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继续拍《大秦帝国4》,主要会讲述哪些内容?

郑日柳

先说结论,第四部《大秦帝国东出》,第五部《大秦帝国之帝国》才是一统天下的高潮部分。知道大家都想看到秦始王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威震天下;虽然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秦庄襄王在位三年,但是秦始皇真正掌权之前的故事还是要讲,这涉及到嬴政的上位之路,重要的事件还是要拍的,也挺励志的。

电视剧可能大家都看了,孙皓晖创作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有多少人看过,全书共分为六部

第一部 黑色裂变

主要写秦国由弱变强的崛起历史,并穿插回顾秦早期历史与六国历史;主要事件是秦孝公与商鞅变法,人物是商鞅和战国初期的一批伟人名士。

第二部 国命纵横

这是秦国东出与六国纵横争雄史。秦王杀商鞅而尊商法,继续耕战全国,用张仪纵横之策,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部 金戈铁马

秦武王攻下宜阳,打通了通往周天子洛阳的道路。

秦昭襄王,用范睢之策“远交近攻”,攻伐三晋,长平之战打垮赵国,鄢郢之战弱了楚国,进洛阳灭了西周国,打败天下无敌手。

第四部 阳谋春秋

吕不韦使王孙异人成为太子嫡子;(秦孝文王)继位一年又病逝,异人(秦庄襄王)继位,在位三年病逝,十三岁少子赵政继位,吕不韦以“相邦”、“仲父”身份与太后共同摄政,除掉嫪毐,稳定朝野、拓展国土,声望大增。

第五部 铁血文明

全书最高潮。秦王政以“坏法乱政,蛊惑国人”之罪罢黜吕不韦,自杀于雒阳。

兴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川成天府之国;连绵大战,灭六国一统天下;大战匈奴,建立万里长城;巡视天下,死于巡狩途中。

第六部 帝国烽烟

胡亥继位,扶苏自杀,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攻入咸阳,帝国亡。

电视剧前三部《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剧情和小说基本同步,不在多说。同样,根据小说来看,从吕不韦扶持异人成为太子、嬴政继位、灭掉嫪毐,再到吕不韦与嬴政关系破裂、编著《吕氏春秋》,直到嬴政大权在握,都值得抒写华章。所以说,第四部同样有故事,第五部更精彩。


又扎心了

当然是统一了

大秦帝国之统一

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结尾,秦昭王赢稷已然去世,留下了一个兵强马壮的秦帝国。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秦昭王去世后,即为的是他的次子,安国君赢柱,史称秦孝文王。孝文王在位三天去世,传位于王子赢子楚(就是那个奇货可居的王子异人),史称秦庄襄王,庄襄王与其父亲一样短命。在位不过三年便去世了,不过庄襄王在位时期,任用吕不韦,秦军攻打韩国,设立三川郡,为统一天下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后撒手人寰,其子嬴政即位。

嬴政即位后,先后平定嫪毐之乱,对抗权臣吕不韦而亲政,提拔蒙恬王翦等将领,开始正式统一全国之战,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王翦,王贲父子的统领下,秦军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帝国正式升级为秦王朝。

统一过程大部分都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只有在攻打楚国时,秦军大将李信因为太图样而被楚将项燕击败,而后换上王翦,秦军六十万卷土重来,灭掉楚国。还有在灭燕前夕,燕国太子姬丹派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失败。

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改变称呼为“秦始皇”,颁布法令统一文字,度量衡,单位等元素,与此同时,秦军没有闲着,五十万秦军在赵佗,任嚣的带领下远赴岭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在强大的灵渠水利工程的支持下平定百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方三十万秦军在名将蒙恬的带领下击败草原上刚刚兴起的匈奴帝国,让头曼单于对大秦产生畏惧。

在这一时期,郑国渠,灵渠等大型水利工程纷纷修建,长城,驰道,阿房宫,秦皇陵开始动工,这些工程大部分为后世留下了财富,但是滥用的民力也开始为秦王朝的覆灭敲响丧钟。

统一天下十多年后,秦始皇出游,来到了困死赵武灵王的沙丘,病逝,大秦帝国的终章开始奏起......

详情请关注,大秦帝国之起义


扣毛

这三部电视剧,我全部都一集不落下的看完过。我认为继《大秦帝国》三部曲以后,如果继续拍《大秦帝国4》,就是大秦一统六国的桥段了。

《大秦帝国4》的剧情,大致会是:紧接《大秦帝国3》的结尾,秦昭王赢稷去世,大秦帝国迎来了一统大势局面。



接下来,秦昭襄王的次子、安国君赢柱,接算即位,成为秦国新君,也就史称的秦孝文王。

不料,秦孝文王当了三天国君,就撒手人寰、溘然长逝了。继而,传位给了儿子赢子楚,史称秦庄襄王。赢子楚继位之前,认定会插入一段与吕不韦、华阳夫人之间“奇货可居”故事,为在赵为人质的公子异人(即赢子楚)作上位铺垫。

然而,事与愿违,秦庄襄王和他的老爸一样短命。只做了3年大秦国君,就挂了!幸运的是,秦庄襄王在位时期呢,任用了吕不韦,攻打韩国,设立了三川郡,为后继之君统一天下做好了铺垫准备。


秦庄襄王死后,她的儿子嬴政就即位了,也就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了!

