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人均住房面积大还是沈阳的人均住房面积大?

Li寻欢678

大连市家庭户住房

住房问题是城乡居民生活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住房状况既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常住居民家庭户(简称家庭户,下同)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扩大、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一、大连市家庭户住房整体状况

(一)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扩大,人均住房间数逐步增加

2015年,大连市共有家庭户255.8万户,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23.3万户,增长10.0%;家庭户人口685.16万人,增加73.8万人,增长12.1%。家庭户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不包括厨房、厕所、过道和厅,下同)为2.7间/户,增加0.3间/户,增长12.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2平方米/人,增加1.7平方米/人,增长6.2%;人均住房间数为1.0间/人,增加0.1间/人,增长11.1%。由此表明,全市家庭户人均住房间数和建筑面积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

(二)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以购买和自建为主

2015年,大连市住房自有率(即居住在自有产权住房的家庭户数占全部家庭户数的比例,下同)为84.0%,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为80.8%,提高4.2个百分点;乡村居民住房自有率为97.4%,提高0.9个百分点。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且购买和自建分别成为城镇和乡村居民住房的主要来源

(三)住房建筑质量提高,住房设施逐步完善

不同时期建成的住房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质量。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家庭户中拥有建成年代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住房占八成以上,其中2000年以后的住房占39.8%,而这一时期的住房从内部设计和外部环境均优于早期住房,说明大连市住房的居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家庭户中拥有独立使用厨房的住房占全部住房的98.4%,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本户与其他户合用厨房和没有厨房的住房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拥有独立使用抽水/冲水式卫生间的住房占全部住房的66.2%,提高10.4个百分点,拥有其他方式厕所的住房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家庭户住房条件和设施持续得到改善。

二、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住房面积成正相关

从户主受教育程度来分析,接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7.3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1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1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9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2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0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7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5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7.4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8平方米。由此可见,户主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随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二)不同年龄群体产生不同的住房需求

以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购买二手房和租房三种住房来源做比较,16~22岁以租房为主,占81.2%,租房所占比重明显超过购房;23岁以后,购房所占比重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

在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中,20岁至34岁为首次置业年龄群体,由于达到婚龄,出于成家立业的需要,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重为17.9%;35岁至49岁为改善型置业年龄群体,随着生育后代、家庭人数的增加,以及事业发展和子女上学的需求,促使这一群体趋向购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周围基础设施完善的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38.2%;50岁至64岁为享受型置业年龄群体,由于子女完成教育、面临成家立业,有考虑为子女购置房屋的需求,开始购买第二套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28.7%;65岁及以上为养老型置业年龄群体,由于已经进入退休阶段,身体机能开始老化,因此往往会选择安全型和便利型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15.2%。

(三)家庭户住房选择向近郊转移

从市内四区家庭户住房分区域所占比重情况看,随着新建住房不断向近郊聚集,中山区和西岗区家庭户住房所占比重较2010年有所下降,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家庭户住房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甘井子区上升的幅度最为明显,为3.0%。

房价的高低是决定家庭户住房区域选择的主要条件,一旦确定了自己愿意支付的房价时,实际上住房区域选择基本就已经确定了。另外,住房区域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同样也是影响家庭户住房区域选择的重要条件。目前,甘井子区相对于其他三个区,家庭户住房比重上升最为明显。其原因一是该区域房价相对较低,并且在售楼盘较多,种类齐全,多层、高层、小高层基本都涵盖在内,地铁房、学区房等各类住房也一应俱全,这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户购房的首选;二是随着地铁一、二线的开通,以及公共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在总购房款一定的情况下,部分家庭户在选择住房时优先考虑以时间换空间,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近郊购买或租赁住房,以满足住房的舒适性和满意度兼顾的预期。


沈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29.29平方米



沈阳人均建筑面积为29.29平方米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辽宁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沈阳人均建筑面积为29.29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7.92平方米/人),增加1.37平方米/人。若以三口之家平均估算,那么沈阳户均建筑面积达到87.87平方米。

据了解,从全省来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高的市为盘锦,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71平方米;最低的市为本溪,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3.08平方米。


学历越高住房面积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住房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实际收入水平。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单位(企业)负责人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高,达到36.41平方米;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2.06平方米和32.66平方米。农林牧渔业生产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住房建筑面积较低,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26.04平方米、26.06平方米和25.67平方米。

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决定着边际劳动生产率。不论是过去计划分配工作,还是在劳动力市场选择工作,受教育程度都是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业和职业分布的重要因素,进而受教育程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呈现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均建筑面积越大。其中,初中学历人员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6.4平方米,高中学历人员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54平方米,大学专科学历人员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58平方米,大学本科学历人员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72平方米,研究生学历人员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高,为40.97平方米。


33岁—52岁是第一大购房群体

那么谁是沈阳的购房主力?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在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中,33岁—52岁中青年人是第一大购房群体,这个年龄段群体职业基本稳定,有改善住房需求,有些家庭还为子女结婚购房,是房地产市场需求主力军,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商品房的比重为53%。

53岁以后,购房高峰期已过,其中,53—66岁具有度假向养老过渡型特征,有些家庭开始购买第二套住房,其家庭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商品房的比重为25.5%。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龄段人口除为自己改善住房外,很大一部分家庭是为子女结婚购房。

67岁及以上购房者具有明显的养老特征,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商品房的比重为11.7%。

而18—32岁为首次置业年龄群体,具有明显的刚需过渡型特征,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参加工作和结婚,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商品房的比重为9.74%