而非天天讲得八卦。这样更有意义些哈


吃馒头不吃包子

杨振宁和霍金在物理界的地位谁更高?这个喔真不清楚。我只知道杨振宁曾经和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奖,我粗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对二者的了解仅此而已。

但我内心更尊敬的是钱学森、邓稼先、李政道这些在祖国积贫积弱的时候,毅然放弃外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富强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对所以到科学家我们都是尊敬的,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哥白尼、伽利略包括霍金和杨振宁,因为他们为人类认识自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尊敬的程度是不同的。


淙淙莽莽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不科学的!两位科学家的社会环境不同,社会意识不同,受到的待遇不同,根本就没法比;我想说的是:在英国霍金受到的关注是他在物理学上有哪些成就,而不是他的私生活;在中国杨振宁受到的关注好像在媒体层面上就仅仅是他有个多么年轻漂亮的妻子,他和妻子的生活琐事也受到关注,而不是他在物理学的成就,即使谈到了他的成就,也很少有人关注,倒是觉得他这么老了却艳福不浅,这像话吗?


微博38

黑老杨人品也就算了,老杨的学术也是你们能黑的吗?诺奖也有高低,老杨的成就是超诺奖级别的。霍金确实有成就,但离诺奖十万八千里,还有人认为霍金生不逢时,理论得不到验证,所以无法获得诺奖,拜托物理的各种模型多了去了,同级别的物理学家黑洞模型也有很多,文章更多,个个都是生不逢时啊。

老杨是活着的物理学家的no1,给2个诺奖也是名副其实的,这种顶尖人才被你们这种黑,无语


feng73324517

没法比较!这简直就像比较一个主刀医生和个麻醉医生谁的水平更高一样!

不可否认,业界内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科学界普遍认为杨振宁比霍金的成就更高,举出的理由就是杨的理论都被证实了,而且都在应用。而霍金的理论没有被证实,不能称之为科学。

这个说法也不能说错,但是我觉得也不能说对!只能说一个观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