经过秦国历代先君的不懈奋斗,传到秦王嬴政手上的秦国,可谓兵强马壮,国力雄厚!接下来就是嬴政带领大秦,一统六国,把齐楚燕韩赵魏,一一收拾的桥段了。


秦王嬴政期间,剧情中自然少不了长信侯嫪毐、太后秽乱后宫、吕不韦罢相、李斯谋略、荆轲刺秦王、赵高胡亥、蒙恬扶苏、攻伐六国的战争场面等等各方面的错综复杂、爱恨纠葛、争奇斗艳、斗智斗勇了。

《大秦帝国4》结尾肯定是嬴政一统了六国,举行大典,李斯表奏“功盖三皇五帝”,称始皇帝,又称秦始皇,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横空出世了!


我猜测《大秦帝国4》,估计会盛大恢宏、气贯长虹,秦王一扫六合,何其壮烈!咱们拭目以待!


峰子奇观

不请自来!

如果大秦帝国还要拍第四部,那么很可能会拍到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蒙恬北击匈奴了。

大秦帝国之崛起已经拍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灭三晋,亡齐弱楚,弱六国。

秦昭襄王:弱六国,灭西周,五十六载图霸天。

白起:百战不殆屠百万,秦剑饮血惊社稷。

范睢:远交近攻开秦,长策定江山。

经过秦昭襄王时期,东方六国已无力抵御秦军的强大攻势。自此,从秦昭襄王后,三代之内逐渐攻灭东方六国,创不世之国。

为什么说如果大秦帝国如果拍第四部会拍到秦始皇统一华夏。我们来看秦昭襄王后接下来的三代秦国君主。

秦昭襄王之子,秦孝文王,赢柱,在位一年。

秦庄襄王 赢异人 又名子楚 在位三年 。

这两代君王在位时间极短,且没多大功绩。

直到秦王赢政,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在这之间,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王剪攻灭东方六国。




之后便是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刀刀开心

《大秦帝国》计划拍摄五部,是目前唯一一部以秦视角为主、展现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一百三十七年间战国时代全貌的历史史诗剧,着重讲述了秦国通过变革图强使纷乱的中华走向统一的历史故事。

该系列剧已经拍摄制作播出完成了三部,分别是《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计划还有两部筹拍。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述的是秦孝公实行商鞅变法,最终使国家富强。

《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的是秦惠文王伺机东出,任用张仪,实行纵横之策,在激烈的战国时期纵横捭阖为秦国东出争霸奠定基础。

《大秦帝国之崛起》讲述秦昭王毅然起用范雎,逐魏冉、废太后之权而恭养之。秦昭王遣将白起,相继在伊阙、郢都、华阳、长平发动四大战役,歼灭了韩魏齐楚赵百万以上兵力,使秦与列国消长发生了根本转折。自此,秦国崛起。

根据前三部的剧情,我认为第四部讲的应该是从秦昭王去世后,秦孝王、秦庄王到嬴政掌权前的故事,嬴政掌权后发动统一六国之战应该放在第五部。

第四部讲述的剧情,应该就是著名电视剧《寻秦记》主要表述的那段历史,就是你突然回到秦朝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如何帮助他一统江山的桥段,其中,吕不韦和嫪毐的乱国这段故事应该是主要应该表现的,如果我给第四部起名的话,我认为应该叫《大秦帝国之抉择》,就是历史最后怎样抉择了嬴政,而嬴政又怎样抉择了秦国的未来。


史论纵横

大秦帝国前三部,主要讲了秦国从弱小的诸侯国,逐渐走向大国的艰辛路程,当中不乏苦难和英雄凯歌。估计很多人会认为下一部会是秦始皇,就是大秦帝国之统一,可你们不要忘记了,嬴政能君临天下或者说秦国能一统天下,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吕不韦。可以这样说,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包括嬴政自己,都全靠这个“奇货可居”的商人--吕不韦。所以我认为,下一部如果开拍,应该是“大秦帝国之转折”。因为吕不韦的出现,改变了嬴政父子的命运,也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没有此次历史性的转折,秦国统一天下不说没有希望,至少出现的会是另外一番景象。那吕不韦到底做了什么?让他在秦国的历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值得拍成一部历史电视剧呢?这就要从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说起了。

