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什么没有德云社?

伱如此疼我

相声前辈李增瑞曾说过:我有名气的都在北京,有本事的都在天津。比如马志明,李伯祥,还有前几年故去的常三爷常宝霆等人,其相声艺术绝对不输在北京的马季,姜昆等人,北京天津,虽然只隔一二百里,可北京毕竟是皇城啊。



郭德纲一个天津人,为什么要三次进京?其原因就是北京更容易成名,北京有更多的机会。如果老郭一直窝在天津,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今天的郭德纲,中国相声也不可能出现二次繁荣。于是在郭德纲、于谦刚火的头几年里等一次,确实在天津开过分社,想必老郭当时也想拿下天津的市场,要知道,郭德纲2006年第一次去天津省亲演出,可是连续演了七天,差不多上万观众去听他的相声,应该说,天津的父老乡亲是欣赏老郭的,就算把目前的郭德纲放回天津,也算数的着的名家!但问题是,老郭这个德云社的招牌主要应该坐定在京城,而不是老家天津,当时梗塞和现在人才济济的德云社,根本没法比。

偶尔去老家省亲演出尚可,可如果让郭德纲在天津小园子里面演出,老郭肯定做不到,毕竟如今天天在京城的德云社小圆子他也做不到了。没有人才,自己又不能天天盯在天津的小圆子里,再加上天津本身就是曲艺之乡,各种有本事的相声艺人也多如牛毛,更重要的是老郭啊受人嫉妒,天津同行根本容不了他,他虽然是天津人,但在天津的势力,远远不如在北京的势力强大,就算德云社天津分社能撑住,也挡不住同行天天使坏啊。


醉话娱乐

德云社在天津开过分社,但很快就关张。至于原因,我想应该有这么几个:

第一,天津被誉为相声窝子,相声是天津的文化名片。天津的相声名家实在太多,马季徒弟王谦祥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有名的相声演员都在北京,有能耐的都在天津。”外地的相声演员能在天津站住脚跟实在是不容易。

第二,天津相声观众的水平应该是全国最高的,没有之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些泡在茶馆里的观众长期受熏,不仅能说出演员要说的下句,甚至可以上台捧哏。水平不行的演员被轰下台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当年开天津分社时,德云社能叫座的演员也就只有郭德纲和于谦,可他们不可能丢下北京的买卖去天津演出,单靠郭德纲的徒弟撑场面当然难以为继。西安的情况跟天津类似,但天津的强敌就更多。

如今,德云社人才济济,叫好又叫座的演员是越来越多,但唱主角的依然还是郭于二人,最多再加小岳岳和孙越两人。可郭德纲在北京已经不演小剧场了,就更不可能去天津演。所以德云社天津分社短期内应该不可能再开张。


萧陶

早在2009年的时候,郭德纲曾经在天津开过德云社的分社,地址在八一礼堂那儿。

天津作为“相声窝子”、“曲艺之乡”,小剧场、茶馆儿遍地都是,要想在那儿分得一杯羹,可想而知,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据说在当时的天津,当地有名的相声团队比如众友、名流、哈哈笑、九河等,门票才20块钱一张,而德云社的票价要比他们贵得多!

而且常去茶馆听相声的天津人啊,不是行家也是半个行家,没点功力还真压不住台!郭德纲、于谦二人上台是没问题,但他俩也没空常去演出呀!大部分时间都是徒弟些在这儿盯着!

当时徒弟阵容里面,比较厉害一点的就是何伟和曹金了!据说有一次何云伟表演时,就有观众喝倒彩,何云伟还差点跟观众们吵了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据说是管理方面也出现了问题,跟合作的剧场方面,账目对不上来。

由于种种原因吧,天津的德云分社,开的时间不是太长就关掉了。

后来老郭也就不想再在家乡开分社了,并笑称:也要给同行留饭嘛!


相声姐

冒着被喷的危险回答这个问题,肯定会触怒不少钢丝。

北京虽然是相声的发源地,但是天津历来是相声的发祥地。天津的听众听的相声多,会的段子也多,懂相声。天津电台有相声广播频道,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以相生命名的地方电台。按现在流行的词说,天津人笑点比较高,一般人逗不乐他们。走在大街上,或者坐在出租车上,随便哪个人都能给侃两段儿。很多钢丝特别爱说一句,没有郭德纲,谁认识你是谁?但天津的观众能叫上名字的相声演员成堆成片!

有人说,北京的相声演员名气大,天津的演员能耐大。不管这句话是谁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北京的知名演员到天津演出,天津的观众可不管你的身份是谁,名气多大,很有可能让你下不来台。姜昆到天津演出时,很多观众都认为他不会传统段子,底下有观众就喊让他来段菜单子,姜昆演了几段传统贯口,虽然效果一般,但还是支撑下来了。

平心而论,德云社的相声,除了郭德纲、于谦、高峰之外,其他人都很难入得天津观众的法眼。在天津观众眼里,德云社的年轻演员还都太嫩,没有范儿。08年左右,天津设立了德云社。但也没干长,支撑不下去。除了郭德纲,别人在天津也压不住场,而郭德纲也不可能每场都在天津演出。

天津的茶馆相声现在也很红火,我能列出名字来的,至少也能有几十人,听众可选择的余地很多。可以说,以现今郭德纲的水平如果亲自到天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他不在,就很难说了。这也是德云社无法在天津立足的原因。


小智摄影文学

我认为那是因为北京离天津距离比较近,从五环到二环,跟从天津到北京一个时间,所以没有必要。


lianxiaoqingqing

不是没有,有过,干不下去,黄了。好像是2009年,在天津八一礼堂,坚持了不到俩个月。

09年,天津的茶馆相声已经开办了10年了,当时每天演出的不仅有天津市曲艺团相声队,还有全国第一家民营相声团体:众友相声团,还有哈哈笑,九河,名流、青年演员为主的春霖社、北方曲校学员队等。

德云社在天津设立分社,老郭又来不了,弄几个徒弟在这演出,根本吸引不了观众,别说徒弟在小剧场演出,老郭首次在津商演时,大概是孔云龙,使的《双字意》,一片倒好,观众直接往下哄。没有真本事想在天津吃相声这碗饭?呵呵。

天津的观众都是听着马三立、郭荣启、常宝霆的相声成长起来的,笑点之高远不是北京观众所能比。为什么天津相声演员愿意去北京演出,奉承着说叫“好伺候”,其实就是活好使,沾包袱就响。外地相声演员提起来天津演出就头皮发麻,你说的段子除了你自己新编的,没有天津观众没听的传统段子,而且以前听的表演者都比你水平高。你能说乐这帮“老粘子”?

天津之所以被称为“相声大本营” ,绝非浪得虚名,既有高水平演员,又有高水平观众,高水平的演员提高了观众的欣赏品味,懂行的观众督促演员你就得长能耐,否则没人买你帐,也就没有你的饭了。
天津观众听相声不是单纯为了听包袱,更看重演员表演的“劲头儿”。段子可以没包袱,“劲头儿”不对立马上倒好。说白了,坐那给你“择毛儿”来了。😂“蒙事行”在这混不下去。

明白为什么天津没有德云社了吧?


明扬51

德云社发展至今全国开花,北京以天桥剧场为总部,还有三里屯剧场,广德楼剧场,三庆元剧场和湖广会馆剧场,外地有南京分社,黑龙江分社和吉林分社,再一个就是还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分社,各个分社由德云社各个演出队伍轮换演出,基本是座无虚席,题主问的为什么天津没有德云社,个人觉得,首先天津北京离的太近,城际列车一个小时左右车程,看各个分社的距离,南京,黑龙江都是离的比较远,吉林和黑龙江的距离较近,但是对比天津北京的距离还是显得远了一点,再一个天津作为曲艺之乡,茶馆剧社遍地都是,郭老师没必要再去插一脚,离的这么近喜欢就去北京也不麻烦,而且之前我去天津跟当地的哥聊天时他跟我说似乎更喜欢本地茶馆里的相声,以上纯是个人猜想,具体为什么天津没有德云社,那只有郭老师自己知道了


枫络小站

和兰州没有“兰州拉面”、杭州没有“杭州小笼包”、天津没有“天津煎饼果子”的原因差不多。天津是“相声原产地”,大品牌在原产地反而都不太流行,因为原产地有对这东西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有很多小而美的东西。

有型的例子比如拉面、茅台、香槟,无形的例子比如二人转、相声


山头说历史

唱戏,说相声在天津不好混。因为观众懂行的太多了。第一得有本事,第二性价比还要高,贵了还没人去。记得有一次在小剧场听相声,台上一个演员说:我请你吃海鲜!另一个说:嘛海鲜!还没等另一位搭腔呢,台下一位观众拿着小孩腔说:玻璃海苔!弄得轰堂大笑!可台上演员没法往下接了。没点真本事在天津不好混!哏儿都观众不白给。


穷鬼的立方

德云社现在是相声的代名词!郭德纲生于天津,学艺也在天津,为什么没有在天津开分社呢?

德云社2009年在天津开过分社!为什么没继续下去?本人有几个观点!

第一:天津被称为曲艺之乡,相声的发源地,马三立大师,就是天津人,他的儿子马志明被称为少马爷,相声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可以说当年有名的相声演员全是天津人,在天津说相声需要有两把刷子,09年的德云社主要是在北京发展,除了郭德纲于谦,能拿出手的只有何云伟李菁和曹云金!据说喝倒彩的人特别多,市场竞争太激烈,所以没开下去。


正确和善良你选择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