秦庄襄王,本名叫异人,后改为子楚。秦孝文王(即安国君)之子,秦始皇之父。当时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而异人和其母亲夏姬并不受安国君的待见。战国时期有一习惯,就是互相交换人质,以确保联盟或者邻国相互制约。异人就被安国君送往赵国邯郸作为质子,本来成为质子,虽然自由受到限制,但生活还是能够保障。可后来秦国与赵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军事冲突,致使异人在赵国不但自由受限,连基本生活都出现了问题,异人一度非常失意。

此时在赵国做生意的吕不韦,知道了异人的情况。作为一个商人的直觉告诉他,异人是可以投资的“项目”,虽然有风险,但回报同样诱人,“奇货可居”(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奇货可居典故就出至于此)。于是他找到异人,告诉他能帮助其得到想要的,异人就和吕不韦达成了政治同盟,并出资帮助异人解决生活问题,还买了很多奇珍异宝到秦国帮异人游说华阳夫人(安国君最宠爱的妃子,没有儿子),“异人把夫人当成亲母,日夜哭泣思念夫人”,华阳夫人非常感动。后来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改名为子楚,后来安国君继承王位,是为秦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秦孝文王继位三天就暴病死了,异人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封吕不韦为相。

而秦嬴政得以获得王位,也和吕不韦分不开,嬴政继位后年龄还小,虽被吕不韦把持朝政,但不得不说吕不韦有其过人之处,使秦国日益强大。吕不韦和嬴政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不管是影视剧,还是文献资料,都有比较多的记录,这里就不详细阐述了。总之,秦国的统一是和吕不韦离不开的,如果拍摄大秦帝国第四部的话,应该是讲吕不韦和秦始皇父子的“恩怨情仇”,以及秦国在此三人博弈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强大的过程。有幸拍第五部的话,才会是秦始皇在战胜吕不韦后,一统天下的故事。


鑫然说历史





二、若是由原作者孙皓辉先生组建的新团队来拍摄,极有可能会按孙先生强调的“铁血大争精神”,将《大秦帝国》按原著拍成六部! 若是按这个设想,第四部的核心仍会是以吕不韦为脉络,发现、包装、实施将异人送上太子位并登基大位,另一条主线将会是在吕不韦主持下,完成秦国独挡六国金融攻击的精彩对决、完成对秦帝国军备的制式化改革,这条主线的结果便是以设立三川郡为圆满结局。



两条主线的交汇,便是继位仅三年、意气凤发的异人忽然病重、蓄势待发的秦国再次处于命运的什字关口!本部戏到此结束亦最为合理。 而第五部应是已被观众高度认可的大才吕不韦迎来了自己命运结局、被他发现和重用的李斯走向权力的中央、伴随秦始皇开始统一的征程! 从己播出的前三部、以及对原著精神内涵的理解上,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更期待由孙皓辉先生亲自编剧并指导拍摄,让那个久远的铁血大秦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大相无形

秦三已经到达了长平之战了,接下来自然是开始吞并六国。

秦一主要是秦孝公,秦二是秦惠文王,秦三主打秦昭襄王。而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位不久,不太能成一部,自然秦四主打千古一帝秦始皇。

属于秦始皇的电视,自然主要是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其中也会带有一些小故事的。


夜读武侠

秦始皇的大一统。

大秦帝国前三部分别是:

大秦帝国之裂变:讲述秦孝公的时代。

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秦惠文王的时代。

大秦帝国之崛起:讲述秦昭襄王的时代。

那么接下来就该秦始皇了。

贾谊的《过秦论》说:

奋六世余烈

将这六世国君汇合成图,如下:

纵观这六位国君,有作为的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也不是说其余三位国君没有作为,只是因时间短而未表现出来。

对于秦孝公,这为秦国提供经济基础与搭建起制度框架。

对于秦惠文王。这是把秦国打造成一流的强国。

对于秦昭襄王。这是重挫六国,缔造统一雏形。但秦国国力也消耗一空,否则在这一代实现大一统,非常有可能。

接下来就该统一了,这就是秦始皇的大一统。这是不失时机!

所以,《大秦帝国4》继续拍,也该是秦始皇的大一统了。

那该是大秦帝国之?


非常茴香豆

最好不要拍了!越拍越差劲。第一部实在太经典了。同道具,食物,衣服,演员,台词,逻辑,各各体现了第一部的用心,不管是主线还是辅线,都是情感丰富多彩。把秦国的贫穷和魏国富裕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点从日常道具都能看出来,尤其那些配乐,真是让人热血沸腾。体现了改革真的是难如上登天呀。

第二部只有主线,没有辅线,故事难免有点单调,细节没有第一步没有讲究,但是一直围绕着主线推进,没有丝毫拖泥带水,虽然没有第一步用心,但是整体还不错!

第三部看的智商急促,逻辑混乱,对白尴尬,完全算是宫斗剧!演员台词功底太差了。明显挂着羊头卖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